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诱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食诱获- 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世界上,不是一些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甚嚣尘上!

    “就是一些庸俗的所谓明星文化劣币驱良币!

    “他们不是跟着潮流走,永远的赶时髦,没有一点安静的时候。

    “就是虽然有一些思虑,就是思虑的是如何乱中取利,自己得到好处。

    “他们所谓的虑,不是让事情更加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是在已经混乱的局面上,再添加更乱的因素。

    “实质上,是一种背道而驰的思虑。

    “因此,这种思虑,是偏离大学之道的胡思乱想。

    “我就不说你们了,自己反省吧。

    “回头告诉一下你们反省的结果,就是最近的十个思考中,有多少个是偏离大学之道的。

    “估计你们的思虑中,有十分之一符合大学之道,就非常不错了!”

    百里良骝等人的羞愧之色更浓!

    孔毓良继续来,不理这几个不学好的学生。

    “现在说说最后一条原则,就是‘虑而后能得’,这个和你们的思路比较接近,因为这个终于谈到得益处!

    “难道你们不都是孜孜以求地博取最大的好处吗?

    “就是官当大的,钱赚多的,还有的更厉害,二者兼得,二者必得其二——当大官赚大钱!

    “但是,先别着急,这个‘得’,不是你们所梦寐以求的获得金钱名利!

    “而是天性得以遵循,大道得以显明,世界得以中和,众人率性而为,遵从天道。

    “你们去自己反省吧,自己找到自己和这个得差得多远!我老人家就不唠叨了。”

    老头儿说到这儿,喘了一口气儿。

    实际他倒是没事儿,因为他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饭的。

    他这个时候停了一下,主要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时间。

    虽然他骂大家不假颜色,可是心里却非常热切,恨不得把儒教思想推广到五湖四海、四大洋七大洲。

    过了一会儿,他见大家不少人都在那里低头沉思,当然也不排除闷头打瞌睡。

    决定不再等待,接着就把余下的几句说完。

    趁这个难得的机会,说就说个痛快。

    “‘物有本末’,这句就是一句白描,说的是任何一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末梢。

    “知道本末,才知道对二者的不同对待。

    “也许你很能吃苦,干劲十足,但是你干了半天,只顾枝节,却没有抓住根本,就是一个十足的蠢蛋!

    “尤其是你当了一官半职,那就是影响你所管辖的所有范围。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降无能,害死三军!

    “所以,你们每一个人都算在内,长个脑袋是来用的,不是用来当摆设的!

    “凡事多思考,起码要分清什么是根本的东西,什么是细枝末节。

    “然后你才可以一头栽进去,埋头大干!

    “或者说,你最好别当什么领导,人家让你干啥你就干啥,不用你动脑子。

    “这是物有本末,下面说说事有始终。

    “‘事有终始’,就是干一件事情,既然有了开始,就必须有结束。

    “这看起来简单,但是对许多人来说,却经常是有始无终。

    “更有甚者,就是他一辈子过去了,却没有干成一件事!

    “你说这叫什么事?

    “所以凡事有始无终者,就不是事,或者说是不成事。

    “咱们就举一个例子来说,就说你百里良骝成立了约盟,当了一个什么约盟的盟总,挺威风的,但是你所为何来?

    “据我所知,你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件事情,就是寻求永生秘诀。

    “寻求永生秘诀,就是你要干的事情,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最后找到了勇士秘诀,这就是事有终始。

    “但是,倘若你没有找到呢,那就是有始无终。

    “那么,这就是不是事!

    “不是事,或者说有始无终,最终也没有成功,就是你以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无论你干了多么位的的事情,都毫无意义!

    “‘知所先后’,知道这些东西这些事情的前后顺序的话,你才能按照他们的规律,把事情做好。

    “否则的话,你不但不能帮忙,还会添乱。

    “因为你的捣乱,就有可能让本来能成功事情,却干不成了。

    “在你前面这个东西都严格遵循而没有捣乱以后,就接近了天道规则。

    “‘则近道矣’,就是接近了天道,注意这里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人做的最好的状态,只能是接近天道,而不是天道!

    “这在大学作者的观念里,是非常清楚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这就是天道高于人所能做的,不要以为自己能改变天道,或者凌驾于天道之上。”

    孔毓良说完,习惯性地翘了翘下巴,只当是翘了翘胡子,表示对自己这堂课甚为满意。

    他觉得自己对微言大义、中庸之道、大学之道的理解和讲解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高到了什么程度呢?

    高到了令人心悦诚服、无懈可击的地步。

    也不知道是信心膨胀还是怎么的,他忽然兴起向所有人挑战的念头!

    而且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从他内心不断给你加油拱火,让他做点什么。

    于是,孔毓良趁大家还没有缓过劲来,公然吸先大家下了一封战书。

    “现在,欢迎大家向我刚才说理念发出挑战,包括孔孟之道的原则和实践!我在这里等着!”

    说完,他双眼雄视四方,那叫一个顾盼生威!

    忽然一个声音传来:“我有个重大问题……”

    重大问题?

    正处于高度兴奋情绪中的孔毓良一听心中一动。

    重大问题?什么重大问题?

    自从先祖夫子开创圣人基业以来,除了一件事以外,似乎还真的算不上有什么重大问题!

    百里良骝自然听出那个人是谁,而且他也早就注意到了。

    那就是闻人家族的四位兄弟姊妹中的一个。

    除了闻人异香、文人异馨、闻人博古三个人都当了约盟的署长以外,还有另一个留守的闻人通今。

    他一直没怎么露面,这个时候也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

    百里良骝估计这四个人都是因为孔毓良的出现而且大出风头,而聚在了一起。

    是不是要找这个老头儿的麻烦,百里良骝不敢肯定。

    毕竟这四个人当中,有三个是现任署长,都肩负约盟重要使命。

    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为了家族的旧账闹事,尤其是那件事已经十分历史悠久了。

    可是那个老头儿不知道哪根筋不对,竟然最后来个公开下战书。

    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这不,话音未落,事就来了!

    听那说话的声音,说话的是教育署长闻人博古。

    要说知识,他这个当教育署长的,真不见得比孔毓良少了!

    孔毓良也就是年龄上占优,不过再占优,从职业上说,他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还是在闻人博古的管辖之下。

    由此观之,这二人怼起来,孔毓良还真的不占上风!

    只听闻人博古继续说,那种凛冽的针锋相对气氛就喷薄而出。

    “你的先祖孔丘那厮杀了我的先祖少正卯一事,你就用你刚才说的微言大义、中庸之道、大学之道结合实际解说一下?

    “不要说你不知道如何将这些大道理联系这些历史!

    “更不要说孔丘没有杀我先祖少正卯!

    “你如果联系得好,还算你有些学问,不是耍嘴皮子的哗众取宠之徒。

    “如果联系得不好,说明你也不过是只有嘴上功夫的一个草包而已!

    “还有,你如果为那个孔丘认了错,我敬你敢作敢当知错就改是个男子汉大丈夫!

    “如若死不认错,那么,我闻人世家少正卯先祖的后人,也不是好惹的,没有你好果子吃!”

    大概是积怨太深,心中的怒火长期不得宣泄等诸般原因作祟。

    本来一向文质彬彬君子风度的教育署长闻人博古言辞很是不客气!

    百里良骝摇了摇头,逗得看热闹的几个年轻女孩子咯咯浅笑起来。

    良骝哥哥!你都快成了摇头狮子狗了!

    她们才是看热闹不嫌热闹大。

    而且在她们看来,事情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百里良骝则一脸担忧,果然麻烦了不是?

    他以前就听到过孔夫子杀少正卯这段历史公案,那个时候他就觉得若有机会,应该还给历史一个清白。

    当然这主要关系到如何评价少正卯。

    而受到影响的人,都是少正卯的后人,也是闻人家族的所有人。

    百里良骝本想安稳下来有机会给少正卯平个反,给他恢复名誉,也就过去了。

    今天遇到孔毓良,打算招收他来约盟工作的时候,他也考虑了两造矛盾,打算先予回避,以后时机成熟在给他们调合。

    不管孰是孰非,历史上的功过是非总不能让作为现代人的后人去承担,虽然有些人喜欢这样搞。

    可是那老头儿鬼使神差走了一招臭棋,竟然把这个世仇给挑了起来,这就难办了。

    时至如今,事已至此,看看这个挑事的孔毓良如何应对吧。

    这个时候,实际上一向自信心非常强大的孔毓良也有点后悔。

    他也看过约盟的就职仪式,闻人家族也就是少正卯的后裔担任了重要官员他当然一清二楚,只是刚才一时昏头,竟然走了招臭棋!

    这对于一般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善意的推动,让他们好好思考刚才他讲的那些微言大义,同时用这些原理联系实际生活。

    可是对于少正卯的后裔来说,就是明明打脸了。

    自己不挑衅,他们也就是忍了。

    但是自己那样一刺激他们,他们即使是想装不知道也装不下去了。

    这就是看破不说破的微妙所在。

    可是现在呢?

    本来你家祖宗就欠了我家祖宗的一个血海深仇大债。

    现在你最为后人有上门来挑衅。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们跳出来和自己怼,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这样一来,自己就非常尴尬了。

    对先祖大成先师这个杀少正卯,他是赞成不好,不赞成也不好!

    什么也不说,就更不好!

    刚才说了大话,又讲了一通大道理,事到临头却当了缩头乌龟,以后怎么立言,如何作人?

第619章 一丝明悟() 
一丝明悟,突然涌上心头。

    陡然之间,孔毓良觉得自己脑筋开了窍。

    让他不由得浮想联翩,思**涌。

    想想先祖那个时候一怒杀人,不就是老祖宗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想想自己刚才自己自信爆棚挑事,不就是因为自己全局在胸,一切都在自己的把握中?

    孔毓良突然有了一丝明悟。

    这还不是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以后,起了骄傲之心?

    还不是自己在骄傲之心的驱动下,这才做出了一些不符合中庸之道违反天性的事情?

    先祖杀了少正卯,虽然后世孔孟之徒找了许多理由,美化这个杀人行为,但是关键问题还是一个。

    这个少正卯不杀行不行?

    还有一个附带的问题,其实也很关键,杀少正卯的理由是什么?

    闲来无事,孔毓良也反复琢磨过。

    其实少正卯完全没有必要杀。

    顶多限制他一些言论自由就行了。

    比如说,只准许他在允许的场合说话。

    作为杀少正卯的理由那些他说的话,那不过都是一些观点有些不同的言论而已!

    还有的一些其它罪名,虽然表面上说的冠冕堂皇,其实就是一些推理,既所谓的思想罪,不是行为上已经犯了罪。

    究其实质,思想罪不但没有行动方面的罪行,而且连付诸语言和文字都没有。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孔毓良虽然有了这个结论,但是他从来没有表述出来过,毕竟那是自己的祖先。

    儒家讲究为长者隐,若非迫不得已,他是绝对不会说的。

    现在被人逼问,自己到底要不要说?

    尤其逼问的人是直接受害人的后裔,这就更微妙了。

    还有自己刚才走的这招臭棋,绝对和先祖一样,是骄傲使然!

    否则凭自己谨小慎微特别提倡慎独的原则,如何会出口狂言,向所有世人挑战?

    一言以蔽之,过犹不及,都是偏离了中庸之道、大学之道没有融会贯通理解和遵行,骄傲自满的缘故。

    自己的错误和先祖的错误虽然程度不同,但是性质和成因却是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