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坐拥世界-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坚船利炮,掌握了其核心后,有充足时便能建立生产线,批量制造大威力武器,这是科技。

    而所谓的神秘与科技结合,绝不仅仅是在炮弹壳上细细刻画上穿透法阵那样简单,没有实用性与推广性的深层结合,便没有丝毫价值。

    如果能以较小的代价,建立起一条生产绘制了符文法阵的炮弹军工厂生产线,这样的结合便会显得更加紧密,具有了实用性,但推广性仍差强人意。

    更进一步,如果能用更小的代价,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生产线,同时在更高层次上,采用统一调度的方式对生产线进行拆分重组,灵活分配,将费时费力的神秘学技术化、简单化、统一化,这便是丁冬的魔能科技雏形。

    以往的研究者们,最多勉强做到了第二步,仅仅能花费偌大力气,开发出可以与神秘学兼容的al,建立起单一的生产线。

    并且,他们开发出的al,通常采用了神秘学中的灵魂技术,制造人工灵魂或者元素傀儡,虽然做到了将复杂法阵拆分成简单步骤,使得这些灵智简单的所谓al也能够应付。

    但这样做问题就来了——通篇使用了神秘学技术,虽然拥有了部分科技性质,但那最终的成果是该称为魔能应用技术还是该称为魔能科技呢?

    忙活了半天,却发现自己的成果不过是将一些简单的法阵变得可以批量制造,且这个建立生产线花费的代价远远超出了它的应用价值——灵魂技术可是最靠近禁忌知识的技术,制造的人工灵魂来铭刻法阵不亚于把价值连城的青花瓷砸碎磨粉铺路……

    至于直接使用科技技术衍生的al?别傻了,随着科技与神秘的发展,二者越往上,分歧也就越大,比如大家都拿着石头棒子开人脑壳的上古时代,二者的分歧可能仅仅在于部落巫医给你疗伤时用的是泥灰还是跳大神,有时候这俩通常还可以混用,最终结果则是全靠天意。

    而到了科技能够武装人类跳出宇宙遨游虚空,神秘可以强化人类探索规则窥视神域的程度时,再让这两个庞然大物相容?没有半点可能。

    的底层技术都不兼容,二者早在不断发展中,施加了一层又一层独特烙印,这让它们怎么兼容?

    不,还是有可能兼容的,无论是科技,还是神秘,都是不断探索未知的技术,假若二者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都发展到了究极层次,到了可以诠释规则的地步,二者便殊途而同归了,诠释规则的技术或许就可以混用了。

    但那个程度已经是神明的领域了,目前丁冬还未听说过谁能窥视到那个领域的风景,就连他自己,巅峰时期不过也只是在神之领域前驻足徘徊。

    在没有到神的领域前,科技与神秘间的相性实在不怎么样,这就是前人屡次失败的原因。

    而盖亚的异变,却恰好打破了这个屏障。

    盖亚本身便是采用晶石能源的科技文明制造的高级al,那个文明相当发达,距离跳出宇宙就差临门一脚了,本身盖亚的性能便碾压同级al,后来又发生了变异。

    变异后的盖亚,彻底无视了能源间的不兼容,能够使用任意可控能源,并且可以无限复制自己,制造数量庞大的裂生。

    并且,盖亚对这些裂生的控制也是绝对的。

    这样一来,能源不兼容问题解决了,复制己身需要的无非便是时间,又能通过核心的身份控制裂生——一棵根植于盖亚的魔能科技树,就这样生根发芽了。

    ;

第八十五章 首先,先建个反应堆() 
丁冬的魔能科技,目前还处于完善阶段。om

    但经过那么多年的实践与摸索,丁冬已经建立起一套魔能科技发展体系。

    从整个结构上而言,这套魔能科技可以粗略分为“能源层”与“应用层”,由此可见能源的重要性。

    能源,是魔能科技的根基,没有能源的魔能科技树,连咸鱼都不如。

    要想建立起一道道生产线,批量制作替身木偶、炼金炸弹、聚灵玉、传音石、毁灭魔偶等炼金产物,或者批量配制回血回蓝的药剂,炼制各有神异的丹药,绘制各种各样的符篆,乃至制造无与伦比的要塞,都需要充足的魔能供给。

    所以说,要致富,先砍树呸,要想攀登魔能科技树席卷天下,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反应堆。

    令人欣慰的是,在前一段时间的材料筛选中,丁冬发现了许多优质的材料,十分适合做魔能科技的“反应堆”――塑能池。

    粗略划分,塑能池共由三大部分组成,作为主体,可以储存能量的能源池;至关重要,可以勾连虚空汲取能量的虚空能量引擎;作为脉络,供能量流转周折的魔能管道。

    当然,其细致处不胜枚举,比如控制水晶、与虚空能量引擎配套的能源井控件、监测细致处能量流动的预警水晶、以及依靠小型备用能源井出力的检修系统

    但目前只要能建立起三大模块,剩下的不过是细枝末节,费些水磨工夫便可建立。

    而且,丁冬已经找到了建立三大模块的材料。om

    锁神石不用多说,虽然暗世界大匠师们没办法解决它的能量逸散问题,致使其埋没于牢狱之间,但在丁冬的渊博神秘学知识下,微调其结构,绘制好锁能魔纹,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

    可以将其制作成能源池,作为塑能池的基础使用,此外,能源井里的缓冲池,也需要锁神石作为主材。

    空间之心,被龙庭当作炸弹一次性使用的空冥石的伴生物,在丁冬的微调下,自然可以化解它的狂暴,令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空间之心――这可是相当珍贵的材料,依靠它的力量,丁冬可以建立虚空能量引擎,勾连虚空,从虚无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能量。

    事实上,丁冬以往见过的空间之心,虽然由于蕴含空间力量太多,可能会导致狂暴,但却从未见过如此活泼的空间之心,稍一碰触就可能导致爆炸,这里的魔能实在诡异。

    还有测元石,这被龙庭当作测试新人力量的矿石,经过丁冬细致提炼,其精华将拥有极佳的导能效果,配合上丁冬的魔纹法阵锁死能量,可以充当塑能池的魔能管道。

    就算建立起生产线,需要的稳定魔能,有很大一部分也得通过魔能管道运输。还有能源井里的连接处等,都需要测元石精华的导能效果。

    丁冬花费目前的全部身家,购下了众多材料,为的就是建造塑能池,现在万事俱备,东风已至!

    建造塑能池需要的符文是海量的,单靠丁冬,若是全盛时期,或许分分钟就可以完成。

    现在嘛,如果丁冬不想来个五年计划啥的,靠自己估计是行不通了。

    但是没关系,盖亚数据库内已经存储了那些符文,只需要丁冬制造出“扩张者”、“雕刻者”、“指挥者”的原型即可。

    扩张者,是魔能科技中的量产魔偶,可以通过存储的蓝图,复制自身或其余魔偶的外壳,借助特殊的智能载体,还可以进行智能分裂。

    雕刻者,量产魔偶中“建造者”之一,主要用于绘制符文魔纹等,雕刻法阵之类。

    指挥者,则是类似于节点中枢的存在,也是量产魔偶的一种,拥有较高智能,用于调度指挥。

    三者将原本复杂的工作拆分成不同部分,通过盖亚导入智能,拥有行为与判断能力。

    这里必须说明一下盖亚的复制能力。

    盖亚的复制,是无限的,且不需要消耗任何材料,只需要时间。

    而不同程度的复制,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

    像001他们,不仅拥有完备的逻辑运算模块,还拥有丰富的感性思维模块,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比较长了。

    全力以赴,盖亚也需要数十个小时进行智能导入,而视承受智能的载体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较大差异。

    一般来说,纯科技造物,导入智能速度没有神秘学造物快。

    没错,很奇怪的一点,本身是科技造物的盖亚,对神秘学载体导入智能却更快一些。

    丁冬研究过一段时间,最后猜测大概科技对能源的要求过于苛刻,远不如魔能般宽泛,故而比较难导入。

    而若是分裂出指挥这些魔偶的简单智能,则只需要短短数秒,若是载体质量较好,则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丁冬准备先把几种魔偶的“身体”构建出来。

    敲定好计划,丁冬开始了行动。

    地下室的实验室虽然最近刚刚建成,功能还不算完善,但丁冬已经布置下了牵引符文,此时,一经催动,那些静静躺在实验台上的材料迅速飞来,在丁冬面前排列整齐。

    单靠精神力也可以做到这一幕,可惜丁冬目前的精神力还做不到,仅能催动这些使用游离魔能做能源的符文代劳。

    接着,丁冬拿出了一把崭新的银色刻刀,这是昨天在那堆材料里的收获,一种硬度很大的矿石,龙庭大匠师们也经常使用它做刻刀。

    丁冬使用独门手法,进行炼制后,用珍贵炼金药剂,加持了锋锐符文、坚韧符文等,再也不用担心刻刀会在中途断掉。

    刻画法阵符文的炼金药剂早已被003调制好,丁冬小心翼翼探入精神力,一边研究着眼前材料的结构,一边勾勒着符文。

    这是一件很费心力的活儿,尤其是精神力不强大的时候。

    丁冬做的只是“扩张者”的外壳,扩张者制造好后,只需要将“雕刻者”、“指挥者”资料导入即可,它自身便可以进行制造。

第八十六章 其次,我们需要抓只史莱姆() 
花费了不知多久,丁冬终于放下了刻刀。om

    “过去多久了?”

    一旦沉浸在实验中,丁冬往往会忘记时间。

    “56小时42分钟35秒,您需要休息,主人。”

    盖亚无机质的声音传来,似乎带来一片清凉,让丁冬的疲惫略有缓解。

    丁冬感受到空空如也的精神力,苦笑道:“我居然衰弱到了这种地步,这个世界,可真是不怎么友好呢”

    他的可调用精神力已经枯竭,再继续下去,可能会导致伤势恶化。

    但看到眼前自己的成果,丁冬不由自主感到一阵喜悦,这是往日自己制造一艘巨舰也带不来的成就感。

    这是一具蓝色金属人般的魔偶,上面绘满了符文、魔纹、法阵等,集神秘学知识之大成。

    赤色的纹路诠释着禁忌的神秘,蓝色的外壳象征着精密的科技,两者合在一起,便是鼎鼎大名的魔能科技――才怪嘞!

    要是真那么简单就好了,就算使用象征技术,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啊。

    蓝色外壳,是一种非常有韧性的超凡材料,也是暗世界中发现的,被那群白痴当作盔甲、兵器之类的使用,丁冬手下,蓝色外壳可千变万化,且不会对本质造成损伤。

    内部的符文架构采用活性组建模式,可以根据智能进行自由组建,这意味着这台大铁疙瘩,只要有足够优秀的智能指挥,便可以发挥出几乎万能实验机器的作用。

    丁冬出品,必属精品,这台原型机,其材料与性能,都比量产机高出不小,毕竟最初的“建造者”魔偶序列,要依靠这台“扩张者”完成组建。om

    万事俱备,只要注入智能就可以使用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需要一个可以承受智能注入的载体。

    这个载体,不能是001那样的科技型号,毕竟芯片貌似和魔能不太对付,最好是比较强大(耐艹)的灵魂,灵魂这种东西,对魔能有很强大的亲和性,足以与丁冬留下的接口对接,并控制这个万能魔偶。

    若是塑能池建成后,丁冬完全可以使用炼金术,批量制造能量生物,后者灵魂虽然不怎么样,但好在源源不断,也能胜任最简单的工作。

    好在丁冬身为神秘学老司机,自然早有准备。

    只见丁冬从黑色空间袋里掏出了一枚水蓝色的宝石,宝石刚一拿出,魔能里代表水的部分开始躁动,整个实验室似乎都变得湿润,似乎有虚幻的海浪声从那宝石中传出。

    丁冬叹了口气,实验室条件实在简陋,没有魔能绝对平衡环境或魔能绝对真空环境,会对许多精密实验造成夸张影响,尤其暗世界的魔能还那么狂暴。

    好在,目前自己还不需要做那么精密的实验。

    三号早早在一旁绘画着复杂的通灵法阵,这是经过丁冬改良的法阵,是炼金术与阵道的完美结合,可以根据祭品不同进行针对性召唤。

    “希望这个世界的元素界虚空坐标不是太远”

    这样说着,丁冬将手里的水蓝宝石放到了召唤法阵中心,念起了特殊的咒语,召唤那元素界里懵懂的来客――史莱姆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