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长歌,锦绣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长歌,锦绣江山-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之,我办完事情就会去汴京城找你,你务必帮我保住三公主,这是我可以为凤寒天做的最后一件事。”说到这里,长歌又主动献了一个吻,表情好笑的解释道:“你真不必因为凤寒天吃醋,我之于他仅仅是妹妹,三公主才是他真心爱慕的姑娘。”

    哪知尹简意志坚定,不为美色所惑,“谁知道你这话是不是欺君!”

    “那晚我一时难以接受,心里实在太悲伤……反正我爱慕你是真,想依靠你搭救异性兄长也是真,还有三公主,纯属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你一再认为我利用你,我实在百口莫辩。”长歌收起揶揄的语气,眉眼里透着认真,“当然,我的身份摆在那里,我曾经做过的事情,不仅现在会造成你我之间的矛盾,今后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若你不愿再坚持,想离开我过开心的日子,我脸皮再厚,也不能死缠烂打不是?这一次由你来选择吧。”

    尹简定定看着长歌,他并未思虑太久,一吻压下,用实际行动作出了选择。

    不过短短数日,却好似重生一世,他迫切的宣泄斩不断的情思,体内不断升高的温度,教他恨不能立刻带她返回大营,重温昔日鸳鸯暖帐抵死缠绵,聪慧如她,逃开他追逐的唇,趴在他颈间轻喘娇嗔:“荒郊野外的,你可别乱来!”

    “嗯。你该走了。”尹简郁闷的叹气,脑中又突然想到什么,说:“神医师傅已进入大秦边境,正往江南赶来。你预备在哪里与师傅相见?”

    长歌略一思忖,道:“请师傅直接去宁州城外陆判庙找我吧,我打算把凤寒天葬在那里。”

    “好。另外宫中太医携带稀世药材也在赶来此处的途中,朕请太医一并去陆判庙为你治病,对你的病情多少也会有帮助的。”

    “好吧,听你的。”

    “时辰不早了,你赶紧上船吧,朕也要回去了。”

    拥抱作别,互道珍重。

    长歌登上船只,同时另一艘船驶近,船舱里放置着一具黑木棺椁,八名侍卫一分为二,继续陪同长歌护送凤寒天灵柩前往宁州城。

    尹简目送长歌远去,直到两艘船渐行渐远,消失于江面,他方才回身,沉沉一叹:“起驾。”

    天亮,江南的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缓缓升起。

    在鼓炮齐鸣,山呼万岁的激昂声中,大秦远征军班师起程,终于踏上了归途……

    然而,天下安宁得几许,繁华盛世享几何?

    远在汴京城的大秦皇宫,很快又掀起了腥风血雨的大幕……

卷四:凤凰台,浮生九重——01 物事人非事事休() 
    七日后。

    宁州城外陆判庙。

    阔别多日,破旧的庙宇愈发的残破不缺,曾经被孟萧岑扫荡过的痕迹隐约可见,年久失修的陆判泥塑摇摇欲坠,乌鸦在房梁落了户,成群结队的进出盘旋,院子里枯叶堆成山,寒风一吹,漫天飞舞,沙沙的声音和着乌啼仿佛唱着哀歌。

    物事人非事事休。

    曾与离岸浪迹于此不离不弃,曾与凤寒天兄妹共话桑麻,一幕幕仿佛昨日重现,犹在眼前。再回首,却是天涯两端,天人两隔。

    人一生最珍视的三种人,长歌已失去两种。重回旧地,重走旧路,脚下的每一步,都仿佛重如山峦,心脏被某种力量撕扯拉锯,破开一道鲜血淋漓的口子,命运之手向里面填满凄凉与孤独。

    长歌挨着庙门缓缓坐在脏乱的门槛儿上,出神遥望远方。黄昏的日头渐渐偏西,橘色的晚霞瑰丽如画,多情的烟雨江南,好似从未经历过世间劫难,依然被大自然渲染的美丽如初。

    院外,侍卫们在拆卸行装。一行九人,六匹马,两辆马车,长歌乘坐一辆,另一辆载着棺椁。

    少顷,侍卫队长走过来,恭恭谨谨的询问:“孟大人,请您示下,这人……决定葬在何处?”

    长歌道:“把这里先打扫干净,然后把棺椁抬进庙里,今晚暂时停放在陆判塑像旁边。”

    “是。”

    “往南走五里,有一片密林,林中多鸟兽,派两个人去打些野味,兄弟们跟着我一路吃素,委屈大伙儿了,今晚开开荤吧。”

    “谢孟大人。那您晚膳吃什么?我们带的干粮已经没有了。”

    “我不饿。”

    “孟大人,恕小人斗胆一劝,您身子骨儿若有个闪失,小人便是有违君命,实在担当不起。还请孟大人体谅。”

    长歌扯唇,毫无精气神,“那你顺便挖几个番薯回来吧,我吃番薯便好。”

    队长十分为难,却又不敢勉强,只得点点头:“好吧。”

    长歌忽然想到些事情,问道:“对了,我身上没带银子,走时忘了跟皇上讨要。你们兄弟谁有银子借我一些,好么?”

    队长忙道:“孟大人不必忧心,皇上为孟大人特别准备了一个包裹,吩咐小人在孟大人需要的时候拿出来。”

    他说罢,快步返回马车,从车顶夹层里取出一个蓝布包,然后呈给长歌。

    拿在手里掂了掂,份量一般,她疑惑打开,发现里面是一个没有上锁的锦盒,轻轻一掀盖子,简简单单的两样东西进入视线,她怔了几怔,而后一点一点的酸涩了眼眸。

    一张千两银票,一枚刻着“简”字的白玉佩。

    几番送出又送回,兜兜转转,尹简还是赠予了她。临别之前,他只字未提,不承想却早作安排,带给她无限惊喜。

    长歌执起玉佩,紧紧贴在心口处,而后将银票递给侍卫队长,语气轻快了许多:“明日你去宁州城找一些工匠,我想要修缮整个陆判庙,另外去附近的寺庙寻找几位法师前来为亡灵超度,还有需要买一块墓碑,不要篆刻任何字。”

卷四:凤凰台,浮生九重——02 陆判庙遇故人(1)() 
    夜深人静。

    漏风的窗户呼呼作响,供桌上三支白色蜡烛摇摇晃晃,火苗忽高忽低,时不时地用力扑腾几下,濒临熄灭的危险,整得长歌丝毫不敢阖眼,生怕这迟到多日的祭奠因此不吉利。

    侍卫在轮班值岗,几番劝说长歌去休息,她总是执拗不肯。

    “李兄。”

    听到呼唤,守在殿门外的侍卫忙推门进来,“孟大人有什么需要?”

    “兄弟们一路上不眠不休挺辛苦的,咱这地儿不同于普通寺庙,没人敢来地府判官的地盘作坏事的,所以兄弟们都去睡会儿吧,养养精神,不用值夜。”长歌倚靠在棺椁上,手里拿着离岸藏起来的灵山剑谱拓本,一边研读,一边说道。

    侍卫动容,但坚持道:“即便没有刺客盗匪,也要提防野兽袭击。如今孟大人身手不比往日,小人们辛苦一些无防,职责所在,只要孟大人平安无事便好。”

    “咳咳,你戳小爷痛脚啊!”长歌被呛了一下,心情倒是平复了许多。也许她失去的武功,神医师傅可以帮她找回来,灵山剑法她才练了个开头,尚有许多精妙高深的招式,是她未曾来得及修习的。

    忽然,院门外传来一阵骚动,听起来像是有人在吵架!

    “怎么回事?”长歌收起剑谱,神色涌上不悦,“大半夜的,惊扰了亡灵怎么办?”

    侍卫忙道:“小人去看看。”

    长歌点头。

    很快,侍卫队长赶来报备:“孟大人受惊了!来了一伙讨饭的流民,怎么都赶不走,可我们也没有粮食了,叫他们明儿个再来,可流民谁也不听,指责我们官军罔顾百姓生死。”

    长歌蹙眉,“我去看看。”

    不料,刚出院门,还未及反应过来,十几个流民便一冲而上,众侍卫立刻拔刀,大吼着:“退下!否则格杀勿论!”

    “别动手!”长歌紧急叫停,她迅速观察形势,但见这些流民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看起来皆是老弱病残,似乎好久没吃饭,一个个用乞求的目光望着她。

    “大人,赏口吃的吧,小民们实在饿得不行了!”

    “大人行行好,求大人救命啊!”

    “小民们给大人跪下了!”

    “……”

    流民们哭号着,纷纷跪在了长歌面前,她望着这一群看不清面貌的下层老百姓,心里十分难受,“大家起来吧。我是这里领头儿的,我叫孟长歌。我的手下确实没有欺骗诸位,我们是今日下午才来到此处的,随身携带的干粮已经吃光了,只能等明儿一大早进城去买,若大家能够坚持,我保证明日让大家吃顿饱饭,好吗?”

    她话音刚落,一个弓腰驼背的老人惊喜叫道:“真的吗?明儿个便能吃东西吗?”

    长歌心里“咯噔”一下,不由得把目光紧紧锁在老人脸上,她并不识此人,但他的嗓音好似一个人……

    “大人真是好人哪!小民们相信大人,感谢大人啊!”老人激动的老泪纵横,在他的渲染下,其余流民亦七嘴八舌的表示对长歌的感激之情。

    长歌不着痕迹的盯着老人,笑说道:“老伯,朝廷派了钦差大人在宁州城里赈济安置灾民,我也在这里会住上一段日子,老伯需要帮助的话,可随时来找我。”

卷四:凤凰台,浮生九重——03 陆判庙遇故人(2)() 
    老人听闻愈发激动,忽然向前一扑,跪在长歌脚边,声泪俱下道:“皇恩浩荡,大人菩萨心肠啊!”

    “老伯言重了,快起来!”长歌赶忙弯腰去扶,老人顺势抓住她的手,下一刻,掌心里多了一样东西,她暗暗收进袖袋,不动声色的说道:“庙堂后面还有间草屋,大家今夜先凑和凑和,好吗?”

    流民们欢喜异常,“谢大人!”

    侍卫队长带老百姓去安置,长歌找借口留下了老人,“老伯,你对这一带熟悉吧?我想跟你打听些事情。”

    老人连连点头:“熟悉熟悉,小民就是附近村子的人,什么都知道。”

    “好,老伯你随我来。”

    “是!”

    长歌转身迈进院门,老人蹒跚跟在后面,听到李侍卫的脚步声,长歌回头道:“李兄,我口渴,你帮我烧壶热水吧,顺便给老百姓们送几壶暖暖身子。”

    “这……”李侍卫目光落在老人身上,有些放心不下。

    长歌自若一笑,“无碍。我孟长歌虽然身手不利索了,但手段还是有些的,一般人讨不着便宜。”

    “好。”李侍卫答应,心道万一出事,里外间都是侍卫,应该赶得及救主。

    长歌带老人进去庙堂,殿门一开,有风突然灌进来,白蜡烛猛烈摇晃,火苗垂死挣扎了几下,遽然熄灭了!

    老人大惊,浑浊的瞳孔死死盯着停放在地上的黑木棺椁,颤着音问:“这,这是……”

    长歌关上殿门,走回到供桌前,重新点亮蜡烛,然后轻抚棺木,低声说:“苏炎,你主子去了。哥哥走的时候很安详,我们兄妹见了最后一面,我不知这泱泱天下哪里是他的根,哪里又能容得下一个被新朝百姓憎恨的罪人。后来我想啊,阎王手下的陆判官在阴间地位极高,阳世的人不敢轻易来此胡为,阴间的小鬼亦敬畏有加,且这陆判生性豁达,当日哥哥与我便是在陆判的见证下相认的,哥哥若与陆判做了邻居,兴许陆判会保哥哥下了地狱少受苦楚。”

    说到这儿,她把脸庞贴上冰冷的棺木,笑言:“哥哥,苏炎来了,你不许再把蜡烛弄灭,不然我可生气了。”

    苏炎一头跪在棺前,整个人被巨大的悲痛笼罩,除了不停的叩头,好半晌竟说不出一个字!

    隐忍的情绪又被带起,长歌趴在棺木上,眼睛又红又涩。

    “主子是……是怎么死的?”苏炎哭哑了嗓子,额头磕出血泡,等了这么久的消息,终于等到了,却是最难以接受的噩耗。

    长歌从袖袋里取出他偷塞给她的纸条,展开阅读,只有一个字:苏。她就着烛火烧成灰烬,方缓缓问道:“你为何在此?当日凤军遭遇秦军连番设伏,全军覆没无一生还,你是如何逃生的?”

    “启禀少主,当日在风凌渡口,主子命属下退出战役,不论战局成败,不论主子生与死,皆不可现身襄助!主子说他不怕死,只怕他死后至亲的两个人不能善终,所以属下苟活偷生的任务是保护少主子与三公主!”苏炎据实以告,语带哽咽难以自控,不承想当日一别,果真成为了永别!“离开风凌渡后,属下便依主子吩咐回到陆判庙等候少主子,为免身份暴露,属下假扮成了流民,坚守到今日,终于盼来了少主子,没想到少主子身边还跟着大内侍卫,属下只好纠集附近的老百姓一起上门,幸好少主子听出了属下的声音。”

    长歌忍不住双肩发颤,“果然……果然哥哥是为了保住我而自愿服毒,他知道,只要他活着,大秦朝廷便定会一查到底,他想死无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