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夜未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乐夜未央-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妾不知陛下召见……”兮君想尽快结束这次觐见。

    刘弗陵一怔,神色又有些恍惚了。

    兮君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若是无事,何必那样正式下诏于她?

    不过,这一次,刘弗陵没有怔忡太久。

    片刻之后,年少的天子用有些飘渺的声音言道:“……朕想知道,皇后以为大将军为何不愿其女为小君……”

    兮君讶然:“……陛下?!”

    刘弗陵苦笑——话未说完,他便回神了……话却是收不回了。

    讶然之后,兮君只能摇头:“妾不知……”

    “不知?”刘弗陵不相信,“皇后是不敢说……”

    兮君摇头:“大将军如何想法,妾的确不知……”

    刘弗陵再次哑口无言。

    兮君想请退了,却听刘弗陵忽然问道:“大将军欲嫁女于何人?”

    兮君一愣,再次不解了。

    “大将军不愿送其女入内……”刘弗陵抿唇,“世上何人比朕更贵?”

    兮君再次一脸茫然。

    刘弗陵冷笑,向前倾身,扶着身前的长几,对自己的皇后道:“朕闻大将军当日也不愿皇后入内,然否?”

    兮君点头——这不是秘密,她也听身边的人说过。

    “大将军如此不屑于外戚之位?”刘弗陵质问。

    兮君心中一震,面上却没有显露,她抬眼反问:“外戚之位有何益?”

    刘弗陵张口想说什么,却是一个字都不说出来——上官家可是实实在在的外戚,可是……

    少年天子苦笑:“……原来如此……”

    ——霍光是大司马大将军,何必再加外戚的名位?

    ——锦上添花吗?

    ——或者……盛极则衰?

    刘弗陵沉默了。

    兮君同样沉默地低着头。

    ——她的外祖父为什么不愿女儿入宫?

    ——当年,她的外祖父又为什么不愿她入宫?

    ——这些问题……她从未想过……

    ——现在,她却不能不想了了……

    兮君只有九岁,也许在有些事情上,她的确是懵懂无知,但是,经历了一个月前的事情之后,对这些问题,她绝对不是茫然无知的。

    她能想到答案,也因此惊出了一身冷汗。

    ——她的外祖父……

    ——大逆!

    兮君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个骇人的罪名。

    然而,下一刻,年幼的皇后便被所有的惊骇感觉全部按捺下来。

    ——也许……

    兮君心中兴起了一个古怪的想法。

    ——她的外祖父并不忠于这位少帝……

    ——这与刘弗陵的想法惊人的相似。

    一片寂静中,帝后二人的心竟有些重合了。

    ——尽管如此,两人仍然没有默契。

    仅仅相隔一张长几,帝后二人甚至没有对视一眼。

    “陛下!”

    呼唤的声音从殿外传入,穿过层层锦帷之后,声音已经辨不清了。

    刘弗陵循声望向殿门,刚要出声,又沮丧地转头,片刻之后,他看向自己的皇后。

    ******

    金赏站在天子的寝殿外,虽然未敢妄动,但是,很显然,他已经是心急如焚了。

    帝后二人的侍御皆站在在殿门外,好奇却沉默地望着金赏。

    金赏已经唤过天子了,然而,殿内并没有任何回应。

    ——本就是逾矩的举动自然不能再做。

    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殿门内传出叩门的声音。

    立于殿外的侍御连忙将门打开。

    “陛……”金赏脱口而出的话语只说了一个字便不得不噤声了。

    “中宫!”殿外的众人同样惊讶。

    兮君没有理会众人的惊讶,打量了一下殿外众人,最后,将目光停在了金赏身上。

    “方才何人唤陛下?”虽然已有答案,但是,兮君仍然这般问了。

    金赏连忙向兮君行礼,答道:“中宫长乐未央。臣有事奏上。”

    兮君走过殿门,在殿外对金赏道:“君入殿。”

    “谢中宫!”金赏再次行礼,随即便匆匆入殿。

    金赏素来稳重,这般急躁让兮君与众人都不由深感意外。

    “金侍中……”兮君疑惑地看向自己的侍御,众人却只能摇头。

    倒是另一位金侍中笑着答道:“家兄只是忧大将军于前殿久候,以致耽搁大事。”

    “大将军在骀荡前殿?”兮君讶然失声。

    金建点头:“正是。”

    “大将军为何事而来?”惊讶过后,兮君也不由好奇。

    金建不在意地答道:“大将军奏上用玺。”,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42、赦() 
    骀荡宫后寝,刘弗陵接过尚书奉上的简册,看了一眼垂首端坐的霍光,见他一言不发,不由稍稍犹豫一下,才缓缓地展开那份简册。

    简册以尺一板编连,每板书写两列,分明是一道已经写好的诏令。

    刘弗陵用力捏了一下手中的简板,半晌才认真地看向尺一板上的字。

    ——“制诏:燕王迷惑失道,前与齐王子刘泽等为逆,抑而不扬,望王反道自新,今乃与长公主及左将军桀等谋危宗庙。王及公主皆自伏辜。其赦王太子建、公主子文信及宗室子与燕王、上官桀等谋反父母同产当坐者,皆免为庶人。其吏为桀等所诖误,未发觉在吏者,除其罪。”

    ——竟是大赦?

    刘弗陵讶然抬眼,却见霍光岿然不动,他心中一紧,将所有的激动都按捺下去,低头又重读了一番这份不算长的诏书。

    “大将军……”刘弗陵有些不敢置信。

    “陛下。”霍光仍旧是一派平静恭谨的样子。

    刘弗陵定了定神,右手按在简册,认真地询问:“大将军欲赦罪人?”

    霍光摇头:“并非赦罪人。”

    刘弗陵一愣,低头又看向面前的简册,没等他再看明白,就听到了霍光的解释:“谋反罪无可赦,相坐者亦死罪,实可怜悯。”

    霍光的语气虽然依旧平静,但是,其中的悲悯之意却是很清楚的。

    听到这样的解释,刘弗陵却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怜悯?

    霍光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刘弗陵的反应,他继续解释,语气依旧平静:“……燕王为先帝长子,宗室之中甚有人望,与其谋反者,多是对其甚为信服,自不可赦;陛下乃少帝,威信不足,宗室之中,纵未与谋,亦非忠于陛下,若陛下厚恩,赦反者之父母同产当坐者,宗室岂……”

    “如此重恩……大将军不觉过矣?”刘弗陵打断了霍光的话,原想冷笑质问,却终按捺下来,尽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谋反之事,大逆之罪,尚加此重恩……

    ——天下人会感恩,还是认为此案……不实?

    刘弗陵心中冷笑。

    ——或者是这位大将军自己心虚了?

    刘弗陵气郁难解,哪里能真的掩饰住自己的想法,霍光抬眼看向年少的天子,稍稍打量了一下他的脸色,便再次垂下眼,不在意地道:“宗室谋反,赦其坐者,本有先例。”

    “孝景皇帝时,七国反乱,首事者之父母、妻子、同产皆没入为官奴婢。孝武皇帝建元元年方赦遣之。”

    刘弗陵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

    ——那并不是孝景皇帝所兴之例。

    ——孝文皇帝元年十二月,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徙琅邪王泽为燕王。吕氏所夺齐、楚地皆归之。尽除收帑相坐律令。

    ——汉初,律令定:“罪人完城旦、鬼薪以上,及坐奸府者,皆收其妻、子、财、田宅。”

    ——正因孝文皇帝除收孥相坐之律令,处理七国之乱时,孝景皇帝才能够对谋反者的亲属处以收孥这种宽恤之刑。

    ——依汉律,谋反者,其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认真想一想,这道诏书虽是言赦,实际上却是更加严苛。

    ——若无此诏,按七国之乱的先例,谋反之人的父母妻子不过是没为官奴婢,如今,虽然是免为庶人,但是,明文只限于父母与同产,其妻与子却是非死不可了。

    ——而且,这个赦免只限于宗室之人。

    ——最起码的,上官家与桑家是不赦的。

    刘弗陵冷笑出声:“大将军,朕有一事甚感好奇。”

    “不知何事……”霍光恭恭敬地接口询问,却再次被刘弗陵打断了话音。

    “此番谋反之人,是否仅余宗室与长公主子可与赦?”刘弗陵冷笑着问道。

    毕竟生在宫中、长在宫中,刘弗陵纵然怒不可遏,也无法将话说得更加直白了。

    ——再直白一些,刘弗陵就得问霍光,是不是除了宗室,涉案之人都已经死了?

    霍光在宫中三十余年,又怎么可能不明白刘弗陵这种近乎直白的质问意味着什么?

    他眨了眨眼,唇角动了动,神色却没有变化,不过片刻之后,便开口对少帝道:“陛下,诏中有云:‘其吏为桀等所诖误,未发觉在吏者,除其罪。’陛下之问,臣无言以答。”

    ——霍光的意思,此案根本没有彻查到底。

    刘弗陵哂然。垂眼沉吟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目光投向正前方所设的漆屏上,良久未动。

    漆屏并没有特色,并不值得天子瞩目。霍光很清楚,这位少帝是在看漆屏外的皇后。

    ——君臣议事,兮君主动退到了殿外。

    其实,即使是避嫌,兮君也可以退到内殿的,但是,兮君仍然选择了殿外。

    在殿外看到外孙女时,霍光是惊讶的,虽然,打量了一番之后,他略感放心,但是,无论如何,她不该站在殿外。

    帝寝门前,祖孙二人不便多叙,双方见礼之后,霍光便进殿了。

    进了殿门,霍光立刻就明白了外孙女为何宁可站在殿外了。

    ——熏香!

    ——浓烈的熏香让他差点就喘不过来气!

    掩鼻适应了一会儿,霍光才继续随宦者往前走,心中却是不无震惊。

    ——如此浓烈的熏香……明显是在掩饰什么……

    这一个多月,霍光一直没有觐见皇帝,因此,他并不知道刘弗陵的情况——当然,他知道刘弗陵一直病着,但是,他不知道所谓的“病”是什么概念。——因此,见到刘弗陵时,霍光真的是吓了一跳,好半晌都没有行礼,还是,刘弗陵一声轻笑,他才回过神,连忙稽首再拜。

    ——这位少年已经病到这种地步了吗?

    这种状况是完全出乎霍光的意料的。

    不过,不管如何震惊,片刻之后,霍光也就镇定下来了,心思一转便想到另一桩事——既然刘弗陵的病情已经如此严重了,为什么每日的奏报仍然是那么轻描淡写呢?

    霍光心中凛然,神色也越发地冷了下来。

    ——看来,是必须请这位少帝尽快移宫了。

    自从卫太子的事情之后,霍光便不敢再小觑宫中的阉人——他们忍受着屈辱活下来,自然会紧紧抓住能抓住的一切!谁敢夺走他们仅有的一切,他们就敢对付谁!

    ——这位少帝的外祖父就是那些阉人中的一员。

    ——这位少帝很容易赢得那些阉人的忠心。

    ——就如同他很容易赢得军中将尉的忠心一样!

    借助这次的谋反案,霍光已经清理过一次禁中人事了,不过,从今天的情况看——那远远不够!

    霍光垂下眼,暗暗思忖。

    此时,见刘弗陵看向皇后,无论刘弗陵是想暗示什么,这个举动都让霍光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

    不过,那些事情并不是眼下最迫切的问题。

    “陛下?”霍光稍稍扬声。

    刘弗陵收回目光,再次看了一眼面前的简册,随后看向霍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少年天子询问自己的辅臣:“大将军为何此时才欲行赦?”

    霍光没有错认刘弗陵的神色,因此,不由就怔住了,良久才道:“陛下何意?”

    刘弗陵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朕以为大将军对皇后甚为爱惜。”

    霍光默然。

    ——刘弗陵的话很含糊,但是,霍光又怎么可能不明白?

    ——既然有赦罪人的想法,为什么不赦上官家?

    ——皇后毕竟是上官氏……

    刘弗陵没有再多说什么——若是在见皇后之前知道这件事,他很可能会冷嘲热讽一番。

    ——即使,他自己也清楚,霍光拿定主意之后,他的一切想举与作为都是徒劳无用的!

    ——他仍然会那样做!

    ——他已经压抑了太久了!

    ——他需要发泄!

    可是,就是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