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矫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使矫治-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测,警方及群众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你,你难逃法网,罪加一等。

    贾静霞如泄了气的皮球,瘪(软)了,求:没有商量折衷的余地了吗?

    赵建中铿锵有力说:去自首及供出上线我决不退缩。

    赵建中把贾静霞逼进死胡同,没了退路,这、这,她语无伦次。赵建中进一步劝:贾老板,既然你能把死货、病货,加工得这样好,如果烧煮正宗货一定会味道更好。

    贾静霞暗想,这行当虽然不地道是坑害百姓,但利润实在太高了,我绝不会放弃,再说我的秘密烧煮点很隐蔽,少有人知,赵建中更是不知道,再说这死病禽畜几千年来都是被人吃掉的,也没吃死(坏)人,况且已经过高温烧煮细菌已杀死,更是万无一失,况且上边有人罩着我,有事也会第一时间通知我,况且我还领了营业执照,还批发正宗货,许多小打小卖的个体户都是我送的货;再说烧正宗货批发是赚不到钱的,别人进我的货就是图个便宜,货正宗了价格也正宗了,批发生意就会一落千丈,我一天也不能停止烧煮次货。她决定拖延时间,于是她说:帅弟,那你晚一星期去自首,等我冰库中的次品出光。

    赵建中斩钉截铁说:这是犯罪不能放宽期限,我眼睁睁地看着你犯罪而放你一马,那我也成了犯罪。

    贾静霞好说歹说:俗话跟你说罢,这次货我已批发了十多年,连熟人至亲朋友都吃过,也没吃坏人,再买一星期更不会出事;再说进我货的只知道是正宗货,只有你知道底细,只要你不声张外面谁也不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天不会塌下来。你也不必太认真,更不要做得太绝,国家劝人自首劝敌人投降也有容人考虑的期限呢,你总得给我几天时间考虑,与家人商量吧?否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狗急也会跳墙。

    赵建中心想,反正我已改斜归正,不进她的货了,晚去几天自首容她与家人商量也是人之常情,再说我一介平民也只能管好自己,无权无能力管好他人,于是他说:那我就晚去自首三天。

    贾静霞讨价还价:那五天吧。

    赵建中义正词严说:不能了,三天我已经是宽容了。

    最后俩人敲定三天后去自首。

    俩人分别后赵建中马上给师傅打电话,要他晚三天后一起去自首。师傅哈哈笑说:我也正要打电话给你呢,我那进调味“秘方”的上线,也想要延长时间。

    赵建中说:那大家一起延长三天吧。

    三天期限说到就到,最后一天晚上,赵建中首先电话联系师傅,师傅一口答应明天早晨八点正一起去自首。赵建中接着电话联系贾静霞,贾静霞还是左右摇摆,打不定主意。

    赵建中要去自首前二十分钟又打电话给贾静霞,可她还是求:帅弟,还等我三天去自首吧。

    赵建中最后通牒:我已做到仁至义尽,反正我今天八点正去自首已铁定,雷打不动,决不能再等了,我最后奉劝你,自首才是出路,要自首快走吧。如果你不去自首,我必定要供出你,到时带害你也不要怪我。

    赵建中说罢就驾车去当地公安局。八点准他与师傅齐走进了当地公安局。其它人究竟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二百二十七章 弊病() 
凌妙玉泪如雨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齐追问。

    凌妙玉只得擦干眼泪说:我父母及弟弟还是不同意。

    齐惊骇问:你家人为什么会出尔反尔呢?

    原来就在昨天,凌妙玉家人也得知李士龙智擒毒犯立功的事,可他们的心反到不平静。全家人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凌海生作了开场白——

    妙玉,虽然李士龙已戒了毒,也不可能复吸,但我们觉着你还是不能嫁给他。

    凌妙玉听后信口开河:你们是在开玩笑逗我,试探我吧。

    钱桂珍一本正经说:妙玉,我们是认真的,为这事我们三人已经讨论了几次,这是无奈之计。

    凌妙玉已听出了一种残忍,一种冷酷无情。她可怜巴巴哀求:爸妈弟,你们怎么能出尔反尔呢,让我怎么做人,不是把我打进夹墙里吗?

    凌妙良说:姐,其实我们也不想难为你,可实际情况明摆着,我们不但要考虑现在,还要考虑将来,不但要考虑这一代,还要考虑下一代。

    凌妙玉越听越糊涂,她逼问:你们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凌海生直截了当说:说来说去还是门不当,户不对。你想想,李士龙爷爷奶奶是退休公务员,况且还在经商,父母虽说降了级但还是公务员,还是官,李士龙现在是人民教师,也是公务员,而咱家是农民,地位太悬殊,收入太悬殊,今后不能友好往来,我们也自惭形秽,也无脸上他家门,他们也会高高在上,不会进咱们寒舍而失体面,就是碰在一起也不会有共同语言。妙玉,你也得有自知之明,不要高攀了。

    凌妙玉却说:你们这是门第观念,要不得。

    钱桂珍说:睁眼看,女儿嫁入豪门后,连女儿也丢了,不会常回家看看,就是回娘家也是一个人回,女婿推托有事不会愿意来看无出息的穷岳父岳母。再说有了外甥,等外甥懂事后,过惯了城市及富有人家的优裕生活后,来到农村未站定脚就要喊回去,小孩更不愿叫外公外婆,我们也享受不到天伦之乐。

    凌海生补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咱们村上的丁素华嫁入城市后,几乎是不回家,就是回家没坐热屁股就要走,更不会回来住一晚,吃饭也是难于下咽,丈夫及孩子基本不回,一次母亲病了,也只是丁素华独自一人回来象征看望一下。村上许多人说,连丁素华的丈夫及孩子也不认识,门不当户不对带来的后遗症真多。

    凌妙玉心想,这些到也确实是存在的问题,她也心情沉重起来。

    凌海生想起一事又说:他们高收入者,养出了李士龙这样一棵长歪了的树,妙玉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几年不得安宁,才得以矫正,今后下一代生活在城市这一高收入家庭能保证不长歪吗?长歪了怎么办?到那时也许妙玉也无力矫正。

    凌妙玉的心如针扎,阵阵绞痛。

    钱桂珍说:远的不说,就拿咱们农村来说,一般收入家庭的孩子上学自己背上书包上学,从小就培养孩子多活动能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吃饭也是来者不拒,因而身体长得很结实,而收入高的用汽车接送,从小就培养孩子四体不勤,养尊处优,吃饭挑食,甚至靠牛奶零食度日,身体不如穷孩子,几年后孩子走几步路也气乎乎。这我很有反感。

    凌妙玉心突地收缩。

    凌海生又补充:城市高收入者住高楼大厦,室内装空调,地暖,走到外面却二重天不适应,因此一到气候反常就会患感冒。走进排队候诊的医院看,患感冒的大多是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而农村的孩子生活在天然气候的大空调中,内外无差异,反到生龙活虎,一年到头不生病。再看,城市高收入者的孩子上学,双休日要去补习,晚上要补习,寒暑假要补习,反搞得头晕脑涨。睁眼看,农村孩子走进大学的反而多,再说,农村的孩子能吃苦,样样肯干就业也容易,而城市孩子高不来,低不凑,难找工作的甚至失业的都是这些夹心层,我愁下一代不会理想及顺利。

    凌海生又说:孩子最敏感,一见二家差别如此之大,当然会倾向条件好的一家,对于我们只会是厌烦。我们不想看到这残忍的一面。

    钱桂珍又说:睁眼看,咱们农村的孩子,三岁就会自己穿衣起身,自己玩耍,六七岁就会拿了只竹篮拿了把镰刀去割草喂兔,喂羊,自己上学,并帮着父母干些小家务,七八岁时就会烧饭做菜,而城市的小孩要有专人带,有些到了上初中还要接送,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因而我们担心外甥辈的成长。

    凌海生又说:农村的小孩不会乱化钱,得了压岁钱也会上交,而城市的小孩化钱如流水,别的不说光玩具五花八门堆满了屋,零食也是堆满了食品柜,农村的小孩没有超级胖子,而城市的小孩超级胖子太多,我们看不惯,难免要发生矛盾。

    凌妙良也说:农村的孩子日晒雨淋,经风霜雨雪,在地上滚摸打爬,身体健康,而城市的小孩是温室内的花朵,弱不禁风,白面书生一个,农村婴儿吃母奶,小孩吃五谷杂粮长大,强壮如牛,城市小孩吃牛奶、饮料、零食长大,胖的太胖,瘦的太瘦,令人担忧。

    凌海生又说:婚后的现实生活却是残酷的。因为俩方生活环境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脾气性格不一样,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不一样,所以,婚后二家磕磕碰碰的事就多起来了,咱们农村人兄弟姐妹七姑八姨亲戚一大帮,喜欢常来常往,五相帮助,而李士龙爷爷奶及父母会嫌弃农村人乡吧土气,而且讨厌咱们亲戚办事常要花费,其次农村穷亲戚多,这个要借,那个要帮,他们也会讨厌。吃的食品也不同,农村人喜欢吃新鲜蔬菜,自养禽类产蛋,宰禽,肉类也是要当天杀新鲜的,基本不用冰箱,而城里人喜欢装满冰箱……

    凌妙良也说:确实门不当,户不对弊病多,今后你我的孩子肯定走不到一起,反会成为陌路人,甚至会干架。再说,我与父母一直反对你们的婚事,李士龙嘴上不说,可心中肯定会有疙瘩,今后难以亲密无间,难于温馨和谐,姐,你还是乘早了断吧,到农村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再说你已吃尽千辛万苦矫治好了李士龙,也已对得过去他们。

    你一事我一句,都道出了门不当户不对的弊病,越说越多,凌妙玉也无力无据驳斥,她也认为这门婚事只能吹了。在李士龙全家人的逼问下,凌妙玉只得如实说了门不当户不对,婚后难捏合,难温馨和谐的真实性。

    李士龙及家人听后心情也沉重起来。怎么求得平衡,这到确实是一个难题。

第二百二十八章 平衡点() 
李长顺心想,在中国千百年的传统思想观念中,门当户对作为择偶的标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先人留下来的东西,都是些十分宝贵的财富。

    门当户对,不单是指婚姻双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身份层次的对等,而且包括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共同兴趣以及对事物的认知度也基本一致,这样的婚姻一定是幸福的。社会地位对等、家庭环境相似、文化背景一样,俩个人的习性差别不会很大,共同语言就多,如果俩人生在不同的家庭环境里,不同的成长经历,婚后生活反差就会很大,双方就难免发生诸多矛盾,甚至出现同床异梦的情况。所以,门当户对是值得人们慎重考虑的!他也产生了共鸣。

    出乎意外,李士龙却说:实际上这些问题全可解决。

    齐惊讶问:怎么解决?

    李士龙慢条斯理说:寻找平衡点,咱们采用各个击破,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优,他们一定会同意这门亲事了。

    接着李士龙把自己的设想一五一十讲了出来。

    李士龙爷爷奶奶及父母也觉这办法好。最后爷爷一锤定音:咱们还得放下架子合家去求凌妙玉父母及弟弟同意。

    凌妙玉也同意。六人赶到凌妙玉家。凌海生及钱桂珍正在厅堂看电视,见全家五口人前来求婚,如此隆重属实罕见。内心被震撼,只得强装笑脸热情接待。凌妙玉叫出了弟弟。全坐下后爷爷首先作了开场白:确实由于我们条件优越,对李士龙从小过分宠爱,放纵,使李士龙长成了歪树,幸亏遇到了凌妙玉,才把李士龙矫正。凌妙玉是我家的救家恩人,功臣,我们一定会不忘他的恩,把她当天使、女神、观世音待,当神灵一样敬,凌妙玉是我家的希望,祥瑞,更不会因她出身农民,农村而看轻她。如果我们过河拆桥,那还是人吗?这一点你们可以绝对放心。二:你们一直反对凌妙玉与李士龙往来,实际上这是人之常情,换作我们也会这样做,我们也不会为这事而记恨你们,再说是你们生了养了凌妙玉这样的优秀姑娘,我们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为一些芝麻绿豆大点事而揪住不放,怀恨在心呢,你们不必多虑。

    接着李士龙表白:确实城市与乡村,高收入与低收入家庭生活有一些不同,小孩当然会倾向于优裕家庭,因而大多会选择门当户对,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可是我已找到了平衡点,我已决定从城市调到农村学校工作,并把准备买婚房的钱在农村造房子,这样就缩小了差距,缩短隔阂,我也有利于接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再教育,与广大劳动人民打成一片,踏踏实实走好下面的路。俗话说爱屋及乌。我既然爱上了凌妙玉,我当然也会爱她的家人及亲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