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重娇-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闭着眼睛呜呜啦啦哭个不停呢,王太后却视若至宝一样地接过来,抱着指向眉眼笑道:“瞧这眉眼俊的,像陛下。”

    太后说好看自然是好看的,旁边人自然纷纷附和。

    王太后抱了回孩子,又把乳娘叫过来叮嘱了才把孩子交给她。又说:“产房老身就不去了,宁良人的功劳老身和陛下都记着,叫她好好歇着吧。”

    流珠一愣,反应过来心头也是狂喜。她们七子这是又提身份了,太后金口一开便是板上钉钉了。

    刘彻这几日都在宣室殿中就马政和军事同大臣们磋商,忙的晚上都是睡在宣室殿。

    好容易理出了些头绪,就听到了宁蒗生下小皇子的消息。

    刘平去后,宫中也很是需要点喜信。当下便更衣了往宁蒗宫中去瞧瞧孩子,也没有进产房,只看了看孩子叫宁蒗好生休养便往王太后宫中去了。

    刘彻个性激扬,侍母倒是极孝。即便王太后亲手害死了昱儿逼走了阿娇,叫刘彻每每想起来心中恨的不行。

    但想想这许多年她的不容易,想想换过来王太后处在他的情景上绝对是会原谅他的。

    刘彻虽做不到原谅,却到底心软了下来。平日里还是隔上几日就来长信宫中问安,心中想就当作还这么多年欠母后的吧。

    到底忍不住想以阿娇以昱儿为代价,这个代价到底也太大了。

    于是本就没话说的母子间,变的更冷清了。刘彻到了长信宫中,干巴巴问过几句王太后起居后就再也找不到话说了。

    王太后不在意,自己起了话头。“陛下去看过宁蒗了吗?”

    见刘彻点头,便又道:“她生育有功,老身便做主给她升个良人。”

    刘彻点头,“这些小事母后做主就行。”说话间就要起身,王太后还想再说什么却无奈发现自己也找不到话说。

    只得起身又叮嘱了几句要保重身体,便看着刘彻走了。

    如云却有几分不解,跟着王太后也有年头了,说话不用太多忌口。“太后,宁良人提前了大半个月产期,这不用给陛下提提吗?”

    也好跟陛下多几句话说啊。

    王太后微笑着摇头,“他心中有数呢,让他自己去折腾吧。老身提了,再以为给宁家说情。”

    宁蒗生育了皇子,于皇室有功。要是一般的事,王太后自己也就顺手办了。

    只是宁氏贪污为害一方,是陛下亲手揪下去的,她怎么会为了一个妃嫔去为难自己儿子?

    王太后猜想的没错,刘彻回了温室殿果叫来春陀。“去查查,宁蒗是不是知道了宁家的事?”

    待知道准确答案后,他也不管消息是怎么透到宁蒗宫中去的,左不过是那几个人。

    却想看看宁蒗会不会找自己求情,平日里到宁蒗宫中去还是同以前一样一般无二。

    十一月宁蒗出月子后,宫中大办了满月。宁蒗正式进为良人,小皇子取名为闳。字义宏大,比起刘平的名字显而易见是好了不少。

    宁蒗在满月上笑的温馨幸福,望向刘闳的眼神几乎可以把一切坚冰融化。

    却还是没有向刘彻提起要给她娘求情,要不是知道她因为这事动了胎气导致提前生产了,刘彻还真的以为她真的不知道。

    开了年后进了二月,尹月娥也生下了皇子,取名为胥,意为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七十八章 给你准备的() 
却没有给尹月娥进身份,两个人又重新平起平坐了。

    宁蒗却还是30没有提,她始终没有提。

    直到元光五年十月末,刘闳整整满了一岁后,终于传来了宁蒗之母重病不治死在流放中的消息。

    宁蒗还是没有哭,最起码在他去宫中她还是盈盈笑着逗弄刘闳。

    刘彻忽然觉出了老大的没意思,他不明白自己期待什么。期待她求情吗?

    宁蒗究竟是知道没用才不求的,还是不愿意给自己和刘闳招祸不求的。总而言之,结果就是她提都没有提。

    她提了,刘彻也不能法外开恩,还是得叫她娘去流放,但好歹能有医有药。

    宁蒗不提,刘彻还得说她一句知趣。只是心中到底不好受,说不清是为了宁蒗还是自己。

    儿女报给父母的到底是太少了。

    就像他,心中不也是一直为了阿娇的事同王太后之间有一层薄薄的却又那样坚韧的隔膜吗?

    这么想来到底还不如像尹月娥那样太,惹恼了自己是不错,却到底是随着自己的心。

    于是时隔一年多,刘彻又再次踏入了尹月娥宫中。

    只是,她也变了。变的也跟别人差不多了。

    刘彻原只是恼恨她犯了自己的忌讳,至于这么久再也不去看她倒也不说拿捏她,而是一去就会想起昱儿想起阿娇。

    没成想

    刘彻望着尹月娥虽然偶尔还是敢说两句玩笑话,却是仔仔细细拿捏着分寸说的。哪怕自己劝慰了她几回,她也还是不变。

    刘彻心中就更觉得没意思了,有半个月没有进后宫。

    他到底期望什么样的人呢?

    他对自己说阿娇离开你之后能过的很好,你也不能太差。

    但却怎么也找不到他想要的人。

    不怕他直犯天颜的自然是不喜欢的,没有一点脾气跟软骨头的他更不喜欢。

    想来想去,只有阿娇。

    只有她能站在自己身边,同他一起看着这天下,还叫他那么自然那么舒服。

    *****

    一年的时光不过弹指一挥间,秋去冬来,春来夏去,眨眼又是一年深秋。

    阿娇的生活每日千篇一律,倒也不觉得枯燥。在这山中,每日能在奇门遁甲中进步一点点是乐趣,给张良做两顿可口的饭菜看他满意点头也是乐趣,听雨声看花开也是乐趣。

    这样的生活倒也不错,除了没有彻底解开张博达的两个心结几乎就是完美了。

    第一个心结自然是竹歌,只是这也是不能强求的。阿娇能做的也就是受张良吩咐多开导他一点,不要让他走了死胡同。

    第二个心结是张良,虽然阿娇也把张良有意说给她的话转给了张博达,他也只是略略松动。

    阿娇在此之中本就没有立场,更何况私心里也觉得张博达王母必定也是深爱过张良的。

    才会把一生花在他身上,哪怕没有回报,哪怕拥有的是一个永远也不会爱自己的人。

    这样的爱,更深层,更缠绵,更叫人心酸。

    我们总说爱一个人不必计较得到的,但除了父母对子女,这世间能有几份爱不求回报呢?

    我们渴望爱人,也渴望被人爱。

    这不可耻。

    人在千百年进化中更是天生的趋利避害,对自己不利的事做过一次,到第二次哪怕强迫自己去做,心里也是有排斥情绪的。

    只有爱人,是一个例外。

    爱一个人到了极致,他对你笑一笑就能把这许多年的付出全觉得心甘情愿。

    张博达王母就是这样的人,她叫阿娇觉得敬佩。

    因为这样的爱就连陈后也做不到,如果她能做到,就不会重回后宫隐隐第一人还会阴郁而死。

    爱就像糖果,吃的就会渴求更多。

    有了这样的心思,阿娇不被张博达说动就已经是万幸了。

    好在到底祖孙两血脉相连,阿娇也不是太担心。

    她可以慢慢去等让亲情和时间荣华他们的隔阂,却自己也没有想到,张良不预备给她这个机会了。

    这日晚间,阿娇温习过所学后正待起身行礼回红楼去,就听张良悠悠开口了。

    “明日,嗯,后天吧。皇后便下山去吧,也学的可以了。”

    她一愣,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挂心竹歌这一去再也不得相见的张博达就喊了起来,“现在马上就入冬了,等开春再说吧,您原先说过皇后可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张良看也没看他,却是望向阿娇解释道:“从前是因为你没有自保之力,现在既然有了,也好好看看这天下吧。”

    虽然事出突然,阿娇却也知道总得下山。择日不如撞日,也罢,她便起身郑重地了行了拜礼。

    “阿娇谢过留候大恩。”

    她声音清亮,宛如一捧清泉。

    张良认认真真受了她的礼,眉目间隐隐有了笑意。“好孩子,去吧,出了山轻易不要露奇门遁甲,给你惹祸。”

    阿娇点头应诺。

    张良却又转向张博达,“你也下山去吧,别在老夫面前晃悠。年纪轻轻,见识一下天下,成就一番事业才是你该做的。”

    被教训了一番的张博达当即便小声嘀咕反抗道:“我本来就下山了,是送皇后来嘛。”

    他说是这么说,却又小声不清不楚地说了句什么。

    阿娇没有听清,张良却摆手斥道:“老夫离死还早着呢,趁早滚!”

    原来到底还是放心不下,只是面子上不肯说,心里恐怕早就松动许多了吧。

    张博达也知道张良性子,当下便也没有二话,行了一礼径直退出去了。

    阿娇劝道:“博达也是一番孝心,您不如留下他吧。”

    张良神色淡淡,出了门见阿娇还在身后便道:“他的心在竹歌那个婢子身上呢,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去扑腾吧。受伤也好,结果也罢,总是他自己选的,雏鸟总得离巢。”

    他话音平淡,说完便也不顾阿娇还要说什么,大步流星走开。

    阿娇站在原地,心中几多感慨,却的、也到底只化作一声轻叹。

    她回了红楼中,洗漱完后便把消息先告诉了竹歌。

    “老太公叫我们后日下山去,把东西也理一下吧。”

    竹歌乍一听愕然了下,“行,明日下午我和雪舞就开始收拾。”

    说来也没多少东西,不过是上山时带的些衣服和关口符信。

    竹歌也没放在心上,阿娇自然也是一样。从前怎么上山的,现在还怎么下山。

    却不料第二天一早用过饭后,张良便把阿娇唤到听雨阁中指着满满一室琳琅满目,轻描淡写地说:“这是老夫这些日子为你下山准备的,都拿着吧。”

    说完转身而去,留下阿娇一脸凌乱。(。)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七十九章 倾国倾城李夫人() 
已到了秋末冬初之时,白灼的日光耀眼却清冷。静静地从雕花木窗中淌?31??来,满室明亮中阿娇抬眼扫过去,衣裳鞋袜、锦被枕头、玉器古玩

    她轻轻上前翻看,顿时心里又是失笑又是温暖。也不知道这些是留候什么时候收拾下的,阿娇出了听雨阁去唤竹歌同雪舞来一起收拾,“捡我们最有用的带一些吧,多了也带不走。”

    竹歌听了这话便先收拾熟艾、大黄、芒硝这些中药,嘴里说这可是出门在外拿钱也在荒郊野地买不着的。

    雪舞便收拾衣裳锦被这些生活用品,阿娇在旁归置。至于玉器黄金这些细软倒还不在她们考虑范围内,就更别说竹简棋盘了。

    山中生活自由自在,清闲惬意,比之神仙日子想必因为不差什么了。

    人的天性又是有几分念旧眷恋安稳的,所以在马上离开松石斋之际几个人心下倒很有些难舍。

    张博达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手里把玩着一根狗尾巴草慢慢悠悠地踱了进来,见阿娇几个似乎不准备全收拾便道:“给你预备什么,就都拿着,听他的没错。”

    阿娇便扬起脸道:“穷家富路话是正理,可是山路崎岖,我们怎么带的下去?”

    深秋的狗尾巴草格外地绿,张博达信手把这根纤细的狗尾巴草插进门口的白玉瓶里笑道:“他既然这么给你安排,便自不用你担心。也是能让你走的更远,皇后久在深宫,还不知道这天下间多的是为几吊钱便杀人全家的吧?也不知道那穷人家为了口吃食也敢颤颤巍巍地拿起斧头砍人吧?”

    他一向是书生模样,温和文秀,就是雪舞和他熟悉了也说他没有一般公子哥瞧不起人的毛病。

    却不料他说起世间种种人心险恶处,还是眉目温和嘴角轻笑着仿若吟咏着圣贤文章,不免叫人心间发寒。

    阿娇默然不语,他便收起笑来,“拿着吧都,好歹也能在外面不至于为了饥寒困苦而奔波。”说完便转身出去。

    穷家富路,求人不如求己。

    阿娇玉手一挥,“行,全都收拾起来。”

    满满一大屋子东西分门别类地收拾好,其中像玉器陶瓷之类尤其得注意着重重层层用棉花布条捆起来就更废功夫了。

    直忙到下午时分三个人才对着数十口紫檀木箱子松了口气,下了听雨阁中往主院去准备晚饭。

    后院湖中残荷点点,水光粼粼间冰寒乍现。偶然一只飞鸟掠过湖面,涟漪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