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远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踏歌远行-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做错了什么,外祖父总能找出一分的理由不罚她,由得表哥、表姐十分的不满,也是十分的羡慕。

    从师傅的话中,她能够听出师傅对他的不满与不屑。

    其实她心里明白这些百年世家,有其在盛世繁荣昌盛的本事,也有在乱世明哲保身的本事,可能这正是师傅所看不惯的地方,牺牲子女的婚姻、仕途,对他们来说很是正常不过了。师傅从小长于山野,靠的最多的是他自己,其次才是自己,自然才会觉得自己本身的重要。

    而大家族中子女接受的教育、供养,都是他们需要对家族奉献的理由。没有用的人自然被抛弃,阻拦家族前行的人自然被割除。

    家族不断的存活下去,就是这样不断地剔除一切有损家族利益的腐肉,掰断阻挡家族前行的枝丫,这才是一大家族族长所做的事。

    所以身为名满天下的杜华生杜先生,就算圣上邀请多少次都不能出师,他的才华只能寄情于山水,赋几首新词,琴声闻名天下,字画千金难得,这些是什么?是为了家族的奉献,三代不出仕为的是什么,革就迎新罢了。

    杜蘅深吸一口气,什么话她都不多说,什么情绪她都不能泄露,杜家是她的外家,岑家是她的本家,这就是她。

    祖辈们的事早已成为黄土,埋葬在那兵荒马乱里,流离失所里,或无声略过,或青史留名。

    正如历史,一笔带过的事情多着呢?一笔写尽一个家族的繁华,一笔道尽一个家族的衰败。一笔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房总管带着杜蘅进了室内,杜华蕴一如往昔,身姿挺拔地坐在书桌前,手执着一杆笔,不知道写些什么呢?

    杜蘅却轻步上前,一把抱住杜华蕴的胳膊,甜腻腻的喊道,“外祖父,阿蘅来看你了。”

    杜华蕴故意板起脸来,不理杜蘅。

    杜蘅见状,滴溜溜的眼珠直转,一会儿又是为杜华蕴拿来宣纸铺好,一会儿又是磨墨,一会儿又是端来热茶。

    房总管看到这样的祖孙俩心里直暗声叹气,老爷前下得知阿蘅小姐就在门外的消息多么开心,现在却这样装模作样,哎地叹了口气,悄然退下。

    等着杜华蕴写完了满满五大张纸,才开口道,“你来写一张,看看你的功夫有没落下。”

    杜蘅满头黑线,心里准备好的说辞,全都白费了,却也恭敬的接过笔,站在书桌前,手一抖,一团黑墨直直落入正中间。

    杜华蕴轻轻一哼声,“每日写上五大张。”

    杜蘅顿时愁眉苦脸,反复回到了小时候,还没人帮她挡着。

    “外祖父~阿蘅可是骑了一天的马儿。”还装模作样的用另一只手捏捏右手臂。

    “六大张。”杜华蕴却不为所动。

    杜蘅撇了撇嘴,快速进入书写模式,行云流水,不一会儿,写完满满一篇难得的好字,惹得杜华蕴直点头,眼里都是笑意。

    看见杜华蕴笑了,杜蘅也开心的笑了。

    “字还是练的太少了,有点轻浮,飘飘然,”杜华蕴转头又皱眉道。

    杜蘅心一惊,装作撒娇道,“都说人家骑了一天的马儿,外祖父一点都不心疼阿蘅,我要向外祖母告状。”

    杜华蕴凝眉将杜蘅看了个遍,似乎再看她变高了又变瘦了。

    “阿蘅,你回来了就好。”杜华蕴拍了拍杜蘅的肩,声音低沉舒缓,“来,跟我去见见你的外祖母。”

    杜蘅眼里闪过泪花,拿起自己的包袱,跟在杜华蕴的身后。

    一路走来,就像小时候无数个日子,前头是大大的人,牵着后头小小的人儿,如今那身影一如十年前,从未变过。

    进入外祖母所住的宜山居时,里头正是欢声戏语,杜蘅的几个舅母、嫂子,都在老夫人的跟前坐着,逗趣老夫人。

    看见杜华蕴身影还颇觉奇怪,怎么老爷今日这么早就回来了。

    一个拐角出来,才看见了跟在老爷身后的杜蘅。

    明艳动人却英姿飒爽。

    一时之间,热闹的场面,全都静了声音。

    却突听坐在上首的老夫人张开手,哽咽出来,“我的心肝儿,快过来,小蘅草儿,乖样儿,你是到哪里去了?”

    杜蘅先是一阵呆楞,好久没听到外祖母这样的叫唤了。

    却在触及外祖父的眼神时,连忙扑进了老夫人的怀里。

    老夫人一把将杜蘅搂进怀里,抹泪说道,“你这个没良心的坏妮子。”

    刚嫁进来的五少夫人岳夫人,用帕子掩着唇问身旁的三嫂,“这姑娘是谁?”

    三少夫人梁夫人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情。

    坐在她们身旁的二少夫人金夫人却道,“是今天中午时分来的那位表小姐?”

    几个少夫人猜的正起劲,坐在她们之前的婆婆们,杜蘅的舅母们却和杜蘅正正好打了一个照面,那同小姑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谁还不认得?都认出了在老夫人怀里的是谁。

    来者正是瑶华郡主啊,不是都说瑶华病重在床,怎么会出现在这儿,看她英姿勃勃的样子,哪像是那病的起不来的人?

    几个人面面相觑,顾不上自己的儿媳,正想转头劝劝老夫人,别哭伤了身子,见到瑶华是好事,怎么却这般哭了起来。

    却听老爷让她们退下。

    她们带着各自的儿媳躬身退下。

    杜华蕴就坐在一旁看着老妻和孙女相依偎。

第一百一十章 反应() 
杜华蕴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从前,他从闻起的手中接过那个小小的婴儿,婴儿软软的,他还从未抱过孩子,捧在手中,他都不敢动弹,好一阵子才熟悉了孩子在他坏里的感觉。

    他僵硬着身体,抱着婴儿回到了院子里,亲手将孩子交给妻子。

    “以后,她就是我们的孩子了。”郑重的对妻子说。

    一转眼,孩子的孩子也该嫁人,阿黎也该有所慰藉。

    老妻是真的将泠儿放在了心上,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现今对待阿蘅也是如此。

    “阿蘅,你当初是怎么答应我的?你非要和你父亲走,我的心啊,就跟着你的人,一上一下。生怕你有个闪失,你可叫我怎么办啊?”杜蘅被搂在外祖母的怀里,从怀里透出来的体温,熨烫了她的心。

    杜蘅忍不住哭了出来,伏在怀里听着外祖母因说话而震颤的胸膛。

    “我的儿啊,你娘早早的去了,你怎么忍心,再让外祖母白发再送走一个你呢?”

    “阿蘅,让外祖母看看你,”捧起杜蘅的头,一张小脸上,一双红肿的眼睛,“乖宝,别走了好不?”

    杜蘅郑重的点点头。

    。。。

    被赶出来的众人,站在屋子外,面面相觑。

    “公公这是何意?”三夫人宋慧珍有些皱眉,首先问道。

    “瑶华她。。。”二夫人话说到一半,却被大夫人扯了袖口,二夫人转头看了看周围,还是闭上了嘴。

    三夫人有些明白了。

    几人心照不宣,各自领着自家儿媳回自个儿的小院子里去了。

    三夫人带着自己的儿媳五少夫人岳夫人沿着长廊回到了长汀院中。

    “婆婆,那姑娘是?”岳前如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三夫人听了儿媳的话,皱了皱眉,“就是。。。老夫人家那边的远房表小姐。”

    宋慧珍想了想还是决定隐瞒下来,还不知道公公婆婆是怎么想的,怎么安排的,但是不管怎样安排,怎么说道,都绝不可能光明正大的说出是瑶华郡主岑踏歌来了。

    还不如现在就先掩下来,她看到自家儿媳一副懵懂的样子,在心里一阵叹息,她真不知道为小五娶对了妻子么?什么都要她教着,架不住的是小五喜欢啊,但至少还算一个听话的。

    岳前如也并不是傻,只是被岳家护的太好了,有些事只看到了表面,却不懂该怎样往深里去思考问题。

    她能敏感的察觉到婆婆对她的隐瞒,但她也不好再继续深问下去。

    她想她回去问问觉英,或许觉英能知道这个表小姐是谁。

    她决定先告退回自己的院子里去。

    “那个。。。表。。。小姐那里,你有空就多去和她说说话,她。。。她现今父母双亡,你和她又是同龄人,想来也能很快的玩到一块儿去。”

    宋慧珍说完这番话,便摆手让儿媳退下。

    她也不知道自己最后说的那番话,对还是不对,可是不管是公公婆婆的态度,还是瑶华本身身后的岑家,都是不容她忽视的。

    岳前如反复想着婆婆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让她交好这个表小姐么?这个表小姐年少无依,却得到老夫人的青睐,她还从未看到过老夫人如此失色。

    婆婆和几位伯母的表现,也都反应出来了,这个远房小姐并不简单,可是既然是来投奔杜家的人,又有怎个不同呢?

    回到院子里的岳前如,径直回到了房间,却看见正在睡觉的五少爷杜觉英。

    岳前如觉得这样就吵醒觉英不大好,索性搬一把凳子,在床前坐下,拿着前头没绣完的帕子继续绣了起来。

    杜觉英中午和同窗小酌了几杯,有几分醉意,这才回屋补眠。

    他一睁开眼,便看见妻子安安静静的坐在床边在绣帕子,他心里微微一暖,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坐了起来。

    却把岳前如吓了一跳,“你怎么就醒了?”

    杜觉英一把捞住妻子,将她往床上拖,“你来,再和我睡一觉吧。”

    岳前如笑着轻轻拍打丈夫,“别闹了,前下老夫人派人来请,晚上我们上她那儿,你若是再不醒来,我可就要拽你起来了。”

    “哦,怎么了?祖母她。。。”杜觉英一听就知道有什么事了。

    “说是今日远房表小姐来,为她接风。”

    “远房表小姐?是哪个?”杜觉英有些纳闷。

    “你也不知道呀,我正想问你呢!那表小姐明艳动人,端的是美貌非常,”岳前如故意斜睨了杜觉英一眼,“见过她的人,就忘不了她。”岳前如故意夸大其词,称赞表小姐。

    “我可不知道,我还有一个这样的表妹呢。”

    岳前如将前下在宜山居发生的事,还有婆婆宋慧珍嘱咐她的话,一字不漏的都形容给杜觉英听。

    杜觉英听完搂着岳前如陷入深思,其实他在书院里也有听闻,说是房总管亲自领着一个姑娘进来,去了祖父的小院里。

    之前他粗听还不觉有什么奇怪之处,还在纳闷为何同窗好友还在打探那个姑娘是谁?可是听完妻子的描述,他又觉得似乎又有些奇特之处。

    一道光闪过划过眼前,他却抓不住,他感觉他一定是见过这个表小姐的。

    他又想到妻子形容那个表小姐,明艳动人,他摇摇头,和妻子一起从床上起来,唤来丫鬟,为他更衣。

    他想,要知道到底是谁,去见一面就知道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正名() 
这厢的杜蘅正抱着外祖母撒娇,“外祖母,何苦要这样大费周折让舅舅舅母,哥哥嫂嫂她们都来呢?”

    “我的乖孙儿来了,怎能让他们小觑了你?”老夫人人老了,就把偏疼表现的明显,对于杜蘅是绝对的喜爱,“你又说要住到二弟那儿去,你可要每天都来看外祖母啊。”

    杜蘅前下向老夫人提议,说要住到叔祖’杜’先生那儿去,那儿比较清冷,老夫人这儿人来人往,拜访的人多,人多口杂,是非多。

    虽然杜家一向以严明治家,可偏偏杜家选择了将族学扩大成了闻名天下的书院,越是这样,越是要避讳。

    她是应该在京城里的人,而不是出现在扬州城内。她不该为杜家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老夫人一听到杜蘅的这套言辞,就立马反对,不同意,自家的孙儿怎么能去二弟那儿,她这儿怎么就不可以了?

    倒是杜华蕴听了杜蘅的话,点点头,阿蘅长大了,考虑的事情多了。

    而他本身的思虑就是让阿蘅去二弟那儿,说起来阿蘅是这一辈孩子里最对二弟的胃口,让阿蘅陪陪二弟也是好的。

    杜华蕴一口定音的让阿蘅住去二弟那边,正好那边还有个院子,拨给阿蘅住。

    老夫人满脸的不高兴,遂杜华蕴才着人下去请几个儿子儿媳,孙儿损媳,过来吃这一顿,就像妻子所言,给阿蘅正名。让他们都知道是阿蘅回来了,阿蘅是陪在了杜华生的左右。

    杜觉英夫妇到的比较早,一进宜山路居,走过回廊,就看到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菊芳在门外候着。

    杜觉英上前,笑嘻嘻地道,“菊芳姐姐,今天天气可是正好啊,你可是在外头晒太阳?”

    菊芳掩唇一笑却道,“五少爷可折煞奴婢了,老夫人在屋里等着你们。”

    他们跟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