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江湖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烽烟江湖录-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将那个女孩抢进府里到得后来,以重金赎出来的时候,那个女孩已被折磨的不成人形。一家人欲上京兆府告状,却被郭骞派出的杀手刺杀,我正好碰见,便杀败杀手,护送他们前往京兆府。不料早已被被郭骞打通关系,判了个诬告之罪,杖刑五十,逐出府去,他们一家人投止无门,又不愿连累我,便投河死了。”元熙三年乃是前朝的年号,而元熙九年,前朝便灭亡了。

    李岩听得目眦欲裂,急追问道:“然后呢,这不白白便宜了恶贼么?”

    于九音轻叹道:“我心中不忿,又想将郭骞、郭垣杀了也不如让他们身败名裂,便欲趁夜将染血的状书呈交皇帝处理,在大内遇到了宿卫宫禁的杨烨,一番好斗下来,却是平分秋色,我知道他见我不像刺客,便手下留了情。待我向他道明原委,他也极是愤慨,便替我将状书递交上去,算是交了这个朋友。谁知第二日皇帝只是将郭骞申斥了一番,罚俸了事。”

    李岩大怒,只道:“这世间还有公理么!”

    于九音轻叹道:“是啊,我也不知世间公理何在,唯一能凭仗的便是手中之剑。当夜我潜进他府中,便割了郭骞和郭垣的脑袋,京兆尹也在他府上作客,倒是省了我一番手脚,当即随手杀了,以血书了三人罪状,连人头挂在了定鼎门上。”

    李岩道:“这才痛快!”张大通也在旁边击节而叹。

    于九音道:“户部侍郎、京兆尹一夜陨命,悬首城门,皇帝大发雷霆之怒,最后派出了军中第一高手杨烨来捉拿我。杨烨要尽臣子之忠,又要全朋友之义,最终只能是一场大战。那次杨烨没有留手,我输了他一招,他也没有拿我回去复命,只说我落荒而逃,立誓不会再回天都,也算是有个交代。此后我虽与他数度相见,却再也没有进过天都城门。谁知我数年后再回天都,便是亲见他死守紫微宫,被人围攻,力竭而死。”说完喟然长叹,显是忆起旧友。古人常说,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杨烨和于九音应当就是后面一种吧。李岩见于九音陷于往事,虽有心问个中细节,想了想,还是住口静听下去。

    于九音续道:“我在天都做下这般大事,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只知道若不如此,便抚不平胸中之气。当时只想,侠以武犯禁,若是这禁能禁得天下之恶,又何必有侠,若是这禁只能助长天下之恶,便是犯了又何妨!”话锋一转,又道:“我一直便知,这天下不平,靠侠义是永远不能扫平的,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秩序,一个能够惩恶扬善的秩序。这样的秩序也许存在我们心中,那便是道德,它约束我们不会去作恶;也许是执掌在有力量的人手中,那便是律法,它威慑人不去作恶。真有这样的秩序存在的话,便不需要我等自命侠义之辈了,那时我不会失落,只会高兴,高兴这世上再也不会有无辜受罪的善人,也不会有纵情作恶的恶人,那么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平之事。后来杨烨传讯给我,说自我在天都做下那般大事之后,京城中一众纨绔也收敛了很多,不复往日之嚣张跋扈,肆无忌惮。以至于后来我面对世间不平之时,即便有艰难险阻,却从未退缩。”

    接着于于九音向李岩道:“掌门师兄为你取名为“青崖”,“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是掌门师兄对你的期望,你若能潜心修行,不沾染尘世,以你的资质,未来便是传了你掌门之位也无不可,这是师兄亲口对我说的。”

    李岩一惊,道:“弟子何德何能,能成为师父的不肖弟子已是侥幸”于九音打断他说话,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未来凌云需要一个不沾尘俗的掌门之人,你若是肯抛下世俗繁华,其它不用担心。你不必着急答我,仔细思量后再做决定。”张大通听得两人对话,已经惊呆了。

    接下来的几日,李岩心神一直不能宁定。他身世单纯,并无太多俗世尘缘牵连,凌云又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派,九嶷真人、于九音又是世间一等一的高手,若能在凌云山习武终老,乃至成一派之首,实是不可多得的机缘,只是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头缠绕。师父的话语,掌门的期望,成为一切思想混乱的源头。

    这一日李岩在后山打坐习练“负天绝云”,内力从督脉诸穴起,沿顶心“百会”至任脉诸穴,再经“会阴”、“尾闾”至督脉回归“灵台”,每运转一次周天,便觉丹田气海中的内力更深厚一分,待得丹田之气充盈,内力真气便可藏于任督诸穴及关联的六阴、六阳诸穴。只是当真气运至“膻中”之时,忽地真气胡乱奔走,难以控制。“负天绝云”本为绝顶内功心法,打坐修炼之时不惧外邪入侵,便是有老虎狮子等猛兽也未必有所影响,此刻气血翻涌,真气失控,实是心绪不定之故。好在张大通见他近来思绪不宁,每见他修炼内功便在附近练刀习武,顺带看护于他,当下连忙上前以内力助他疏导真气,良久才将所有散乱真气收归丹田,二人都累出一身臭汗。

    歇息片刻,张大通才道:“我看你近来精神恍惚,这内力不修也罢,不进反退了呢。”李岩只是摇头不语。张大通自幼与他一起,自是知道他的心事,当下便道:“想那么多干什么,依我看,你也不用担心师父的看法,也不用担心掌门师伯的看法,就看你心里怎么想,你不想去做的事情,勉强去做也未必做得好。依我说,你想怎么样。直接去跟师父说就是了,你一直不说,才会让师父更失望呢!”李岩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一跃而起,道:“对,就是这样,我这便找师父去。”

    于九音正在室内打坐,见得李岩进来,便问他何事。李岩道:“弟子已想清楚了,只怕做不得超凡脱俗之人。”于九音“哦”了一声,待他解释。李岩见于九音并未责怪失望之情,心中更是坚定,当下道:“弟子听得师父说过,这世上有好多的好朋友,若不去结交一番便终老凌云,弟子心中必有不甘;弟子未拜师时便在此处闻得师父解释“侠义”之道,这世上又有好多的不平之事,唯有像师父一样行走江湖,斩奸除恶,荡尽天下不平,方不负一身武学!,因此弟子心意已决,只怕有负掌门师伯厚爱了。”

    于九音道:“天下间行侠仗义之辈不差你一个,凌云掌门可只有一个。”

    李岩略一沉思,道:“凌云掌门只有一个,但弟子未必便是适合的;天下行侠仗义之人虽多,但岂能因他人之侠而枉顾自己之侠,若人人都言自有他人扫荡不平,只怕世间也无行侠之人了吧。”

    于九音点了点头,又道:“我曾跟你说过,武功到得最后,无不合于心性;心性也需相应武功相配合,才能发挥武功真正所长。“负天绝云”内功近于道家一脉,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你若一意孤行,只怕不能发挥“负天绝云”的真正威力,此生无望成武学宗师,你也不惧么?”李岩沉思片刻,道:“师父当年在天都除恶,岂有在乎自己生死,生死尚不在乎,武功又算什么。即便是武功无敌于天下,若不能伸张正义,只是蝇营狗苟,弟子也是不愿的。”

    于九音听了哈哈大笑,道:“好,我明白了,你去吧!”李岩方要转身,于九音又道:“你不必担心,道家讲究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什么,是至人无我、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这便是道;无不为是什么,是得道之后,无所不为而所为皆合于道。道为入世之道,也许一时想不明白,等你功力到了,再仔细思考吧。”

    李岩记得于九音击败连无心时提过“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等字句,知道是于九音关于“负天绝云”的自身领悟,此刻显是在提点自己,赶忙谢过师父指点。

    李岩走到门口,回身问道:“师父,莫非你也希望弟子选这条“侠义”之道么?”于九音长笑一声,却不回答,只道:“去吧!”李岩却已明白师父心意,转身去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章 兵燹再起() 
又是一日雪后初晴,李岩已在问道坡后山崖山站了半个时辰枪桩,打坐运转“负天绝云”内力十二转,直觉四肢百骸充满劲力,拔出剑来又使了一路“决浮云”,只觉得神完气足,丝毫无有疲累之感。

    此时他入于九音门下已有两年,两年之中他又习练了于九音亲传的“决浮云”,得了于九音指点,“负天绝云”内力也是一日千里,又记得杨岚所传“枪桩”之法,闲暇之余也拿出来习练,用于感悟杨岚所言借力御物之法。后来于九音见了,便顺道传了他一些当前与杨烨相交时得来的枪术要诀,其中包括“风”、“林”、“火”、“山”、“阴”、“雷霆”总计六路枪法,虽说天下武功尽数相通,于这六路枪法于九音也仅得其形而已,但用来教授李岩足够了,只说日后若是有缘,便自己向“破军枪法”的传人请教吧。李岩自上山以来,见过高手无数,但同龄中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也仅杨岚一人而已,这两年来,他始终以杨岚为假想之敌。他本就是意志坚定之人,敌愈强而己愈强,杨岚这个“敌人”的强大,也促使得自己的武功突飞猛进,两年来他与司空飞天、岳廉等人再行切磋,已是胜多负少之局。

    李岩剑法练完,刚收势,便听得背后金刃破风之声,显是张大通又来偷袭。当下头也不回剑转“八千春秋”,剑尖化为千百繁星,剑身却似不动,“动”于“静”之间,时间便似停止一般,正是“八千春秋”的奥义所在,李岩仔细感悟杨岚所传之法,于此招领悟得更深了一层。张大通第一次对上此招自是手忙脚乱,此刻却已不知见识过多少次,自是识得厉害,当下后退一步,抱元守一,使了一招“金风听蝉”。他此刻“丛云刀法”已至大成,“燎原真气”也练得很是扎实,再也不是两年前人见人欺的山下农户之子。

    李岩见他不肯对攻,趁势转过身来,却见正是张大通持刀而立,岳廉却站在一旁观战。他剑化“吸风饮露”,“负天绝云”的内力也运于剑上,长剑运转之际,直发出“嗤嗤”的破空之声。刀剑相交,张大通只感受道对方剑上一股强大的牵引之力,他知道李岩内力高深,剑法精强,却也不惧,长刀回首,转而挥出,气势磅礴,夭矫若龙,正是一招“飞龙在天”。风从虎,云从龙,云中所藏之龙才是“丛云刀法”的真意。李岩哈哈一笑,长剑化为“乘云御龙”,若乘云气,若御飞龙。刀为一式,剑却千百式,刀剑相交,起始长刀势如破竹,然则李岩长剑一剑又一剑击于刀上,长刀每进得一步,力道便被卸去一分,到得后来,便如泥足深陷。实则千百次刀剑相交,只是由于时间太过短暂,便只有“当”得一声长鸣。若是两年前李岩掌握此等剑法,又岂能被连海山斩断兵刃,实乃以弱克强的不二剑招。

    张大通眼见长刀被制,却也不慌,身形不退反进,左手在刀背一搭,先以内力维持刀势,之后左拳呼地击向李岩胸口,李岩左掌从左臂之下穿过,一掌击于对手拳上,便觉得一股灼如烈火的内力奔涌而来,他心知是张大通的“燎原真气”,却也不惧,便以“负天绝云”相对。

    “燎原真气”讲究一点星火成燎原之势,起始不强,一旦相持便如烈火燎原一般难当,而李岩的“负天绝云”向以磅礴浩瀚著称,两者内力相交,竟是一时难分胜负。若是生死之敌,自是全力以赴,直至分出胜负生死,二人却是极为默契,双方各撤内力,收起兵器。

    李岩道:“青山,近来你刀法又有进境啊,那招“金风听蝉”你以前只能使出守势,却不会有反击之势,这一次好多了;还有后面的“飞龙在天”,力道是足,一往无前气势却仍是差了点。”

    岳廉道:“废话少说,今天让师兄好好给你见识一下真正的剑法是怎样的!”话未说完便举剑刺了过来。他师从孙九州,岳九临、余九霄也传过他不少武功,内功修的是掌门一系的“紫气东来”,剑法却都是“决浮云”。其实凌云众位长老武功都不弱,所学武功也都是一脉相承,只是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感悟。若说于九音的武功若天马行空,无迹可寻,孙九州一脉便似疾风迅雷一般。

    岳廉使出来的却是一路快剑,一年来他曾三度败于李岩剑下,这一路快剑却是从孙九州那里磨出来的,剑法架势都是“决浮云”,只是使得奇快无比,一招一式之间几无转换痕迹,甚至有些招式未使完已经转为下一招。李岩未见过“决浮云”还可以这般使出,开始便落了个手忙脚乱,后来渐渐寻得脉络,便与岳廉斗了个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