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列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脑洞列车-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家四世三公,虽说有袁绍出仕在前,但袁隗毕竟早于其兄袁逢出任三公,十余载来断续出任司徒之高位,待袁俊随军到达冀州时,其麾下已不乏干吏骁将。

    由于此路人马有北军五校做核心,对战装备简陋、无组织的暴民武装,毫无悬念的连战连胜。

    袁俊骑着西域沙里飞,身披链袖明光铠,挥舞丈八拓木槊,腰配中兴剑,纵横于暴民之间,每战皆勇绝三军。

    书香门第自幼便要研读经史,这袁俊拖幸,少时曾从王远修了几年道。

    虽说神通法术未成,一身武艺倒是练得炉火纯青。

    此次如此急着参与平叛,一来因王远走时说过,平此乱者有大机缘、大运数;

    二来不满支系幼子身份想搏个功名富贵。

    由于有一定道术基础,无论是破解黄巾阵法,还是诛杀黄巾力士,都是袁俊所长。

    到张角率军退守广宗据城死守时,袁俊已经凭借实打实的军功和父亲照拂,累升屯骑校司马。

    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县城,并挖掘壕沟,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袁俊就借着闲暇与军官亲善,他一视同仁的态度在寒门子弟中赢得了好评。

    刘宏派小黄门左丰到卢植军中检查工作,袁俊与其余几位司马都劝卢植向左丰行贿,却被卢植严词拒绝。

    光和七年六月,受左丰诬告的卢植被免官,并州刺史董卓迁任左中郎将,统领大军围攻广宗县城。

    然而董卓只是边区豪族出身的粗鄙之辈,不仅包括袁俊在内的世家子弟不服,连那些寒门出身的文吏都不屑与董卓为伍。兼之董卓久与羌胡作战,不熟中原战事。在朝廷催促下贸然强攻,导致损兵折将。自己也被革去官职,遣返原籍。

    董卓这次不成功的中原之旅,不仅然他开始怨恨刘汉,还在他心中埋下了诛杀世家的种子。

    短暂的董卓掌军的时间里,风流倜傥的袁俊还勾搭上了董卓的女儿董媛,若非被及时革职,董卓少不了免了袁俊好不容易得来的司马一职。

    回返陇西后,董卓深感自身谋略有限,便将吵着要去找袁郎君的董媛,嫁给了金城名士李儒。

    光和七年八月,左中郎将皇甫嵩统率的另一支政府军已平定兖州东郡黄巾军,朝廷便调他接替董卓,担起剿灭张角的重任。

    广宗县城虽小,但有张家三兄弟的道术加持,有奇门阵法加强防御,有数年积蓄之物资蓄养力士,才使得连换三帅而无功。

    袁俊也是在不断调研广宗县城的过程中,第一次见识到道法运用在战场上产生的伟力。

    当皇甫嵩到任时,朱儁已经击败了南阳黄巾军主力,斩杀了赵弘和韩忠,兵围宛城,不日便可击败孙夏率领的黄巾余孽。

    在袁俊一筹莫展几近绝望之时,突然发现加持县城的道术消散,急上报新上司皇甫嵩。

    经斥候查探,贼首张角病故,城内虽有张梁调度,但军心涣散,贼军士气、纪律已大不如前。

    皇甫嵩攻城,因张梁兵精,未能得逞,便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等到张梁被迷惑,放松了警惕。皇甫嵩立即乘夜调兵,鸡鸣时分冲入其阵,黄巾军仓促应战,张梁战死,阵亡三万多人,投河而死的有五万多人。皇甫嵩焚烧黄巾辎重车三万多辆,将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

    城破之时,袁俊携带亲信及家中带出的死士,脱离大部队按照对法术的感觉,大搜全城。虽没找到《太平要术》,却在一密室中找到了一套完整的道藏——《太平清领书》。

    《太平清领书》是东汉黄老道说著的道家经典,于吉更是凭此悟出了《太平要术》。

    不过道藏毕竟不同道书,阐述的是基本道理,而不是成仙法门,对没开窍的普通人来说,与普通经典无异。

    皇甫嵩返回雒阳后,上书给刘宏,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推给卢植,于是卢植官复原职,仍任尚书。

    而袁俊靠着远超袁绍的功绩,成了家族新生代的一匹黑马,得到了更多的倾斜。

    不让袁俊和袁术兄弟生出嫌隙,袁逢做主出巨资贿赂十常侍,使得袁俊可以因功,出任扶风太守。

    离京时,除了袁术、袁绍等同族,还有昔日的上司卢植、皇甫嵩相送,袁俊也算是那批外放者中最风光的了。

    袁家四世三公的积威,使得往来民众对袁俊只有佩服和羡慕,没有嫉妒和诅咒。

    袁俊带着几车书籍细软,在平叛时收伏的眭固率领的家中死士护卫下,与妻子杨氏一路游山玩水,好不自在。

    。。。。。。北地郡的先零羌和枹罕县的群贼反叛,拥立羌族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死护羌校尉冷征,造反了。。。。。。

    袁俊加度到扶风赴任,羌也裹挟了金城汉人韩遂、边章,势力越发壮大。

    中平二年185年,在扶风马家的大力下,袁俊治下的扶风郡不仅商农两昌,郡兵也都补至满员。

    西北虽不比中原多才俊,但马家凭借数代大儒积累的桃李,为袁俊治理一郡之才,还是手到擒来地。

    此时边章和韩遂自信心膨胀,以讨伐宦官为名,率领大军,入寇三辅,侵逼皇陵。

    于是董卓被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和司空张温、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等率领步兵、骑兵共十余万人屯兵美阳,护卫园陵。

    美阳之战爆发,袁俊因与董卓有嫌隙,以防止贼军绕过安定,直扑西都为由,拒发一兵一卒,拒输送一草一粟。

    郑玄之徒国渊是诸位响应征召的文人中,最为袁俊所喜的,他在郡丞这个高位上,也确实让扶风仓禀充实。

    眭固虽说是扶风郡司马,可平时征兵操练都是袁俊亲为,他的工作更多的是带着骑兵跑马,还有去诸胡募兵。

    由于扶风郡兵龟缩不出,加之有马、袁、杨三家做后盾,颍川书院的寒门学士,也就冷了投奔袁俊的想法。

    这是正守着妻子向三清祈福,以保母子平安的袁太守,没时间去管的杂事。

    怀孕中动了胎气的妻子,袁俊对道藏的理解久违的出现新意,虽说没有到书还是无神通法术,但医学本领和自身内气修为倒是精进了。

    董卓与韩遂初战又败,官军只能同边章、韩遂之流对峙。

    直到有一天夜里天降流星,惊吓了韩遂营中战马,使得金城出身的汉家子弟兵军心涣散,董卓才得以趁火打劫,击溃韩遂、边章的主力部队。

    当是时也,袁俊以家将袁成托付宅邸安全之重任,带着眭固和郡内骑兵,飞马向流行坠落之地赶去。

    虽说真的捡回了一些陨铁之类的奇珍,可也因此错过了时机。

    杨氏在袁俊离开后,不相信袁成的说辞,坚信丈夫领兵支援美阳,忧心之下小产了。

    袁俊回家后惊闻噩耗,随笑着宽慰妻子,可也熄灭了得到宝物的欣喜,暂缓了新兵器的。

    董卓为扩大战果,忘记了穷寇莫追的道理,带着大军在金城惨败。

    袁俊听闻汉军全线溃败后,为保扶风无失,率领本郡战兵西进阻敌。

    不想却在陇西、天水二郡交界处,撞到了以诡计成建制逃脱的董卓。

    袁俊在一年之内连续目睹董卓两次惨败,在酒宴开始前自是对董卓百般嘲讽。

    而董卓麾下只余士气低落的残兵败将,不敢与带着近万精兵的袁俊逞凶。

    不过当此战进献了筑堤阻敌的功臣李儒,携妻子来到宴会上后,刚刚在感情上受挫的袁俊再见佳人,又被董媛隆起的小腹刺激,捧着酒坛做了一夜醉公子。

    不知董卓使了多少财货,不仅没有因败入狱,还受封台乡侯,食邑千户。袁俊则因未能及时救援大军做罪,只是因为西陲正值用人之际,才以财货代罚之。

    十常侍两头赚钱,逼得袁俊龟缩与扶风一郡之地,倒是让董卓压过袁俊,成了凉州第一人。

    不过韩遂败归金城后又格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集结三人的部队共十余万人围攻陇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归附韩遂。不久,韩遂又联合周边的马腾、王国等人,合兵进攻三辅,声势浩大,势不可挡。

    董卓失去了根基之地,袁俊却来不及弹冠相庆。

    中平五年188年,韩遂、马腾已攻到袁俊治下陈仓县。射声校尉马日磾升太尉,弥补了中平二年袁隗免官后,袁俊在中央缺乏有力靠山的缺陷。皇亲刘焉谓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改部分资深刺史为牧。

    灵帝急忙拜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同解陈仓之围。

    有掌控五军的皇甫嵩居中调停,袁俊和董卓握手言和,三方齐心协力,再次击败韩遂,解了三辅之危。

    战后袁俊连发数封书信,促成了朝廷征董卓为不掌实权的少府。

    董卓先是婉拒,再受并州牧任命时回奏灵帝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拒绝交出兵权,随即率领自己所属部队进驻河东郡,以观时变。

    袁俊则借着郤俭身死,凉州及益州无州牧主政,一盘散沙,将自家的触角伸了出去。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嘉德宫驾崩,少帝刘辩继位,马日磾被罢免,何进和十常侍的矛盾升级。

    袁俊之父袁隗出任太傅与何进共同辅政,录尚书事。袁俊因而受前将军,有了开府的权力。

    董卓担任羽林郎时,袁俊还是个腹中婴儿,此时与董卓并驾齐驱。

    这对已经大体控制了陇右的董卓来说是莫大的侮辱,董媛婚后仍对袁俊念念不忘,也让李儒很是恼火。翁婿同仇敌忾,倒是想出了几条毒计。

    开府之事虽是荣耀,可对于不善谋略政务的袁俊来说太难,国渊忙于农商无暇他顾,凉州姑臧人贾诩贾文和毛遂自荐,以口才说服袁俊被任命为长史。

    主幼臣疑,董卓的野心昭然若揭,袁俊此时之成就亦远胜中军校尉袁绍和一介白衣的袁术,不少颍川、冀州的饱学之士也登门求职。

    颍阴荀攸经杨彪,入职司马。

    时年南阳太守羊续病故,其一生清廉无余财留给子孙,羊续的儿子羊衜便在新岳父蔡邕下被安排了个从事中郎的位置。袁俊初见便被羊蔡氏的美艳惊到,一颗心思七上八下,又不能夺人妻女,故亲自进京说服了父亲,以至今无后为由,纳寡居在家的蔡家大小姐蔡昭姬蔡琰为妾。

    已故太尉陈球故属下,没有有力的,单凭熟谙军政两类事务,能文能武出任从事中郎。

    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亦多有司隶、颍川之人。

    不足一月功夫,除部曲、校尉尚有空缺,袁俊的前将军府就足员运转起来了。

    大将军何进的心思都放在了剿灭宦官上,袁绍向何进进策召四方豪杰进京勤王。

    因此西召前将军董卓驻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发动他所在郡的强弩手,召东郡太守桥瑁驻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光照得城里通红,都说要诛杀宦官。

    而后何进一时不察被其妹妹出卖,由太监假称太后诏召进皇宫,死于宫内。

    袁绍等人借此机会带兵入宫,将宦官全部杀光。而后董卓依先前召令入京,不久即废少帝刘辩,另立刘协,又迫杀何太后,杀何太后之母舞阳君,起于微末的何氏家族灭亡。

    京都变故传至扶风,袁俊独断专行,大军开拔直扑西都,路上有家将袁成冒死,带来了两份加盖了帝玺绶伪诏。

    袁俊带军持诏书,凭借多年经营的人脉,兵不血刃入主长安城,领凉州牧。

    袁俊麾下人心惶惶,第一次出现危机。

    初到洛阳时,董卓部属的兵力不超过3千人,一开始就给洛阳造成一种强烈的军事威慑影响,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所部晚上悄悄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荡荡开进洛阳,战鼓震天,旌旗招展,俨然千军万马源源不断。

    袁俊是司隶唯一有机会驱逐董卓的人,可他却舍近求远,占据本应不能长据的社稷宗庙所在。

    收编了大将军麾下军马后,董卓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

    封侯后,董卓极力拉拢司徒黄琬,司空杨彪,抬举和扶植已被贬斥的陈蕃、窦武等人。董卓不光全部恢复陈蕃等人以前的爵位,还擢升他们的子孙,以使他们世世代代为己所用。但实际上士人几乎没有人被董卓所收买的。

    趁此良机,袁俊一方面拥兵自重,消化胡人较多的凉州西北部,另一方面趁刘焉坤居锦竹侵占武都等郡。

    曹操逃离洛阳,到达陈留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