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贵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燕贵公子-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天下来,李无常灌了一肚子的酒,打嗝都是一股子二锅头味,还好他内力高,倒是没有伤身体。

    期间去了一趟周府,陪周家老夫人说了一阵子话,对于老夫人,李无常是很有感慨的,是个有智慧又热情同时并不迂腐的老人家,老人家拉着李无常的手,说了一箩筐的好话,连眼泪都快留下来了,还直接命令周承望以后要对李无常敬重一点,要视之为兄,弄得李无常非常不好意思,明明周承望比他大不少。

    周承望虽然不知道李无常给了五十万两的事,但是也知道李无常必定对他父亲周胜有很大的支援,所以还是非常感激的。

    之后,李无常又以郑文通老友的身份去了一趟郑府,主要是给郑家老夫人送药,顺便陪她玩麻将,说些笑话哄她开心。

    可怜的老人家,还不知道大孙子郑文通已经去世了。

    还不知道能瞒到什么时候,李无常只得叮嘱郑文龙,如果发现老夫人身体有异常,一定要派人来找自己。

    郑恒拍着李无常的肩膀,嘱咐李无常好好当差,并称他虽然只是个侍郎,但是还算有些见识,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一定要开口。

    李无常诚心感谢之后就告辞离去。

    该见的人都见了,该安排的也安排好了,没有什么疏漏,不久之后就要离开长安了,李无常竟然生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心中涌起一丝悲凉。

    傍晚时分,李无常独自一人,手持一壶二锅头,随处走一走逛一逛。

    来到了东市,想起以前和韩大志胡闹的日子,想起风华楼,想起被郭云灵教训的场面,又想起自己救了小夕一家的事情,接着结识了赵逊这个老江湖。

    来到了东城墙下,想起了那几个卢玄明派来杀自己的杀手,那时候自己还刚刚学了点武功,差点翘辫子。

    来到了宣平坊,想起了伙同赵逊弄死薛老四,发了一笔横财的事情,还有独自一人面对张彦博派来的十二个亡命之徒的场景。

    来到了城西,想起了收债的时候,结识了姜明伦那个憨小子,接着又想到被汉水帮绑入南山密林的生死时刻,还想到了和赵逊及姜明伦在城西四处挑拨离间的搞笑场面。

    想起了祝长兴的秘密银库,想起了武道大会上的猥琐手段,想起了武道阁里的斗智斗勇,想起了牛毛山的人间地狱,想起了和张家的明争暗斗以及尚未完结的恩怨情仇。

    或开心,或愤怒,又或者其他,无论怎么样都好,这些都是可以铭记一生的回忆。

    命运就是如此独特。

    如果不是卢玄明将自己打个半死,就不会做那个怪梦,如果不是那个鬼影门徒刚好从狗洞钻进了彩云居,自己也不会惹上那么多事。

    说不定自己还只是一个混小子,成天不知烦恼,继续在东市胡混。

    可是,命运的事谁又说的准呢。

    生活还要继续。

    身处大燕这个极有秩序又无比混乱的朝代,想要随波逐流显然已经不可能了,路就在前方,或危险万分,或精彩纷呈,但是一定不会一路坦途。

    李无常跃上一所高楼,极目四方,竟然发现长安城好像笼罩在一股缥缈的烟雾之下,显现出一种朦胧之美。

    一种豪情跃上心头。

第一卷结语() 
各位道友,第一卷到此结束。

    先给自己点个赞,鼓掌!

    第一卷本来打算是150章,每章控制在3k上下,章节在控制范围内,字数有些多,因为每章经常会写到3400字甚至4000字。

    写过之后方知写书的难处,恶少我是个新人,怀着一个武侠梦,一头扎进了起点这个大本营,写的挺辛苦,脑子里有想法,但是写出来却不是那一回事。

    不过至今为止,自己还算满意,虽然成绩不怎么样。

    李无常是个普通人,没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那种情操,也没有虎躯一震就有无数小弟跟随的那种霸气。

    有点正常人小爱心,也有点小阴险,随着盘子越来越大,当然会成长。

    金手指不算太大,医术外加强韧的经脉,当然,思想穿越,科学方面的知识自然比之其他人要丰富一些,这不算什么,很多书都有。

    恶少我不懂医术,关于治病的描写都是胡来的,各位道友笑笑便算,我也不懂权谋,反正是看了一些古代的官职,打开word就开干,吹牛逼也好,瞎掰也罢,总算是一个故事。

    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还是要多谢各位道友的支持!

    点击、推荐、收藏、打赏、订阅!

    多谢各位!

    接下来的更新还是老样子,每天两章,每章3k到4k,时间定在12:00和21:00左右。

    我想爆发来着,可是爆发不起来,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国庆期间还玩了几天,将存稿都用了,众位道友见谅!

    如果喜欢本书的话,就来个全订吧,也没几个钱,算是给我点动力,换点香烟,恶少我万分感激!

    最后,想起一首歌,少司命的烟笼长安,很久之前听过的,突然想起来了,就定为第一卷最后一章的章节名,没什么特别的意思。

    接来下欢迎进入第二卷,咱们换个地方继续搞事。

第161章 第一 六 一章 丁卯兵庄() 
冯翊郡,丁卯兵庄。

    傍晚十分,庄户们干完农活,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喝一口凉茶,消消暑气,随口聊着天,这是经常能见到的画面,看上去忙碌安详的田园生活。

    冯翊郡地处雍州东部,西南面是京师长安,北面是北地郡,东面是河东,再过去一点就是洛阳,南面是上洛于弘农郡。

    地理位置相对来说还算不错,另有洛水直通。

    郡内有很多像丁卯兵庄那样的庄子,用于安置朝廷有功的老兵及其妻儿老小,那些老兵多半立过一些功劳,身受重伤,有的甚至变成伤残人士,无法继续吃兵饭,但是朝廷也不能不管他们,那些人多半都是拖家带口的,家里如果没个男人,也撑不下去。

    这些庄子多以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来命名,庄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贫穷,特别是近两年,旱灾雪灾匪祸齐至,可谓祸不单行,所以庄子的收益都不怎么样,别说给朝廷上税了,就连庄子里的人自给自足都很困难。

    这些庄子本来是挂在朝廷下面的,由户部统一管理,近两年这些庄子却渐渐成为朝廷的负担,由于冀州战事紧急,户部吃紧,皇上体恤,将将这些庄子转入内库,派了一些太监去管理,当然也有的勋贵会打招呼,会派家族里的子弟去历练一番,这也是可以的。

    李无常曾听说贺家二少和马家三少都去过,都没有撑住半个月就灰头土脸的跑回长安城了,不是被各种琐事烦的不行,就是被南山下来的土匪吓得瑟瑟发抖。

    “听说咱们庄子最近会来一个新的庄主,不再是内库的太监了!”

    “我也听那个刘公公说了,说新庄主是长安城的一个富家子弟,具体是谁还不知道,也不知道他的人品怎么样,会不会和那些太监一样都那么贪婪,喜欢欺凌弱小。”

    “富家子弟的人品能好到哪里去,其实咱们挂在户部也好,挂在内库也罢,都是老样子,吃也吃不饱,还经常挨欺负,我要不是有家小要养,早就不忍那口鸟气了。”

    “你他娘的说话小声一点,别让那些太监给听到了,否则有你好受的,庄子贫瘠,地本来就少,还多是沙地,最近几年更是灾祸成群,唉!”

    “虽说税收不是很高,但是我们产出低呀,而且经常被那些贪婪的太监敲去一笔,还有就是经常有土匪光顾话说,朝廷不是在剿匪吗?怎么剿了这么久,都没有来我们这边呀?那些个太监,每当土匪来了,一个一个跑的比兔子还快,土匪一走,又冒出来耀武扬威,他娘的。”

    “剿匪?雍州这么大,他薛刺史剿的过来吗?听说前段日子,他还亲临上洛剿匪一线,你说说,刺史都亲自上了,哪里还有多余的人手?”

    “唉,还不是契丹狼子野心,朝廷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好有周将军天纵奇才,顶住了契丹的压力,否则大燕的形势必将更加严峻。”

    “周将军还是不错的,深知百姓疾苦,我有个远房的表兄就在他的部队里当差,来家书的时候说了,安乐郡的粮草不足,周将军宁死都不退,坚决要掩护安乐及渔阳的百姓,大战的时候,亲自上阵,还被砍了四刀呢,幸好他武功盖世。”

    “那种数万人的场面,一个人的武功再高也无法扭转局面不过能周将军没事总归是好的,我还真想去周将军麾下效力,就算战死沙场也没有遗憾。”

    “哼,说的比唱的好听,就凭你这个死瘸子?还战死沙场,你老娘不管了?你婆娘不管了?你女儿不管了?一家子女人,还没有遗憾?就凭咱们现在,就连一帮子土匪都应付不过来,你还想和契丹人打,真是不知所谓。”

    “唉,我也只是说说而已。”

    “我说,你们一帮子大老粗,有那个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应付那位新来的庄主,尽在这里扯些没用的。”

    “嘿嘿,各位叔叔伯伯,小子我可听说了,那位新来的庄主是一个子爵呢,而且非常年轻,不到二十岁,你们说说,他会不会是一个很有本事的青年才俊?”

    “二十岁不到的子爵?莫不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嫡子吧?”

    “大户人家的嫡子哪会来我们这个鬼地方,我看是哪个暴发户,花钱替儿子买了个爵位,前段时间不是有捐纳政策吗?”

    “这个说法比较合理,不过暴发户也不是好惹的,多半也是贪心鬼,否则也不会成为暴发户,看来我们庄子的苦日子还要继续下去咯,唉!”

    “暴发户”的儿子李无常正在来丁卯兵庄的路上。

    他们一伙十来个,拉了四辆大马车,上面装满了各种物资,由肥熊及其手下赶着,其他人都骑马,本来还挺悠闲的,只是下了官道之后,发现路非常难走,要么泥泞不堪,要么异常险峻,一不小心就要出事。

    “奶奶个熊,这个路也太烂了吧!”李无常被颠簸了一路,屁股和大腿内侧都发麻了。

    下官道之后,这个路就相当烂了,坑坑洼洼,一定也不平坦,有些地方边上甚至是悬崖,还有的地方两面都是土坡,上面都没有几棵树,一下雨说不定会有泥石流或者滑坡,这一路过来,有好几次李无常差点被颠下马。

    翟长平笑道:“大燕境内除了城中和各大官道,其他的路都差不多,都不怎么样,不过像此处这么险峻的路确实罕见。”

    李无常点点头,话锋一转,问道:“逊哥儿,长平,几天前我曾让你们研究一下那个什么嗯,丁卯兵庄是吧,说说看,具体什么个情况?”

    赵逊道:“雍州东部我不是很熟,不过这几天我仔细研究了愣少你拿过来的卷宗,对于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

    顿了顿,总结道:“丁卯兵庄,位于冯翊郡的北部,地方很大,比之一般的庄子大上不少,但是耕地非常少,而且多半不是什么肥沃的土地,产出有限。”

    “半年前统计,庄内大概有一千五百余人,其中大概三成半是战场上有功劳的老兵,其他的是他们的妻儿老小,而这些老兵或多或少都受过伤,对于粗重的农活也只能勉强应付,拖家带口的比较多,生活不易。”

    “庄子三面环山,其中的一面还是南山,所以经常有土匪作乱,加之近两年来的天灾,庄员惨不忍睹,而且庄子里的人都非常硬气,土匪来了不想着跑路,直接组织人手去正面硬拼,死伤是经常都有的事。”

    “除了要应付土匪之外,还要应付各种从南山冒出来的野兽,这也是一大难题,据消息,有不少人被野猪所伤,一直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

    “发生旱灾的时候,为了争夺水源,庄子里的人还经常和其他庄子发生冲突,偶尔还会产生大规模的火拼,内库的人都管不过来,也懒得管,久而久之,就听之任之了。”

    “两面山上多是巨石,地势险要,树木较少,收集柴火都相当不易,庄员们不得不冒险进入南山,非常危险,但是却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

    “最北面还有一片巨大的泥地,类似沼泽地,里面生有肥美的水草,但是里面相当危险,就算是放牧也只能在边上进行,一到中间就异常危险,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下雨天会经常泛滥,造成山洪,冲击地势稍低的平地,不仅冲毁庄稼,连房子都会被淹没,所以现在庄子里房子多建设在半山腰,东零西散,这就更给了土匪逐个击破的机会。”

    “另外,是小道消息,自内库接手后,庄子里的人经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