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念娘归录-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余念娘秀气的眉毛扬起,露出一个那又如何的表情。

    池朗宜竟微微勾起嘴,因为他有一双深邃而又狭长的眼眸,嘴角的浅笑让他整个五官都柔和起来,狭长的眸子闪烁着潋滟的光芒,看着竟有一种蛊惑人心的错觉:“难道你不想靠着宁安候府,更进一步,更安全可靠的在京城生活下去?”

    余念娘移开目光,淡淡的笑:“世子爷真会开玩笑!”然后吩咐玲珑:“世子爷喜欢喝热茶。”

    这是打算绕过这个话题。

    玲珑立刻机灵的上前替池朗宜杯里蓄满茶水。同时向两人行礼:“奴婢去准备一些糕点。”

    一缕缕热气从茶杯里飘起来,冲淡了池朗宜脸上的笑意,他垂眸低头喝着茶水,周围的空气似乎也慢慢变得冷起来。

    余念娘巴唧了下嘴,瞥了眼池朗宜沉着的脸,觉得这人变脸挺快,真是比六月的老天爷还会变脸。不过,她依然不想接池朗宜的话。

    池朗宜不说话,地煞和十一也不敢说话。余念娘又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孙妈妈和玲珑更不敢在池朗宜面前随意闲聊。

    铺子里一下静了下来。

    半柱香后,余念娘这样坐着挺没意思,思忖着如果池朗宜再不走,她就找个借口回后院。

    没想正当她要开口的时候,池朗宜又道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将军府既然和魏府成了姻亲,那么迟早都会和佟贵妃扯上关系,你最好早作打算,不要卷入这些纷争中去。”

    原来今日来是为了这事?

    余念娘看向池朗宜。

    紧绷沉着的脸色已经恢复如常,神色平静,眼眸淡然。

    余念娘就感叹了句果然高居上位者,变脸之术运用得如此灵活!

    转念一想,好像有些不对。

    从她遇见池朗宜的时候就和他扯上了关系,在她帮了池朗宜回到京城后,已经站在了宁安候府这边。就算她作为一个旁观者站在这件事中,在外人看来她和池朗宜也是一路的。

    那她现在在卫鸿山眼里算什么?

    既然卫鸿山已经决定搭上佟贵妃,她势必就不能再待在将军府了。

    她和池朗宜的事就算没有明着告诉卫老太太和卫鸿山,两人也能猜测出个五六分。

    余念娘皱起眉头。

    “你也见识过那些黑衣人的厉害,将军府的护卫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不堪一击。”池朗宜看着余念娘。

    地煞和十一自觉的站到离门口位置地方,孙妈妈和玲珑已经回到柜台里,这样一眼就能看见外面路过的人和进店的人。

    “我不过是个会点玄术的孤女,他们用得着吗?”余念娘道。

    “正因为你是个会玄术的孤女,所以,不能为己用宁可弃之。”池朗宜的话虽说的直白,可却是真的。

    正因为她是个孤女,无人无靠,对方知道她后,肯定是希望将她收为己用,但若她不愿意,对方也可以毫无顾忌的杀掉她。

    余念娘烦躁的拧起眉。

    好像事情越来越麻烦了。

    看见余念娘的样子,池朗宜不由蹙了蹙眉:“不过,什么都是相对的。你现在暂时也是安全的。”

    对方在寻找真相,试探她的时候,她也在试探对方,等到对方认为她无法为己用的时候,她也能知道对方是谁了。

    余念娘眼神不善的看向池朗宜。

    “我会派地煞保护你。”池朗宜认真的看着余念娘。

    余念娘斜睨着他:“世子爷你确定这不是在害我?”

    池朗宜一顿,片刻后:“好。”

    余念娘不知道他这好是什么。然后又听他道:“其实地煞是最适合的人选。”

    她这会儿心情不爽,闻言,又横了池朗宜一眼。

    她又不是傻子能不知道?可地煞谁不认识啊,把地煞留在身边,不是告诉所有人她和池朗宜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余念娘抚额,深觉自己当初眼瞎,什么树大好乘凉也不尽然!这会儿全是甩不掉的麻烦。

    然而没过两日,十一就带着一个妇人来到卦相馆,当时余念娘正在后院摆弄自己的花草,妇人对着余念娘就行了一个大礼,道:“谢姑娘收留,奴婢名唤五彩,五彩以后一定全心全意候奉姑娘。”

    余念娘盯着面前了五彩,长得壮实,五官端正,手掌有肉,掌心厚厚的茧,说话干脆,看人眼神冷静沉着,与一般的妇人感觉有些不同。

    她看向十一,眼神示问。

    十一解释道:“五彩家逢变故,现在只剩孤身一人,在大街上卖身葬母,姑娘心善给了五彩十两银子,五彩为了报答姑娘,愿意一辈子伺候姑娘。”

    末了凑近余念娘悄声道:“五彩功夫很不错的。”

    余念娘这才回过神来,原来池朗宜的人,刚才的话只是告诉她对外应该怎么解释五彩的来历。

    她顿觉满意。这可比留着地煞来保护她更安全。

    不过,这人由十一领着过来被人看见要怎么解释?

    谁知十一笑嘻嘻的告诉她:“别担心,既然演戏就要全套,可是有人看着五彩卖身葬父呢!”

    “我让她在卦相馆门品挂着卖身葬父的牌子跪着,路过不少人观看了,五彩虽然不是年轻俏姑娘,可长得还行,而且身体壮实干活完全没问题。然后孙妈妈在有人出钱前去给了五彩葬父的钱,五彩为了感谢姑娘,依着承诺进来找了姑娘。”

    余念娘一脸讶然!

    她看着十一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戏演得还真够粗糙!

第228章 萨满族() 
有了五彩后,余念娘进出放心许多,卫老太太对此并未多说什么,只对余念娘道:“既然她感恩愿意跟着你,那就留着吧。”

    背地李氏却悄悄对卫夫人道:“……瞧这多有主意,连老太太都瞒着,自个儿去外面买了下人,显得咱们将军府多亏待她似的。幸好她和咱们其宇现在没什么关系,不然大嫂以后你可有得愁呢!”

    卫夫人最烦李氏拿卫其宇和余念娘的婚约说事,她绷着脸看着李氏:“弟妹这话可说岔了,余姑娘的两个下人都是她自个儿给的月钱,现在她想多买一个丫头将军府自是管不着。再者,她和咱们将军府没有任何关系,之前婚约的事都是误会,这也是她自己承认的。所以,弟妹以后不要再提这个。”

    李氏心中暗笑,面上歉意的道:“哎哟,我不知道大嫂不喜欢听这个,既然大嫂不喜欢,那我以后不说就是了。”

    过了几日,佟伯爷夫人递了拜贴亲自来看望卫老太太,作陪的除了卫夫人和李氏,还有卫其雪卫其娇。

    两日后,府中就传出消息,卫其雪定下钦天监监正魏大人的孙子,佟贵妃的侄子魏潜,两家已经相互交换了庚贴。

    卫鸿峰和李氏十分高兴。

    魏府虽不兴旺,但有了佟贵妃他们这算是高攀了。

    考虑到卫鸿峰马上就要去往四川上任,卫夫人提议在卫鸿峰走之前,将两人的亲事订下。

    魏府对此毫无异议,小定那日将军府请了几个相熟的人到府上吃酒,魏老太太派人送了一套罕见的翡翠头面过来,给足了卫其雪面子。

    卫其雪的婚事定下,子女中只剩卫其娇的终身大事还没着落,没有了卫鸿峰帮忙,李氏也感觉轻松了一些。

    卫其雪小定后第二日,卫鸿峰就急匆匆的去了四川。

    李氏带着卫其雪两姐妹站在将军府外看着越走越远的马车,眼圈都红了。

    接连两三日,李氏情绪都很低落,卫老太爷当年出征的时候卫老太太也是只身一人担起整个卫府,孤儿寡母的几个留在家中,那种孤独寂寞的滋味她也尝过,李氏自嫁给卫鸿峰便一直跟着,这样突然分开,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心中难过,不适应是肯定的。

    如此,卫老太太也同情起李氏,便安慰她:“古往今来,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要想打下一片天地,背后少不得有个女人默默的支持,现在只是开始,以后一切都会好的。”

    李氏心中明白,拿起帕子抹了把眼泪,向卫老太太屈膝行礼:“是,媳妇知道了。”

    卫夫人却不以为然。

    卫鸿山身为将军,每次出征杀敌少则半年,多则几年不在家,她不仅得挺着那种孤独寂寞的滋味,担起将军府所有的事,还要经常四处奔走打听,就怕战场上传来一丝消息,自己不知情。那种日日担惊受怕的日子比李氏现在难受十倍。

    卫鸿峰一走,将军府清静了些日子又热闹起来,因为端阳节到了。

    西北之战后,百姓生活窘困,边境经济退化不少,朝廷为了尽快恢复边境百姓的正常生活,责令全国各地官员节衣缩食,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将多余的钱拨到边境帮助城防建设和恢复百姓生活。

    但是当今皇上不喜欢暮气沉沉,所以,皇上十分注重每个民间节日。希望天朝到处一片喜气洋洋。于是曾经口谕,民间节日照常举行,朝廷还要力挺,在不增加开支,添加负担的情况下,全力支持各项节日活动,因此,每逢节日全国各地各城都是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

    端阳节又叫粽子节,不仅是民间十分重要的节日,宫中也十分注重。

    每到端阳节,皇帝都会让御膳房做些粽子,同臣子一起享用。

    而民间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比赛。

    京城每年端阳节都有赛龙舟比赛,全国其它地方则由地方官按照各地自己的情况,风俗而定。

    赛龙舟在大明湖举行,每年的龙舟比赛场面都十分宠大,人山人海。

    对于民间来说,赛龙舟又是一项神圣的活动,在比赛前要先进行“龙头祭”。

    何为龙头祭?

    龙头祭便是各比赛队伍将自己队伍的龙头抬到屈子祠内,由船员为龙头上头,即是披头带。然后再由主祭人宣读祭文。

    京城赛龙舟的主祭人则是顺天府尹,读完祭文后,再为龙头开光,点晴。待众全体拜后,即可将龙头抬到湖中,进行比赛。

    往年“龙头祭”都是在屈原祠举行。但今年有人提出移到到天师庙。

    “……天师庙隶属天道院,天道院早已经并下钦天监,不仅能推测星官,占卜未来。而且玄术天道其精妙神秘之处早已赶超大相国寺……让天师庙替代屈原祠这是顺应天势……”天道院的天师侃侃而谈。

    而有人则反对,如钦天监监正魏大人。

    “……天道院不过是懂得一些运算占卜,若是将‘龙头祭’改在天师庙,那岂不是违背了赛龙舟的真实意义?”

    赛龙舟最初是因为屈原。

    屈原乃战国时楚国人,他投河后众人为了救其,便组织船只疾速营求,那场面堪比坐着龙舟竟渡。为了纪念屈原,后人们便在那日进行龙舟比赛。

    “那已经是战国时期的事了,距今千年。”黄天师不以为然,坚持己见:“现在的龙舟比赛早已经是端阳节百姓们的一种娱乐。”

    “哼,好,就算屈子祠破旧,已经不再适合‘龙头祭’,但是换地方轮也轮不到天师庙,还有大相国寺呢!”

    钦天监监正魏大人早就因为天道院吞并了钦天监,而心中不满。这几年,只要事关天道院,魏大人总要站出来反对。

    像对这次端阳节“龙头祭”的地点,魏大人已经和天道院的人在早朝上争了一早晨了。

    当然和魏大人持同一意见的不止他一人,站在天道院这边的也不止一两人。

    双方各持己见,皇上犹豫不定,干脆让百官选择站队,最后下来一看,双方人数竟然都一样多。

    皇上顿时陷入两难。

    天道院神秘莫测,占天观象卜未来。而大相国寺乃传统宗教,以佛法度人,促人心灵,道德进步,激励世人要有忠义之心,保家卫国之胆。且佛法渊源颇深,是乃传统宗教,信徒遍布天下。

    正因为如此,天道院才力争,希望此次“龙头祭”在天师庙,这样,更能提高天师庙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对以后慢慢替代佛教是一个奠基。

    一个皇朝,只能有一个国教。

    皇帝也深知此理。

    一方面他重用天道院,另一方面,佛教深入人心,想要轻易替代绝非易事。

    无论这两种的哪一种,都是一种信仰,想要换掉一个人心中的信仰,除非是他自己愿意,不然何其难!

    不管是天师庙,还是佛教都各有优缺点。

    一时间,此事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

    *****

    绵延幽静曲深的一条山路,香客寥寥无几。站在山路中便见深浓的山顶上,那气魄宏伟,古色古香的庙宇。

    寺庙周围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寺庙内一派幽静,肃穆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挺立,再看那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