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诱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食诱获- 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知道从戴上到现在过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走过了多少路途,愣是一丝不苟正正呆在他的脑袋上。

    看到他的人,即使是熟人,也都啧啧称奇。

    当然这些人都是纯属看热闹的。

    一声不吭却更加注意的人则是心中暗暗惊异。

    这老头儿平时的纶巾,也是经常歪歪斜斜,表现得不是很正经的!

    难道今天该这个老头儿出彩?

    第一次见到约盟区最大的头头脑脑就这么给力?

    难道这意味着儒家又要重新兴起?

    这老头儿能够感受到大家的反应,心中不禁暗暗得意。

    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原来这个戴纶巾,也是一项高级技术!

    作为具体的一个技能,它要比穿戴其它的衣服更加要求技术水平高。

    因此,具体的技术流派也就如同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一样了。

    这老头儿实际上也不是特有天分,它的技术高人一筹的原因,就是一个因素。

    他的年龄比其他人都大。

    所以他的经验多。

    他施用的技术,就是分层固定法。

    一共三个层次。

    脑袋、头发、内罩,最后才是纶巾

    操作的程序,先把头发固定在脑袋上。

    然后把内罩固定在头发上。

    最后把纶巾固定在内罩上。

    这样层层禁锢,三层合一,戴上去的纶巾,稳如泰山!

    别说轻易不会在脑袋上到处乱串,就死八级大风也无法刮动它分毫。

    这种戴帽子的牢固程度,更是让道教玄空道长的戴帽子低水平望尘莫及。

    所以,一块小小的纶巾,实际蕴藏了太多的东西。

    不过这些都是表面能看出来的,里面还有什么不被人知只有他自己知悉的东西,就难以猜测了。

    而那个纶巾,别人大多都是装样子,看到一个举得可装装相,就趋之若鹜,实际上啥内涵都没有。

    可是这个老头儿,就不一样了。

    那就是一富有智慧的象征。

    别的不看,只要他摇动两下鹅毛扇,一个别出心裁的主意就能蹦出来。

    再看一眼,气质又是一变。

    变成了满腹经纶。

    自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他这个样子。

    就凭他这个样子,虽然不能加分,但是在年龄的预估上,起码也要加上十岁八岁的。

    这样一来,这个人就已经达到而立之年了。

    可是听了武凌霜的介绍,百里良骝才知道自己的眼光还是离敏锐差得太远。

    否则也不会觉得他只有三十郎当岁。

    而武凌霜告诉他的这人的岁数是多少?

    一百二十八岁!

    整整差了一百岁。

    这就不是一般的误差了。

    而是整个一个不着调,八不沾,十三不靠。

    当然这事又不能全怪百里良骝,也怪这个孔毓良长得太不着调。

    哪有一百二十八岁的人长得如同二十八岁?

    这不是存心误导人吗?

    百里良骝虽然现在官不小了,却有一个习惯一直保持未改,就是好奇心特强。

    只要一特别稀奇的是事情引起他的注意,他就非问个底掉不可。

    其实包括那个一进古农坞,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他这个个性。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在百里良骝身上也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他因为兴趣特别强烈,导致他专心在这件事情上下功夫,因此他也就比别人对这个事情懂得更多。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是这样把斯人从成千上万的庸人中选出来。

    其它诸如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什么的,都是一些必要的预备,顺理成章、捎带脚就给干了。

    在那个对永生秘诀的好奇心不变的情况下,百里良骝现在对这个孔毓良感兴趣了。

    本来百里良骝打断那老头儿的介绍是想让他说正事,也就是说那个玄空道长的去路。

    结果百里良骝自己把话头转到了孔老头儿身上。

    “对了,孔老师,凭您老的年龄我必须对您尊敬,所以如果您不极力反对的话,我以后就叫您孔老师了

    “孔老师,学生有一事不明您能不能为学生解惑——

    “您已经一百二十八岁,可是实际相貌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八,您是如何驻颜有术的?”

    孔毓良一听,这个问题你起码是第一万人问了!

    嘿嘿一笑,也不嫌麻烦,就再给他解释一次。

    “几乎所有的人知道我的实际年龄以后,都会大吃一惊,然后问我同样的问题,你也不奇怪。

    “你知道吗?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是闲扯淡,实际上意义非常重大!

    “你想想啊,如果一个人一百年可以保持容颜不改,那该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事情!

    “还有啊,那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还有啊,那该是多少人不惜倾家荡产交换的事情!

    “因此,问这个问题丝毫不奇怪,不问才是奇怪的事情!

    “还有一说,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却不知道这个现象之重大意义的人,也甚为惋惜!

    “跟你这么说吧,凡是只是纯粹好奇,而不知道这个重大意义的询问,我都不会回答。

    “因此,问道我的头上,却没有得到我的回答,十个人里面起码有九个,剩下的一个我才回答!

    “你知道我会不会给他们解答清楚,让满怀希望而来,带着满意的答案而去?”

    孔毓良估计在此进入了啰嗦模式,不但絮絮叨叨,而且还来个反问式,来增加他说话的力度。

    “不知道。”

    百里良骝实事求是地回答。

    同时心中纳闷。

    你如果不会,你还分个三六九等区别对待干嘛?

    只有知道你才卖关子吧?

    我也好奇,你到底知道了什么。

    “其实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所以我也没有办法给他们解答清楚。”

    孔毓良回答说。

    百里良骝心里极度吐槽了一回——原来你也是装象!

    不过这东西也不好谴责,还是找简单的问题来一个吧。

    “那您怎么就一百年在容貌上没有变化?还有,这个事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孔毓良正要找人唠叨那段特殊经历,听到百里良骝问,立即兴致高涨地给他讲了起来。

    不过,他讲了不知道多少遍,很是知道那些是要点。

    而且他毕竟受人之托就要忠人之事,有玄空道长的事在那等着,他就不能过于拖沓。

    于是就把他怎么得以驻颜的,按照他的理解告诉了百里良骝。

    就是整整一百年前,那时他正是年富力强,那个世代,他倒是记忆犹新,还是前清那个年代。

    他从他的老家曲阜那边逃难过来以后,就在今天的胡营一代转悠。

    他们在那里转悠的原因,就是那里有很多柿子树。

    有柿子树跟他们没有关系,但是柿子树上有不少可以吃的柿子,就和他们有关系了。

    那是一个初秋的季节,柿子树上的一下早熟的柿子可以吃了。

    这里的柿子是那种涩柿子,就是不透熟就涩的很,根本不能吃。

    那时的乡民还很淳朴,很大方的允许他们的这些逃难者,吃那些早熟的柿子。

    这样帮助了他们度过饥荒,得以活命。

    然后,他就找了一个教授私塾的工作。

    教书可以让他挣一些束脩养活自己。

    当然那个时候他还得靠束脩活命,因之也就还没有拒绝束脩的政策。

    有一天,他去另一个村子上课,遇到一个年龄相仿的同行人,就交谈起来,结果越说越投机。

    那人甚至一直跟着他到他教书的地方,也听了他的整堂课,直到结束的时候,才一块回来。

    在早晨相见的地方,那个人分别而去,临走之前给了他一个丸子,让他吃下,说是可以祛病延年,甚至可以防饥御寒。

    二人谈得投机,他也相信他,没怎么考虑,当时就吃了。

    当时也没有什么变化,就回去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忙了一天,就把吃了一个丸子的事情忘了。

    谁知道,随后的三天,他竟然都没有吃饭,却一点都没有饿的感觉。

    那个时候,吃饭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他为了节约粮食,每次吃饭不是饿极了,都不会去吃的。

    连着三天没有饿,他可就心里没谱,慌了神了。

    人就是这样,无缘无故的好事,也能让人六神无主。

    三天不饿,太不正常了,他要找不能感觉到饿的原因。

    他当然就要找原因了,再耽误下去,就耽误大事了。

    一找之下,除了吃那个丸子以外,没有任何不同。

    因此,他肯定就是那个丸子的效果,因此也记忆的非常清楚。

    他自嘲道,由于挨饿饿怕了,所有和挨饿有关的事情都念念不忘。

    至于驻颜不老的事情,实际上当时根本就没有注意,那个时候不饿死就行,谁还注意自己的容颜。

    别说男人了,女人都难免蓬头垢面。

    大概到了二十年后,遇到一个以前的朋友,那个人已经老态龙钟行将就木,他才意识到这个现象。

    因为当他告诉他的朋友他是他的朋友的时候,他的朋友坚决不信,只认为他是他朋友的儿子。

    为此,他还郁闷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后来,他就一直保持这个样子。

    他也逐渐明白自己有今天的这个样子,都是那个药丸的效果。

    他能得到那个药丸,都是拜他那个萍水相逢的朋友所赐。

    百里良骝一听,这个故事和钟常伟的故事很相似!

    难道古农坞真的早就有向外发展的计划?

    无论如何,这个孔毓良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第611章 一个契机() 
一个契机,摆在了百里良骝面前。

    孔毓良不但是儒教的代表人物,还在这个地区的平民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奠基性的工作,所以声望很高。

    似乎他和三教九流的关系也不错,可以起到一个桥梁作用,至少他具备了一种能够提供缓冲作用的功能。

    有这个在这个地方混了一百年多年的老头儿,还一直很活跃,应给可以给约盟今后的建设提供不少帮助。

    他也许能成为那种所谓的一本活字典吧,当然是我百里良骝专用。

    有事没事都可以翻开来看看,甚至可以开启自动功能,让他可以自动发声,看到那些地方需要改进,就巴拉巴拉来一通。

    当然不要太罗嗦。

    太啰嗦的话,我可要以把这个功能给静止掉。

    嗯,这老头儿,如果能收揽到自己麾下,为我所用,那必然不错!

    百里良骝看着那个老头儿,不由得打起来主意。

    尤其这个现实版的老头儿,虽然一百二十八岁高龄,而看起来却是一位实力派的翩翩大叔,拿出去装门面,会增光不少。

    一个当大领导的,发现和发挥自己辖区所有人的专长,是一门高级领导艺术,不可或缺。

    要想收拢人心,得先和他套近乎。

    要想套近乎,最快捷得办法,就是和他唠嗑儿。

    于是,百里良骝一个有意为之,孔毓良一个非常乐意,一老一少就唠嗑儿唠得不亦乐乎了。

    百里良骝:“看您这名字,似乎辈分挺高?”

    孔毓良:“那是当然,第六十七辈,你说高不高?第六十六辈到七十五辈这十辈的用字我给你背一下: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看到了吗?我就是毓字辈的。”

    “哇!这毓字您不说,我还真不认识,它有什么具体的特殊意义吗?”

    “有啊,当然有!

    “你知道吧,一般的汉字起源于仓颉所造的汉字。

    “根据后来的说文解字,说这个毓字有两个字组成,左边是一个人,一个大人,右边也是一个人,一个小孩。

    “左边的大人是站立的,右边的那个小孩儿是倒立的。

    “左边那个站立的大人,代表堂堂正正地作人,还要教右边的小孩儿如何作人,怎样长大成人。

    “而右边那个小孩是倒立的,代表他不懂事。

    “哪怕那个倒立的小孩是头上脚下不知道好歹,那个大人也要教育过来!

    “你看看这不就是教育的本意吗?

    “我的那个毓字,就等于教育的育。

    “这些你明白了吧?我是人如其名,做我的本分而已。

    “过去做,现在做,将来继续做!

    “一直做下去,呵呵。”

    孔毓良波澜不惊但也颇为自豪地说。

    见百里良骝在哪里发呆,孔毓良又加了一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