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诸神纪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洪荒之诸神纪元-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才难得,神才就更加不能放过了。

    只要是能止住神道的衰落之势,哪怕是坑蒙拐骗,祂也甘之若饴。

第63章 法器雏形() 
“妙妙真是妙啊!”

    伏羲神目蕴含着一股威慑之力,睥睨八方,一扫先前颓废之色,击掌赞叹道。

    “化无形为有形,炼元气以成物质,这就是先天无为之法吗?”

    “看来,道兄的诚意,当真是了不得呀”

    伏羲似笑非笑的说着。

    先天无为之法,不可传,亦无法传,不可知,亦无法知,悟了就是悟了,懂了就是懂了。玄妙异常,莫测高深。

    一言以蔽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当如是也。

    但是,无论能否领悟这门先天无为法,伏羲都要领烛龙的这份演法之情了。毕竟,大法难得,真法难成,先天之法亦难求。

    女娲却在一旁漠然不语,玉容绷紧,心神全然沉浸在了那团先天至极神妙气中,久久不可自拔。脸上的表情也在似懂非懂之间,令人难以琢磨。

    烛龙笑着说道:“不知吾这筹码如何?”

    伏羲笑了笑,指着烛龙,无奈道:“道兄这是想把吾引入瓮中啊。”

    “以现今神道的衰败之势,恐怕还不足以汇聚这第三尊证道器吧。”

    “难道是让吾自己自足?”

    伏羲初时还尚未参悟透其中的关键,但祂到底是天地间少有的大智慧者,灵慧通达之际,就已然洞彻了其间虚实始末,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

    “证道器有数,神道尊位亦有数。若非吾等皆是开辟之神,同是人首蛇身法相,承继盘古八十一化,彼此有着非同寻常的缘法。”

    “此等‘要事’,吾又怎会去寻你?”

    盘古法身之间,相互皆有独特的大道灵感。尤其是相似的法身之间,灵感最是清灵明晰。对己身大道有着不可忽视的增益补充,是天生的‘道侣’人选。

    “”

    伏羲一滞,竟说不出话来,只是苦笑。

    “这证道之器,与东极之地近十数元会以来,流传的炼器之道,似是颇有渊源之处。”

    “不知,这是否是道兄的手笔?”

    女娲却抿了抿嘴,神色莫名,缓缓说道。

    “炼器?”

    烛龙闻言一愣。

    “妹妹不说此事,吾到还尚未察觉。”

    “这炼器之道,确实在手法中颇有与你这证道之器有一脉相承之感。”

    伏羲目光中带着一抹深沉之色,似是转移话题一般,连忙说道。

    随即,伏羲左手前伸,掌心涌现一团青色神光,坨坨旋转。右手却五指并拢,以指代刀,向云台旁的一块神石处轻轻一划。

    指刀无形,坚不可摧。

    那块神石,乃是中皇山的一块异物,吸纳天精地华数十元会之久,已有元灵之性。然而,却在这道刀芒之下,割裂成了两块废石。

    刀口凌厉,切口无痕。

    烛龙看到那道凌厉璀璨的刀芒,眉头轻轻一跳,一言不发的看着伏羲接下来的动作。

    只见神石两分之后,淡金色的神性缓缓溢散。

    伏羲左手一挥,清光跳动间,遁入神石夹缝之间,徐徐将神石整个包裹一团,熔炼成一滩液状。两手轻捏法印,皆是寻常神篆箴言一类,烙印石液之中。

    一尊法器雏形缓缓显现,似是而非,形似一枚印鉴之状。

    一枚枚神篆真言,道道流转,波光起伏。

    仿若截断了天地间的某种玄奥信息,从而模仿着诸般神通之力。

    “这”

    烛龙眉宇轻触,这等手法,祂又怎会不识。

    虽大体上不得神道真谛,无法触及根本道理,却也算的上是别出心裁了。竟能以后天有为法承接先天无为法,简化了捉拿先天妙气的功夫,依‘后天’生演之物为依凭,成有形之形。

    将难以领悟的无为法,倒转根基,成就了世人皆通的后天之法。

    了不得,了不得

    ‘能创此道者,必是见过证道之器。否则,断无可能凭空推演出此法。’

    烛龙莫名想到。

    现今之世,天地初辟也不过才五十元会之数。世间犹处于蛮荒时代。一切皆始与荒无,法与理亦并未完善。对于先天神圣来说,除了天地神物为概念所化,意义特殊,值得重视之外,其他一切不过是尘埃粪土罢了。

    ‘在这种思想为主流的大前提下,竟能自开一道。’

    “炼器法器有意思。”

    “看来,吾这次东极之行,是来对了。”

    烛龙喃喃道。

    祂又如何看不出来,这炼器之法,若推至极限,竟隐隐有着自辟道途的痕迹。

    这可是自辟一道的大成就

    “道兄,事关未来道途之事,吾本不欲多言。”

    “但,终究是道友一场,吾亦有一言与你分说。”

    烛龙沉声说道。

    “鸿蒙有道,神与道同,此乃启灵众生的后天第一大道,当为万类正宗”

    神道毕竟是后天第一之属,大道正宗之选。终有一日,定能兴盛八荒天地。

    说罢,烛龙正要起身离去。

    突然,一声轻鸣,自遥远天际渺渺传来。

    “呖”

    这一声悠扬的啼鸣声,由远及近,清脆悦耳,似有道意玄妙。

    而听到这一声清扬的啼鸣后,女娲脸色竟微微有些变化,伏羲亦神情怪异的抬头看向鸣响的源头处。

    烛龙顺着伏羲、女娲的目光,好奇的看向两者视线的聚焦处。

    那是一点五色光辉,犹如米粒儿般大小,由远及近,缓缓放大着辉光。

    眨眼间,就以化作一团了百丈大小的五彩云团,飞至中皇山顶。

第64章 一窥终极() 
五色云霞,纷纷扰扰,汇聚与中皇绝巅。

    云气分化,滚滚滔滔,一尊巨大法象,虚横天际,横贯虚空。

    “唳”

    一尊百丈高大的神鸟,身披霞气,毫羽辉芒,五色间隙之间清晰分明。展翅飞腾,翱翔穿梭与碧天云穹之际。轻音鸣啼,环绕‘中皇’绝顶,天音久久不绝。

    “参见三位大圣。”

    五色神鸟踩云踏宵,金黄色的瞳孔,摇拽不灭神光,轻声低鸣之际。

    大圣者,非功参造化者,非法力绝巅者,非先天神圣者,非三者齐具,不可称之。

    这五色神鸟,乃是先天火灵降世,浴火而生,涅槃不灭,先天根脚雄厚无比。兼之又是五方大尊之一,毕方氏的爱宠,一言一行皆是代表着东极大尊的脸面。故而,便是遇见了先天神圣当面,也是表现的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不敢有失礼数。

    烛龙看着翱翔虚空的神鸟,眼中划过一抹异彩,不动声色的站在伏羲、女娲身旁,不言不语,静观其变。而伏羲虽欲言而止,却似是忌惮着什么一般,只是撇了一旁的烛龙一眼,也是默然不语。

    然而,伏羲却在悄然间,将刚刚铸就的法器胚胎纳入袖中。

    “嗯”

    女娲轻抚缕缕青丝,淡淡的应了一声。

    “女娲大圣我是奉我家主人之命,前来下发金贴玉碟,邀您三百年后,同赴玉皇顶之宴的。”

    “请您接贴”

    神鸟金眸,眸光如炙,轻轻扫过三尊神圣,尤其是在烛龙的身上,停滞了片刻后,方才缓缓说道。

    “吾已知晓了”

    女娲缓缓伸出犹如羊脂白玉铸就的手掌,淡然道。

    神鸟见状,微微张开淡金色的嘴喙,一道神芒陡然而出,如同絮状匹炼,游戈天际。

    而女娲则玉掌虚撰,将奔射而来的匹炼神芒轻握掌中。一捏一拿之间,神辉缓缓溢散。唯有一卷金册,静静躺在女娲的玉手上。

    大昆仑山脉,麒麟崖。

    云气翻滚,如同长江大河,波涛汹涌。

    一道道神意,席卷起层层涟漪,在虚空中划过璀璨神芒。

    苍离盘坐麒麟崖上,头顶天门,淡金色云光滚滚翻腾,氤氲之气虚拖着两枚勾勒着云篆神言的符箓,在云光中上下沉浮着。

    先天之道,是为天地而生,自然生化孕育。有阶可循,有法可依,当为顺应天心天意之法。

    而后天之道,则是化不可能为可能。以凡躯逆截天命之河,划成自身一流一脉之法。截天地生机一线,盗取气数玄机,是为后天之道,是为逆炼天心之道。

    “故而,先天为顺,后天为逆。”

    “顺逆之道,在乎不可言,在乎妙不可言。”

    苍离恍惚间,精、气、神三元,纷纷脱离肉壳,合与大昆仑山脉之间,契合无暇。

    在这一刻,祂是无比强大的。

    尊贵,伟岸,至大,无上一切一切的修饰,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甚至便连超脱命数之外的先天神魔,在这股力量下,也是渺小之极,卑弱不堪。

    在这一刻,祂已与大昆仑这一大千寰宇内的第一山脉,神融唯一,高举太上,浑圆无极。

    动念间,海枯石烂,崩塌一方天宇;动作间,地动山摇,托举苍穹大地。

    这,近乎无穷无尽的力量,汹涌澎湃,浩浩荡荡,宛如实质存在一般。

    力量终极力量终极力量终极

    这是一股何等伟岸无敌的力量

    大昆仑山,西昆仑,瑶池金台。

    万丈摩顶,直插九霄云汉处;山脉连绵,横贯云霞极远尽头。

    巧峰排列,怪石参差。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傍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却似火焰烧金;白鹤栖松立枝头,浑如苍烟捧玉。

    青鸾盘旋,火凤飞舞。

    蕊宫珍阙,宝阁琼楼,琉璃装饰,玛瑙铺砖。

    一尊神女,端坐白玉龟台。身著黄金褡孎,光仪淑穆,腰悬分景神剑,青丝结髻,婴观顶戴,容颜绝世。

    “是谁”

    “竟敢窥视吾的昆仑地脉。”

    瑶光怒而起身,凤目圆睁之际,寒气深深。

    祂久居西昆仑,瑶池圣境,一心修行,不愿招惹上外界的是是非非、凡尘纷扰,却也不代表祂就是好惹的人物。

    更何况,大昆仑之地,气数深藏,早已被祂视为囊中之物。

    卧榻之侧,岂能容得他人窥视。

    “嗞嗞”

    瑶光秀手一挥,腰间分景神剑,哐当出鞘。

    神剑轻划,斩破宇内阻碍;分景神妙,能分两极清浊。

    清光明亮,辉耀蕊宫珍阙;剑芒深沉,斩断两界关联。

    “哼”

    瑶光看着清冽的剑光,不知想到了什么,冷然一笑。

第65章 摆脱昆仑() 
终极何为终极?

    大千寰宇,一切众生万类、不灭神魔、先天大圣,所能抵达的最终原点。

    就是终极。

    先天神圣,天地孕育生成,执掌大道权柄,有大威能,大法力,大神通。然而,依旧受限与孕养着祂们的天地。亦有所极限,亦有所不能。

    唯独始祖盘古氏,先天混沌而生,与大道之母一体两面,‘力量’方才是真真正正的无穷无尽,永无尽头。

    而这时的苍离,竟然在无意中,触碰到了冥冥中神秘莫测的‘终极’境地。踏入了大千寰宇内,无论理论上、还是臆想中,所能达到、所能存在的最强力量的边缘。

    在这一刻,祂身合大昆仑命脉,遥遥感应着大昆仑过去、未来,存在的一切‘记忆思维’。

    如同洪流澎湃,汹涌奔腾。那是遥远懵懂的大昆仑意识。

    存粹,存粹,唯有存粹

    在这种近乎极致的存粹下,苍离毫无反抗之力的沉浸在了浩瀚的意识中,成了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组成部分。

    道、法、理,三者交织循序大有不休不磨之意。

    一道略显淡薄模糊的意识,在这恢弘的昏黄长流内,摇摆不定,似是随波逐流一般。丝丝缕缕的玄黄色气息,环绕在意识的表面。

    一枚溢散着淡青色光辉的符箓,在这昏黄的地脉长流中,愈发明显。一道道勾划纹勒的云篆真文,带着玄妙的轨迹,汇聚到符箓之中,使得符箓溢散而出的清灵光辉,闪烁不明。

    这道符箓这道浮游在地脉长流的符箓,就是苍离显化而成的神道精要,一身精粹所在。

    神魔之道,在乎截,在乎取。

    天命之流,浩浩荡荡,合有四万八千支流,皆是天地之间的某种概念,混化万物,物化生成。

    唯有逆流而上,不断磨砺大道符箓,闯过重重劫数。直至完全夺取了天地间相应的一应概念,方能成就不灭不死的根基。

    故而,道始成‘一’,‘一’为道。

    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极于九。

    神魔之道,首重唯‘一’,亦就是那一道承载着根基不灭的大道符箓。

    这一道大道符箓,承载不灭根基,需经过九之极数的蜕变。最后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