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贵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燕贵公子-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家人勾结官兵欺压良民,仗着张修的权势,收百姓粮食不给钱,贪墨朝廷银两,甚至强抢民女,比逆贼还过分!”

    “张彦邦仗着他父亲是兵部尚书,狂妄自大,不敬上官,欺压同僚,不敢打硬仗,只知道躲在后面捡漏,大肆搜刮战利品,而且从不上缴,只知道往张家划拉,大发战争财!”

    “若是朝廷不给个解释,我等立刻组织起来投靠汉水帮!”

    “官逼民反!”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类消息传的很快,不出半天就从弘农郡传到了长安城,自然又引起了不少人围观和讨论,中二青年、书生、儒士、各种愤青怒火滔天不在话下。

    至于其他大家族有什么动作,暂时还没看出来。

    张修当机立断,在朝堂主动承认错误,态度十分诚恳,自称治家不严,让恶奴教唆了家中不肖子弟,犯下重罪,请陛下责罚。

    不少人趁机大肆攻击张家,不过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加之也有不少大佬级人物为张修说话,这才让张修混过去。

    “张大人平素治家颇言,有口皆碑,自当上兵部尚书以来,张大人一直兢兢业业,勤勉非常,生病了都不曾退缩,家中有恶奴作祟,一时不察也在所难免!另外,对于良民自当安抚,对于企图趁乱闹事的乱民应当斩尽杀绝!”这是太尉卢士清的说辞。

    “父皇,张彦邦颇有君子之风,绝非传言那般骄横霸道,定是有汉水帮之狂徒趁机放谣言,扰乱视听!”这是二皇子卢玄东为张彦邦分说。

    “陛下,幸好事情并非很严重,不如让张大人亲自处理,张大人一定能给陛下和众百姓一个交代!”这是颜重的老子颜固的请求。

    张修趁机表示一定要铲除家族败类,绝不留情,给百姓一个交代,另外愿捐献十万两以供大军嚼用。

    “砰!”

    “碎桌狂魔”张肃又拍烂了一张新桌子,怒不可遏道:“这次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彻查到底,我才不相信一帮拿着烧火棍的平民有这个本事!咱张家在弘农看盘子的子弟虽然没有什么太厉害的高手,但也不是脓包。”

    一旁的张裕抚着额头,无奈道:“肃哥,你冷静点,下次得弄一些比较便宜的货色,你这一巴掌下去”

    “行了!”张肃摆摆手打断张裕,完全没有“长安城桌子涨价罪魁祸首”的觉悟,沉声道:“说不定是张安城哪个大家族想咬咱们张家一口!”

    “不会吧?”张裕皱眉。

    “怎么不会?说不定就是林庸那个老小子,妈了个巴子,我早看他不是好人了,整天笑眯眯的盘算着怎么阴人,也有可能是郑恒那个小瘪三干的好事。”张肃冷冷道。

    张裕见张肃已经有些失去理智,只得看向一旁的张修,道:“朝堂上那些人有什么表现?有没有看出端倪?”

    张修呼出一口气,道:“郑恒和唐老大人一样,在朝堂上的确说过咱张家的坏话,但他完全是出于公心,没有特意针对张家的意思,毕竟弘农这次的事情的确非常恶劣,而林太傅还是老样子,没拉也没踩!”

    “那就是林庸老匹夫咯妈了个巴子,咱张家祖坟被掘一事查了那么久还没个头绪,李无常那小孽畜的嫌疑反而越来越小了,肯定有人趁机浑水摸鱼,想让咱张家失去理智。不过李无常那小孽畜也不能轻饶,定要将他碎尸万段!”张肃狠狠道。

    “诶,说起李无常那小子,你们说弘农的事情会不会是他干的?我把他调到房陵去,应该还在路上吧?裕叔,咱家有人跟着他吗?”张修看着张裕。

    张裕摇头道:“咱们张家暂时没有人跟着他,因为那小子实在太鸡贼,手下高手众多,所以不宜靠的太近。”

    顿了顿,续道:“不过,李无常那小子虽然鸡贼,但一路上表现颇为高调,弘农事发的时候,他已经进入淅阳郡了,不少人都知道的。”

    “那个小孽畜,真是越来越难对付了,哼,一定要尽快下手,若是真让他成了大气候,咱们非得头皮发麻不可!”张肃神色阴冷。

    张家为了对付李无常,已经吃了不少亏了。

    光杀手就派了三趟,全军覆没不说,还差点弄得下不来台,张老六的儿子和孙子整天嚷嚷着要找李无常拼个你死我活,不得不压住。

    战场上也使过不杀绊子,为了不惹人怀疑,甚至有人跟着李无常倒霉,谁知道李无常越跳越欢,不光汉水帮的大将谢秃子、罗三刀、朱逸群那等好手死于非命,就连向丛那等老贼都饮恨。

    不管张家愿不愿意承认,李无常的确有点气候了,其本身是高手不说,其手下也不是好惹的,光七品高手就有三个,六品高手也有一大帮,个个猛如虎,外加嫡系精锐数百,现在想对他来硬的,没有千人大部队外加大批高手根本不够看。

    “还好房陵郡非常乱,那个小孽畜过去之后一定有他好受的,襄阳郡出来的那些黑帮可不是吃素的!”张裕道。

    “李无常那小子可以先放一放,他暂时还翻不出什么浪花来,匈奴议和一事千万不能出漏子!”张修道。

    “二殿下有把握吗?”张肃道。

    “放心吧,肃叔,二殿下非常英明,依我看来,比卢玄义强多了,再加上柳家、颜家、刘家,咱们只需要配合就行了。”张修道。

    砰!

    凳子碎了!

    “哼,到时候一定要那个小孽畜好看!让他彻底明白开罪了一个大家族会有什么悲惨的下场。”张肃对于李无常的恨,罄竹难书。

    只要好好干好接下来那一票,张家就能更上一层楼,那时候再来好好捏死李无常。

第363章 第三 六 三章 江湖传说() 
淅阳郡,官道上。

    没多少行人。

    淅阳郡还算好,没有什么叛乱,李无常带着莽夫营还在悠哉悠哉的慢慢赶路,越往南走越暖和了。

    新年早就过去,前方之路依旧坎坷。

    一艘装满了人的小船行驶在波浪滔天的大河中,外带电闪雷鸣、倾盆大雨,能保住船上的人已经花费了全部的力气,至于方向,根本无法掌握。

    “愣少,咱们今趟可是狠狠发了一笔呀,莽夫营的兄弟也跟着享福啊!”肥熊竖着大拇指,眼中冒光。

    大家都笑了,眉宇间显示着兴奋。

    几乎没有花费什么力气,就在弘农西部弄了数十万两的财物,细软居多,还有不少武器,装备不下,已经找了个隐秘的地方挖了个大坑,埋了。

    也算狠狠敲了张家一棒子。

    “还算不错吧,不过银票占了不少呵,你们没发现吗?银票如今是越来越不值钱了!”李无常笑了一下。

    吴洵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要大燕祸乱持续下去,银票只会越来越不值钱,毕竟真金白银拿在手里才算有底气。”

    与匈奴议和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真金白银呢,说不定还需要牛羊、布匹、粮食、美酒、岁贡什么的。

    匈奴人不蠢,不趁机撕下大燕几块肉岂肯罢手?

    现在荆州也乱了,若是梁州再冒出个吐蕃人搞事那就大条了。

    “唉,这几天我还时常想着找出那些被张家欺压的百姓,将钱还回去呢。嘿,我是否有点异想天开?说实话,明明是朝廷的责任,弘农西部被欺压的百姓跟我一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但我这心里却完全不是滋味。”李无常苦笑。

    众人哪能不明白李无常的意思呢,事实上大家都有这种感觉。

    赵逊道:“因为我们是亲眼所见,感同身受。哪里的百姓受欺压了,哪里死了多少良民,对于大部分朝廷大佬来说,只是一张薄薄的宣纸或者几句话而已。”

    肥熊笑道:“愣少,咱们宰了张家那些杂种和那帮狗官兵,已经是立了一功了,于公于私都无愧于心,我估计那些被抢劫的百姓都死的差不多了,就算没死,咱们也不好找呀。最多,等以后有实力和空间了,咱们多去弘农郡做做善事。”

    “呵”李无常看着肥熊和陈连豹,“我依然记得在长安城西市的时候,我带着明伦和逊哥儿暴揍你们的场景,那时候我还是个纨绔子弟,而你们和我半斤八两,都是小混混,平时也只是干些偷鸡摸狗又或收保护费的勾当这么久过去了,想不到肥熊竟然能说出这种话来了,颇有侠士的风采!”

    肥熊老脸一红,自谦不已。

    陈连豹陷入回忆,呵呵傻笑。

    姜明伦和赵逊也想起长安城的往事,颇为怀念。

    翟长平和曹浩则想起了李无常带着姜明伦和赵逊冒死上牛毛山救他二人的场景。

    聂全和谢长昊自然想起了李无常在二愣子庄的所作所为。

    而吴洵当然是想起了这几个月大家一起战斗的情景。

    若非李无常,大家怎会聚到一起呢?

    李无常还是老样子,恩怨分明,重朋友,看到不平之事总想插上两手,看到普通百姓受苦,嘴上说着跟自己没关系,但是还是忍不住会关心、会感慨。

    “也对!”李无常收慑心神,看着吴洵,“现在有请吴先生继续为我们讲房陵王的故事,来,大家一起鼓掌!”

    众人皆笑,然后拍起手掌来。

    房陵王的故事还没听完呢。

    吴洵也笑,接着轻咳一声,道:“上回说到哪里了?”

    聂全举手道:“报告先生,皇后发现表面异常纨绔的房陵王其实是个文韬武略的大才子,所以她想要为她儿子扫清障碍,使了很多手段想除去房陵王,房陵王都躲过了。房陵王主动要求离开京城,说对政事没兴趣,想好好看看大燕的大好江山,同时增广见闻,之后他回到房陵郡定居,皇帝给他封了个房陵王。”

    吴洵点点头,道:“嗯,就是这里!”

    顿了顿,续道:“房陵王是真的去大燕各地游历了,据闻他每到一处都会细细记下各处的风俗见闻、地理环境,兴致来了还会写诗作画,大家虽然没怎么听过他,不过他的诗画可是一绝,有不少人收藏呢。”

    李无常笑道:“武功高、学问好、游历足,竟然还会写诗作画,这房陵王真是个全才啊!比之如今的林太傅和郑侍郎如何?”

    林庸和郑恒都是出了名的全才。

    吴洵笑道:“这个不好比不过我更倾向于房陵王,除了愣少说的那些优点,房陵王对于致富也颇有一手。”

    姜明伦插口道:“房陵王有如此才华,是不是在房陵郡大干了一场?”

    吴洵点头,道:“当时的房陵非常穷困,百姓苦不堪言,房陵王于心不忍,就想了不少致富的法子手段嘛,应该和愣少有的一拼,行商、种地、建设、养殖、加工样样精通,而且创意十足,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使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而且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他干劲十足,很有热情。有个有意思的事情是这么说的,他组织百姓养蚕,亲自去种桑树,特地取了个别名,叫桑富贵,呵呵!”

    众皆莞尔。

    曹浩喃喃道:“他那么有才华,又深得百姓拥护,还累积了那么的财富,岂不会引起忌讳,那个皇后肯定不能忍吧?”

    吴洵叹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话一点也没说错当时皇后的儿子虽然已经当上了太子,但她还是不放心,因为房陵王实在太优秀了,不光百姓拥戴,而且朝中也有不少大佬说他的好话。皇后就想了个办法,诬陷房陵王累积那么多财富,偷偷打造兵器,要造反,经过了一系列的阴谋,房陵王真的被安上了造反的名头。”

    众人眉头一皱。

    吴洵露出一个深沉的表情,续道:“若房陵王真有那个心思,说不定还真有些机会,可惜啊,他一直非常敬重他的老皇帝父亲,怎么会造反,就这样被带回去审问了唉,路上暴毙了,据说是得了绝症!”

    听到此时,大家齐齐心头一震。

    “哼,定是被害死的!”翟长平神色激动。

    “不会被高手偷袭致死的吧?”曹浩皱着眉头。

    吴洵呼出一口气,道:“谁知道呢,反正就那么莫名其妙的死了房陵王死后,房陵很多百姓痛不欲生,很多人家里直接供着房陵王的排位,每天上香请安。后来,朝廷将房陵王的东西都带入了长安,据说还把他平时写的典籍都放进了武道阁呢!而且,从那时候开始,江湖上就有了一个传说,说房陵王在房陵郡某地埋了数不清的黄金和白银,只要找到,足以称霸天下,多数人自然是不信的,不过也有人去仔细查过,包括朝廷的人,不过啥都没查到,可见这个江湖传说是只是说说的,虚无缥缈,增添一些茶余饭后的话题罢了。”

    陈连豹问道:“虽说过了一百多年,但是房陵王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