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里的八十一个女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宫里的八十一个女人-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午酉牌时分,李世民在临时搭起的帅帐里召集几位将领和军师商议。

    李世民说道:“目前的形势对我们很不利,将士们只剩下一天的粮食和水了,看来我们只有向西突围这条路了。”李世民端坐在帅帐中,目光在众位将领和军师脸上睃巡了一回。

    “敌势强凌,我军将士疲惫不堪,又濒临缺粮缺水的绝境,如今之计突围为上,能突围出去便可从长计议。”长孙无忌说道。

    “突厥占领狼牙关的兵将大概两万余人,我们夹在中间,向西突围,必须突破狼牙关,倘若突厥东面大军掩杀过来……”长孙无忌说道。

    “问题就在这里,我们必须引开敌人的注意力,来个出其不意,迅速拿下狼牙关,这样我们才能往西走。”李世民说道。

    众将默默无言,帐外喊杀声阵阵,将士搏杀的刀剑声清晰在耳。李世民看着众将都不说话,便朝一旁捻须不语的杜如晦道:“杜大人有何妙计?”

    杜如晦沉吟一下道:“看来一两次往东攻击不足以迷惑敌人,我看组织六支千人敢死队,从傍晚开始,连续每个时辰往东攻击一次,造成我军决心往东突围之势,只要六支敢死队能坚持六个时辰,我们几万人马才有时间袭取狼牙关,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六千多位将士……”

    杜如晦留住了后半截话,拿目光朝众将睃巡了一回,这目光如一道寒光刷过众将的脸,众将瑟缩一下,都意味到这道目光的含义

    。好一会死一般的沉寂,旁边有一位步将站出来说道:

    “我愿带领我的步卒往东突围。”

    李世民看这位步卒将领。身材壮实,相貌堂堂,年约二十余岁,一身铠甲,内穿紫绸服,握一柄大头弯月刀,神情肃穆,目光凌厉。

    李世民不禁心里起了几分钦敬,想道:“这个时候能挺身而出,实乃忠勇之士!明知往东攻击十有**必死,却视死如归,确实难得。”遂站起身来,走到这位步将跟前按了按他的双肩道:“你叫什么名字?”

    “施文庆。”那步将说道。

    “家里还有什么人?”

    “就是老母和贱内。”施文庆刚说完,便有五位步将相继站了出来。

    李世民一一按了按他们的肩膀说道:“此次往东突击,关系到我们这支队伍的生死存亡,你们能冲出去,拖得时间,我们就有把握夺下狼牙关,夺下狼牙关,我们的突围就是胜利。你们出去以后,尽量不要和突厥部队正面接触,尽量绕道走山地密林,往东寻找我们的部队。”李世民说着,还想说些什么,却又觉得什么也不好再说,遂摆了摆手,让各位将领分头准备,又转头吩咐杜如晦和长孙无忌指挥东路突击事宜。

    入夜时分,突厥的进攻开始停止,狮子口山前一片沉寂,唐军杀了一百多头马匹犒劳往东攻击的将士,紧锣密鼓悄悄的为东路攻击队伍做好了一切准备,李世民亲自到山前选择了突击口,一队队的看望了吃着马肉的将士,直到凌晨,看着第一支队伍朝敌营扑去,他才回到帅帐来。

    半个时辰左右,有步卒来报说第一支队伍已冲过敌营,但未见敌营混乱。李世民想:或许第一支队伍对敌人没有形成威胁,于是让步卒传令后面攻击队伍继续往东攻击,倘敌人不追击,则回过头来冲乱敌阵。

    又过了半个时辰,步卒又报说第二支队伍冲入敌阵后仍不见敌营有多大的混乱,李世民心里一惊,想道:“好个突利,真是老jiān巨滑,竟识我用兵意图。”

    遂又转想:“既然已知我用兵意图,也只得明明白白的打。”即传来长孙无忌和房玄岭等人。

    房玄龄道:“看来突利已经明白我们用兵意图,要想把他的兵马引向东面已不可能,我们只能将计就计,索xing就往东突围,殿下看如何?”

    李世民沉思一会道:“既然突利已意识我们用兵意图,往西突围会遭到他们两面夹击,突利如今正为识破我们用兵意图而得意忘形,必然轻敌,想必在齐州和狮子口这几十里的开阔地带不会布有重兵堵住我们,我们不妨让四支队伍一起上,先打乱敌阵营,然后大队人马一鼓作气往东攻击,即使不能与东路我军汇合,也可借山林与敌人周旋。”

    “此计可行。”杜如晦道。

    “既然如此,事不迟疑,我们必须抢在天亮之前冲破突利的封锁线。”李世民说道,说完即传令全部将士整装待发。

开篇 语() 
……

    说着,便让封德彝起头先吟了。那封德彝吟道:

    天街不过乱如此,

    奇花争艳竟纷飞。

    好是一年牡丹节,

    当喻大唐繁华诗。

    李世民听了笑道:“封卿也真会比喻,大唐真有这般繁荣倒也遂了朕心愿了。”

    萧禹接吟道:

    上心既同牡丹开,

    一言九鼎吉祥来。

    天下万事从头做,

    大唐兴盛指i待。

    李世民听了微笑颔首,却不言语。往下分别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大臣吟了,便是一番赞赏,遂轮那尹德妃吟道:

    花开满树蝶纷飞,

    好是繁华赏心迟。

    可怜牡丹妍颜sè,

    一缕香魂绕梦归。

    李世民听这尹德妃所吟,不禁暗暗吃惊,心想:这尹德妃真好大胆,个个所吟都歌功颂德,喻赞大唐未来之繁盛,独她吟得戚戚含悲,难道不怕朕降罪于她?

    李世民又细品想道:倒也怪不得她,这诗前两句不也吟了繁华了?后两句倒是吟了实际感受,“可怜”二字尤让人感动,那牡丹之魂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向梦里寻找了

    。

    再细想,这尹妃所吟非同凡响,却在众人之上,竟把香魂寄托起哀思来,从这一层想,竟让人心酸了,红颜薄命,物是人非,这不正是她对张婕妤的怀念吗?

    忽又想起隐太子来,觉得尹妃借物喻人,必是也怀念起往i这旧情人来了,那虽是一段jiān情,可也毕竟是人情,人非草木,有这般幽怨思怀不足怪也!

    便又暗里感叹起来,就这么几句诗,竟让人有了这么多猜测,这么多诠析,又有这么多幽深情怀和意境,竟让是是非非都杂混其中,若非尹妃,别人倒是难以吟得!

    感叹之余,忽便想起玳妃来。

    这李世民虽是绝世英雄,战场上杀人如麻,有揽i月馕四海之志,却竟也是个牵情种子,此时想起玳妃,竟心里纷乱,仿有锥痛之感,那赏花之心瞬间荡然无存,那脸sè竟也yin沉下来。

    小顺子看看李世民神sè不对,以为是尹德妃所吟之诗惹他不高兴了,又恐生出别的端倪来,便笑了道:“这半天花也赏了诗也吟了,想皇上和太上皇也累了,这便起驾回宫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小顺子便张罗着先着太监宫女送李渊和尹德妃回垂宫殿,接着护拥着李世民一家子折道回宫,几位大臣也自回了各府上去。

    ……

    玳妃哭了很久,刘妈好几次进来劝着玳妃,说了好多话,刘妈说,今晚高阳就要进宫去了,连同nǎi妈一起接进宫去。

    玳妃听着这句话,心像刀绞般难受。

    刘妈又说皇上说了,往后他会带着高阳常来的,但是从今以后,你们母女只能相见,不能相认,不能让高阳心里留下任何创伤。

    玳妃听着刘妈这话,仿佛觉得心里好受了许多,她宁愿相信这话是真的了,只要能相见,不相认也无所谓了。

    玳妃相信了刘妈的话,这个时候相信刘妈的话便是唯一的让她看到的希望了,她甚至这样想了,李世民也是高阳的父亲呢,她也不过是到她父亲的身边去罢了,不会是生离死别的。

    玳妃这样想的时候,心里似乎得到了欢慰,她止住了眼泪,停止了哭泣。

    她对刘妈说:“你去把高阳抱过来吧,我要给她喂喂…。”

    刘妈惊讶的说道:“这————这不行吧,动了nǎi水便止不住的。”

    刘妈是担心玳妃给高阳喂nǎi后,她的…会出现形状上的变化,会影响她身子的美丽。

    玳妃却厉声的说道:“为何不行,我生的孩子为何不能吃我的…?”

    刘妈无奈,便出去找了nǎi妈,把高阳抱了过来。

    玳妃此刻没有丝毫想到该珍惜她的身子,甚至也不会去想着李世民,她一股脑里想的都是高阳。

    她从刘妈手中抱过高阳,迫不及待的撩起衣裳,把自己美丽的…全暴露出来,那是多么洁白圆实的…呢,仅比她当少女时候的…略大一点,像拳头般大小,这是她怀着高阳和生下高阳的缘故,但是那…的形状还是非常的美丽,洁白得像玉一样,细腻的肌肤是那样的动人

    。

    她的动作却是那样地笨拙,是那样的生疏,显得那样地没有丝毫经验,或许是高阳已在nǎi妈那里吃饱了…汁,根本没有配合她的意思。

    玳妃把她那没有接受过孩子吮吸的很小的有点暗红sè的…送到高阳的小嘴里,可是高阳却总是躲闪着,只用小手在玳妃的…上把玩着。

    玳妃着急了,她几乎是哀求的说道:“高阳,你就吸点儿吧,吸点娘的…汁,娘求你了。”

    这时候高阳仿佛懂事般,用小手把弄了一回,便把小嘴凑上去吸了起来。

    那个时候,玳妃感到了做母亲的真正的幸福,她感到有一种来自她**的从高阳小嘴里传递过来的让她震颤的快乐,那是一种微妙的似痒非痒的快乐的感觉。

    可是一会儿玳妃却失望了起来,高阳再也不愿意吮吸她那很小的…了,她发现她那双看似涨实的…竟然连一丁点…汁都没有。

    她焦急的问刘妈:“这是怎么了,怎么连一点…汁都没有?”

    刘妈笑道:“娘娘的nǎi汁仍闭塞着,这回是不会有…水的。”

    玳妃感到非常的失望了,虽然好几次的试图让高阳吮吸她的…,可是都没有成功。

    傍晚的时候,小顺子来了,小顺子一脸的慈善的神sè。

    这小顺子就是一个慈眉善目的模样,他的模样让人感到信任,感到亲和。

    他笑着对玳妃说:“娘娘,高阳公主进宫去是好事情呢,高阳这么高贵的血统应该让她进宫去享受公主的待遇,应该让她成为万民都敬仰的皇室的公主,高阳有这么高贵的地位,娘娘应该高兴才是。”

    玳妃听着小顺子的话,她仿佛也显得高兴起来。

    但是,那时她仍紧紧的抱着高阳,她是从李世民离开后,刘妈从nǎi妈那里抱来高阳时便紧紧抱着女儿的,她没有丝毫释手的意思,她怕这么一释手,便再也不能抱住高阳的了。

    那时侯高阳安静的在她的怀里睡着了,那张酣睡的稚嫩的小脸是那样地可爱,是那样地让人心疼。玳妃反复的在高阳的小脸上亲吻着,她有意识的想弄醒高阳,想看看她那双明亮的美丽的稚嫩的眼睛,可是高阳并没有按照玳妃的意思醒过来,仍然鼾睡着。

    小顺子好几次的催促着,虽然也是微笑着催促,可刘妈知道小顺子该抱走高阳了,刘妈劝了一回玳妃,才从她怀里抱过高阳来,也在高阳脸上亲了一回,才送到了小顺子的怀里。

    那时侯玳妃忙忙找来李世民给她的那对玉佩,把其中的一只系到高阳娇小的脖子上,然后咬着牙背过身去,但是她感到她的周身瑟瑟的颤抖起来,有一种绝望的感觉从她的心底涌上来。

    那小顺子接过高阳,看着玳妃把那只麒麟玉佩带在高阳脖子上,便不敢再逗留,在玳妃转过身去的那一瞬间,只朝nǎi妈使了个眼sè,便转身离去。

    就在这一瞬间,玳妃“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她迅速转过身来,朝小顺子扑过去,她想把高阳夺回来,可是刘妈拦住了她,几乎是死死的抱住了玳妃,才避免了一场争夺

    。

    玳妃疯狂的哭着,喊着高阳的名字,眼巴巴的看着高阳被小顺子带走了,那时玳妃的心仿佛掉了下来,她只觉的心底一片空虚,感到了一种绝望了的空虚。

    ……

    上述之文是本人这部书某些章节。其他章节中还有很多的诗、词、文、赋,jing华部分更在后卷,虽然自以为仍比上述诗语更有可取之处,然文学不过人为之作,再jing妙也只为茶余饭后适娱之物,雅趣志友把玩消烦之笔墨也。

    即使是《红楼梦》,于当今物流横溢,信息载欢之时,亦无更多人类扼腕惊叹者。

    我虽自谓此书为当代人写的《红楼梦》,实嫌撩文之诳语,究其实,以当代人语言思维之习惯,纵有惊天笔墨,也无法写出与《红楼梦》相媲美之作。

    然本人深仰曹雪芹之才,数十年枕卷而眠,仿临之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