《神圣之业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圣之业火-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典时代晚期的萨珊王朝被认为是伊朗或波斯最具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是在***对波斯的征服及***教流行之前最后一个伊朗大帝国。从很多方面来说,萨珊王朝统治时期见证了古波斯文化发展至巅峰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罗马文化。萨珊王朝的文化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它的边界,影响力遍及西欧、非洲、中国及印度,对欧洲及亚洲中世纪艺术的成形起著显著的作用。

第532章 圣人墓地() 
衰败正在蔓延,年轻一代沉溺在无边无际的虚无所愿中,他们毫无进取心,腐化和堕落已经深入人心,恐慌和愚蠢随处可见,在这关键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人重新牺牲自己来点燃火焰,火种必须传承下去,即便墓地里爬满了大量的鼠群,而且还有鼠王的先锋混杂其中,但我们别无选择,为了抵达篝火,冒险者必须奋勇前行。我们需要干掉至少十只老鼠之后,才会触发鼠王先锋的入场。

    由于对安息帝国的衰落及接下来萨珊王朝的崛起的描述存在矛盾,相关的详细情况仍无从得知。萨珊王朝是阿尔达希尔一世在艾斯塔赫尔(estakhr)建立的,他是女神阿娜黑塔(anahita)信徒的后裔,阿尔达希尔一世成为了波西斯(persis,现今法尔斯省)的统治者,但是他跟萨珊王朝祖先萨珊(sasan)的关系存有争议。

    巴巴克原本是黑尔(kheir)的统治者,他在200年推翻了戈齐赫尔,成为了巴兹伦吉德人的统治者,而巴巴克的母亲是波西斯总督的女儿。巴巴克及他的长子沙普尔将他们的势力扩张到整个波西斯。

    文献的不整使接下来的历史事件模糊不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阿尔达希尔在巴巴克逝世后成为了达拉布基尔德统治者,与他的长兄沙普尔争夺权力。一些资料指出沙普尔在一次会议结束离开的时候,建筑物的天花塌陷,沙普尔因此而逝世。208年,阿尔达希尔的其他兄弟都被处死,他自称为波西斯的统治者。

    阿尔达希尔成为了沙汗沙赫(shahenshah,“众王之王”)后,他将首都迁至波西斯以南新建成的阿尔达希尔—花拉(ardashir—khwarrah,前称古尔,今菲鲁扎巴德)。该地附近的高山及狭窄的隘口使首都成为了易守难攻之地,高耸、环形的城墙可能是仿效达拉布基尔德的城墙而建造,城市的北部建有一所巨大的皇宫,其遗迹现仍残存。

    阿尔达希尔一世巩固了他在波西斯的统治后迅速扩张其势力,他要求法尔斯各地的贵族向他效忠,又夺取了邻近地区克尔曼、伊斯法罕、苏萨、梅塞内(mesene)。他的扩张引起了安息帝国阿尔达班五世的注意,他在224年下令胡齐斯坦的总督讨伐阿尔达希尔,但阿尔达希尔在战事里获胜,阿尔达班五世遂亲征阿尔达希尔,他在霍尔木兹甘战死。

    安息的统治者阿尔达班五世战死后,阿尔达希尔一世入侵了安息帝国的西部。阿尔达班五世与沃洛加西斯六世争夺安息帝国的王位促使了波斯人的势力膨胀,使阿尔达希尔得以在没有安息帝国的介入下巩固势力,法尔斯的地理优势也起了促进的作用。阿尔达希尔在泰西封加冕为波斯的惟一统治者,结束了安息帝国近400年的统治,开始了萨珊王朝四个多世纪的统治。

    扩张与巩固

    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原属安息帝国的各地仍有零星的抵抗运动,但阿尔达希尔一世仍将他的势力继续向东及向西北扩张,征服锡斯坦(sistan)、戈尔甘、呼罗珊、马尔吉亚那(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巴尔赫及克兰斯米亚,他又占领了巴林和摩苏尔。一些萨珊王朝时代的铭文显示,贵霜帝国、图兰及莫克兰的国王都归顺阿尔达希尔,不过从钱币上的考证发现,他们更有可能是归顺阿尔达希尔的儿子沙普尔一世。

    萨珊王朝向西讨伐哈特拉、亚美尼亚及阿迪亚波纳的成效不显。230年,萨珊王朝袭击罗马帝国的领土,罗马帝国在2年后反攻,虽然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在罗马庆祝凯旋,但战事在没有定论的情况下便结束。

    沙普尔一世

    阿尔达希尔一世的儿子沙普尔一世继续对外扩张,征服了巴克特里亚及贵霜帝国西部,同时又对罗马发动过多次攻势。沙普尔一世攻打了罗马控制的美索不达米亚,攻陷卡雷(carrhae)和尼西比斯,但罗马将军提米斯特乌斯(timesitheus)在243年于里萨埃纳(resaena)击败了波斯人,收复失地。接着罗马国王戈尔迪安三世沿幼发拉底河进发,他在马西切(misiche)兵败,戈尔迪安三世被己军所杀,使沙普尔一世得以与新任罗马国王阿拉伯人菲利普订立有利的和约,罗马须向沙普尔一世交付500,000便士的赎金,每年须输贡。双方很快便再度开战,沙普尔一世在巴巴利索(barbalissos)击败了罗马人,又攻陷和洗劫了安条克(antioch)。

    罗马皇帝瓦勒良试图发动反击,但他们的军队在埃德萨(edessa)被击败,瓦勒良被俘,他在余下来的人生里都是阶下囚。为了庆祝沙普尔一世的胜利,他在罗斯塔姆(naqsh…erostam)和比沙普尔(bishapur)刻画了石雕,又在波斯波利斯附近地区以波斯语及希腊语刻写铭文。沙普尔一世继而进兵安那托利亚,但败予罗马人及其盟友巴尔米拉的奥登纳图斯(odaenathus),沙普尔一世的妻妾被俘,并失去了所占领的罗马领土。到沙普尔一世统治末年(273年)的萨珊王朝统治下的人口达到1350万人。

    沙普尔一世自有彻底的发展计划,他下令建设了伊朗第一条坝桥,又建立了多座城市,基督徒在萨珊王朝的统治下可享有信仰自由,吸引了一些来自罗马地区的移民来到定居,比沙普尔及尼沙普尔(nishapur)都是以沙普尔的名字命名。

    沙普尔一世支持摩尼教,为摩尼提供保护(他的其中一部著作沙卜赫拉甘(shabuhragan)题献给沙普尔一世),又对外派遣许多摩尼教传教士,沙普尔一世与巴比伦拉比(犹太神职人员)撒母耳份属好友。这两人的友谊对犹太社群来说无疑是有利的,让他们可以在高压法制当中得以喘息。沙普尔一世的后继者都沿用了他的宗教宽容政策。在拜火教麻葛(祭司)的压力及受到大祭司卡尔提尔(kartir)的影响下,沙普尔一世之子巴赫拉姆一世处死了摩尼,并迫害他的信徒。巴赫拉姆二世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听从拜火教祭司的意愿行事。在巴赫拉姆二世统治时期,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被罗马国王卡鲁斯治下的罗马人劫掠,而亚美尼亚大部分地区在经历了波斯人约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也被割让给戴克里先。

第533章 如密() 
对外战争

    纳尔塞(narse)接替在293年短暂就任的巴赫拉姆三世,并再次与罗马人开战。纳尔斯领导的萨珊王朝在296年于幼发拉底河上的卡利尼古姆(callinicum)附近击败罗马皇帝伽列里乌斯,伽列里乌斯在298年春季得到在多瑙河召集的一支援军支援,纳尔斯不能在亚美尼亚及美索不达米亚再进寸步,伽列里乌斯于是在298年经亚美尼亚对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发动攻势,纳尔斯撤至亚美尼亚迎战罗马人,地势崎岖的亚美尼亚对罗马步兵有利,反之对萨珊王朝的骑兵不利,加上在当地人的协助下,伽列里乌斯在接连两次战役里击败了纳尔斯。

    罗马军队在第二次遭遇战当中攻占了纳尔斯的营地,掳走了他的财物及妻妾。伽列里乌斯冒进米底及阿迪亚波纳,势如破竹,特别是在埃尔祖鲁姆一役的获胜最为重要,他在298年攻陷了尼西比斯,并沿底格里斯河攻陷泰西封。

    纳尔斯曾经向伽列里乌斯派遣使节乞求释放他的妻妾儿女,伽列里乌斯向使节表示他还记得沙普尔一世如何对待瓦勒良,并把他赶走。或许是对亚历山大大帝厚待大流士三世家人行为的仿效,罗马人得体地对待纳尔斯的家人。299年春季,在戴克里先及伽列里乌斯的主持下双方展开了和谈。

    罗马对萨珊提出的求和条件相当苛刻,波斯人须割让领土,波斯与罗马以底格里斯河为疆界,条款列明亚美尼亚归罗马控制,以齐亚塔要塞为波斯与亚美尼亚的疆界。高加索伊比利亚王国要向罗马效忠。罗马控制的尼西比斯成为了波斯与罗马之间的惟一贸易管道。罗马控制恩基里尼、索斐涅(sophene)、阿格赫德兹尼克(aghdznik)、科杜内(corduene)、扎迪西尼(zabdie,今土耳其哈卡里)五个在底格里斯河及亚美尼亚之间的地区。

    根据和约,萨珊王朝须割让底格里斯河以东五个地区予罗马,并同意不得干预亚美尼亚及格鲁吉亚的事务。受此影响,纳尔斯逊位予他的儿子霍尔米兹德二世,纳尔斯在一年后悲愤而亡。萨珊王朝的局势动荡不安,霍尔米兹德二世下令镇压锡斯坦及贵霜的动乱,他再也无法驾驭贵族,终在309年的一次围猎当中被阿拉伯人杀害。

    第一黄金时代

    霍尔米兹德二世逝世后,南方的阿拉伯人开始毁坏和抢掠南部城市,甚至袭击萨珊帝王的出生地法尔斯地区。同时,波斯贵族杀害了霍尔米兹德二世的长子,又令他的次子失明,三子被囚禁(霍尔米兹德二世的三子后来逃到罗马帝国的领土)。皇位遂落在霍尔米兹德二世的一位遗腹子沙普尔二世身上,他在尚未出生的情况下便被加冕,王冠置在母亲的肚皮上。在他的幼年时期,萨珊王朝由他的母亲及贵族们掌控。成年后的沙普尔二世马上上台,并证明了他是一位活跃、有影响力的皇帝。

    沙普尔二世上台后领导一支规模少而精锐的军队抵抗南方的阿拉伯人,保障了萨珊王朝南部的安全。他又在西线对罗马人发动攻势,虽然波斯人在一系列的战役里获胜,但由于他们未能攻陷尼西比斯以及罗马人重夺辛格拉(singara)和阿米达,他们始终未能攻占罗马帝国的领土。

    萨珊王朝也受到东线游牧民族的牵制,他们威胁著丝绸之路的战略重地中亚河中地区。沙普尔二世于是亲自领兵转向东方,让旗下的军官继续向罗马人发动骚扰性的攻击。沙普尔二世制伏了中亚各个民族,并将他们的领土并入萨珊王朝,征服了现今称为阿富汗斯坦的地区。

    随着对阿富汗完成征服,萨珊王朝的艺术和文化开始渗透突厥斯坦,影响远及中国。359年,沙普尔二世联同部落领袖格伦巴底斯(grumbates)向罗马人发动攻势,很快便再度攻占了辛格拉及阿米达。罗马国王尤利安突入波斯领土,在泰西封击败波斯军队,但未能攻陷泰西封,尤利安在班师回朝途中被杀。尤利安的继任人约维安被困在底格里斯河东岸,为了安全返国,约维安只得同意放弃罗马在298年从波斯手中得到的领土,包括尼西比斯及辛格拉。

    沙普尔二世奉行严酷的宗教政策,在他的统治时期,拜火教的经典波斯古经已经完成,宗教异端及叛教的行为会被严惩,基督徒受到迫害,以抗衡君士坦丁一世在罗马帝国奉行的基督教政策。沙普尔二世温和对待犹太人,犹太人在这段时期得到的自由和权利较大。在沙普尔二世逝世时,萨珊王朝的势力前所未有地强大,使东面的敌人也不敢妄动,亚美尼亚落入波斯的控制范围内。

    除了在421年至422年及440年发生过冲突外,从沙普尔二世逝世到喀瓦德一世登基这段时期里,萨珊王朝与罗马人(当时是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大致保持和平。萨珊王朝的宗教政策在这段时期里会随着不同的君王而有很大的差别。虽然这段时期的君王较为软弱,但沙普尔二世建立的行政制度依然健全,萨珊王朝的管治仍有效运行。

    沙普尔二世在379年逝世后,王位便落在兄弟阿尔达希尔二世(379年—383年在位)及他的儿子沙普尔三世(383—388年在位)身上,两人都没有遗传到沙普尔二世的管治天赋。阿尔达希尔二世未能令人满意地接替沙普尔二世的角色,沙普尔三世也未能取得令人曯目的成就。虽然沙普尔三世的儿子巴赫拉姆四世(388年—399年在位)较他的父亲积极,但也未能为萨珊王朝作出重要的贡献。受和约的约束,亚美尼亚被罗马帝国及萨珊王朝瓜分,罗马帝国控制亚美尼亚西部的一部分,而萨珊王朝则重新掌管大亚美尼亚地区。

    巴赫拉姆四世的儿子伊嗣埃一世(399年—420年在位)经常被用来与君士坦丁一世进行比较,两者的体格及外交手腕同样强而有力,而且都是机会主义者。

第534章 巨人陨落之森() 
伊嗣埃一世与君士坦丁一世同样奉行宗教宽容政策,宗教少数社群可以获得较大的自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