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的前卫家长手册:家长的革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颠覆性的前卫家长手册:家长的革命-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来这个孩子也是个“小明白”,什么都懂。这爷俩就开始对话起来,我倒成了多余的人了,两个人都觉得自己说的有理,最后让我评判谁对谁错。我笑着起身告辞,因为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的。

我才和这个爸爸坐了一会儿,就已经受不了他的“博学多识”了,不知道和他朝夕相处的人怎么过来的,看看这个孩子,我就知道他已经沾染了这种毫不谦虚的习气,好像什么事情自己都明白。

博学当然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博学未必等于掌握了真理。有的家长是很有学问,知道的东西很多,也能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提供很多建议。这是否就证明家长在孩子面前可以摆出“我什么都懂”的姿态呢?当然不是。

据我所知,越是懂得多的人,越是会觉得自己知道得太少。因为他的知识面宽了,相应的知识外围也就增加了。这论证了一个道理:越是有知识的人越是觉得自己无知,而无知的人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很谦逊,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前人、老师、朋友,像这位家长这样不客气的倒是很少。家长这样自满,不仅阻碍了自己的发展,把未必准确的知识传授给了别人,而且也对孩子造成了很不好的暗示。如果家长时时保持谦逊的态度,孩子自然也就不会盲目自夸了。

建议那些生活中的“大明白”,偶尔承认自己不明白,把问题交给孩子去思考和解决,或许你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东西未必明白。

第五章 暗示:家长无意识间传递的错误信号 别让别人用你的

    分享快乐,快乐就加倍;分享痛苦,痛苦就减轻。分享是现代社会的合作基础,但有很多家长舍不得让别人的孩子用自家的电脑,舍不得让孩子把好东西拿出来分享。这样的暗示,只会让孩子认为:分享是一种损失,无形中培养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崔老师,我孩子现在进步很大,但是我却很担心。”

“担心什么?”

“说实话,听说您要来培训,我就很担心。如果别人家的孩子都听了您的,那我家的孩子岂不是就没有优势了吗?”

这是一个家长给我打电话时的情况,我还能说什么?有的家长太自私了,这种情况,只会培养出自私自利的人啊。

我曾遇见过这样一个家长,他说自己的孩子成绩很优秀,现在在寄宿制的学校中读书,基本上不让他们操心,但听我说到交朋友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孩子邀请他的朋友到家里来过,这是不是不正常?

我问他是不是因为家长们也从来不邀请朋友,他说不是,他们常常邀朋友回家打麻将。我想,也许是这个孩子不想给家人添麻烦,所以不带朋友回来。

这时,他的儿子刚好打电话过来,他就在我面前接听了电话。

“嗯,好,我让你妈明天就过去一趟。对了,你的笔记本电脑没有坏吧。这么贵重的东西,别让你的同学拿着用啊。还有,你们男生喜欢相互用生活用品,不要让别人用你的餐具,现在流行病很多的。”

很快,他就挂了电话。我很好奇,怎么才上高中就要买笔记本电脑了,他笑着说,这样孩子能知道更多的外界信息,不能让孩子落伍,再说,有的家庭也给孩子买了,他们不能亏待了儿子。

“您儿子的条件很好啊。”他笑着说还行吧,在他们宿舍里面,他儿子的条件是最好的。其他孩子还没有电脑,有的是乡下人,用东西不知道贵贱,所以他也怕孩子们几下就把电脑用坏了。

“但是,孩子都对电脑感兴趣,他们肯定忍不住想借来用一用的。”我提醒父亲。

“不要紧的,我和他妈妈想了办法的。电脑不是有密码么,我们设了一个很复杂的密码,平时他就把电脑锁在抽屉里,谁借也不给,应该没问题。”

可是孩子会这样做吗?现在的男孩子都很要面子的。父亲得意地说,他的儿子就是听话,说了就照办,不管别人怎么激将就是不借。

“那我就知道为什么他没有邀请朋友回家了。因为,他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朋友。”

父亲听了我的话很吃惊,他说:“你怎么知道我儿子没有朋友?”

“你会和那种连烟都舍不得给别人一根的人打交道么?你的孩子在电脑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在他看来只是听了父母的建议,照章办事,但是在别的同学看来,他是一个非常小气的人,舍不得分享,这样谁会愿意和他来往呢?”

“可是电脑不像书本,万一用坏了也不好找同学负责,还是不借的好。”

“越是贵重的东西,越是需要和别人分享,别人才会觉得这种人够意思。”其实在现代社会,只有“土财主”才会觉得自己的东西很珍贵,舍不得与人分享一下。

十年前,有一部手机还是身份的象征,现在谁都有手机了;五年前,家里有一台台式电脑也是了不起的事情,但是现在,大学生人人都有笔记本电脑。尤其是在中国,新事物的普及速度快得惊人,旧的东西不断被淘汰掉,数码相机、出国游都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了。如果一时舍不得,等到人人都有了,也没有谁再稀罕什么了。越是别人没有的时候,分享显得越是珍贵。

在现在的社会,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只有懂得往别人碗里夹菜的人,才能吃饱饭。懂得分享的人,才有人愿意帮助他、回报他,这样的人也许本身不优秀,但是他会有很多优秀的朋友帮助他提升自己。相反,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只会招人厌恶。

让人担忧的是,现在的孩子似乎越来越不愿意分享了。我的一个侄子本来在重点班,但是他常和我说希望换班,因为他们班上的同学太小气了,不愿意借笔记,明明自己看完了,却说自己还没有看过书;每次考完都说自己考得很糟糕,但是成绩下来偏偏是那些哭得最凶的人考得最好……他觉得班上的人太虚伪了,他受不了。

其实,这些现象很普通,一方面是竞争的压力让他们不敢泄露自己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家长的影响也很重要。像上面的那位父亲,更加重了孩子的自私之心,这样的孩子一生孤独。

学会分享,懂得感谢,这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家长们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同事分享,将自家的特产拿给邻居,这些都是在告诉孩子们,要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第五章 暗示:家长无意识间传递的错误信号 下次再去吧

    “那个,因为有事,就下次再去吧!”家长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给朋友打电话。旁边坐着孩子。“明明有时间,为什么拖着下次再去?”孩子纳闷,“这么说,我要是不想做作业了,也可以像爸爸这样,下次再做也可以?”小心,你的言行传染了孩子!

下午下班了,几个同事呼朋唤友,相约周末去郊区钓鱼,潇洒潇洒。难得有一个周末不加班,所有的事情都通通闪开,你决心有一个自己的双休日。且慢,和孩子约好要去打球的。选择朋友还是孩子?孰轻孰重?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和孩子打球,改日再去也行,联络联络朋友的感情,也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

有人说,这不是拖延,是在权衡利弊。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这种想法的错误之处并不在于是孩子重要还是朋友重要这种对比上,而是在一个人能否在约定的时间内实现他的承诺。

我们都知道,拖延是一个坏毛病,现代社会高度分工,要求每一个人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任务。家长也非常反感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做事情敷衍了事。但是,有几个家长自己做事情是“立刻、现在、马上”的风格呢?我们来自查一下:

你是否敦促孩子快点完成他的作业?

你是否没有仔细看孩子的作业,因为时间不够了就胡乱签上名字?

在工作上你有拖延的毛病么?

你觉得自己算不算一个说话算数的人?

学校安排给家长的任务,你都按时按量地完成了?

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给出一个完全满意的答案。因为生活中的意外有很多,有时候临时安排一个任务要加班,有时候突然遇到老朋友要叙旧,无形之中,很多事情就忘了,或者只能拖延。理由不过是免责的借口。恰恰是执行起来很困难的事情,越需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否则,父母就是在暗示孩子,拖延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孩子的世界是很单纯的,大人们做的事情,他也会学着做;或者同学们都做的事情,他也就跟着做。如果他的家长是按照计划来做事情的,从来不今天推到明天、这周推到下周,他自然就会学习。如果他在学习的过程遇到困难,他就会思考:为什么父母可以做到而我却做不到。这时候他就会约束自己,安排时间,慎重地给出承诺,这些是连家长都要学习和练习的。

现在有的家长说教无力,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父母只要求了孩子,却没有要求自己,“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政策是行不通的,家长们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哪里有说服力。

回到拖延的问题上,我建议家长们不要在孩子面前办事拖拉,也不要在他们面前宣传自己如何按时完成了任务,要让他们知道,守时、守信是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家庭,妈妈是一名歌唱家,爸爸是舞台效果的设计师。这家的孩子从来不会把自己袜子留到第二天洗,他当天换了,就用肥皂自己洗干净晾起来,作业从来不拖拉,也不着急赶完,每天安排好学习的时间,完成了任务之后就跟着妈妈学钢琴。

这家的父母都有自己的时间表,类似于台历,放在客厅里。孩子能从这张时间表上知道父母正在做什么,他们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有哪些约会。有时候他还会提醒父母不要忘了重要的活动。当老师请他向同学们介绍学习的经验时,他说,他说他的父母们从来不把该做的事情留到明天。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孩子学习的时间、玩耍的时间都是转瞬即逝的,在今后的人生中,他们面临的机会同样是转瞬即逝的,不拖拉是抓住机会最起码的要求,而培养这种好习惯的首要条件,就是父母用行动去影响他。

第五章 暗示:家长无意识间传递的错误信号 太难了,算了

    孩子学东西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他们肯定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慢慢解决慢慢进步。有时候遇到一个超出他本人能力的难题时,他会怎么做呢?是放弃还是继续努力?这就要看家长平时是怎么做的了。

现在家家都有电脑了,但是大家对电脑的了解还不多,出了问题需要请专业的人士来修理。我们小区有一个擅长修电脑的人,大家一有问题就找他。

这个人我们都叫他马师傅,是烟厂技术工人,专门负责烟厂机器维护的。他只有初中文化,很早的时候就进了烟厂,从杂工做到现在车间的技术工,是很不容易的。马师傅有一个优点,就是特别爱钻研。

在他刚刚买电脑的时候,也是经常出毛病,黑黑的屏幕上蹦出来一大堆英文命令符,谁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家有个上初中的儿子,懂几句英文,也会查词典。于是,每当出现很多的英文符号的时候,他就先抄下来,等儿子回来了帮忙翻译,然后查工具书。他家里的电脑书籍有一大纸箱,还订了电脑方面的杂志看,慢慢地硬件软件都不是问题了。

说来也巧,自从他迷上电脑之后,儿子的英文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开始是帮爸爸翻译电脑命令,后来是翻译一些系统的运行口令,他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自己翻看工具书、看英文报了。

马师傅经常帮我们小区的人修电脑,有时候也和邻居们交流管孩子的心得。

“老马,你真行。我们都看不懂的东西,你两下子就整好了。”

“都是越弄越熟,现学现卖。”

“听说小雨的成绩上升了,你们是怎么管孩子的?”有一个妈妈问到了学习上。

“其实我们没有怎么管他,他就自己看书呗。”

大家纷纷感叹,同在一个小区,学习的态度差别就这么大呢!其实,家长的态度也相差很大。自家的电脑出了问题,一看是自己不懂的英文,大部分人都会找专业人员来帮忙。看到大人这样畏难,孩子们也就觉得,不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就不用坚持。但是马师傅不一样,他自己不懂就学习,坚持摸索问题,这种做法自然会感染孩子,让他也跟着去学习和坚持。

孩子们见到困难就想找父母,也许就是因为家长们遇到困难就放弃。

其实,父母在生活中有很多示范放弃的行为,比如,自己不读书,认为自己已经读不懂书了;老是说自己健忘,年纪大了记不住事情;把很多问题都归因于自己小时候环境不好,没有机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