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原生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话原生种-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最近和杨家的八小姐走的很近。二人时常在庙内盘桓多时,未曾出来。”黑衣剑士如实回答道。

    八贤王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古怪非常的表情。

    “和杨家人走的近?如此倒是···呵呵!只是佘太君若是知道八妹,居然会喜欢一个和尚。却不知···哈哈哈!”说到此处,八贤王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古怪而又快意的笑容。

    在八贤王看来,杨家早已是被他捆绑上战车,冲锋陷阵的先头兵。

    只要杨六郎在,只要他和柴郡主,还是夫妻。

    杨家就注定受到大宋天子忌惮和排挤。

    这个时候的杨家,为了获得朝堂上,政治上的支持,也只能选择倒向他。

    而八贤王,也毫不客气的为杨家扮演着救火队员的角色。

    时不时就出来,给杨家人擦擦屁股什么的,搏一搏好感。

    假如那个喝酒吃肉的野和尚,还有心娶杨家的女儿。

    那还当真是···妙哉!

    无形中,八贤王对封林晩的猜忌和怀疑,又下降了一个档次。

    在其心中的重要程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一次又一次的刺杀,都以失败告终。

    阳光下的汴京城,依旧繁华热闹。

    只是暗地里,多少黑道上的高手,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了那越来越大金额的暗花。

    现在,杀死八贤王,已经不再仅仅是金钱。

    更是巨大的名气。

    八贤王本身的名气,以及死在八贤王护卫剑下的那些顶尖杀手,他们留下的名气。

    最后都会归于那个杀死八贤王的刺客身上。

    有些人,或许不为金钱所动。

    但是他们一定图名。

    而隐隐的,暗中有流言传出。

    有此等财力,拿得出这么多的赏金,悬赏八贤王首级者,唯有当今的天子。

    否则无论是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如此巨大的财力。

    即便是有···又有谁,会与八贤王有如此仇恨,倾家荡产,也要摘掉他的脑袋?

    与此同时,大量有着侠肝义胆的江湖中人,也都朝着汴京城涌入。

    他们与那些刺客的目的相反。

    他们要保护名扬天下,且真心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八贤王。

    显然,这些心怀侠义的侠客们,并不知道,他们认为危在旦夕的八贤王,并不需要他们的保护。

    反而,他们的到来,会令八贤王十分苦恼。

    拘束于贤名,八贤王不能将这些千里迢迢,来保护他的侠士们置之不顾,以免寒了天下有志之士,同时也是他的支持者之心。此番···有点作茧自缚的意思。

    但是也不能将他们真的安置在身边。

    毕竟,这些人龙蛇混杂,各有来历。

    真正的侠义之士固然有,但是还有许多,只怕有着叵测之心,不能不防。

    这个时候,八贤王猛然觉得,他需要一个恰到好处,恰好合适的人,站出来···帮他统筹、管理和安排这些人。

    这个人必须在江湖上有着很不错的名声和名望。

    同时又要令他足够放心。

    否则这么一股力量,放在一个他不放心的人手中,他也会觉得些许不安。

    思来想去,唯有一人,符合标准。

    所以,当那些聚拢在八贤王别院中的侠士,已经多达上百人时,八贤王终于第一次,主动登门拜访了封林晩。

    并且恳求他出山相助。

    虽然不懂和尚的名声,对于官场,对士林来讲,约等于无。

    毕竟当初的那个藤逊国师,也没什么真正的大人物,瞧上眼过。

    但是对于江湖,对于民间而言,不懂和尚巧除恶道国师,可是一段传奇。

    封林晩虽然不在江湖,但是江湖上,一直有关于他的传说。

    依赖于这些传说,封林晩甚至具象了几个附加在‘不懂和尚’这个马甲上的技能。

第三百一十四章自身的重量()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

    狸猫换太子这个梗,封林晩其实已经解锁的差不多了。

    依照他的反复建模推测,然后归纳总结。

    即便是不是十成真,也有最少八九成。

    往后只需慢慢查证便可。

    封林晩做了那么多,主动接近八贤王,不仅仅是为了求证。

    更是为了真正的,在自己的掌握中,拥有可以调动的力量。

    他可没忘了,有一个张野,远在江湖,暗中窥视。

    还有一个谢蕴道,正在戍边,手握重兵。更别提真正的东阳剑姬如芒刺在背,未曾现身的八仙同门,如鲠在喉。

    这些竞争对手,他们本身已经不再只是他们自己,更是他们麾下凝聚的势力和代表的重量。

    封林晩没有功夫去拉起一票造反队伍,然后提纯其中的精英,收归己用。

    也没有时间,入得行伍,军中打磨,最后还得与那位文臣们勾心斗角,处处苦憋。

    既然已经基本确定了,八贤王与赵恒的竞争中,最终还是八贤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那么封林晩就是时候使用八贤王的势力,把自己往前再推一推了。

    成立一个拥有八贤王做靠山的江湖组织,并执掌这一股力量,就是封林晩往这个方向,走的第一步。

    八贤王主动上门,比封林晩预计的还要快一些。

    封林晩以为,他还会更加的迟疑一段时间,多找几个人选斟酌、试探。

    但是八贤王直奔了他的小庙,显然是将他视为了第一人选。

    小小的庙宇之中,檀香散发着淡淡的让人心安凝神的味道。

    “近来有宵小之辈,欲暗算于本王···大师可有耳闻?”八贤王用探究的眼神看着封林晩,表情莫名,就像是看透了封林晩一般。

    封林晩却丝毫没有动摇。

    神情镇定自若。

    八贤王若是真的知道了什么,现在来的就不是他了,而是他手下的高手。

    “略有听闻。”封林晩点了点头。

    瞧着封林晩脸上无有异色,连气息都十分平静,八贤王那心中不过是随机而起的一点点小疑惑,自然也跟着散去。

    “大师有所不知,此番不仅有各方不轨之徒,想要不利于本王。更有许多江湖上的豪杰,聚集在本王的别院之中,想要替本王做事。只是···毕竟都是一些江湖上自由惯了的,难以管束,时日久了,反而对百姓有所干扰。大师江湖名望不浅,不妨出面,替本王好好约束一番。”八贤王话稍微说的有点委婉。

    不过大致意思,传达明显。

    封林晩闻言,却连忙推脱道:“贫僧虽在三千红尘之中,却已经是个世外之人。王爷手下人才济济,何必另作他选?”

    八贤王摇头道:“大师你有所不知,这些江湖中人,个个江湖匪号,叫的都很响亮。早已吸引了朝廷的注意,若是放任他们不管,闯出什么祸端来,却是不美。本王···也不好交代,左右为难。若是本王亲自管束,或者安排那些过于鲜明的人插手,他们是否服从是一个问题。更关键在于···朝廷中,衮衮诸公,会如何去想?”

    封林晩闻言,心中冷笑。

    八贤王这不是担心,朝堂之上的文武群臣如何去想。

    他担心的是赵恒想多了。

    聚集江湖草莽,啸众于汴京城中,明面上摆明车马的用处不见得多大,声势倒是足够骇人。

    这就像是羊肉吃不着,惹了一身骚。

    八贤王分明是嫌弃这块肉烫手,这才想要将它抛给与自己有些瓜葛,可以利用,却又没有太多直接关系的封林晩。

    心中明了了八贤王为何会直奔自己这里。

    封林晩便不再再三推辞,而是稍加委婉了几句后,便好似无可奈何的答应下来。

    “贫僧答应了王爷,也请王爷与贫僧约法三章。”封林晩既然答应了请求,那当然是要开口要好处了。

    听到封林晩的话,八贤王明显一愣,然后便点头道:“大师有何要求,尽管说,若是无碍,本王无不应允。”

    这种话,听着豪气,弹性极大,没什么太大的诚意。

    封林晩也不介意,直接道:“第一,这些江湖豪杰们,需当每日有酒肉供应,歌舞声色,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否则难保有些人心生不满,借机生事。贫僧只是一个和尚,不是什么主事的官员,乱七八糟的事情,贫僧只怕也管不过来。”

    这当然是一句废话。

    他连皇帝都当过了,怎么管不过来?

    只是不想过分花心思去管罢了!酒肉财色,本就是招揽人心,最佳的手段之一,虽然俗气,却千古通用。毕竟绝大多数人,都是俗人。那些义薄云天,豪气干云的真正豪杰,毕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而且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有一个奶嘴理论很出名。

    简单来讲,就是用最直接,最简单,最浅薄的发泄性娱乐,比如哔哔哔哔哔哔和哔哔哔哔哔哔。以及满足性娱乐,比如吃好喝好,各种小曲、故事。对人进行麻痹,让人们满足于现实,而不会对更多的权利和欲望,有更高的追求。

    这样就有利于统治者,进行管理和统治。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和愚民政策,有点类似。

    区别在于,愚民政策属于封锁智慧,就像一道封印,卡在人们头顶,人们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将之冲破。

    而奶嘴理论,利用的则是人们内心的惰性和容易达到的自我满足感,去消磨人的志气和追求。就像一头老虎,如果长期把他关在笼子里,每天喂给它大量的熟肉,使其不再饥饿,那么时间久了,哪怕是拿它当猫撸,都不成问题。

    听了封林晩的第一条,八贤王微微皱了皱眉。

    以他的财力,供养这百来号人,每天吃喝玩乐,当然不是什么问题。

    只是同样的代价,他足以用以蓄养上千精兵。

    或者用来收买数十死士。

    用来供养这些自由惯了的江湖中人,总觉得有点不甘心。

    “王爷!这个时候,可切莫小气不得。江湖中人,走南闯北,最是消息灵通不过。王爷对他们有一分不好,传到江湖上,可就变成了十分,百分。”封林晩的一句话,等于戳中了八贤王的软肋。

    他也只能点头认了。

    心中却已经打定主意,等着此风波结束,就快点解散这些江湖中人。

    见八贤王答应下来,封林晩心中微有喜色。

    只要钱粮,不思回报,这样一来,就等于先在八贤王的心中,种下了对那江湖人组成的队伍,厌恶的种子。

    一个人如果厌恶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就会下意识的想要远离和拒绝它。

    这就更方便封林晩借壳上市了。

    “第二,还请王爷多安排些人手,暗中加入这些人中,明面上虽然由贫僧统筹。但是真正的管理,还请王爷收归独有,贫僧不敢居功。”

第三百一十五章得陇需望蜀(求订阅)() 
封林晩的这第二个要求,显然出乎了八贤王的意料之外。

    所谓以己度人,他本身对权利,有着极大的欲望。

    又怎么能愿意相信,还有人真的不爱权势?

    “终究还是个和尚,不知权势之妙处,若是用些时日,待他明了其中究竟,只怕会为今时今日之要求,而感到后悔。”八贤王心中如此想,脸上却含着笑。

    “既然大师非要如此,那本王···便勉为其难吧!”八贤王这回回应的倒是痛快。

    对比起第一个条件,这第二个条件,可谓提的是太识抬举了。

    封林晩好像是吃了亏。

    但是其实,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不少人,对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有别的理解。认为这是一种服软,服输,懦弱的表现。

    而封林晩的理解却是,上前一步,奔行于巨浪涛涛之间,所见不过方寸之地,自然迷失于惊涛骇浪。而退后一步,方才得见碧海蓝天,知晓往何处前行,方才有惊无险。

    事实上,以八贤王的谨慎。

    即便是明面上,将那些江湖中人交给封林晩管束。

    也一定会暗中安排一些人手进去,悄悄的监视。

    结果,除了封林晩手中多出一些浮华、虚假,对他无用的表面,时刻可以被剥夺的权势之外,反而更多的是掣肘。他还需要费尽心思,找出人群中,埋藏的钉子,做任何决定,都得防备着他们。

    但是现在,封林晩将权利,表面上交出去了。

    统领的名分却还在,这就是最根本的基础。

    而那些原本应该暗藏的钉子,反而转到了明处,方便封林晩用手段将他们‘腐化’‘策反’,极少数冥顽不灵者,也可以安排一些任务,让他们出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