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罪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罪录-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话间,拷着人的李队应声拧住小伙儿的耳朵,“又给我偷懒,回去不得审人吗!”转过来对着叶辰倒是和蔼可亲的面孔,“谢谢你们俩了,我们那儿实在是缺女警。”

    “李队客气了,”叶辰看人家那儿人逮的也差不多,挽上沈星繁胳膊就准备撤,“下次局长要是又想取消我们组茶水间福利,李队替我们说一声啊。”

    “哈哈哈哈,放心放心。”

    几人闲聊了两句,叶辰和沈星繁撤退。俩人踩着细高跟在街上晃悠,一个说要换家酒吧,一个说不如去网吧开黑。

    “星繁,你就没有受到一点儿我雌性激素的影响吗?”

    沈星繁杵着路灯柱子摘隐形,一面从兜里摸出黑框戴上:“怎么,你现在是在排卵期吗?”一面还贴心地拍了拍人肩膀,面色诚恳:“注意安全。”

    叶辰望着眼前这个一秒变回宅人的妞儿深觉无话可说:“算了,你明天打算干嘛。”

    “不知道诶,最近咱们组好闲,闲到都被叫去帮别人的忙了你呢?”

    “我有几个约会,但是不太想去,”叶辰摸了摸下巴,“想想他们几个在干嘛,啊,不如去找暮歌吧。”

    于是第二天,下了出租车的唐暮歌赫然发现展馆门口有两个女人在望着自己。不自觉后退一步:“你们俩想干嘛?”

    两人一左一右挽住唐暮歌:“陪你啊,不好吗?”

    “看个展而已,用不着这么大阵仗吧?”

    沈星繁和叶辰配合默契:“左拥右抱。”“齐人之福啊。”

    结果进门之后唐暮歌更尴尬了。

    “不是吧,你们仨还有这小秘密呢?”

    这方唐暮歌、沈星繁、叶辰,那方池寻、韩冽,两方人马面面相觑。

    “你们俩在这儿干嘛呢?”

    “看展啊。”池寻挥了挥手里的票子,“你们仨在这儿干嘛呢,约会地点挺巧妙啊。”

    “我”沈星繁卡了一下,把“捣乱啊”三个字咽了回去。池寻倒是一眼看明白,胳膊肘杵了杵站在一边的韩冽,“可给他们找点事儿做吧,看看一个两个的都闲成什么样了。”

    “这展这么好?怎么你都来了。”叶辰从旁边桌上拿过两张展览的简介,见纯白封面上只有两个字:归墟。

    设计的很巧妙,黑色的字体宛若倾塌的建筑。

    第二页开始是介绍。归墟亦作“归虚“。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谓众水汇聚之处。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归墟?”沈星繁凑到旁边看着,觉得好奇,“这是神话中的东西吧?”

    “不一定哦,”池寻抱臂带着他们向里走,“其实我们将古代神话故事放在一起,发现在时间轴上大多能可以对应的上。神话时代的创世造人,五氏三皇五帝,三次神战及其他纷争,英雄时代的英雄羿和禹,尧舜禹三代隐秘及其他纷争,构成了上古神话的主干。

    黄帝的孙子禺强,也叫禺京、禺疆,是禺虢的儿子,禺虢是东海的海神,他长的是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黄蛇,脚踏两条黄蛇,据说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的时候禺强曾经参战。

    我们还知道渤海之东无数万里有五座仙山,分别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座山都很高大,下周围三万里,山顶平地九千里。山与山之间,相距七万里,山上住的神仙很多,金殿神兽不禁其数,但是这些山却漂浮在大海上,没有根基,仙人们担心它们飘走,就给天帝说了这件事,天帝令禺强解决,禺强找了十五只大神龟,分成三班倒,驮起了五座仙山,每六万年换一次班,五座大山就此稳定下来。

    但是有个龙伯之国,国中的人身形巨大,抬起脚走不了几步就到了东海边,投下钓饵一口气钓了六只背在肩上走回了国家,灼烧这六只神龟的龟甲来占卜凶吉,于是岱舆和员峤这两座山就漂流到了北极,沉没在了大海里,亿万仙人流离失所,天帝听闻后大怒,削减了龙伯国的版图,缩短了龙伯国人的身材,伏羲和神农再见到这个国家的人时,他们只剩十几丈高了。这五座仙山的位置就在归墟的边沿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二章 归墟02() 
沈星繁上学的时候算不上什么好学生,此时听池寻讲的一愣一愣。

    禺强?岱舆?龙伯之国?

    唐暮歌倒是听得明白,点了点头跟着继续说道:“莱霞里记中有记载,世上最高的山之中,有一座是在天地正南,太古之世。入夏的那一天,太阳照在山顶,在地面上不留任何影子,说明此刻山上方就是太阳的位置。但凡是陆地上的山,入夏那天都有向北的阴影,这说明太阳的位置还要往南,而再往南,只有茫茫大海。”

    沈星繁默默地靠进叶辰怀里:“我心好累”叶辰抬手温柔地摸摸她的脑袋,“现场只有你听不懂啊小星繁,要好好学习知道吗。”

    沈星繁一脸绝望:“你摸我的手势就好像在摸一条大型犬”

    池寻及时打岔,挽救沈星繁于崩溃边缘:“这次展览展出的展品,据说是深海中捞出的沉船,与归墟有关。”

    “那我们看到的,就是那艘船上的东西?”

    “部分,”说话间他们已经走进了正式的展厅内部,柔和的灯光从屋顶打下,照在一个个的玻璃罩上,他屈指敲了敲玻璃壁,“安保级别很高啊。”

    韩冽看了一眼四周,对他点了点头。

    “这可是有可能发现新文明的重要时刻。”唐暮歌扶了一下眼镜,低头仔细看他面前那个褐色瓶子,造型很是古怪,腹部对称的双系部分并不是普通的两个圆环,而是未闭合的两条线性,细看像是两条造型扭曲的蛇,散发着一种诡异之气。

    “这里的展品还没有经过官方认证吧?”池寻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他的身边。

    “说是私下找人鉴定了,大概是不想走明路吧。这造型像是传瓶。”

    “传瓶?”池寻在古物这方面的知识储量不如唐暮歌。

    “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器形,即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tj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李静训墓。这类瓶的形态主要适用于特殊场合。”

    “比如祭祀?”

    “对。”唐暮歌笑起来,隔着玻璃点了点瓶身,“不过这个看起来,说是祭祀用的,也太古怪了吧。”

    “可是确实是新文明吧,我记得山海经大荒东经里提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既然到了归墟边上,也许真能挖出少昊之国的东西?”

    唐暮歌笑起来,跟人一块儿走向下一个展柜。少昊,己姓,三皇五帝之一,汉族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又称白帝,是远古时代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同时也是早期东夷族的首领。史记载黄帝为少昊之子,实有疑问,不一定可信。据孔子家语载:“黄帝者,少昊之子,曰轩辕。”

    这时有人急匆匆地从他们前面走过,步伐神态与此时的展馆并不相符。

    “诶?工作人员?”池寻瞥见人脖子上挂的工作牌。

    那人走到韩冽面前,匆忙对他说了些什么,韩冽回头,对他们招了招手。

    “怎么了?”池寻和唐暮歌一起走了过去。

    “展馆出了些事。”韩冽简单解释了两句。

    “呃,这两位是?”工作人员有些犹豫。

    “韩队的组员。”

    “哦哦哦,警察同志好。”那人放下心来,抹了把额头的汗,“是这样的,我们展馆出了些事情,具体情况请跟我到馆长办公室详谈。”

    池寻微偏头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的神色,对韩冽点了点头,韩冽抬手把那边的叶辰和沈星繁叫过来。

    “我去,出门都能撞上案子,我们是柯南吗?”沈星繁听完唐暮歌解释,忍不住吐了句槽。那边韩冽低声问池寻:“很急?”池寻点头,“挺急。”

    到了办公室,推开门就见里面已经站着三个人,见他们一帮人进来,为首那个先走了过来:“你们好你们好,我是馆长陈冠,这位是程祈,我们这次的展品就是他的,这位是上官宁,负责这次展览的部分项目。”

    “你们好,我是k局二组组长,韩冽。”韩冽简单介绍了自己,然后看向陈冠,示意他讲清事由。

    池寻站在他身侧,仔细观察那三个人的表情。程祈三十多岁,保养得当,衣着气度看来,都是有钱人的气派,此时虽皱着眉头,面色倒不着急。上官宁四十多岁,衣服穿的休闲,袖口略有点磨损痕迹,只这说话的功夫间来回踱步,倒比馆长还要急躁。

    “是这样的,程先生计划复刻制造一艘沉船的模型,到时候做整个船加器皿的展览,这件事情是由上官先生负责的,结果今早工厂的人打来电话,说在船舱的位置发现了一个工人的尸体。”

    韩冽应了一声,示意他继续。

    馆长咽口唾沫:“古怪的是,那工人的旁边都是水和水草,他是他是淹死的。”

    “淹死?这其实有多种可能,馆长不必太在意吧。”池寻微偏过头研究他的神色,觉得他还有些没说出来的东西,一些让他惧怕的东西。

    “其实”上官宁突然开口,“我们在捞到沉船的时候,在船上还发现了一些不能展出的东西。”他将手机递到池寻面前。

    手机上是一张拍的模糊的照片,隐约看出是块石碑。池寻辨认了一下,看不出上面是什么文字,便将手机递给唐暮歌。

    唐暮歌将图片放大,仔细将碑文看了两遍:“可能是古文字?”

    “古文字?”

    “嗯,古文,上古时代的文字,汉书艺文志尚书类后序:‘古文尚书者,出于孔子壁中。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这些古文,包括了庖羲氏所作的‘龙书’,神农氏所作的‘八穗书’,黄帝所作的‘云书’,少昊氏所作的‘鸾凤书’。不如咨询一下史教授?”

    池寻低头翻手机:“历史系那个?我记得我有他号码。”

    沈星繁歪着脑袋跟旁边看照片,摸了摸下巴:“我觉着这意思挺明显的,擅入者死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三章 归墟03() 
史教授来的挺快,这边池寻刚挂了电话,没两分钟史教授就从那边推门进来了。

    “诶?教授你也在这边看展?”池寻吃惊看人风尘仆仆的样子。

    “是啊,今天早晨刚从西安赶回来,车还停在外面呢,碑呢?我瞅瞅。”老头儿特着急,六十多岁的人了,探头探脑地四处看办公室,以为石碑已经搬过来了。

    “这儿呢,”池寻把手机递给人,“教授您看看这是什么文字?”

    “唔”史教授眯眼看了半天,“不是已破译的,你们觉得是古文字?”

    “嗯,根据打捞地点,我们觉得可能是唐虞时代的文字。”

    “夏禹书?”史教授偏头看他。

    夏禹书,传说为治水有功的夏代王室的祖先——大禹所制书体或所书字迹,即钟鼎书或蜾匾篆,总共只有12个字,石壁篆文,最早见于法帖神品目曰:“夏禹书石壁篆文,在pj县昌江山。”无任何识别出的释文流传下来。

    池寻搓了搓鼻尖,“我对古彝文和甲骨文实在没有太多研究。”

    夏禹书由于混合使用古彝文和甲骨文,比仓颉书还要难以解读。四库全书钦定淳化阁帖释文释为:“出令聂子,星纪齐春,其尚节化。”现今也有人翻译为:“旨临,圣形见,循升,奉献,赏生亡”,意指:信息传达,神圣的形体出现,循着(轨迹修行得到)升华,奉上祭品,在出生和死亡过程中得到回报。

    “嗯,”史教授又把碑文看了几遍,边解释道,“古文字破译主要依靠字形对比分析,语法分析,语音分析,历史分析等等,如果有传承关系也可以。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符号类似,就很难。象形文字破译难度在于象形主要在于假借的存在,因为很多概念很难用象形表达。比如‘我’这个字,采用的是假借方法,‘我’原本是一种武器,因为发音和表示自己的那个字发音一样,就用这个字来假借‘我’。但是,如果一种完全陌生的象形文字,你只看到了一种武器,很难联系到‘自己’这个概念。岣嵝碑,夏禹书等这种异体字材料目前看来也没什么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