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嬛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琅嬛忆-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样吗,怎么大小姐都落水了,如今生死不知,还是先关心这好端端的二小姐有没有扭伤?”齐氏刚才一时慌忙忘了顾忌,被李氏一说白了脸,刚想反驳,反应过事情始末的老夫人才开口喝止住她们俩:“够了,没一个让人省心的东西”,既而转向舒瑶问道:“是谁把你长姐救上来的?”舒瑶想起那个青衣女子说道:“是一个女人,不是我们府上的,以前从见过。”老夫人听到救婉兮的是个女人,长抒了一口气,才带着她们往婉兮的院子里走去。

第七章 宸郡王上线() 
洛老夫人带着一众女眷来到婉兮房间时,大夫正在寝室给婉兮看诊,那?13??青衣女子就在外间圆桌边坐着,舒瑶看见她就气不打一处来,在老夫人耳边说了一句:“祖母,就是她,不知怎么出现在我们府上的。”

    青衣女子落落大方的一笑,站起身来对着老夫人一施礼,不急不缓的说道:“在下名叫舜华,是长公主身边的贴身宫女。”老夫人一听是长公主身边的人吓的不轻,连忙请舜华落座,询问到府何事,舜华答到:“敢问夫人可收到了公主府三日后百花宴的请帖?”舜华看向齐氏问道,齐氏上午就收到了,于是连忙应了舜华,然后舜华又说:“长公主听说这些年大小姐都深居简出,从不外出赴宴,便命奴婢特来给大小姐单递一张请帖,劝大小姐无论如何那天都定要出席,结果刚被大小姐的侍女带去见面,就出了这样的事。”

    如果此时子衿听到就一定会想她是个骗子,因为并不是自己带她去见的小姐,而是她凭空出现的,但是老夫人听到这些却深以为然,然后才突然想起,自己的孙女还在里面躺着,生死不明,连忙让人扶着往里间走去,正赶上大夫出来,齐氏假惺惺的问道:“大夫,我女儿怎么样了,是不是没有什么大碍?”老夫人也聚精会神的听着,大夫答道:“夫人放心,大小姐并无大碍,只是呛了水,受了些惊吓,再加上有些着凉,我给小姐开上服药,过几日应该就会好了。”老夫人不放心接着问道:“可是兮儿怎么还没醒啊?”大夫回答道:“大小姐应该是身体虚弱所致,今晚或明日一早应该就没事了。”老夫人这颗心还是提着,走到床边看了看双目紧闭的婉兮,心想,这三日后?的百花宴也不知能否参加了。

    洛老夫人悻悻的被丫鬟扶着回房了,也没心情家宴了,打发各房散了,晚上只把儿子叫到了房内,敲打了他两句,让他多关注关注婉兮,如今看来婉兮颇得长公主的喜欢,五皇子那天见了婉兮明显是有后悔的,但是舒瑶这孩子也不错,主要是敲打敲打齐氏,别以为当了主母就可以不把洛家的嫡长女当一回事,另外李氏倒是个懂事的。于是当晚,洛老爷先是去探望了婉兮,得知婉兮还没醒,就去了李氏处留宿。

    而齐氏带着舒瑶回去后母女在晚餐上暗自庆祝了一番,双双祈祷洛婉兮就此再也醒不过来。齐氏还是不放心,便叫过她的陪嫁心腹王姑姑耳语了几句。

    青衣女子舜华走后却并未回公主府,而是绕到洛府的后面的一座府邸,门匾上有三个烫金的大字“郡王府”。青衣女子看四周无人,便从侧门而入。快步走到最内层的院子,单膝跪在白衣男子面前回禀道:“郡王,洛小姐并无大碍。”白衣男子板着脸,幽幽的说了一句:“文誉侯后天该到京城了吧?”舜华点点头,说道:“郡王,您也该准备离京与大军会合了。”宸郡王回答道:“知道了,先通知战峰过去,我办一件重要的事就去,随后翻墙而过,就进了婉兮的院子。”舜华不解,他们的郡王说的重要的事,难道就是去看洛小姐,再有郡王是怎么知道洛小姐会出事的?

    宸郡王翻墙到婉兮的院子里时,听见屋内正传来低低的笑声,只听有个小丫头说道:“开始我真以为小姐落水昏迷不醒呢,把我吓坏了,还是后来她躺在床上悄悄捏了一下我的手,我才知道小姐没事。”另一个说:“破子衿,那你也不告诉我一声,害得我白白担心。”随后婉兮说了一句:“这个鱼好吃,子佩你也不多偷出来点。”

    倚在墙边阴影里的宸郡王本来提着的心,瞬间被释放了,真是白担心这个丫头了,居然连舜华都给骗了过去,看来是姑祖母对她太好了,应该让她回去加强训练,舜华要是知道她主子的这个决定,一定会大呼冤枉,自己已经跟主子说的很清楚了,洛小姐并无大碍,明明是他自己关心则乱。

    宸郡王还沉浸在屋内婉兮的低声浅笑中时,猛然发现院子门口有人影一闪,他最后看了一眼窗内佳人的倩影,闪身追了过去,心想从此后你的人生有我守护!

    宸郡王追的这个人就是齐氏吩咐王姑姑找来的,本是想趁着月黑风高直接了断了婉兮的性命,没想到这个洛大小姐居然醒过来了,刚想回去通风报信,就被宸郡王发现了,所以从此后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了。

    那边齐氏和她的心腹等了一夜都没见派去的人回来,心里不安,次日一早就端着汤去看望婉兮,得知婉兮还没有清醒,心下稍安。老夫人也派了人来看,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而此刻,婉兮正躺在床上看着书,喝着汤,哼着曲,十分悠闲。

    昨日听闻舜华的禀报后,长公主本想亲自来探望婉兮的,却被皇帝召去了宫中,所以洛府却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探病客人,珩亲王。

    下了早朝,珩亲王便与洛老爷一道来了,洛舒瑶听丫头说珩亲王与爹爹在前厅,十分高兴,想着一定要多出现在他面前才行,忙着叫丫鬟给她梳妆打扮,穿了一身鹅黄色的衣裙,清新脱俗,让丫鬟提着食盒就急急忙忙的出了门。故意绕路经过了前厅门口,正与洛老爷喝茶叙话的珩亲王,见外面经过的女子亭亭玉立,阳光下宛如天仙,视线就飞了出去,洛老爷转过身一看,正是自己的二女儿,心中一喜,看这五皇子的表情,心中还是有舒瑶的,连忙让下人去请二小姐进来。

    舒瑶心中大喜,款款走进厅内,婀娜的施礼道:“舒瑶见过王爷。”季珩看着美人的一举一动都觉得舒心,心想,洛府还是这个二小姐招人喜欢。

    洛老爷看着窈窕的女儿入了珩亲王的眼心里高兴,便和蔼的问道:“瑶儿这是要去哪啊,怎么还提着个食盒?”舒瑶柔声答道:“瑶儿亲自下厨煮了点汤,准备去看望长姐。”

    珩亲王夸赞道:“二小姐不只是貌美才高,而且还心细贤惠啊。”

    之后便传来洛老爷朗朗的笑声,和洛舒瑶低低的浅笑,反正婉兮是只听说过有洛舒瑶亲自给她做的汤,但一直都没见着过。

    而此刻的婉兮正带着子佩一身少年打扮站在京城主道的望雨楼二楼包间里,主道边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两侧的店铺包间窗口也站满了准备一睹宸郡王真容的各家少爷小姐,当看到马上的少年将军时,不少小姐们手里拿的物件都不由掉落在地。

第八章 曾不问潘安() 
婉兮坐在窗口品着茶,听见楼下的围观群众议论纷纷,说这位宸郡王自?13??先前的太子过世后就离开了京城,前几年才回来一次,不过也没人见过他的真容,只是听说突然领了军令,前往西北边境抵抗夏兵的侵袭,又有人说是啊,这个少年小将军可真是神了,小小年纪竟然打退夏国的十万大军,还有一个人也加入了议论,说道,不过,听说那年宸郡王才十二岁啊……别吵别吵,宸郡王来了。

    婉兮蓦地向窗外看去,只见队伍前面,一匹纯黑色的骏马上端坐着一位少年将军,银盔银甲,面若冠玉,明眉秀目,气宇端庄,一路行过之处不少人感叹这位宸郡王的英姿伟岸,不少小姐们都看的呆了,不由手中本来拿着的绢帕都掉落在地上,婉兮突然想起李商隐的一首诗,来形容这位郡王一点都不为过,不自觉的轻起朱唇感叹道:“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话音刚落,婉兮突然发现那位她诗中的人正抬眸含笑的看着她,婉兮心里一慌,连忙转身坐下,手一抖,茶杯应声落地,吓了子佩一跳,连忙问她家小姐怎么了,婉兮心里慌乱,又怕被子佩知道,眯起眼睛说是风大迷了眼。而她不知道的是,宸郡王继续前行后眼角的笑意更深了,心里默念着那句: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兮儿,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你面前了。

    搁下婉兮带着子佩回家发呆不说,宸郡王率着几位将军一路打马直奔宫门,皇帝派了三皇子宁王季宁在宫门处迎接他们去御书房,这个宁王是程贵妃之子,说起来程贵妃与过世的先太子妃家里还有些远亲的关系,人又比较圆滑伶俐,颇讨皇帝的喜欢,而三皇子继承了母亲的圆滑处事,在前朝人缘极好,只是能力上稍逊于珩王。

    当今皇帝登基较晚,这两年身体也比较虚弱,处理政事多少也有些力不从心,朝中立储的呼声很高,圣心难免不悦,便想起了以故太子,正巧今年是皇长姐的六十大寿,就派了使者送信,迎候在边境的长公主回京,这两年边境也安稳,便一路召回驻守边境的皇长孙一同回京述职。

    其实早在皇上的使者到达边境的一个月前,宸郡王就开始部署交代了,将军中事物一一交代下去,并交代自己的副将前锋营统领萧杰在他走后暂代他的职务,统领三军,当时萧杰和战峰,就是那个蓝色锦衣少年都很不解,不知道元帅这是准备去哪,宸郡王只回答说不急,大概一个月后才走。不过虽然嘴上说不急,但是心早已飞到京城了,还有七十天,那个丫头就及笄了。

    就这样一个月间,宸郡王把边境事务都安排妥当,皇上的使者就到了,定好十月初八到达京城,使者就回朝复命去了。宸郡王回京心切,安排骁骥将军带领一支回京的部队押后,就先行护送长公主回京了,路上战峰和那个白净少年,他就是长公主的外孙萧瀚飞,一脸花痴的看着宸郡王:“表哥,你是怎么知道我们要回京的?”战峰接着说:“就是,而且见时间都知道的这么准?”宸郡王笑笑,他俩都是自己人,所以也不瞒他们,缓缓说道:“皇祖父最近身体不好,朝中又有立储的声音,我就暗中扇了点风,推举立五皇子为太子,皇祖父顾忌五皇子势大,忧心党争,必然烦闷,加之圣上一直依赖姑祖母,十月便是姑祖母生辰了,这个时候必然会接她回京,至于我么……”宸郡王停顿了一下,随后又说:“况且下个月就是你们嫂子的及笄礼了。”然后打马向前加速而去,战峰和萧瀚飞面面相觑,可怜的五皇子,为了我们郡王要去围观未来郡王妃的及笄礼,这个锅他得背了。

    这时宸郡王率领几位一同回京的将军已经站在御书房了,皇帝看着自己的皇孙眉开眼笑,毕竟是隔辈亲,自古以来都有着特别的感情,尤其是皇帝看到这个和以故太子一样优秀的孩子,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个孩子年方十七就有如此成就,这些年边境安定,百姓生活富庶;忧的是可以他的父亲已经不在,否则这么点的孩子怎么会受这么多苦,自己也不必为立储的事情烦心,朕的长子啊。

    皇上心不在焉的听了几位将军的述职,重赏后便让他们退下了。独留了宸郡王喝茶,皇上走下龙书案,坐在宸郡王的对面,细细看着自己的孙儿,眼眶多少有些红了:“宸儿,怎么这么瘦,这些年在边塞受苦了。”

    宸郡王也在感叹几年未见皇祖父老了许多:“皇祖父,皇孙在边境一切安好,祖父不必介怀,多年未见,祖父依旧康健。”

    皇上苦笑感叹道:“不行了,朕老了,哎,算了,不提这些了,这次回来就先别走了,陪陪皇祖父可好?”

    宸郡王笑答:“好,边境目前还算安定,孙儿暂留京城一段时间。”

    这样皇帝才转忧为喜,说道:“边境的安定都是宸儿的功劳,刚才我已经赏了他们,不知宸儿想要什么奖赏?”

    宸郡王就等着皇上的这句话,于是放下手中的茶杯,认真的说:“皇祖父,孙儿想请一道圣旨。”

    “哦?圣旨?”皇帝出乎意料,心想这个孙儿五年前也是这样跪在自己面前,抬起倔强的小脸跟朕说他想请一道圣旨,那之后便去了边塞,小小年纪从一个前锋校尉一路升到了三军统帅,军中无一人不服,是受了多少苦才熬到了今天,想着想着心里又不是滋味了,忙摇头:“不行不行,宸儿讨些别的奖赏吧。”

    宸郡王内心好笑,皇祖父确实是老了,优柔寡断起来,笑着说:“皇祖父,孙儿还没说这想讨的旨意是什么呢,孙儿是想请皇祖父为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