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红女木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网红女木匠-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我这就陪你一起。”

    爷爷奶奶互相夹菜吃饭,叔叔和爸爸还在喝酒,堂弟堂妹陪着。

    喻青莹这会已经不想吃了,于是越过座位找喻凡,“手机给我玩会,昨晚的游戏还没练熟。”

    喻凡看着走回房间的喻青莹,追问道:“姐,你不吃了。”

    喻青莹转身,“我吃饱了先回房间,你们慢慢吃。”

    喻茜兮跟着说:“等会我进去陪你,青莹。”

    喻正放下酒杯,和侄子侄女讲两句,“你们别管她,从小被我们给惯的听不的一句不顺心的话,她妈妈在家只要说她一句,嗬,转脸就不吃饭了。”

    “这么大的人放着好好的工作给辞了,非要写网文,写就写好了,一个月几乎不出门,时间长了肯定会脱离社会的。”

    “我都不想说她了,不就是有过一次失败的恋情么,谁谈恋爱就能说一定会结婚。”

    “哥,你喝多了。”

    “我没有,这丫头是越大越不让人省心,我已经想通了,缘分没到,我们再跟着着急也没用。”

    喻凡喻茜兮很想解释说,喻青莹早就走出上一段感情了,但是面对长辈不敢插嘴,只能用眼神向奶奶求助。

    凤修侠又开始训儿子了,“我孙女怎么了,我看比你们好多了,想当年,你们一个个的谁没有让我操心,我看这几个孩子都比你们年轻的时候好太多。”

    喻中华指着儿子女儿,“快,你们跟奶奶说,我有没有逼过你们找对象结婚。”

    喻茜兮喻凡配合着摇头,喻中华满意的笑道:“你看,妈,你以后教训哥没关系,别顺带收拾我。”

    喻茜兮捂嘴笑,随后站起来,和长辈们说她现在回房间找堂姐玩。

    喻青莹刚摸到手机没多久,喻凡的电话就响了,看到来电显示的号码是堂弟的女朋友,她又不方便接,于是回了系统自带的短信,准备玩了这一局再出门喊堂弟,给他女朋友回电话。

    并非一定要玩了这一局,发短信后,她有在房间里喊几声,只不过外面有点吵,她又懒的起身走出去。

    前后大约过了两分钟,喻茜兮就进来了,喻青莹让喻茜兮站在门边喊喻凡。

    喻凡进来,随手就拨回女朋友的电话,还没说两句就走到外面说了。

    “哎,喻茜兮,你听到他女朋友说话的语气了么?”

    “听到了。”

    “好像生气了。”

    “嗯。”

    “我有给她回短信,说等会再打给她,最多就两分钟,真的。”

    “别多想,没事。”

    “不行,我要出去看看。”

    喻青莹跳下床,急匆匆穿好拖鞋,她找了一遍才在书房找到喻凡,嗯,好像堂弟也有点生气了,她真的只是晚两分钟,难道说晚两分钟回电话很严重么?

    喻青莹小心的问:“有没有事,你女朋友生气了么?”

    “没事。”

    “我最多晚两分钟,真的。”

    “没事的,姐,手机给你继续玩。”

    “不要了,不要了。”

    “等我回去,从公司帮姐买个手机。”

    “我有手机,再说也没几个朋友需要联系的,你给喻茜兮买手机好了,她那个都用好几年了。”

    “哎,你们两,我不说了。”

    “呵呵。”

第26章 再开新书,写古言种田() 
喻青莹回家前,顺带又帮了堂妹喻茜兮一次。

    等晚上9点一到,她又开始无聊了,旧书已经完结几天了,原来打算再开新书的话还是写现言,没想到过完端午节后又换了思维。

    一直重复某种文风,思维模式就会变懒,遵循固有的套路,长此以往写起来也没有什么激情;再者更换文风对新人作者来说,并不是坏事。

    新人写手的读者基数就那么点,完全用不着额外的担心,没准还能增加点读者量。

    所以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她要换什么风格题材的类型?

    任何一种题材都会有其可取之处,比如总裁文,尽管此前她几乎不看,但自从写书后十天半月的手滑点开一两篇,也有过顺着看下去的情况。

    只要有读者喜欢,那么就一定有存在的合理性。

    前段时间,她在打扫房间的时候,翻到一份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时无聊就拿起笔测试下自己能考多少分。

    她当年算是叱咤过校园风云榜的人,若不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高考没有发挥出平时的水平,怎么都不会离她心心念念的帝都京大,差距太远。

    至少应该有去帝都读大学的机会,不会只能选择待在本市读师大,又学了她不太喜欢的专业。

    对照答案批改后得到的分数,很打脸。

    她卯着劲将这套高三模拟卷的形式,与她记忆中当年的高三试卷作对比,结果发现这套试卷上来就是一大篇的阅读理解,她当年做的试卷第一大题是选择题。

    此外,考题所涉及到的内容与她们当年所学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共性可比,准确的说,现在的试卷比以前难多了。

    作为一个距离开新人写手最后一公里,同时又很有原则的未来大神薄荷青莹,认真细致的得出为什么网站的读者喜欢看那些她很少看的小说了。

    以及各大写作论坛和写作爱好者,口口相传的业内经:一定要分段,每段字数最好不要超过五大句;一定要在开篇前三章写到主角,一万字出现高潮,还要记着前几章不要出现过多的人物等等。

    这些颇有争议性的业内经,因为一份高三模拟卷让她再次有了深刻的领悟。

    试想:

    一个刚刚做完好几套试卷的学生,睡前拿到手机点开网站,想找一本小说来缓解一天的压力。当翻到一本上来就是大长篇,内容写的又类似于说教之类的东西。

    一个刚刚下班,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回出租房的上班族,想找一本小说来缓解一天的疲惫。当翻到一本上来就是各种人物,节奏慢,写的又比较杂乱无趣之类的东西。

    请问:他们和她们,还有阅读下去的欲望么,答案很显然。

    喻青莹想来想去,她似乎可以尝试着写古言历史类的新书,以前写过不少古言小说,这些古言小说基本是短篇,字数最多的大约有10万字左右。

    两年的写手经历,她最大的收获不是稿费,是由此总结出来的写作秘诀。

    写作秘诀即网文和小说的创作核心——故事和情绪。

    再说通俗点,她认为现在的网文就像宋代流行在民间的戏剧,因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精神需求跟着发展。

    即便是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也有着追求精神享受的渴望,来满足和赶走劳作的疲惫。

    很多人会拿传统文学和网文相比较,其实这很可笑。

    喻青莹的认知告诉她,没有任何一种故事或情绪能脱离人的需求存在,传统和新事物都会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非要比较出孰优孰劣,难道不可笑么。

    假如穿越到宋代,恰好围观到一个喜欢听戏剧打野呵的百姓,旁边还有个满口谈到前朝或出现在戏剧之前的同类型娱乐剧种,以此劝说听戏剧的人要远离,追求某种理解上的阳春白雪。

    那么结果大致有如下的可能:听戏的人脾气好,不予理睬;听戏的人脾气一般,脸上笑嘻嘻,心里想这人敢是吃多了;听戏人的脾气不好,劝说的人很有可能挨一顿胖揍。

    喻青莹想要分享的故事和情绪,一直是有关于奋斗和励志的。

    奋斗和励志若是加入到古言历史类的创作中,她更偏于去选择种田文。

    历史分类需要写手有丰富的阅历,以及深厚的文学底蕴,因为读者中并不缺少有水平的人,一旦出现一些原则或概念上的错误,读者中会有人留言指出写手存在的问题。

    嗯,她决定新书写古言种田文。

    蜀山区,言家。

    言也又在微博上遇到万坤。

    “言崽,听说小鱼妹妹答应教你了。”

    “消息倒挺快的。”

    “哈哈,约个时间,万哥带你过去。”

    “认的路。”

    “算了,和你说实话,大鱼找我说要防止你中途变卦。”

    “站错队了你。”

    “万哥当然还是多偏向你一点点的,再说,你要是真的和小妹妹处朋友,我赞成。”

    “感觉我是带着任务或者不可告人的目的去的?”

    “没有,没有,我相信言崽的人品。”

    “呵呵。”

    “来,约个准时间。”

    “到时候再说。”

    “别。”

    “这么怕大鱼?”

    “谁怕她了!”

    言也嗤笑一声,退出微博,小鱼周围无聊的人还真挺多的。

    一次两次无所谓,次数多了,他会有一种被窥探的感觉,即便是真有什么想法也不关别人的事情,除非双方心意相通,否则再多的助攻也没啥用。

    至于什么时候去喻茜兮的知鱼工作室,言也现在尚未确定。

    师父的木器漆修复工作还有很多,他多学一点就能多帮到一点,因此下班后的时间不仅要学习木器,还要研究学习木漆器的脱水修复的相关资料。

    一星期最多能去工作室那边两次,这也是他前几天决定买工具自学的原因之一,若是她再晚几天说,他可能就不会回答的这么快了。

    习惯了理性思维的他,最近做事总是会考虑到不想让别人失望。

    这个别人,就是小鱼喻茜兮。

    言也洗完澡后,靠在床边,调好合适的光照再翻开书。

    趁着年轻多看书多学习知识总是好的,以他的智商都觉得年龄大一点后的记忆力,没有以前那么好了,所以古人说勤学要早。

    已经游到身边的小鱼,先歇一会,他现在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有空的话再去找她。

第27章 买什么礼物,送给女生() 
知鱼工作室。

    端午节过后的一周,喻茜兮不仅通过了她妈妈的考核,还加班加点的完成了6月要上的新品,等摄影师拍完作品上传到网店后,她享受了几天月底到来前难得的空闲。

    今天又在工作室等了一天,她收起7月份的新品设计稿,打算用回家前1小时准备下工具。

    她走进工作室区域外的隔间,蹲下身,双手用力拉出一个略显笨重的木箱,拂去灰尘再打开。

    上面一排整齐摆放着:平凿、圆凿、斜刃凿、规、矩、锉、砂纸、钢卷尺、钢直尺。

    工具箱内有长刨、中刨、短刨、光刨、槽口刨,往下翻还有木钻、墨斗,斧,羊角锤,磨刀石……

    喻茜兮童年的记忆跟着工具箱打开了,那时候她经常看到房间里有一条长长的高板凳,爷爷叔叔还有爸爸会经常拿着刨子,用手按住刨子两边在木料上往前推。

    推一下就出来一层卷卷的刨木花。

    她蹲在地上捡,从中间一捏,就变出一颗像刚刚萌芽的花,闻着还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大约从那时候起木匠这个词,就与她结下了缘分。

    传统的手工艺,古老的传说和书籍,她站在尚未完工的家具前,摇着蒲扇听的津津有味。

    “兮兮,知道这叫什么?”

    “大锯子。”

    “对,这是祖师爷鲁班发明的,有一天他去山上,一不小心,手指被带有锯齿边缘的野草割到了,他回来后就发明了锯子。”

    “锯子用完收起来的时候,要将这个像小棍的木条转下来,然后锯绳变松了才可以。”

    “还有刨刀,用之前要用磨刀石磨一下,用完后敲一下就取出来了,有时候还要用牛角擦擦点油。”

    “嗯。”

    “兮兮,快捏着这边跑远一点,爸爸要给木头弹线了。”

    “来了,我知道这个东西叫墨斗,上次听爷爷说过鲁师爷家里的人都喜欢发明东西,他们很聪明么?”

    “聪明。”

    “爷爷还给我买过漫画呢,青莹拿走了,没还给我。”

    “给姐姐看,你去跳舞的时候,姐姐在家看漫画。”

    “青莹看完就给小凡了。”

    “下次多买点,你们几个换着看。”

    ……

    喻青莹敲了敲刨子,一手拿着取下刨刀,一手拿着磨刀石走到工作区域。

    古人说坦荡如砥,砥就是磨刀石,磨刀不误砍柴工。

    取水,边磨边泼水,擦油……随后再检查一遍工具箱里的工具。

    这工具箱和这些工具比她的年龄还要大,她想要很久了,直到自己开了工作室才终于拿到手中,只有做些比较大的家具才拿出来用。

    她自己也手工做过几个刨子,加上工作室里购置了不少现代木工工具,因此这个工具箱倒像珍藏品般放在隔间,每两三个月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