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风恨-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欲无求,因此长时间一来,众人心中的后宫之首实则一直都是在贵妃之位上坐了十余年的孙贵妃娘娘而不是近来才晋了贵妃位份的五皇子之母。况且六皇子如今已是亲王之身,五皇子还只是个郡王,所以谁的身份更贵重一些便已经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了!

    而今齐王妃以牡丹比拟齐王殿下,以芍药比拟五皇子殿下,问她更倾向于谁一些,表面是在问她,实则却并不是问她,而是再问身为工部尚书的父亲更倾向于站在谁的阵营里罢了!

    她虽是女子,可也知晓一些朝堂之事,更是知晓父亲在夺嫡阵容之中充当的角色。父亲只衷心与一人,那便是皇上,这个皇上不只是当今的皇上,还是以后的皇上。忠于当今皇上,所以即便并不十分喜欢五皇子,却也能全心全意的辅佐与他,只因五皇子曾经深受皇帝的宠爱,是最有可能拿下太子之位的皇子,也是皇上唯一暗示过的中意的继位人选!

    皇上是最懂得制衡之术的人,就比如他曾最为看重五皇子,所以后宫之中静贤妃再怎么受宠也只能身居妃位,而他不大喜欢六皇子,孙贵妃便能一直深居贵妃之位十余载。

    自从静贤妃荣升为静贵妃与孙贵妃平起平坐,加之其后刑部、礼部相继遭遇大换血之后,父亲这才确定了皇帝的心意已然发生了改变。其实在皇帝封六皇子为亲王之时,父亲就应该有所察觉的。皇帝的心思都是难猜的,曾经中意的继承大统的人选,也只不过是中意而已,是父亲站队太早,导致现如今为保全自身只能出此下策与齐王妃母家联姻。

    李敏低声叹了口气,眼里闪过一抹无奈和悲哀,随后又深呼吸一口,正眼对上了夏雪儿一直凝视着自己的目光。

    “春有百花,夏有菡萏、凤仙,秋有菊花、玉簪,冬有寒梅、雪莲,一年四季,引人注目者甚多,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若只论牡丹与芍药,牡丹雍容华贵而芍药小家碧玉,敢问谁人不爱牡丹呢?”

    李敏此番回答堪称完美,既否定了宁王、燕王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百花,又直指沐轩勤“小家碧玉”,最终一句“敢问谁人不爱牡丹”,更是直接表了衷心。夏雪儿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悬着的石头算是放下了一半。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毓秀轩外。

    夏雪儿率先踏脚进去,李敏紧随其后,有丫鬟准备前去通传,被夏雪儿摆摆手制止了。

    实际上毓秀轩离她的听雨轩并不远,可她好似是第一次来这儿,也是有些好奇的,站在门口环顾了一周,院子的布局很是简单,地方也不算大,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隔在主屋与院门之间,种了两棵桂树,应该是上了年纪的了,长得倒也茂盛苍翠。走廊依着围墙内边,呈圆弧状,后院以一洞门而去,在走廊上倒也看不清后堂是何样貌。

    夏雪儿一眼看去,主屋门虽开着,却不像是有人的样子,于是朝候在一旁的丫鬟询问道:“你家小姐的房间在哪里?”

    “西厢房便是。”

    夏雪儿看了一眼,西边恰巧被桂树遮住,看不清是何样貌,于是又吩咐了一句:“带路。”那丫鬟便低着头弓着背朝前去了,两人相视一眼,遂也跟上。

    果不其然,夏夫人和沐文姝均是在这里,夏雪儿到的时候,王婆子正在给夏巧云量身,而沈姨娘陪着夏夫人和九公主闲坐在一旁,也无什么可聊的,便只能看着王婆子的麻利的动作,气氛甚是尴尬。

    听见脚步声,几人抬了头望了出来,见是夏雪儿来了,沈氏赶忙就站起了身来,略显慌张的跪了下去。

    “婢妾参见娘娘,娘娘金安!有失远迎,还请娘娘赎罪!”

    听见此话,正量身的王婆子也是立马就转身跪了下去,而夏巧云先是一愣,面上闪过一抹不屑和不情愿,随即才慢悠悠的蹲下了身子行礼。

    “都起来吧,本是一家人,何苦如此拘泥于礼节!”

    夏雪儿说话的空隙,沐文姝已经起身来到她的身边,翠竹见此退了下去,由她扶住了夏雪儿的手臂,小心翼翼的往里走,沈氏赶忙搬来了凳子放在沐文姝的凳子旁,转而将自己的凳子又后撤了一些。

    坐下之后,夏雪儿指了李敏向沈氏和夏巧云简单的介绍到:“这位是尚书府的小姐,单字敏,乃是李公子的亲妹妹,也将是你的小姑子。”

    听了她此话,三人相互见了礼,沈氏接过丫鬟手里的凳子,亲自摆放到了李敏的身后,陪着笑的说道:“李小姐,您请落座。”

    见她这样,李敏一时有些难堪,只尴尬的一笑,忙半鞠躬道了谢,这才有些忐忑的坐了下来。沈氏是她未来大嫂的母亲,不管其在侯府中是何地位,都是她的长辈,是同母亲一个级别的长辈,哪有母亲在孩子面前这样子卑微的?说的难听点,沈氏如此做法,不但让人感受不到亲近,反倒觉得折煞了!

    夏雪儿微微一皱眉,沈氏的心思她明白,只不过是想给女儿未来的生活铺好一条相对好走的路,但她这做法却的确是有欠考虑了。虽说尚书府不比世家大族,可人家的闺女也都是读着礼义廉耻长大的,即便不将尊卑放在心上,也不会忘了孝道!

    同样觉得难堪的,还有夏夫人和沐文姝,她们也都是情不自禁的皱了眉头。(。)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自() 
任谁都能察觉出这屋内气氛不对劲,沈氏本来是想拍马屁,却因为放不正自己的位置,一巴掌拍在了马腿上,不止贬低了自己的身份,更丢了侯府的脸面。

    但凡她表现得落落大方、优雅自如,只需要稍稍比以往多几分和善与客气来那便是最好的了,李敏不是个苛刻的人,自然是不会因为她只是个身份卑微的姨娘而轻视了她,也不会有意怠慢了她的女儿。可如今倒好,她自己不把自己当主人,反倒是甘心作为一个奴婢,不止搞得李敏全身不舒服,更是让女儿也对她心生怨气!

    夏巧云的自私,是夏雪儿早在建安侯府世子大婚那时便已经领教过的了。为了女儿的一己私欲,沈氏甘愿被关进佛堂抄经思过,可对此,夏巧云却是连放都不放在心上!

    她一直认为自己之所以事事不如意,事事不及夏雪儿,究其因果是她的母亲没用,加之沈氏处处宽纵着女儿,自己又妄自菲薄,也不敢对其多加管教,就连大着嗓门说话都从未有过,这就更加让夏巧云看不起了。

    望着夏巧云难掩阴鸷的脸庞,这王婆子的动作倒也麻利了起来,只不出一刻钟的时光便将一切事情都办妥了,回了话,领了夏夫人的赏钱,她这便带着随从急急地退去了,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王婆子走后,这满屋子的人竟也没什么话可说的,气氛甚是尴尬。夏夫人原本也有让夏巧云和李敏提前熟悉熟悉的念头,虽然夏巧云不是自己亲生的,可自己毕竟也是她名义上的母亲,还是希望她婚后生活能称心如意的。但在经过沈氏方才上演的那一出之后,想着李敏也无心多待,便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只稍稍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

    夏夫人和李敏先行,沐文姝和夏雪儿倒是留了下来。见人都走后,沐文姝这才从随身丫鬟那拿过一张拟好的礼单递给了沈姨娘。

    “这是预先拟好的二妹的嫁妆单子,姨娘看看可还有什么要添的,也好先做准备。”

    沈姨娘笑着双手接过,打开来看了看,可却是越往后看脸色越僵,似乎很不满意的样子。

    她原本想着女儿出嫁,又是嫁到尚书府为妻,日后也是执掌中馈的女主人,到底是给侯府长脸的,这嫁妆虽不至于像当初夏雪儿出嫁时那样贵重,但也能称得上是十里红妆吧!却不想连夏雪儿当初的十中之一都不到!

    若说没有失望和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这”

    沈氏握着嫁妆单子,面露难色,可面对一个王妃和一个公主,却又不敢直言。

    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沐文姝知道她似乎是对此不大满意,也有心听一听她想加些什么进去,于是和善的笑着说道:“若是有什么地方不满意的,姨娘尽管提出来,毕竟还没最终确定下来,尚且还有回旋的余地。”

    沈氏一听,先是尴尬的一笑,继而也就什么都不管了,真就开口说道:“这礼单是不是太过于普通了些,似乎不是很能彰显侯府脸面啊?毕竟当初三小姐出嫁时”

    沈氏越说越没有底气,声音渐渐小了下去,最后还偷偷看了一眼夏雪儿,但见她嘴角挂着不知名的笑容,也就不敢继续说下去。夏雪儿尚且还是三小姐的时候她就忌惮着她,如今成了王妃更是如此了。

    夏雪儿坐在一旁,脸上始终挂着得体的笑容,感觉远远的,浑身上下散发着不可侵犯的高贵,听了这话之后只觉得好笑。

    人人都羡慕她丰厚的嫁妆,可有人在意过她的苦楚?

    她出嫁之时,安国侯府已被查封,全家人都在牢狱之中,即便是婚礼当天,娘家人也是一个都未得出席的,拜高堂时坐在堂上的只有皇帝和孙贵妃,哪有她父母的一席之位?在这一点上,夏巧云比她幸福得多!至于她的嫁妆,那是江南外祖父家一手操办的,除了田产庄园之外,其余的,不论家具、书籍、药材、补品,还是衣装、布匹、首饰、摆件等等,均是在江南置办好了之后再雇用镖队随行押送进京,于婚礼前一天送进了齐王府中。

    说句中肯但却不中听的话,不管她的嫁妆多么贵重,多么繁杂,多么惹人注目,那都是赵家心疼已出嫁的女儿从而连带着心疼了她的缘故,与安国侯府自然扯不上任何的关系!虽然其后安国侯府也曾送进一批嫁妆进王府之中,但那也是母亲在她还未定下婚事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的,是从自己嫁妆里拿出来的,除了几个陪嫁的丫头之外,基本没怎么动用侯府中馈。

    如今沈氏拿这来说事,想借此指责侯府当家人处事不公?还是想说沐文姝与她沆瀣一气,刻意克扣夏巧云的嫁妆以示报复?

    未免有些自鸣得意和分不清状况之下胡乱吃醋的意味了吧!

    事发时沐文殊还未嫁进侯府,虽不知晓其中的细节,但对于夏雪儿那堪比国嫁的嫁妆也是有所耳闻的,曾经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呢!现在听沈氏拿此来与自己女儿对比,她也是有些哭笑不得的。

    “姨娘可能不知道,侯府的财力与富可敌国的赵家相比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若是照着王妃嫂嫂的嫁妆来置办二妹的嫁妆,恐怕日后我们都得喝西北风了!”

    沐文殊虽然是笑着说出这话的,但语气里终究还是带了几分嘲讽。早在安国侯府还未官复原职之前,她曾多次去牢狱中探望,总能有意无意的听见狱卒唠叨,说总有人在肆意谩骂侯府三小姐,是谁敢如此放肆,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借着王妃嫂嫂的势,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尚书府长子的婚约,不但没有怀抱感恩之心,还想在嫁妆上挑刺,说的如此理所当然,还真是不自量力!

    听此,夏巧云当即就羞红了脸,却又不敢胡乱的插话,毕竟自己的婚事握在对方手里。(。)

第四百一十六章 量力() 
虽然沈氏脸皮挺厚,可也能听出九公主话中之意,和女儿相反的是,她却一点不觉得羞窘!在她看来,女儿嫁进尚书府是为侯府利益考虑,自然也是帮了王爷的大忙,多要点嫁妆,那是理所应当的!

    想至此,腰杆倒也就硬朗起来了,说话也是中气十足。

    “您可能误会婢妾的意思了,不是说非要和王妃娘娘出嫁时的嫁妆一样丰厚,但只是这样是不是也太寒酸了些?毕竟云儿嫁过去之后是背着侯府的名声的,也不是她自己一个人享福!况且听闻那李公子风流成性,总爱沾惹草的,指不定日后会有多少妾室呢,有些东西傍身,云儿她也才硬气得起来呀!”

    “姨娘!”

    听见母亲说李公子不好,夏巧云心里十分不是滋味,那可是她的梦中情郎!但刚表现出些许的不乐意来打断了沈氏,沈氏却是敷衍的拉了拉她的手,既是安慰也是示意她别插嘴,继而又看向了沐文殊,将脸凑上前了些,反问道:“公主殿下,您说婢妾这话说的在理儿吧?”

    沐文殊心里无奈的一笑,不去理会她的问题,反倒是问道:“听姨娘这意思,嫁进尚书府是委屈了二妹了?”

    没想到她会顾左右而言他,沈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趁此空挡,沐文殊又说到:“九月成婚,至今仍有半年时间,若觉得委屈,现在悔婚还来得及。”

    建议性质的语气,听起来完全不在意夏巧云是嫁还是不嫁。

    她们娘俩也是在后院待久了的无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