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房医-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一个人来说,最痛苦的折磨不是身体上的,也不是取人性命,而是让她看着自己讨厌的人幸福,日日夜夜承受内心的折磨。

    当然,事情安排下去以后,杨奕辰就没有再管,和自己媳妇儿亲热还来不及呢,哪儿有时间关注别人那些破事儿。

    对杨家柳家来说,大喜的日子,处处散发着欢快的气息,然而,朝堂之上,风云莫测,婚假归来之后,氛围发生巨大变化,处处弥漫着压抑的气息。

    唯一能够冲散此时弥漫压抑的事情,就是今年恩科的成绩。

    这一次,得之不易的机会对众多学子来说是惊天之喜,当然效果也是好的。

    朝堂之上,人才的缺失让官员们叫苦不迭,代理朝政的独孤昊是绝对的行动派,县试之后的乡试不像原来安排到秋天。

    这一次,县试名次出来之后,除了留出的赶路时间,乡试可谓是直接进行。

    而连带的,所有在任的官员全部被派出去,支持朝政选拔人才。

    从考试结束到名次公布,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此时,柳清溪新婚之日过去。

    这日,一大早,柳家下人跌跌撞撞跑进来:“恭喜少爷,少爷高中,京城参加县试的考生中,少爷您排第六!”

    小厮小的合不拢嘴,看了榜以后,立刻跑回来向柳清岩汇报这个好消息。

    少年老成的脸上露出一抹遮掩不住的笑容,这几年努力读书没有白费。

    他迫不及待,抬脚就往隔壁走。

    杨家,新婚的柳清溪暂且没有上施工现场,和温氏婆媳两人没事儿逛逛街,欣赏欣赏风景,这不,柳清岩跑过来的时候,她俩正在浇花。

    “姐,婶子,我考中啦,考中啦!”

    说完激动的汇报自己的名次。

    柳清溪听完以后,高兴的几乎要落泪。

    姐弟两个生活的艰辛没有人能够体会,只有他们自己清楚,现在,柳清岩考中秀才,意味着他在科举的道路上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虽然第七名的成绩比不得杨奕辰连中三元,可对于十三岁的柳清岩来说,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好成绩。

    用少年天才形容一点不为过,更何况京城教学质量好,读书的人也多,他年龄还小,以后前途无量。

    “好,好消息,婶子就知道小岩厉害,等着啊,今天我亲自下厨给你做好吃的。”说完不等柳清岩拒绝,温氏就自己动手开始忙活去了。

    姐弟两个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中读懂高兴的情绪。

    与此同时,居住在柳清溪新建房子的十里铺村民,欢呼声一片:“咱们村里又出了一个秀才,指不定将来又是一个状元啊!”

    张五梁双手交错,来回踱步,堆满笑容的脸上漾起细微的皱纹,但这一点不影响他的好心情。

    其他村民,心里同样激动万分:“咱们十里铺风水好,出了杨大人这样一个大官,现在又有柳清岩,不行,回去我就得让我家臭小子好好读书,跟人家这俩人学学。”

    这接二连三的,他们心里头那团火燃烧起来了。

    就在这时,张五梁猛地一拍桌子,下了一个改变十里铺许多人命运的决定:“回去咱们办学堂!”

    什么?办学堂?

    这个消息像炸雷一样在人们脑子里轰然炸开,这。。。。。。

    学堂,多么神圣的字眼?多么神圣的地方,村长就这么下决定了?

    他们像在梦里,对于这些村民们来说,有钱了,送孩子们上学堂,能学多少算多少,可从来没有把读书当做不得不完成的必须之事。

    然而,这一刻,他深刻认识到,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不单单是功名利禄,还有对后代的影响。

    更何况,十里铺现在有这个实力,有这个财力。

    “等咱们回去就这么干!”张五梁直接拍板作决定。

    众人虽然没有张五梁这样的魄力,但是当有一个人领头的时候,他们是乐意支持的。

    次日,杨家,张五梁前来拜访:“清溪,你和杨大人成亲了,我们这么些人天天在这儿消耗也不小,要不然这样,回头我们就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回去?”

    “村长伯伯,您先别着急,小岩考中秀才,回头咱们热闹热闹再说。”柳清溪低头略微思考,“主要还有一个事情想跟您说。”

    张五梁看着柳清溪的眼睛,饱含信任:“清溪你说。”

    “村长伯伯,想必你也知道,我在京城这大半年,前期准备也差不多了,手里头也有要动工的房子,重新培养人才的话比较麻烦,关键还不是自己人,所以。。。。。。”

    “你想用咱们自己人?”两人合作多年,默契十足,张五梁直接猜中柳清溪的意思。

    待看到柳清溪点头之后,张五梁立刻给出明确答复:“清溪,不说别的,咱们自己人,你说用,那肯定随时都行,我回去就安排。”

    “村长伯伯辛苦,不过请大家放心,如果有人愿意来京城帮我,待遇从优,有家室的我这边安排住宿,还可以安排活计。”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对了,我这光顾着说别的,还没恭喜清岩考中秀才呢。”

    对于村民们真切的祝福,柳清溪全盘接受,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开心的事情了。

    接下来两天时间,柳清溪和张五梁商定安排人手前来京城的细节。

第五百二十八章 修建学堂() 
同时,柳家杨家外加前来京城的村民们,在自己家中,大肆庆祝一番。

    并且,张五梁安排好了启程回家事宜。

    考虑到接下来要安排一部分人前往京城,他询问现在在京城的人的意见,如果有人自愿留下,并且认为来回奔波麻烦的话,可以直接留下。

    下了这个决定之后,立刻有人举起双手双脚表示自愿留下,其中就包括张三有,张大福等几家人。

    话说他们一直奉行的就是紧跟柳清溪的脚步,绝对不会有错。

    “成,既然你们这么决定,有啥话需要捎回去的,或者需要带东西回村里的,都给我说一声,最慢两个月,我会带人过来。”

    于是乎,事情就这么快速定下来。

    “对了清溪,这几天一直忙,有件事情还没来得及跟你说,是这样是啊。。。。。。”他把筹办学堂的事情提了一下。

    柳清溪哪儿会不同意,自然全力支持,要知道,教育是国力强大兴盛之本。

    “村长伯伯,我不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劳烦你安排了,放心,盖学堂的费用什么的,从我这儿出就行。”

    到了她现在的地步,手里好几百号人,每天创造出来的价值用来建造房子的时候,完全小菜一碟。

    这时,她不得不再次佩服张五梁的能力和远见。

    就连她自己都忽略了修建学堂的事情,当然,现在她人在京城,很多事情都鞭长莫及。

    而不管是柳清溪,还是张五梁,都是说做就做,不拖沓的人。

    既然决定要带人来京城,要修建学堂,张五梁就一刻都闲不住,一天时间安排好了所有事情。

    带着剩下不愿意离开故土的四五家人离开京城,返回十里铺。

    这么来来回回一折腾,又是大半个月时间才回到家中。

    此时,十里铺在人们自发自觉,在小队长们的带领下稳步发展。

    时隔将近两个月时间,再次归来,就连张五梁都不得不承认村里发展的迅速。

    这次,参加柳清溪婚礼归来的同时,还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不到一个时辰,十里铺要修建学堂,要让每个孩子都读书的消息传到每个人耳中,顿时,十里铺沸腾了。

    “村长,我们能做什么?”

    既然是有利于大家的事情,村民们自然想出一份力,所以,张五梁家中围满了人。

    “好,这次修建学堂,清溪说了费用由他负责,咱也不能老是占清溪的便宜,所以咱们有人的都出力,做力所能及的活怎么样?”

    “村长说得对,咱们村出了两个秀才了,指不定咱们自家孩子也是读书的料,可不能给耽搁了,大家伙说是不是?”

    众人一片附和的声音。

    如果原来他们温饱还有问题的时候,自然没有功夫想这些杂七杂八的。

    可是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过上富足的生活,没有人怀疑柳清溪的能力,也几乎没有人勾心斗角,所有人面对的机会都是平等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斤斤计较呢?

    等到修建学堂的事情落定以后,张五梁又给村民们开了一次动员大会:“这一次我回来呢,想必大家也知道三有他们留在京城了,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接下来,张五梁将柳清溪在京城的安排跟村里人说了一遍,并征求大家的意见:“愿意去的来我这儿报名,待遇从优,不愿意去的,在村里完全可以,都是自愿的,看自己啊,绝对不勉强。”

    不比于建造房子,全家迁往京城,可是大事儿,一时之间,无人给出答案。

    毕竟京城距离十里铺千里之遥,对于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来说,故土最难舍弃。

    几乎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去往完全陌生的地方,即使待遇很好。

    打个比方来说,他们宁愿在十里铺每天挣十文钱,都不愿意去京城每天挣三十文钱。

    这就是故土情!

    其实除了张三有几家毫不犹豫的选择之外,剩下这种结果也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大男儿志在四方,京城清溪已经安排好了,想见见世面的就去,啥时候想回来了随时可以回来。。。。。。”

    “我知道让大家就这样决定很难,咱们不着急,回家慢慢商量。”

    张五梁就站在十里铺最新建造的广场上,青石板铺设的规则一致的空旷土地上,聚集越来越多的村民。

    “不过大家不要有情绪,咱们学堂该建造的建造,每家每户该出力的出力。”

    “是!”这下不用犹豫,别的没有,农家人一把子力气从来不缺。

    而这一次,张五梁前来也就主要这两件事情。

    把学堂的建造安排给一个施工队管事的,他第二日就动身去临沂县。

    因为他要给孩子们寻找一个好老师。

    现在,十里铺不缺钱,条件也不差,选择夫子的时候,自然要找水平高的。

    他认为,碧溪镇除了许夫子之外,没有人水平能够更好。

    而人家自己的学堂办的好好的,自然不会舍弃前往十里铺。

    那么眼光就要放到更广阔的地方,临沂县就是最好的选择。

    中午时分,张五梁站在临沂县城的大街上,望着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整理整理衣衫,抬脚往最中心的位置走去。

    一刻钟之后,他停在巍峨庄严的县衙前:“大人,能否烦请通报一下,我找县令大人有点事情。”

    守门的衙役居高临下的看了张五梁两眼,观其衣着,看其谈吐,不像普通人,摸不准他真实身份的时候,自然不敢轻易将人赶走。

    “你等一下,我去通报!你叫什么名字?”

    得张五梁回答之后,衙役和对面一同站岗的那一位招呼一声,快步往里面走去。

    书房之中,现任县令华县令刚刚处理完一遭案子,就听到衙役来报:“你说谁找我?”

    “回禀大人,那人自称自己叫张五梁。”

    “嗯,请人进来吧!”原来是十里铺的,之前有过一些交集。

    原来是自家大人的熟人,他这时暗自庆幸,幸好没把人赶走。

    跟随衙役的脚步,张五梁再次看到衙门内的情景,完全没有之前的紧张,脊背挺直,目不斜视。。。。。。

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驾崩() 
得益于来过几次县衙,张五梁轻车熟路,而华县令因为杨奕辰离开临沂县时候的交代,对十里铺格外关照。

    十里铺的负责人张五梁他比较熟悉,一听说他的名字,立刻让人把他请进来。

    “不知道张村长前来所为何事?”

    “华大人,草民有事请大人帮忙,是这样的。。。。。。”

    张五梁说明来意,华县令听明白之后,赞同的点头:“村长你的想法非常好,如果我们西月国的百姓都能够读书识字,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儿。”

    他管辖的地方,有人自愿建造学堂,哪儿有不的道理,更何况还有杨奕辰的关系在。

    不得不承认张五梁的远见,至于请他帮忙找一个好夫子,自然不成问题:“这样吧,后天我让人直接过去。”

    “草民谢过大人。”张五梁就要跪地行礼,被华县令拦住。

    “村长你太客气了,我和杨大人是至交好友,不过举手知道,担不起大礼。”

    “对了,杨大人成亲听说你们村里人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