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总动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岛总动员-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笔,喜的是自己也许能趁着这一波政策大力发展起岛内的各行各业。

    “是的,少爷。”冯老依旧看着前方的路况,点了点头。

    虽说李乐上大学时,学习上没下多少功夫,但半桶子的西班牙文水平还是够用了,顺着这一叠文件,仔细地翻阅着。

    反复地看了半个多小时,李乐也对这发展特区规划有了大概的了解。

    其中第一条便是爆炸性政策,未来五年内,岛上将不再征收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换句话说,就是,“同志们不用再交钱啦”

    第二条便是进出口免税,按照这个政策和李乐目前的发展计划,以后势必能加快发展岛上的各类加工业,促进贸易发展,仅这一点,粗略估算就能为李乐省下几十万美元的关税钱。

    这第三条是写得最为繁琐,同时也是实施细则最多的一条,李乐看了好久,才懂了个大概,不禁向冯老请教道,“冯老,这第三条:放开外国投资限制是什么意思?”

    “在目前古巴实行的全国经济政策中,只对两个国家限制较少。”

    “哪两个?”李乐诧异道,这方面的知识,他还却是很少了解。

    “咱们中国和离这不远的委内瑞拉。”

    “还有委内瑞拉?”有咱中国,李乐倒并不意外,毕竟是社会主义大哥大,多年建交,关系良好,但这委内瑞拉倒是让李乐有些意外。

    “嗯啊,古巴和委内瑞拉在石油、医疗、农业方面合作许多,两国又都是南美反美阵线的排头兵。”冯老解释着,笑了笑。

    “那这第三点的意思是说以后全世界都能来咱金银岛投资了?”

    “除了一个国家。”

    “谁?”

    “美国。”

    想起目前美国对古巴的贸易禁运,再加上两国曾经发生的各大历史事件,李乐倒也并不觉得意外了。

    “少爷,您懂这第三条是什么意思了吗?”冯老做事极其认真,一心一意,从不二用,开着车,也只会盯着前方的路况,如今说到这,竟然是扭头看了看李乐,认真地问道。

    “什么意思?咱有钱可以赚了?”李乐不解道。

    冯老摇了摇头,瞧了瞧前方的路况,又是望向李乐,“不是赚钱的问题,是咱们金银岛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大机会!”

    “怎么说?”李乐还是太年轻,被冯老这一点,也还只是半懂不懂。

    “咱们海岛不用交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进出口关税的话,产品的无论是销往古巴岛还是国外,价格都有巨大优势,这个少爷您应该明白吧。”冯老耐心地解释道。

    “是啊。”

    “咱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但在市场经济种,资本这片汪洋大海却会往高处流。”

    “高处?”

    “对,高利润的行业。”

    “噢我懂了您意思是全球的众多资本会流向本岛?”

    冯老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又是说道,“少爷,这两天看来地买身气派点的西装了。”

    “怎么了?”

    “到时候您就知道了。”冯老笑着,却是不明说,继续开着车。

    两人交流闲谈着,新建的伐木场也到了。

第099章:走进新时代!() 
“冯先生您来啦”李乐和冯老刚下车,一名**着上衣,穿着短裤的中年大汉便是微笑着走来,同冯老握了握手。

    “好久不见啊,贝拉斯,这是咱们金银岛的李主席。”冯老与这大汉握了握手,向他介绍着一旁的李乐。

    “主席同志你好主席同志你好”大汉大笑着,伸着手朝李乐走来。

    “不敢当不敢当。”瞧这大汉年岁,怕是要大上自己一个辈,被叫主席,李乐自然是感到别扭,连忙说道,“叫我小李吧,贝拉斯先生。”

    “好的好的,小李吧主席小李吧主席”

    “这个”小李先是一愣,又是说道,“贝拉斯先先生,就别叫主席了,大家都是为了小岛的建设一起努力,你就叫我小李同志或者李乐同志吧。”

    “好的,李乐同志。”

    “哎”终于是把这个称谓搞定了,李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这边刚说完,又是八、九名赤着上身,穿着短裤的中年大汉朝李乐走来,热情地同冯老和李乐打着招呼。

    废了好大的功夫,李乐终于是让大家改口称自己为李乐同志,而不是略显别扭的“李乐主席”。

    岛上新建的三个伐木场都修在着林德罗森林里,如同一个等边三角形一般,合理地划分着各自的工作区域,从而不会出现某个地区,出现破坏性砍伐的情况。加之冯老特地规定,每个区域不能砍伐小树和百年大树,且每棵树砍下后都要在原地补种上树苗,因此保护森林也将不会同经济发展产生冲突。

    伐木在金银岛上算得上是一份报酬不错的工作,虽说如此,却也挣得辛苦,每日十分劳累。好在冯老体恤大家,不仅承诺回逐渐提高工资,也在住宿和伙食上为大家提供不错的条件。

    伐木工人因为体力消耗巨大,每天要吃四顿饭,每天6点、10点、15点、20点各吃一餐,李乐这会儿到了营地,正好是赶上了下午3点这一餐,伐木厂厂长贝拉斯正在为大家做饭。

    虽说是在森林里,条件确实有些艰苦,可是看着贝拉斯在那弄饭,李乐也是大开眼界,一个字形容就是——粗犷!豪气!

    一个大土灶台上一口大锅,一个冰柜那么大,森林里最不缺的就是木头,下方的火自然也是烧得旺盛,锅内的开水烧得滚烫。

    玉米、土豆、长豆角,这三个主食连切都不带切的,稍微清洗一下便是丢进了热锅里,至于龙虾和大蔗蟹,只是拿着刷子稍微刷一下,再用净水冲冲,意思一下,便一同丢进了锅里。

    待食材烧熟、锅里的热水逐渐变少,贝拉斯又倒入一大瓶甘蔗汁,手直接抓入满是海盐的麻袋里,一手下去,抓多抓少是个缘,反正这盐不要钱。

    这般又是煮了五分钟,一份又甜又咸,热量极高,十分顶饱的伐木工全家桶便是做好了。

    伐木工全家桶:三个玉米,三个土豆,一盘长豆角,一只龙虾,一只大蔗蟹,一人一份,如果不够,还能免费续餐。

    饭一弄好,李乐才算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能狼吞虎咽。

    那贝拉斯给所有人都装好了一份后,自己最后一个吃起来,拳头大的土豆、一口下去,半个就没了,一盘长豆角,贝拉斯抓起一把就往嘴里塞,近三十厘米长的玉米棒,咔咔几口、半边玉米就只剩下残渣了。

    如此吃完前三样,贝拉斯几乎和其他伐木工人一样,都要在铁盘里倒上一点开胃辣椒粉,才能一脸不情愿地将龙虾和大蔗蟹就着辣椒粉囫囵吞下肚。

    “李乐同志,咱们岛上什么时候才有肉吃?每天吃这些龙虾、螃蟹,真的是吃恶心了。”贝拉斯一脸难受的表情,吃了半块龙虾肉就把它丢了,重新从锅里捞了一个土豆啃了起来。

    若早一个月听到这话,李乐绝对会双目发呆、嘴角微笑地望着贝拉斯,“你再说一遍,我保证不打死你。”

    可是如今,李乐也只能微笑着点了点,“几个月吧,到时候一定让大家尝到新鲜便宜的好肉。”

    大家一听,都激动地鼓起掌来,厂长贝拉斯更是激动站了起来,高举着右手,深情地望着大家,眼含热泪,感动地欢呼着:

    “工友们!兄弟们!同志们!伟大而又幸福的新时代就要来临!咱们这个天天吃龙虾、螃蟹的穷苦日子就要结束了!!!”

海岛100章:开发计划() 
趁着各位伐木工人正在休息的时候,冯老也是带着李乐来到了伐木厂附近的木板存储仓库转一转。

    这木板存储仓是几十年前古巴“青年开荒运动”时修建的,有四、五个篮球场那么大,连墙壁都没有,中间用四个大木桩支撑着,上头是一层薄薄的铁皮。

    这几个大木桩脏兮兮,满是泥土,头顶的铁皮也有几块破碎了,是工人们用木板才补好来。虽说这木板存储仓有些破旧,却也能为堆积如山的木板遮风挡雨,木板若是不小心淋了雨,就容易发生霉变。

    “冯老,这些木板也太多了吧,恐怕一年都用不完了吧?”望着几十堆整齐叠放着的木板山,李乐更是对辛劳的伐木工人感到敬佩。

    “不多不多,这里装不下,我已经提前分配了几批木板存放在了建筑厂仓库和阿塔那小镇。”

    “阿塔那?就是一星期前您提的那个阿塔那开发计划?”

    李乐这会儿才想了起来,当初和冯老、亚当分析发展方向时,便面临着一个问题,月半市的周围全是各大种植园,几乎没了闲置土地,若要让小岛进一步发展,月半市南部的阿塔那小镇则是首选之地。

    阿塔那作为李乐管辖区域的第二大城镇,位于海岛中部,有200多常住岛民,水电齐全,同时也是南部岛民通往月半市的必经之路。

    不仅阿塔那市附近还有许多优良土地因为劳动力短缺而未得到有效利用,在它的西面,还有一片近50平方公里的阿塔那大平原无人开垦,优秀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设施建设,如今的阿塔那万事俱备,就差劳动青年了。

    “是的,是的。”冯老连连点着头,又是补充道,“不过少爷您放心,最近正值农闲时间,我已经临时招聘了一批农民同志作为临时建筑工,提前在阿塔那平原上修建了几所劳动营,各类生活用品也都齐全,预估能暂时居住200…300人,加之月半市和阿塔那空闲的房屋,能一次性为500名移民提供居住场所,如果再算上目前岛上的建筑材料储备和建筑工人数量,一星期内为1000名新移民提供居住场所应该没问题。”

    “1000名?”李乐惊道,按照冯老的统计,目前海岛常住人口才1088,这一下要翻一番?

    “少爷,这还是我最低估算的数据,这几年古巴经济疲软,失业人口不断增多,如果我们这几天能提供良好的移民政策和待遇,并且在古巴岛各地区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我想三、四千人都是有可能的。”冯老郑重地说道。

    “三、四千?!!!”

    “是的,而且这还没算上可能移民进来的外国人,考虑到短期内将会有大批移民进来,上个星期我还特意减少了主要粮食的出口,并且同您的好友张先生签订了贸易合同。”

    “您和他签订了贸易合同?什么合同?冯老,您怎么不和我说啊。”李乐诧异道,这事别说冯老,这几天和张胖子在欧洲玩,他连提都没提过。

    “少爷,这个”冯老面露难色,“这贸易合同主要是通过张先生从中国进购一批各方面的生活用品,他知道后一下便答应了,好说歹说,偏偏要以成本价运过来,还说一定不能和你说,不然他不卖了”

    得嘞,这下又是欠老友一笔人情债了,要不是今天冯老提起,估摸着李乐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这事了。

    “行,我知道了。”李乐点了点头,又是问道,“这批生活用品已经到了?”

    “还没呢,从中国运到咱这怎么也得一个月,这段时间就让大伙儿省着点用咱们仓库里的存货吧,等这批到了在分发给大家吧。”

    冯老同李乐正介绍着目前海岛的发展情况,一旁的木板切割机又“吱吱吱”的响了起来,伐木工人们吃完饭后小休一会儿,这时候再次上工了。

    “要不咱们先回去?您还有哪想要考察的吗?”冯老询问着李乐的意见。

    “回去吧,差不多了,冯老,这段时间多亏了你,我对咱海岛的发展情况还不够了解,又没多少管理经验,将来还得多向您学习了。”李乐轻轻拍了拍冯老的肩膀,搂着他出了木板储存仓。

    道别了辛劳的伐木工人们,冯老和李乐开车驾驶在回月半市的森林小路上,刚过了一会儿,冯老又是拿出一份文件,交给李乐。

    “少爷,这是我这几天准备的移民政策及福利,您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吗。”

    “好的,我随便看看,您办事我放心。”李乐接过名为新移民政策及相关福利的文件,仔细地翻阅着:

    1。妥善安置每一名新移民,提供各类必要的生活用品,并在前三个月发放一定的福利补贴;

    2。拥有小孩的移民家庭,优先安置在月半市附近,好为小孩提供良好的教育。

    3。移民至月半市、阿塔那市、阿塔那平原的新移民采取不同的补助标准。

    4。为每一名选择在阿塔那平原开垦的新移民无偿提供十亩良田的使用权、房屋、生活用品、补助金。

    这四点虽然写得简单,可是关于每一点在文件的后头都有数页纸的详细解释和实施细则。比如说:第三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