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藏冰-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补天飞身立在箭神秋靖的身前,静静看了看对方的老脸一眼,先是惊讶了几下,显然是根本没有想到秋靖竟然会出现在这里,心念一动,刹那明白了秋靖在这里的缘故。

    再思忖几时,便将立誓山庄这一次全部来意想的一清二楚。

    “原来补天谢过箭神前辈大义援手,不使天子殒命渭水,此次恩情,待日后陛下除去身侧猛虎,定有重谢。”

    秋靖探手拭了拭弯弓金柄,声聚喉间,“撤!”一令过后,也不接姜补天的话,转头就走。

    “箭神前辈且慢行,补天还有句话说。”姜补天并未因为秋靖的清冷态度而恼火,只是出言叫住了对方。

    秋靖侧脸一转,“哦。说。”

    “此次弑帝任务,无论是否功成,立誓山庄都将有灭顶之灾,箭神前辈应该早做准备才是。”

    “哦。”秋靖点点头,“知道了。”

    正要抬步,却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扭头又说了一句,“秋某,即便为钱而生,也是周人。”

    言罢,再不停步,眨眼间失去了影子。

    姜补天心中火热,他知道秋靖虽然不善言辞,但这简洁的一句话也已经将所有的意思表达清楚。

    身为周人,保国护帝,乃是本分,无需惊奇,更无需重谢。

    他一顿身,也消失在了浓浓大雾之中,只是并未回到军中,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甚至那些大周军中的士卒和几位副帅都不知道这位突然参入战团有突然离去的家伙是谁。

    杀入周军中的一众黑衣人听了秋靖的一令已经不约而同的收了战阵,个个催动身法内气,自军中冲杀而出,钻入大雾如潮水一般退去,而那方才被姜补天击昏的蒙面人也不见了

    此时此刻根本没有人关心姜补天的身份究竟如何,因为他们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寻找陛下上。

    除去黑脸副帅的另外两位副帅同时下令,穷寇莫追,整顿军马。

    此之一战,黑衣人五十三人丧命,而大周军这边却足足损失近千名士卒。

    黑脸副帅浑身湿漉漉的从渭水河中跳上了岸,身上盔甲本就寒冷,再加沾水浸透,在八月的凉风中更显冷冻,但他完全没有理会这些。

    他面无人色,冷汗满身,胸腹战栗抽动,大喝下令:“都他娘的停一下!来人!把渭水河上下游全部的封止!全军入河搜寻!若找不到陛下,所有军卒全部军法处置!”

    “是!”

    如此安排,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他入河良久除了花花绿绿的鱼儿竟什么都没有看到,堂堂皇帝陛下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似的

    另两位副帅对视一眼,心中也是僵硬无比。

    这已经不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简直就是还未出师帝先无啊。不管怎样,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无影无踪怎么得了,那可是当今天子!

    文凌筠在一众医官的救治下悠悠转醒,他一下子坐起身来,看到四周甲士纷纷卸甲入水,又见有人上下封流,将渭水河堵了个水泄不通。

    “魏垂虎,你这是在干什么?”文凌筠坐在地上,皱眉招呼那黑脸副帅道。

    黑脸副帅听到文老将军叫自己,连忙奔了过来,将自己入河寻帝无果的事情告诉了文凌筠,文凌筠听后猛然回想起昏厥之前飞箭正中孤帝背心的事,不顾几位医官的阻拦,挺身站起,卸甲也要钻入水中。

    那名叫魏垂虎的黑脸副帅已经冷静下来,拽住冲动的老将军,“文老,我以为如此下去毕竟不妥,陛下八成已经不在这渭水河中了这还算是半个好消息,至少陛下还有可能活着咱们是否应该”

    魏垂虎的话说到一半,后方冲来一马,马上人停马收缰,下马跪倒在文凌筠的身前,双手奉上一纸书信。

    文凌筠不见帝虽急,但见来人行色匆匆,不由低眉看了看,竟是自己留在帝都温候府中的掌府管家,皱眉问道,“何事?”

    “老爷,这是镇天府小王爷的拜书,他让老奴务必即刻交在您的手上,说有要事,老奴不敢耽搁,这才”

    “拿来我看。”文凌筠接过信封,拆开一看,面色登时涨紫,“这个混蛋!”

第72章 帝陵() 
“以整个天下为祭,又当如何”

    “又当如何”

    宛如回声似的,老人的话语在周倾的脑海中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使得周倾有些出神。

    当他回过神来的时候,扫雪客已经消失了,而那棋盘也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暗无甚光亮的空间,不远处,赵卫晗和赵雪贞倒在地上,几无声息。

    李昀歌痴呆的张大着嘴,凝神望着半空,周倾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却什么都没看见,只有一片黑漆。

    “你还是用了这两枚铜钱,命数啊”

    一个熟悉的声音自背后传来,周倾慌张的回过头,眼神定格在不知何时出现在自己背后的老人,结结巴巴的喊了一声。“师师父。”

    “嗯?怎么,半日不见,不认得为师了?”

    “不,不是只是,徒儿徒儿师父,您回来了?”周倾语无伦次的重复几番,这才忽然意识到了一些什么,问道。

    老人笑吟吟的露出一口黄牙,“是啊,这一趟,收获可不小。”

    “哎?”周倾的状态仍旧有些恍惚,实在是方才的所见所闻太过惊世骇俗,一时间难以理顺思路,更不知应该如何看待片晌前豪言以天下祭棋局的老人。“师父徒儿刚才看到了一些”

    “看到了什么?”老人笑意更盛,眼神似有直戳心底的力量,看的周倾一阵心惊肉跳。

    “徒儿看到了棋棋”

    “棋什么?”

    “我我我我也不知道”周倾晃了晃头,那棋盘,那二人对谈,竟在这一瞬忘了九成九,只记得有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再过几个呼吸,连那影子也记不得了。

    周倾顾盼左右,“师父,金刀门的人呢赵雪贞和赵卫晗他们”

    老人抬手揉了揉弟子的额头,“轻松些,人已经走了,至于给他们三个疗伤的药,也已经喂给他们了。”

    周倾听到此话,终于松了一口气,脑子里依然是一团乱麻,全部的气力似乎已经被抽了个干净,无力的软倒在地。

    突地,他猛然想起了自己动用那两枚铜钱之事,一下子从地上跃了起来,满头大汗,扑通一声跪倒在老人的身前,有些哽咽地道。

    “师父,徒儿不肖,未补四虚而先冲一重,根基未稳,内底全散,有负师父教诲!师父,徒儿错了,徒儿”

    周倾脑海中回想起老人与自己所说的人之道,所说的补四虚的重要性,以及老人曾经提到过的“未补四虚,导致了无数的第三重及临四重的内家子,终生都无法逾越第四重这道天堑。”

    泪水抑制不住的涌上了眼眶,无论他心性何等沉稳,无论他在危难关头将何等灾祸独揽在肩,他终究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初涉内气修行的孩子。

    没有人能够轻易的丢弃自己所有的前程,更别提是一个孩子,更别提在这份前程上,还寄托了师父的希冀,承载着父亲这位武人的沸血。

    我还想要,站在父亲身前与他并肩而战,还想保护父亲,保护师父

    可现在呢,做不到了,都做不到了。就在不久前,他亲手毁了自己的一切。

    焉能不痛苦?周倾掩面放声大哭,良久良久方止住哭声,他抬头用哭花的小脸儿迎向老人。

    老人收敛了笑容,双眸紧盯在周倾泛着泪花的眼睛上,一只手将自己这位弟子从地上拉了起来,探手握住弟子微凉的手背,轻轻攥了攥。

    “还记得,你修内的目标是什么吗。”

    周倾一愣,泪水干涸,面庞略略抽动两下,慢慢握紧了双拳,咬着牙喊到,“甲子不登顶,生来枉为人!”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背后直坐在地的李昀歌似是被周倾这一句话所惊醒,手指下意识点了点被他抱在怀中的紫薇剑,起初想笑,但随即发现自己根本笑不出来。

    可笑吗?一个连四虚都未补的孩子也想登顶首位?不自量力,当然可笑!

    但李昀歌回首半生,终究没有笑出来,将紫薇剑又抱紧了几分,喃喃道:“脚踏梧桐生,却陷枳棘丛,潦倒半生,从不思进取,今之一观,还不如一孩童,元轻,紫薇,我当真辱没了你”

    “那么到现在,你的目标变了吗。”老人十分平静,语气温和,却如烈火再度点燃了周倾稍有些僵冷的心。

    “不会变,绝不会。”

    老人点头,他所等待的,正是这句话。

    还好,这孩子,同他爹一样,认定了的就不会更改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胜任啊。

    倾儿

    周倾双拳反转,莹白色内气迸动,似白蛇急窜,刹那点亮全身,内气定周天,闭目内观,太阳般的心府中多了一抹赤红色,他一眼便认出,那便是被称为“鸳鸯”的内生赤元,此刻已与心府合归一处。

    内气涌上天灵顶,三万发丝随之树立轻动。

    完全掌握身体的美妙感通达全身,不知为何,明明已经失去了登顶机会的他,此时此刻信心格外的膨胀。

    “师父,这条路,会比前人的路,更难吗。”周倾稳固一重境的气血内力,这才睁开眼,问道。

    老人背过身去,周倾以为老人是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感到有些失望,又害怕自己感觉到,这才转过身去,心中又有些黯然。

    但老人在转过身时,终于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带着七分欣慰三分狡黠的笑容。

    “拼上性命拼上前途去救人,是命。而修内之路,也是命。”老人一挥手,光线有些暗沉的空间在一连串“噗噗”声中豁然大亮。

    “你和我们所选择的,都不同,不过小老儿相信,这,也是最适合你的。”老人顿了顿,“先不谈这些,你且看看,这是哪里。”

    周倾这才想起打量自己所在的这方空间,在大亮的火光中,将全景纵览在眼下。

    整片空间,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八字来形容最为贴切。各色金银珠光宝气,在四壁上燃起的清一色的光火的折射下,交相辉映,层层嵌叠,渲染出一派七彩光华。

    正前方,八座一人高的石碑整齐在列,其上字迹斑斑,昭昭在目。

    周倾想起,刚才李昀歌似乎就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呆原来他早就看到了,只是自己眼力不及

    “这里是哪我们不是在关帝山侧的密林之中鏖战金刀门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

    老人轻飘飘的一句话,如鼎沸之声险些震聋周倾的双耳。“这里,便是关帝陵内。”

第73章 碎碑() 
“关关帝陵内?”周倾震惊的再次环顾周围的环境,“这里就是千百年来无人能踏入其中的关帝陵阙?我们”

    “嗯。”老人点头。

    “我们是因为那两枚铜钱才进入到这里的?那,那是关帝之碑,为何会有八座之多?”周倾好奇的打量起那一排石碑,正要上前一步看看上面写的究竟是什么文字时,李昀歌突地呼喊一声。

    “等等。”李昀歌在老人的帮助下服用过药物后,感觉体力渐渐恢复,内气已有再生形成周天,只是奈何受伤太重,仍旧有些提不起力气,他以剑拄地,颤颤巍巍的想要站起。

    周倾赶忙提步窜了过去,扶住了李昀歌虚软的身子。

    “在这里,必须要有敬畏严肃之心,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不敬。”李昀歌眸带虔诚,“此处乃是天下刀客心目中最为崇高的地方,更是历朝历代各国君王所向往的圣地。”

    “眼前,之所以有八座石碑,大抵因为无一是关帝之碑,这些,都是他的兄弟之位。”

    李昀歌声音有几分炙热之意,显然他对于关帝陵向往已久,如今能够如愿进入其中,大有几分死也瞑目的感觉。

    “据传说,关帝生前有八位兄弟,无不是仙人转世,天星下凡,个个本领通天,有力可敌国之能。五帝之一的儒帝,正是这八人之首,也是关帝的结拜兄弟,虎之双翼,曾有人言,二人如那双璧,一旦合一,则天下也不在话下。”

    李昀歌一字一句的解释道,“后来大周国世袭五百余年之久的儒祖公,溯其初代,也不过只是儒帝诸多后裔中的小小一脉而已。”

    “关帝军之所以所向披靡,统一了三皇开州以来无人能驾驭的整个天下,只因有此八人,所向无往。”

    “关帝被后人尊为万古一帝。而他的八位兄弟,也被尊为八帝将,无数关于他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唱,想必你也听过不少。”

    “嗯。”周倾若有所思,经过李昀歌的提醒,他想起了从前在十万道家典籍中看到的有关于关帝以及这八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