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原生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话原生种-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女童得意的扬了扬精致的小鼻子,笑容满面道:“我爷爷是巴山剑皇,巴山道场的祖师爷。十年前,悬空寺的弃徒杀了我爷爷的一个弟子。我爷爷给了悬空寺十年的时间,让悬空寺找出真凶,交给我们巴山道场处置。如今时间到了,悬空寺没法交人,自然也就只能迎接我爷爷的挑战了。”

    三大正道,悬空寺是其一。

    还有两处分别是巴山道场和景阳宫。

    巴山道场为巴山剑皇所创,而巴山剑皇堪称一代传奇。

    当然,即便如此···他也远不是仙。

    封林晩满足了好奇心,整个人又安静下来。

    区区一个土著剑皇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

    学过吕洞宾的剑法,在虚拟空间,见过各种剑神、剑圣、剑帝···出剑的封林晩,对此丝毫不以为意。

    见高手决斗,开拓眼界,甚至有所感触,有所收获这一点,很难套用在星河时代的生灵身上。

    “有人说,我爷爷是天下第一剑修。你难道不好奇···不想上山看看?”小女童看封林晩又安静下来,顿时觉得有点气馁。

    “若是天上第一,那我就去看。”封林晩笑着回答道。

    小女童气的噘嘴,狠狠的瞪了封林晩一眼。

    “傻和尚!笨和尚!”小女童从封林晩的身边错身而过,然后顺着蜿蜒、惊险的山道往上攀登。

    看得出来,她有不弱的修行功底,这点小小的险阻,无法难住他。

    最要紧的是···封林晩能感觉到,至少有三个,达到六级的好手,正潜伏在暗处,紧跟着这个小女孩,充当保镖。

    山顶的喧嚣,持续了有半天的功夫。

    即使整个悬空寺,布满了悬空寺的大阵。

    但是抖落的细碎山石,依旧洒满了山道和一些走廊、岩道,封林晩连日来的努力,也都化作了东流水。

    所以,小和尚又不得不重新开始。

    巴山剑皇与悬空寺一战,悬空寺毫无疑问的输了。即便是贵为所谓三大正道之一,但是悬空寺内缺少真正的惊才绝艳之辈,只是一些守成之辈。如何能是开创了三大正道之一,巴山道场的巴山剑皇对手?

    这一输,输的不仅仅是颜面。

    还有江湖地位,还有许许多多涉及到的实际利益。

    比如,一些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在寻求庇护的时候,就更倾向于巴山道场,而不是悬空寺。

    随着挑战的结束,悬空寺的和尚们,都是满身的火气,不知从何处发泄。

    这个时候,封林晩这个空有辈分,却毫无地位的方丈弟子,依旧‘傻夫夫’的挂着淳朴、单纯的笑容,就显得有点讽刺了。

    碍于名义上的地位,没人好给予直接的伤害和侮辱。

    知道他喜欢打扫,便故意将佛像弄脏,故意将有些道路弄得污秽不堪。

    看着小和尚皱眉清扫,那些躲在暗处偷瞧的和尚们,就能获得某种愉悦和满足感,将巴山剑皇落在他们身上的侮辱,仿佛通过这种方式给‘巧妙’的转嫁了出去。

    而即便明知有人戏弄,‘一凡和尚’依旧每天打扫卫生,依旧给一些无名的佛像做着清洁。

    这也让悬空寺笨和尚的‘美名’,开始渐渐的由寺内传向寺外。

    终于这一日,封林晩等待的机会来了。

    悬空寺讲法堂的首座,大苦禅师于佛林观佛。

    正好撞见了一群捣蛋的和尚,以及傻傻清扫的封林晩。

    这满山的佛像,虽然大多无用。

    但是也有那么几尊佛像,来历不凡。

    是由悬空寺历代的高僧所亲手雕刻,其中无意间便融汇了他们精修的佛理、佛法。

    大苦禅师最擅长的是悬空寺流传的弥陀拳印,之前与巴山剑皇交手,却连巴山剑皇的一剑都挡不住。

    精修近百年的绝技,却被巴山剑皇讽刺‘空有其表,全无佛性,百年凋敝,竟无一无是处’。

    大苦禅师因此佛心受损,寻得这佛林,想要汲取先辈留存的某些精义,弥补心中的缺漏。

    呵退了那些调皮捣蛋的和尚。

    大苦禅师自然知晓封林晩的身份,不愿与其打招呼。

    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却正好瞧见,封林晩用抹布擦拭一尊佛像。

    因为角度的关系,封林晩‘恰巧’挡住了佛像的大半个身躯,却只有一个拳头,小小的伸出一截。

    看似拳头紧握,却实则微微松开,暗含指诀。

    大苦禅师浑身一震,整个人忽然豁然开朗。

    “错了!错了!难怪如此!他说的没错!我这百年,确实修错了。佛门修的是‘空’,我却紧握拳头,心里不空,手里也不空,自然看不见真章,见不得真佛。”大苦禅师心有所感,只觉得豁然开朗。

    再看封林晩时,不自觉便已然发现,这个小和尚竟然顺眼了许多。

第四百七十二章大鹏一日同风起() 
犹豫再三,大苦禅师走向封林晩,站在封林晩的面前,安静的看着他。

    而封林晩则是微微行礼后,便继续自己的工作,并不因为眼前这个大和尚,是悬空寺的长老,便表现的有何不同。

    “一凡,你入寺已有近一年,方丈师兄却始终不渡你入修行,你心中可有怨?”大苦禅师这个问题,其实相当的唯心。

    假如偏见一开始就存在。

    那么无论封林晩回答有或者没有,都会让他心生不满。

    大苦禅师并非是在为难封林晩,而是在寻找一个心灵上的平衡点。

    机缘巧合,封林晩伪装的‘一凡’小和尚点化了他。

    佛门讲究因果,所以大苦禅师必须做点什么,来让自己的心绪圆满。

    而无论封林晩回答,有或者没有,他都会自由心证,认定封林晩是心怀叵测和虚伪狡辩,如此来说服自己。

    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不要认为这种心态很罕见,事实上在普通人身上更常有。

    很多人做了对不起朋友、恋人甚至是父母、兄弟姐妹的事情后,都会努力寻找自己脑海里,那些人对不起他的‘画面’,甚至进行一定程度的恶意扭曲。从而找到一个平衡点,降低自己的罪恶感。

    比如一个女生,偷偷与前男友约会逛如家,事后回想起来,觉得对不起现男友。就会以现在的男友不解风情,什么时候送礼物送的不合心意,之前说过什么话,显得带有恶意···甚至逛街的时候,多看了哪个妹子一眼,以此作为‘平衡点’,将自己的背叛逐渐的扳平为理所当然。

    封林晩双手合十,然后平静的回答道:“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尽其乐,盖其旦暮为期,远不过三日尔。”

    这句话出自淮南子。

    意思便是,仙鹤的千年寿命,用来尽情遨游。蜉蝣早上出生,傍晚就死了,但也的到它的快乐,虽然它的生命只有早晚之间短短的一天,最多也不过三天罢了。

    封林晩的回答,比大苦禅师的质问,更加的模棱两可。

    这反而让大苦的一番心思落了空。

    还未等大苦因此露出恶意,封林晩便微微行礼,然后便走了。

    大苦看着封林晩的背影,自行离去。

    回去之后,却怎么想都觉得浑身不舒坦。

    心魔如影,常伴于身。

    虽然明知修行在空,唯有身心两空,方能修成大法力、大神通,却放不开争执,放不开自己的心胸。

    说穿了就是杂念太多,没法做到没心没肺。

    针对这种毛病,在星河时代解决的办法可太多了。

    最常见的便是观想,不是观想什么仙佛之气象,或者神祇之伟岸,而是观想天空、水晶球、大草原、大沙漠甚至星空等等。以此做到精神意志的坚定与透彻。

    等到夜深人静,大苦悄悄出了禅房,潜入了封林晩的房间,在封林晩的床头上,摆放了一本《阿罗汉金身》。

    这是悬空寺基础的修行法门之一,最高可修至相当于四级的境界。

    但是一入此法门,将来注定就只能成为佛门护法一流···简单的说,就是纯粹的打手,犹如武器。

    若是半途改换门庭,则有很大可能走火入魔。

    并且此乃淬炼肉身的法门,若无大药补身,对身体的消耗和透支极大,不仅无法长寿,反而会导致早衰。

    修到大成,虽有四级之力,却多半活不过一甲子。

    大苦此举,在他看来是报恩。

    其实却仿佛报仇。

    接连数日,大苦一直在关注封林晩,却发现封林晩行走坐卧,皆有一番难掩的风度气象,真如灵童转世一般。

    反而对衬的他,犹如凡俗浊物一般。

    至于那《阿罗汉金身》,大苦发现‘一凡’小和尚,根本没有任何打磨筋骨,催动气血之举。

    就好像对修行,真的一点都不在意。

    “是发现了这门功法的缺陷,还是不敢?害怕是陷阱?”大苦心中思量。

    不得已,便再次显形,出现在了封林晩面前。

    “为何不修?”大苦直接质问。

    封林晩抬了抬头,没有询问为何要放一本修行功法,在他的床头。

    而是反问道:“为何要修?”

    大苦一愣,他先入为主,认为眼前这个小和尚,是在忍辱负重,实则心中有万千抱负。

    即便不是如此,一个普通人,见着通往修行者的‘门路’,也该喜不自禁,怎会如此坦然?

    “修成之后,可日行千里,开山断流,皆不在话下,从此超凡脱俗,不与凡人相同。”大苦的话未落。

    却听封林晩道:“阿弥陀佛!师叔!既然我等修的是四大皆空,行的是众生平等。那为何还要执着于这等表象?师兄、师叔、师父长辈们修行超凡脱俗之法,是为护道。我每日打扫、清洁,整理这满山的佛像,也是为了护道。既然如此,修行与否,又与我何干?”

    大苦忽然愣住了。

    他感觉有点绕,虽然封林晩的解释没问题,让他无法反驳。

    但是···就觉得似乎哪里不对。

    等封林晩走远之后,大苦便只能寻了大悲方丈,将近日所获,尽数告知了大悲方丈。

    大悲方丈思量多时。

    忽然下令,让三弟子‘一凡’随同两位师兄一起出入禅房,请教修行法门。

    “师兄?你这是真的要传他修行大道?”大苦面色微异道。

    大悲方丈神情自若道:“他生有宿慧,若有心修行,在这悬空寺中,总能偷学到一些本事,既然如此,不如放在你我眼皮子底下,谅他也翻不出你我手掌心。”

    “更何况···他与言法、言善相比如何?”

    大苦道:“两位师侄,如今已然都入了王境,只需寻得罡气,便可入玉境,修成法身,享长寿。与他们相比,一凡自然要差了很远。”

    大悲笑而不语。

    大苦和尚恍然大悟。

    让一凡随同两位师兄,一起向大悲请教修行,这就等于是拔苗助长,好让一凡生出‘心障’。

    无论什么事,都该循序渐进,跳开基础,直接进入比较高深的阶段,不仅不是好事,反而会使得人在某条路上,有错误的认知,形成难以挽回的障碍。

    只是,无论是大苦还是大悲,此时都定然不清楚,他们以为是在给封林晩挖坑。

    实则是正好如了封林晩的愿。

    封林晩要当这悬空寺的圣僧,自然要每一步都走的正大光明。

    偷学或者暗中私相授受,又岂是封林晩要的?

    他要的,就是大悲这自以为是的‘网开一面’。

第四百七十三章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凡小和尚获方丈特许,可以修行了。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悬空寺。

    有些和尚以为,这是因为一凡小和尚精诚所至,感动了方丈,故而获得特许。

    还有人认为,这是大悲方丈气度惊人,有大心胸,可以包容一切。

    当然,也不乏担忧者,认为魔教余孽,一旦开始修行,很有可能遗祸无穷,方丈此举确实不妥。

    至于大悲与大苦那点算计,却很难让寻常和尚看懂。

    寻常修行者,没有到一定境界,大多盲目认为,有修行强大的前辈高人指点,便是大机缘。

    殊不知,为师者不必强大,却必然要合适。

    就如同,教小学生的就得是专业的小学老师,教高中的就得是高中老师,若是找个大学教授来教开蒙的稚童,除非是天才,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随同修行第一日。

    大悲方丈一视同仁,给三位弟子讲的是提取罡气,淬炼身心,凝聚法身之法。

    第二日,则是讲的罡气凝结之地,以及诸多异象。

    第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