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大皇帝-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玩我?”

    “怎敢?”

    “确定?”

    “确定。”

    “你在骗我。”

    “没有。”

    李旦连忙摇头,否认这个,李周淡淡笑道:“你小子一阙起屁股我就知道你想要说些什么?先生既然答应了父皇,那是不可能会离开的,至于你,还是乖乖学习吧,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了,不适合你。”

    “皇兄……。”

    谎言被拆穿了,李旦羞恼了,可是又无可奈何,自己这个皇兄可是很厉害的,要真大打起来,一个打他十个,他又能够如何呢?

    打又打不过,说也说不过,只能嘟着嘴愤懑坐在那里,李弘开心乐道:“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再闹了,婚礼要开始了,我们可要礼貌些,不能弱了我们的威风。”

    李弘发话了,几人不敢不从,乖乖闭嘴,赵婉霜眼睛扫视李弘,再看一眼李贤,最后是李旦,周围的人匆匆扫了一眼,凑在李周耳边问:“夫君,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去啊?”

    “怎么了?害怕了?”李周心中清楚,这张桌子上,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带了夫人,其他几个都是孤身一人,赵婉霜坐在这里,难免会不适应。

    “恩,我害怕。”赵婉霜没有否认,倔强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的,有夫君在身边,她是不会让自己难受的,李周捉住她的手,轻声安慰道:“没事的,很快就好,你再忍一下吧,等到了降工资来了之后,我们就离开。”

    “恩,夫君。”赵婉霜柔弱点点头,坐立难安,在李周等人都坐好了之后,降工资回来了,一顿吵闹声,降工资带着他的夫人进门拜堂了,看着降工资成亲了,李周心中不由得念起了那个让降工资念念不忘的秦姑娘,不知道她看着这一幕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降工资终究还是成亲了。

    老大人和夫人坐在上面,甚是欣慰,望着自己儿子成亲,这是一件无比开心,无比兴奋的事情,养儿这么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刻了,自此之后,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家庭了,他们心也该安下来了。

    笑容,倒影着那些的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布,红色的窗纸,无不宣布着降工资成亲了,拜完天地,拜爹娘,该有的礼仪都已经有了,降工资开地送新娘子回房间,然后焦急出来敬酒,一桌一桌走了一遍,最后落在李周的身边,李周轻轻拍拍他的肩膀,道:“你小子也成亲了,性子也该定一定了。”

    “哈哈,殿下贵言,在下一定好好铭记。”

    “不过殿下,你是不是该有些表示啊?”

    “表示啊?你想要什么?要不要本殿下把可可姑娘找过来给你暖床?”李周开口便是调侃,降工资赶紧捂住李周的嘴巴,拖到一边去,小声道:“李兄,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这样可是在害我呢,再说了,我已经不喜欢可可姑娘了,我对我家夫人可是忠贞不渝的,你可不能乱说。”

    “真的。”

    “骗你干嘛。”

    “那我就放心了,真怕你还会带着我去那些地方呢?”

    “额?”

    降工资神色异常瞄了几眼李周,心领神会,该懂的都懂了,忍不住调侃道:“想来皇妃大人很幸福啊!”

    “幸福”二字加重了语气,配合着降工资那张猥琐的脸蛋,李周哪还不知道他想要说的是什么意思了?瞥了他一眼,随后抬脚回去。

    “嘻嘻,害羞了吧。”降工资开心跟在李周的身后,回到了桌子上,其他几人看了看,不觉得有什么惊奇的地方,唯一认真注意这边的人,只有一个人了,杨炯,他坐在一边的桌子上,神色如常吃喝,没有过于引起其他的注意,上一次事件之后,杨炯在国子监中可谓是出了名了,除了诗歌了得,后台也不是很硬的。

    导致了那些国子监学生看自己的目光都不一样了,有崇敬,有仰慕,有佩服的,当了,少不得妒忌,有人喜欢你,自然有人讨厌你,还有人嫉妒你,这就是人性。

    “原谅我不能过去,祝你幸福。”杨炯神色黯淡看着有说有笑的两人,心中不是滋味,可那也没有什么办法。

    李周和降工资也感觉到有人不断注视自己,会意一笑,没有多说一句话,继续吃喝,降工资无比开心,喝到醉醺醺的,走路都摇摆摇摆,还是下人扶着他才可以勉强走路,颤颤巍巍走回去了房间,而在降工资回去之后,李周和几位兄弟寒暄一番,就带着赵婉霜离开,而可儿也出现了,跟在他们的身后,十分安静。

    李周回头看了一眼周围,热闹的场面,不知道下一次会是什么时候?

    “夫君,怎么了?可是不舒服?”赵婉霜不免担心道。

    “没事,夫人不需要担心,为夫只是感慨而已。”

    李周摇摇手,带着赵婉霜出去了,上了马车,赵婉霜绷紧的神经才缓缓放松下来,一直都在极度紧张中,不敢放松,此刻才算是轻松了,她好像知道了为什么可儿进去之后,消失不见了,原来这小妮子早就知道会这样。

    “对了,夫君,天生我材必有用,下一句是什么?奴家想了好多,都想不到后面那一句是什么?”赵婉霜把心中纠结了好久的话问了出来,实在是忍不住了。

    李周揉揉她的的长发,神色陷入了追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千金散尽还复来吗?我怎么就想不到呢?”赵婉霜痴迷沉吟着,越是念叨,越觉得有味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是殿下你作的诗吗?”

    “不是。”

    “那是谁?”

    “一个仙人。”

    “殿下,你骗我。”

    “哈哈哈。”

第一百二十二章出征() 
咸亨三年(六七二)八月,许敬宗卒。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今富阳西南)人。

    许敬宗,隋代秀才,后投靠了李密,为元帅府记室,入唐时,连州别驾,秦府学士等等,贞观十七年,以修武德,贞观实录成,封高阳县难,检校黄门侍郎,十九年,跟随太宗伐高丽,检校中书侍郎,高宗时,迁礼部尚书,随后又加封中书令,太子少师,郡公等等,后因为诬陷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不久后,死亡,谥号“缪”。

    许敬宗死亡后,朝廷一片哇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些点的悲伤,尽管许敬宗此人品性不怎么样?可为了大唐,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身前,没有万丈荣光,死后,也没有光荣厚葬,算是对他此人的功过相抵,不予以其他。

    高宗悲伤中,也不忘给他的后人一些奖赏,毕竟人家为了我大唐工作了那么多年,出生入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总不能寒了我大唐军士和百官的心吧,让他们生前担忧,死后也要担忧。

    而同月,边关传来告急信,一封书信八百里加急传到了长安,落在了李治手中,李治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吓得下面的百官战战兢兢,无不跪下让陛下息怒,心中却在想了,到底是什么事情让陛下如此愤怒?不息的如此动作,要知道李治给百官的印象,一向都是温文尔雅的,很少发怒,有也是仅有的几次。

    而且对于百官的宽容,算得是很温和了,比不上太宗,可也让他们心安,前面的姜恪出声道:“陛下息怒,龙体要紧,不知道陛下因何事而怒?”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龙体要紧。”

    身后的官员看到有人出声了,不管是谁,纷纷响应,只要上面那位冷静下来就可以了,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帝皇一怒,血流成河,他们不能看着陛下找他们出气吧。

    百官响应之后,李治的怒气稍稍平息下来,直接扔下那封书信,二话不说,冰冷地看着下面的人,姜恪上前去捡起来,打开一看,大概扫视一眼,脸色暗淡愤怒,沉默不语传到了身后的官员,身后的官员看了之后,神色大变,往后传给后面的人,一个个官员看了之后,无不脸色大变的。

    到了狄仁杰,狄仁杰看了,沉默不语,脸色不变,传到了身后,一个个官员看完之后,那封书信回到了李治的手中,李治往后传去,阴沉着脸看着众人,等待他们的反应。

    好久,都没有人出声,李治更加愤怒了,但是他不得不压抑着,出声:“众位爱卿如何看待这件事情?是战,还是和?”

    战还是和?众人心中都仔细思考一遍,最先出来的人是裴炎裴大人,上书道:“启禀陛下,微臣认为我朝应该开战,吐蕃已经侵犯我朝的土地了,一个野蛮之国竟然敢冒犯我朝的威严,不能不战。”

    “启奏陛下,微臣认为应该和,我朝是礼仪之邦,不能像野蛮人一般,做一些野蛮的事情,我们应该用礼仪;,用孔孟之理来教化他们。”一位官员上前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战,和平解决。

    另一个主张战斗的官员看不下去了,你一个文人在这里唧唧歪歪什么的?孔孟之理,仁义道德,对于野蛮人,就应该比他们更加野蛮。

    “微臣主张战斗,和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何不行,这位将军是不同意下官的看法咯?你倒是说说孔孟之理如何的不行。”这位官员不乐意了,和平解决不了问题,那战斗就可以了吗?我们是礼仪之邦,不是野蛮不开化的野蛮人。

    “这位大人看来是不懂军事了,没有去过边关看了,大人你应该好好待在家里,研究你的孔孟之理,不要出来为祸人百姓啊。”

    这位将军很直接,不需要多说,一句话,你不过是个花花腿子,该回家带孩子带孩子去,打仗这种事情,不适合你们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人家都打到了家门口,你还要一口孔孟之理,孔孟之理的,你脑子有病吧?

    “将军慎言,我等是文人,不是野蛮人,注意这里是朝堂之上,不是将军的家里。”一位文官看不下去了,反驳道,我等是文人,什么是文人,那就是行君子之道,道孔孟之理,不是依靠蛮力解决的人,而将军你呢?野蛮人一个,家人也是。

    “哼,大人这是看不起我等武官吗?”

    这位大人的话引起了那些武官的不乐意了,纷纷指责那位大人,没有我们,你们还能够如此安心读书,考取功名吗?没有我等在边关拼命,你可能还不知道在哪个山疙瘩里面耕田呢。

    “大人家中老母可在?替本将军问候问候。”

    “哈哈哈。”

    “哈哈哈。”

    “你……。”这位大人脸色通红,指着那些哈哈大笑的武官,愤愤挥一挥衣袖,退回去人群里面,上面的李治听着这些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都是些废话,就不能说一些关于其中的建议吗?就知道吵来吵去的。

    “好了,都安静,姜爱卿你说说你的想法。”

    李治一句话落下,百官纷纷安静下来,退到了各自的位置上,姜恪听到自己的名字,赶紧道:“启禀陛下,老臣认为战,吐蕃人过于猖狂,先是和亲不成,心中愤怒,不会就此散去,再言,吐蕃已经吞并了西域多个国家,逐渐壮大,不能再让吐蕃继续发展,老臣认为不但要战,还要打出我朝的威风。”

    “恩恩,那右相有何看法?”姜恪的话让他很满意,这就是宰相,而你们这些官员,终究还是官员,不可比拟,右边的阎立本缓缓睁开了双眼,躬身道:“老臣同意左相的想法,我朝应该开战,而且必须胜利。”

    “好好。”李治更加开心了,左右相都同意了,你们这些百官再怎么折腾也不过是玩闹而已,李治内心中是希望开战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时候弘扬我朝天威的时候了。

    “既然左相,右相都同意了,那百官们还有异议否?”李治象征性问一句,百官纷纷应是,既然宰相们都同意了,他们也不做反抗,那些武官们沾沾自喜盯着那些文官,嘚瑟地笑。

    李治挥手道:“那不知道众爱卿认为此次派谁去合适?”

    底下又安静了,找谁呢?谁愿意去呢?此次吐蕃来势汹汹,恐怕不易对付啊?一些没有信心的武官,纷纷退后,躲避到另一个官员的身后,心中祈祷陛下不要看到他,不要看到他。

    李治对此很失望,没有人出来自荐,一个人都没有吗?

    姜恪缓缓站出来,道:“回陛下,老臣前去。”

    “好好,姜爱卿出手,朕放心,爱卿不愧为朕是廉颇,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李治十分开心,还是姜恪好啊,这种时候,还站出来的,都如此年纪了,儿子刚刚成亲没有多久,为了国家,不息前去。

    “陛下,老臣还不至于那种程度,老臣此去可能会带上几名官员,还请陛下恩请。”

    “老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