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日记-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氏温柔笑:“稍安勿燥。我打小就在这府里长大,别的不好说,认识的底下人比你多多了。”

    “可是二叔府上”

    陈氏伸手过来拍拍他放在榻桌上的手,轻轻笑:“二夫人身边的管事章婆婆很久以前,我是认做干妈的。”

    纪安诫面色一怔,眼前一亮,随即黯淡。

    他只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丫头儿子,连生母的干娘也是府里的下人。

    “这两天老太太病着不得闲,明儿我让彩玉过去一趟,请章婆婆过来坐坐。你要做的事,交把她,保管放心。”

    纪安诫埋着头小声:“万一她多嘴问起来,姨娘怎么回她?”

    陈氏稍怔,抿抿嘴角,沉吟片刻迟疑说:“这倒是个难题。猛然间收集二老爷府上丫头名单,任谁都得起疑。这个借口怎么编才好呢?”

    “章婆子如今还信得过吗?”纪安诫保险起见问。

    陈氏点头:“我跟她私下里一直有来往。三节四礼没断过。她的为人我信得过。”

    纪安诫也没有更好的对策,便赌气:“那就什么也不说,直接跟她把名单要来就是了。要不,多塞些银子给她堵堵嘴?”

    “这”陈氏可不认同这种粗暴的方式。

    章婆子可是谢氏身边得力管事婆子,轻易得罪不起。她只是一个不得宠的妾,还是大老爷这边的,哪有底气跟她这么不客气?

    “姨娘有什么好法子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1章 出门() 
陈氏捋捋头发,低声叹:“容我好生想想。”

    “姨娘,事不宜迟啊。”纪安诫着急了。

    这几天,他总感觉身边有双隐藏的视线在盯着自己。他动作频频,视线就消失了。他一懒怠,那道视线就缠上来。这令他又怕又恼。

    恼的胡娘子还派了人暗中监视他,气的是国公府,暗处竟然有居心叵测的人,而他堂堂五少爷却不知那道目光出自何处?

    “姨娘知道。这事就交把我,你只管把书念好。”陈氏眉心忧重。

    纪安诫又惭愧又感动:“是我无能,给姨娘添麻烦了。”

    陈氏握着他的手,语重深长:“姨娘这辈子的指望就靠你了。你要为姨娘争口气。”

    “我知道了,姨娘。”纪安诫咬咬唇,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在考中举人。

    “唉!只是,那个胡娘子,你可知她底细?”

    纪安诫愁眉苦脸:“我这两天出门留意了下,京城并没有什么胡娘子?”

    陈氏也发会愁,想了想,最终说:“这事,且看下文。你也不用着急上火,实在不行了,大不了求求老爷。”

    “嗯。”纪安诫也只能听从。

    他是庶子,生母又不受宠,压根无从得知府里十三岁到十六岁丫头们的生平资料,要想把事办妥当,只能求助陈氏。

    陈氏怎么说也是个内宅妇人,从小生活在国公府,多少有点人脉关系。由她出面打探,事半功倍。

    陈氏性子柔顺,也不是个无脑的。听他带来这么一件要紧事,开始也是又惊又怕。听完事情经过,又看了墨卷和银子,仍举棋不定。

    纪安诫只好把纪安诩抬出来:“明年乡试,以六弟的敏悟只怕中试易如反掌,我若想出人头地,除非外力相助。那么胡娘子说了,若事情办圆满了,前科状元榜眼探花合集卷也能弄来免费给我。”

    陈氏一听,纪安诩若中举,花氏尾巴不翘到天上去?本来她们母子日子就艰辛,若再让纪安诩抢了风光,更加难有出头之日,就这样在纪安诫的软磨硬泡之下,陈氏把这桩棘手的事接过去了。

    纪安诫告辞陈氏,心事重重的低着头出二门。

    转过一道花墙游廊,迎面撞见一名江薄青纱裙的轻盈少女。

    他稍微看了一眼,认出是四妹妹纪浅夏。

    “五哥,你从哪里来呀?”纪浅夏笑吟吟走近,向他施一礼,客气的寒暄。

    纪安诫面色淡淡道:“陈姨娘微有恙,我才过去看了看。”

    “哦?姨娘有恙?可请大夫了?”纪浅夏关切问。

    纪安诫轻露出丝笑容:“并无大碍。老毛病犯了,院里有常备药四妹妹这是要出门吗?”他巧妙转开话题。

    听闻陈氏没大碍,纪浅夏也不好过度关心,点头:“嗯,我随大姐姐出门逛街。”

    “那我不耽搁四妹妹出门子了。”纪安诫一心要扑向书卷的海洋中。

    “好,五哥慢走。”纪浅夏闪开,乖巧的目送他走远。

    倚樱和偎蕉小声啧啧称奇:“五少爷一向不怎么跟姑娘们说话的,今日真真难得了。”

    “他不是手不离书吗?原来也有离得开的时候呀?”

    “可不是。”

    纪浅夏也掩齿轻轻笑:“就你们贫嘴!不许背人说五哥坏话。”

    “姑娘,奴婢并没有说五少爷坏话。这是实话嘛。府里谁不知五少爷念书成呆啊,奴婢该打。”偎蕉说漏嘴了,轻轻扇了下自己的脸。

    “行了。念书成呆总好过成天偷鸡摸狗,游手好闲强。”纪浅夏不以为然。

    书呆子怎么啦?书呆子人畜无害,挺好的。

    出门的马车行装都备妥当了,纪安蕾带着纪安蕊跟纪浅夏向狄夫人告辞登上马车。

    纪君蔓和纪映芙羡幕得很,却无可奈何被分派了任务。最小的纪吟萼无事一身轻,眼珠转转,过后便奔了朴方堂去讨巧了。

    纪府马车并没有直奔皇城驸马府,而是转去了城北。

    街市仍旧繁华热闹,临近初夏,还没大热。穿单衣也有,穿夹纱的也有。姑娘们那更是花枝招展,什么好看穿什么,当然是单纱为主喽。显身段嘛,古今亦同。

    纪浅夏挑起帘角看的津津有味。

    看得出,夏朝民风是比较开放的,街上有很多小姑娘大媳妇在街上逛店铺呢?有布衣贫女也有锦服富女。有结伴成群的也有独行的。

    “嗯,我闻到通神饼的香味了。”纪安蕊忽然耸耸鼻子。

    纪浅夏也闻到一股风送过来的油饼香,笑:“有姜味,葱味。油炸饼吧?”

    “咦?小满,你怎么知道?往常你是最不喜欢大街上的油饼。说不干净,怕消化不好。”

    “有吗?”纪浅夏同样惊讶。这位本尊小姐这么讲究卫生?也是,路边摊的卫生一向难以保证,何况古代卫生条件又差。说不定和面的人上厕所就没洗过手呢。

    纪安蕊看着她重重点头。

    纪安蕾笑着命马车暂停,吩咐下人去买三块通神饼过来。

    热乎乎冒着香气的油炸饼送进来,马车内顿时充满嬉笑一团。

    “四妹妹,要不要尝尝?很好吃的。”

    “呃?”

    “并不油腻。听说把姜切薄,葱切功和以盐泡灼,再和稀面,入浅油炸。”纪安蕾先咬一口,陶醉道:“好吃!比府里大厨房炸的好吃。”

    纪安蕊也吃上了,冲着纪浅夏笑:“这家姜记的通神饼最有名,你不吃那是你没口福。”

    “好吧。”纪浅夏盯着手里的油饼,心想:这就是现代的葱油饼吗?

    于是,张嘴轻轻咬下一角,慢慢嚼碎,眼睛一圆,对上纪安蕾姐妹探询的目光,咽咽喉,迸出两字:“美味!”

    “没骗你吧。果真好吃吧?”纪安蕊笑嘻嘻说:“往常劝你,死活不信。”

    纪浅夏点头,三下两口吃完,还舔舔手指道:“的确别有风味。”

    “听人劝,吃饱饭。”纪安蕊笑她。

    “要不要给高小姐带一份去?”纪浅夏好心好意问。

    纪安蕾正要擦手,回头看她一眼。

    “怎么?她不喜欢?”纪浅夏还有点没摸清状况。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2章 听戏() 
纪安蕊把油乎乎的手伸过来,翻转手背探在她额头,问:“你发烧了吗?脑子这么不清白。”

    “啊?我说错什么了?”纪浅夏躲开她的油手,后知后觉意识到什么。

    纪安蕾倒是好心解释:“平日闺阁姐妹之间送绣活,送钗子手镯什么最平常不过。送吃食,还是能免则免。俗话说,病从口入。送的好便罢,若是不好了,反目成仇就可惜了。”

    “哈?”纪浅夏一惊:“这么严重吗?”

    纪安蕊手指抵着下巴,昂头回想:“我记得前年,锦国公三小姐送了一盒糕点给手帕交吏部尚书七小姐。谁知,当夜七小姐就暴病而亡。太医查证是糕点有毒。后来大理寺调查,才得知锦国公三小姐所送的糕点被人动了手脚,就是这样,两家还结下仇了。互相不再来往了。”

    “那三小姐后来怎么样了?”纪浅夏听的惊骇,更关心被当枪使的三小姐境况。

    “出家喽。”纪安蕊摊手。

    “什么?出家?”纪浅夏简直是意想不到。

    纪安蕾抿嘴笑:“她是自愿的。说是因为她的不谨慎缘故造成七小姐暴亡,我不杀伯仁,但伯仁因我而死,她便出家为尼了。”

    “哪座庵堂?”

    “离京百里的下河县南音寺。”

    纪浅夏吁口气,慢慢平复心绪。

    纪安蕊还不放过她,手指戳上她的头,嗔道:“记住了吧?不要随便送人吃食,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也要不随便接受他人的食物。”纪安蕾补充一句。

    “知道了。”这个人心不古的年代,处处要提防吗?

    这不就跟现代小朋友一样,从小家长就告诫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零食玩具之类的,因为很可能会被拐走。

    不过,也难怪。若想远距离害人,下毒在食物里是最佳捷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马车缓缓而驶,车外有铿锵锣声及丝竹悠悠声飘过,还有断断续续的唱调。

    “到了到了!”纪安蕊喜的坐不住。

    纪浅夏不解扫她一眼:至于吗?没见过附马府吗?

    “听这唱曲,是集秀班的腔调。”纪安蕾见多识广般下定论。

    “什么班?”纪浅夏一头问号。

    纪安蕾笑说:“今日高小姐约请咱们过集秀班听新编排的曲子。”

    “戏班?这么说,我们是来听戏的?”

    “对呀。你不是爱听吗?”纪安蕊还白她一眼。

    纪浅夏的面部神经不由抽搐一下,本尊喜欢听唱戏?就是咦咦吖吖半天拖个调子,把一句话五分钟唱的那种戏曲吗?还不如来个人杀了她吧!

    夏朝的娱乐活动之一就是听唱曲。无论贫富贵贱都爱听,唱的好,扮相好的戏子非常受追捧。所以戏班遍地开花。乡下有草台班子和流动的戏班,城里有常驻的戏班定点定时登台表演。

    京城,戏班子那就更是达官贵人消磨时间的最佳场所。皇家有梨园乐坊,贵戚养有家班子。各坊有公开的戏班供老百姓欣赏,十分便利。

    集秀班在京城名气比较排名,尤其在北坊。

    热闹的街角十字拐口,集秀班就在这座戏楼定点定时开唱。基本上每次上新编排的曲目,宾客满座,老友捧场。

    今天也不例外,集秀班的‘小桂珍’登台唱新曲‘拾钗记’。

    戏楼门口挤的水泄不通,车辆根本过不去。

    纪府的马车略停了停,就有一个粗壮的婆子挤过来跟车夫说了几句。纪大小姐听罢果断掉头,转去侧门。

    果然,侧门不但有戏楼负责戏班的掌班亲自迎接着,另有高府的一个管家娘子带着两个体面的婆子恭候多时。

    纪安蕾带着两个妹妹,也是婆子丫头簇拥着得体大方的跟高府管家娘子微微笑笑。高府管家娘子领着人见礼后,并未深谈,只恭敬的前头引路,一直带到戏楼二楼敞亮的正中看台。

    纪浅夏且行且瞄,不由砸舌:这不就跟现代的戏院差不多一个经营模式吗?

    戏楼三面有座位,当中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戏台,高出一人多高。座位有一人一座也有双人座,越到后排那就是排排座了。

    楼上是贵宾席,也是三面都有座位。不过,座位密度没楼下那么挤。一间一间分隔开的,相当于现代包厢。

    戏楼直观上看不是全新,但也不旧。雕梁画栋,颇有点古色古香的意味。

    楼梯踩上去,有轻微的‘咯吱咯吱’响,楼下已经闹哄哄开始观众进场了。

    “纪妹妹,你们来了!”才转过一道柱子,拐角就飘来一股香风,两个模样俏丽,锦衣绣服的少女满面热情的迎过来。

    纪安蕾也堆上笑,热情回应:“两位高姐姐久等了。”

    纪浅夏跟从行礼,同时心里还暗暗忖:这就是先帝公主的女儿?双胞胎吗?长的好像哦!衣服真是金碧辉煌,怕别人不知道家里大富大贵吗?

    两位高小姐携着纪家两位嫡出小姐的手,笑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