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男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艺男神-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坐这个位子的人一般都是单位老大的红人。

    所以,王中岳一般情况下也没如此跟郑明理论过。

    但这一次,他有点忍不了。

    自己费了好大劲儿争取来的这两篇稿子,发表了之后也是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读者们好评度相当高。

    这样的好稿子,都要被郑明以学生习作这么迂腐的理由改变自己定下的稿费档次,这等于是在揭他的脸皮。

    而且,这个郑主任在过去的几年里,没少对王中岳定好的稿子的稿费级别进行降级处理。

    这是典型的为人不齿的踩过界。

    王中岳心里对他积怨挺深。

    你说你一个管财务的,那么多事儿干嘛?你不知道这么做很得罪人吗?

    所以,这一次,王中岳决定据理力争一下。

    “王老师,你说得也忒邪乎了点吧?不就是两篇学生习作吗?我可真没看出来有高深之处!而且,我是在按规定发稿费,你要是不满意,你可以向报社领导反映,我还有别的事儿,没工夫跟您磨嘴皮子,请便吧!”郑明直接下了逐客令了。

    王中岳跺跺脚,带着点怒气道:“好,好!郑主任,那我就去找陈总编去,让他评评这个理!”

    南河晚报总编姓陈,叫陈舟。

    陈舟算是少壮派,今年刚刚40岁。

    40岁就能坐到省级大报总编的位子上,那也是相当了不起的。这样的人,不是靠山特别硬扎,就是自身能力很牛叉。

    “去吧,去陈舟那告我刁状吧!就是他来了,我也不会改变我的决定的!”郑明扶了扶眼镜,声音有点冷。

    这样,两人算是闹僵了。

    王中岳气哼哼的就去找陈舟。

    敲开陈舟的办公室门,王中岳就说:“总编,您得为我做主啊!”

    陈舟笑吟吟看了王中岳一眼:“怎么了这是,谁惹了我们王老师了?”

    王中岳就把刚才的事情说了。

    陈舟点点头,收起了笑容:“王老师您是对的!不管怎么样,咱们办报都要秉承‘内容为王’这个原则!就是名家的稿子,如果写得乱七八糟的,该不刊发,就是不给刊发!发出来丢他自己的人,也丢咱们报纸的人!反之,如果稿子写得好,哪怕对方只是文学新人,也要给他们按最高的稿费级别发稿费!”

    陈舟听得王中岳说,那个郑明说什么,就是自己亲自找他说这事,他也不会改变决定,说实话,这让陈舟感到很生气。

    郑明的意思是,自己这个总编辑都没被他放在眼里吗?

    “这样吧,我给董社长打个电话吧,给他反应一下这个情况,看他怎么说。”陈舟沉吟了一下,说道。

    既然郑明刚对王中岳这么说,那自己还是不要去把脸伸过去让人家打了。

    干脆,让老大去管管这个目中无人的东西!

    “谢谢总编。”王中岳沉声道。

    他没想到,这么小一个事儿竟然会捅到社长那里去。

    南河晚报社长是董天宁,年龄已五十有半,在社长这个位子上也已经坐了五年多了。自然,在晚报社内,他就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没有人敢跟他玩阴奉阳违那一套。

    就这么着,陈舟就给董天宁打了个电话,把王中岳刚才说的事情说了一下,然后笑着说:“社长,我认为在给稿费定级定档这一块,还是要以我们编辑的意见为准,您说呢?”

    董天宁沉吟了一下说:“陈总,你说得不错,编辑负责版面内容,稿费定档自然要以他们的意见为准,你这边也要多把把关!老郑那里,我跟他打个招呼。那两篇稿子我看过了,的确是写得非常的棒,真的是少年可畏!这样的好苗子,多培养一下,也算是给咱们结个善缘。”

    放下电话,陈舟笑着对王中岳说:“王老师,董社长说他会给郑主任打招呼的,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我的面子郑明可以不给,但董社长的话相信他还是会听的!”

    社长是报社的一把手了。

    一个财务部主任要是为一点小事跟老一闹掰了,那他才真的是没脑子。

    就是你老郑快到站了,无所顾忌,但你难道是想晚节不保,被从位子上掀下来吗?

    “谢谢总编。”王中岳喜道。

    “不用客气!其实对老郑,我也早看不惯了。”陈舟说。

    王中岳回到自己办公室,没多久,郑明就给他打来内线电话。

    “王老师,您真行,为着这么点事,您能惊动董社长,好吧,算你厉害!你那两篇稿子的稿费定级就按你的意思来好了。”郑明有些阴阳怪气地说道。

    “谢谢郑主任对我工作的支持。”王中岳笑着说道。

    王中岳心说,只要问题解决了就好,自己犯不着跟郑明多说什么。

    接完郑明的电话,王中岳就开始审阅这一两天的来稿。

第40章 打动他的心() 
《南河晚报》是本省最大的报纸,全省的文学爱好者都盯着这份报纸的副刊呢,每天的来稿信件少的也有近百封,多的情况下三四百甚至六七百封来稿的情况都出现过。

    南河省可是人口大省,全省人口都快一个亿了。加上这时候文学热潮仍然没退,文学青年及文学爱好者一抓一大把,每个学校每个单位,都有一批文学青年。这些人都瞄着南河晚报投稿,那可真会让人应接不暇的。

    王中岳看稿的压力那是相当大的。

    而审阅来稿只是责编的一项工作,他还要编稿、还要校对,甚至对那些有亮点但细节不够好的文章自己还要亲自帮其修改。

    工作十分的繁忙。

    若是每一篇来稿都仔细看,王中岳这一天天的就啥也不用干了,只用来看稿子估计也累死都看不完。

    事实上,王中岳看稿很快。

    一篇稿子,他基本上是看看题目看看开头,觉得没什么可取之处的稿子直接就丢一边去了。

    这么看,一篇来稿顶多半分钟看完。百十篇来稿最多用时一个小时就看完。

    先是粗略地挑出有价值的稿子。

    然后,对这些有些价值的稿子再细细审阅,从中挑出最适合副刊版面的稿件提交文艺部主任审稿。

    但对于王中岳这样的资深编辑来讲,一般情况下文艺部主任也不会卡稿子的,都是报什么稿子就同意发什么稿子。

    这一天的上午,王中岳看了一百多篇稿子,只挑出来两三篇还有点意思的。

    他打了个呵欠,对继续审稿没什么兴趣了。

    但还剩下那么三四十封来信呢,怎么着也得硬着头皮把这些稿件给看完了。

    王中岳叹口气。

    要不是责任心驱使他不能无视任何一个投稿的作者,他是真想直接把这些稿子丢一边不看了。

    不过,在他看了一眼接下来一封来稿的信封时,他的眼睛便是一亮。

    信封上,下面寄信人的地址写的赫然是冯庄乡中初一一班,寄信人名字“冯超”。

    冯超?

    就是那刚得了“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的男孩吧?自己刚还为着他的稿费问题跟报社财务部主任大吵了一架呢。

    王中岳如何能忘得了。

    他竟然又主动给自己投稿了啊!

    这激起了王中岳极大的兴趣。说真的,他还想着等冯超过来参加《中学生作文》杂志社举行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仪式的时候,去和冯超和张丽香聊一聊,向他们再约约稿什么的呢。

    没想到,自己还没这么干,冯超竟然主动投稿来了。

    这是真正的意外之喜。

    王中岳觉得,以冯超在他那篇获奖的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文笔和文字驾驭能力,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很值得期待。

    只要写得不是特别差,他就决定将冯超的新作给发出来。

    他拆开信封,将信封里的稿子给取了出来。

    “呵!稿子挺厚的。”王中岳笑了起来。他心说,这孩子不会是给我写了个短篇投过来了吧?

    有些文学爱好者根本不去了解投稿的报纸杂志的稿件需求情况,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投稿,那样会极大降低投稿的成功率,同时,也会极大地挫败投稿者的自信心。

    写文投稿,那也是需要很多技巧和经验的。

    王中岳饶有兴趣地开始看稿子。

    题目:人生三题。

    王中岳摇摇头:思考人生,这个主题有点大了,就是对作文老手甚至是专业作家,也不好驾驭啊!

    这孩子有点好高骛远呀!

    不过,想到冯超的那篇征文写的其实还是对死亡的思考,王中岳心想,大概天才的孩子都早熟吧。别的十多岁孩子还在玩泥巴呢,天才少年们已经在忧思人生的各种问题了。

    看来,这次冯超是一下子寄来了三篇稿子。

    先看第一篇,文章的题目叫:为什么存在。

    这文是在感悟生命的意义,将人生解析得淋漓尽致,虽然观点不算新奇,但是讲得还是相当有趣,句子也很有意味。

    如果再联系到作者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那这篇文字就真的很惊人了。

    这篇文水准相当高!属于难得的小随笔。

    王中岳这么想着,又翻到了第二篇稿子。

    这篇稿题目叫《执念》。

    人因为自己会死而惶恐,因为害怕死后自己的一切都将被时光湮灭而忧伤,百年之后,原来我们的人生都将一片荒芜。

    这篇文前面都在讲这种惶恐,这种忧伤。然后,在文章的最后,点出了主题:人类最虚妄的执念大概就是青史留名了,死也要把自己挂在墙上刻在碑上,永生在后人们的心中,妄图精神不朽烛照千秋。

    这篇文大概就是对世人忧思的一种委婉讽刺了。

    质量那是相当的高啊!

    大多数的成年人都不会对人生有这么深刻的思考吧?

    王中岳的心一下子兴奋起来。

    他迫不及待的看第三篇稿子,这稿子的名字叫《全世界的信仰》。这篇文说的是人的信仰。

    随着科学的昌盛发展,鬼神都遭到驱逐和流放,人类的信仰神殿轰然倒塌了。

    这是个失去了信仰的时代,而没有了信仰的社会,丑态百出,很多人活得荒诞而迷茫。

    但结尾又是十分有力地一转,无限辛辣讽刺地说:人类现在统一信仰的是金钱教,金钱正主宰着人类社会的一切!

    文章的主旨一下子就被拔高了。

    1990年代的华夏,正是精神、信仰双重迷失的时代,各种社会不良现象纷纷出现,整个社会已经因为改革开放而天翻地覆,拜金主义在这时盛行,金钱至上的论调被很多人所推崇。

    冯超的这篇文,明着是说信仰问题,实则是对这种社会现实的辛辣讽刺。

    王中岳看完三篇稿子,十分的高兴。

    这三篇稿子,非常的棒呵!

    如果自己能将之在本报同一个版面上发表出来,再以编者按予以推荐,想必会再次引发社会轰动效应吧。

    这样以来,冯超这个文学神童的知名度也会在本省范围内渐渐打响。

    只是,一下子给一个人发三篇稿子,尤其是作者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这个难度还是相当之大的。

第41章 重点栽培() 
南河晚报的“大河副刊”那是全省文学爱好者乃至作家们的创作园地,大家都盯着呢。之前就是本省名家,也都没有谁得到过这样的发稿机会呢。

    而且,“大河副刊”现在挤压待发的稿子也是相当之多,足足有一百多篇,都够副刊发半个月的了。

    在版面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给一个孩子一次发这么多稿子,也真的是有点说不过去。

    王中岳有点纠结。

    他想了好大一会,决定去找文艺部主任王世襄申请一下。

    “中岳来了,请坐,请坐!”到了王世襄的办公室,王世襄热情地招呼他在沙发上坐下来。

    王中岳是本报自身文学副刊编辑,也是文艺部的副主任,还是本省小有名气的诗人,所以,他在南河晚报还是有相当浑厚的人脉,也是较为受人尊重的。

    “王老师,我这里有几篇稿子,想请你看一下,给个处理的意见。”王中岳笑着将冯超的那三篇稿子给递了过去。

    王世襄笑道:“中岳,你这也太客气了吧?在副刊审稿方面,你比我专业多了。”

    “你先看看,看了之后,咱们再谈。”王中岳说。

    “好,那我就看看。”王世襄说着就开始看稿子。

    他很快就看完了三篇稿,点点头说:“是三篇质量还算不错的随笔,这是一个人写的?”

    “是啊!这三篇稿子是一个十三岁的乡下孩子写的,我想你很可能对他也有印象,就是我上次在副刊版面上隆重推出的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