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逆河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逆河山-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双方也都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再继续僵持下去了,无论是朝廷的颜面,还有各地军中将领,他们都需要一个结果,堂堂兵部尚书无故身死,而且还是在京畿重地,朝廷必须要给出解释。

    “是时候议出一个章程了,不能老是这么托着!”

    少年燕王垂首顿漠,说话的是太后纪沉鱼。

    十六年前先王病危,唯一嫡亲太子年仅六岁,纪太后就以新王年少为由,一步步将朝堂的权力剥夺过来。

    如今燕王二十二,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纪太后却依然没有退居幕后的心思,要不是那些真正的肱骨之臣支撑,还有害怕女子称王引起天下反弹,恐怕这燕国早已改朝换姓了。

    虽然坐在王位上的,依然是燕姓血亲,但是就连最底层的百姓,也都知道在燕王之上,还有太后纪沉鱼,如此为王,何其悲哀!

    纪沉鱼开口,朝臣一片肃穆,虽说庙堂不至于是她的一言之堂,但是真正够资格与她分庭抗礼的,也就只有内阁阁老温九龄,所以纪太后一开口,众人也都知道问的究竟是谁,自然也没人敢随意答话,特别还是在这样敏感的关头。

    温九龄辅佐三代燕王,早在先王时期就是内阁总领大臣,地位甚至一度高过左右丞相,后来新王继任,左相投靠太后,右相不理朝政多年,他就成了宗室唯一站在台前对抗太后的旗帜,权势反而更加隆重。

    像是他这样的眼中钉,以纪太后的手段本应早就除去,但是他依然安稳的活着,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北燕大将军温麒麟。

    温家有个麒麟子,温麒麟也不愧麒麟之名,大燕最精锐的重甲狼骑就是由他一手建立起来的,而且他也是大燕为数不多的几位武道宗师,仅此一点就足以令纪太后投鼠忌器。

    温麒麟手下重甲狼骑,战力可比十倍京畿戍军,如果再让兵部落入温九龄的手中,纪太后的日子自然就不会好过了,这也是她极力阻挡温九龄的原因。

    兵部尚书的存在,一定意义上也有掣肘那些重兵将领的意思,如果温九龄掌控兵部,随意调动大燕六成兵马,谁知道温九龄会不会给他那位麒麟子下一道“进京勤王”的密令,真是那样上郢城就有的热闹了。

    温九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因为他不修行武道,所以他比起寻常老人没有太多不同,如果非要找出来不同,那就是高居权位的气势!

    哪怕是那些杀人盈野的将军王侯,在这位内阁阁老面前也未必能硬气起来,三朝老臣,年纪大也是资本。

    权位养人,这句话从来都是有道理的,有些事情见的多了,想想也就那么回事,温九龄可以说是朝堂上资历最老的老臣了,他经历的风浪比起别人见过的风浪都要太多。

    “怎么样,京兆府伊,刑部尚书,你们一职京畿守卫,一责重案勘察,已经半月有余,还没有一点眉目?”

    见到温九龄垂头不语,纪太后眉宇闪过一丝冷意,心里暗骂一声,她很快转头朝着另外两人问道。

    “微臣有罪!”

    “微臣有罪!”

    堂下,两人立即跪倒,像是商量好了的,出奇的默契。

    他们自然不可能是商量好的,他们也不可能商量,满朝文武都知道,刑部尚书赵柏言是宗室的亲信,而京兆府伊纪东林是太后胞弟,这两人不会也不可能走到一起。

    能站在朝堂议政,都是心机缜密的明白人,自然能看清纪太后的用意,京兆府伊只是负责京畿守卫,而且头上还有兵部侍郎顶着,查案追凶这样的事情,终归还是要落在刑部头上,纪太后这是要逼赵柏言表态,逼温九龄退步。

    如果温九龄要与纪太后死磕到底,纪太后固然有可能失去掌控兵部的机会,但宗室也可能会失去刑部,纪太后是在给温九龄一个信号,她有心要动刑部了!

    这是一场交易。

    赵柏言之所以没有说话,因为他清楚现在他不能说话,虽然他位居刑部尚书,但这是太后与温九龄的棋局,他根本没有插手的资格,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颗棋子,一颗比较重要的棋子。

    果然,见到纪太后要对刑部下手,温九龄耸拉的眼皮终于睁开,像是流转着无数智慧的光芒。

    看了看上首的燕王,温九龄眼神有些落寞,宗室无人,以至后宫干政,愧对祖宗啊。

    同时他也有些怨恨先王,他实在太优秀了,以至于当年与他争位的宗室亲王,居然被他杀了个干干净净,否则哪有今日之事。

    想了想,兵部尚书的位置,他可以放弃,但也决不能落于后族之手,这是根本的底线,只要不越过这道底线,该怎么谈就怎么谈。

    “微臣以为,兵部尚书司掌军机要务,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尽快另立贤良,兵部需要尽快恢复运作,古大人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日后自有水落石出的时候。”

    纪沉鱼眼神闪过一丝精光,温九龄这番话已经是吐口了,兵部尚书的人选就在今日,双方朝堂数日博弈,终于要有个结果了。

    浅淡一笑,纪太后道:“朝堂大事,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甚清楚,温阁老要是有心仪的人选,就提出来让大家议一议,合适了就尽快确定下来。”

    温九龄神情不变,要是真信了纪太后这番话,他也不可能站在现在的位置,对于这位“妇道人家”的手段,他可是清楚的很。

    想了想,虽然还有几分焦急,但也只能是这样了,毕竟纪太后明显不会再给多余的时间了。

    没有犹豫的,温九龄道:“燕南护府祁远光进京述职,以他的资历还有功绩,足够接任兵部尚书一职。”

    纪太后微微迟疑,大燕北邻幽国,世代国仇,温麒麟坐镇北疆,狼骑军镇压边境,秣兵历马;

    往西边走,毗邻西羌,设立行军都护府,祁远光统领边军,与温麒麟一南一北,镇压着大燕的边境安稳。

    再有几日大朝会时,就是祁远光回京述职的日子,怪不得老家伙僵持五日才肯松口,原来他早就知道无论是自己,还是他都不可能独掌兵部,必须要有个外来人,双方才都有台阶下。

    大燕与西羌十数年都未有战火,祁远光也有心入主中枢,如此一来,温九龄正好卖这位新晋权贵一份薄面,终究姜还是老的辣。

    微微沉思,纪太后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至于日后谁能将兵部拉拢过来,那就看各自手段,仓促出手刺杀古道臣,虽然成功了,但终究做的有些明显,大燕的朝堂不能乱,至起码现在不能乱。

    既然温九龄建好了台阶,那就下吧!

    念及至此,纪太后看了看身旁燕王一眼,道:“温阁老提议祁远光担任兵部尚书,哀家也觉得此人可担大任,大王可有别的想法?”

    身子微微一颤,年轻燕王诺诺道:“儿臣并无意见,全凭母后做主。”

    看着燕王如此模样,纪太后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既承王冠,当思王命,不要什么事都要母后做主,母后毕竟是妇道人家,难道还能做了你一辈子的主!”

    底下朝臣纷纷暗骂,要是你真的不替燕王做主,哪里还有今天这么多事。

    不过,亲于后族的大臣明显更多,所以纪太后话音未落,就已经有人站出来恭维;

    “太后过谦了,王上毕竟年幼,国之大事牵扯社稷,正是太后费心费力,才能有今日四海升平,庶民安居的盛世!”

    “不错,待到王上年长一些,太后自然不必费心,只是如今,还是要多担待一些。”

    看他们说话的样子,像是少了纪太后,大燕就要蹋倒半边天一样,至于温九龄,早就已经开始闭目游神。

    纪太后面露悲切:“先王早甍,可怜我一个妇道人家费尽心力,只怕丢了祖宗基业,将来愧对先王,只盼大王早些成熟,我好完成先王嘱托,不负社稷,不负祖宗。”

    纪太后起身,燕王恭立,满堂朝臣尽皆跪送,看着纪太后的背影,不知几人咬牙切齿,恨不得啖身吞肉,拆骨食血。

    这就是纪太后,燕国的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章 斩龙() 
冬暖阁

    “姐姐,既然那老家伙不识抬举,何不与古道臣一样,送他下去见先王!”

    纪东林眼神闪烁,声音中满是戾气,刚才在朝堂上,温九龄一言出而众臣随,那份威风看的他牙根痒痒。

    “蠢货!”

    纪太后面色一沉,冷冷看着这个自己名义上的弟弟,如果不是拧不过亲情,而且她也的确需要拿住京兆府伊这样的重要位置,如此愚蠢的人怎么能站在这里。

    居然连这样的话都能说出,他究竟还有没有脑子!

    “族姐”

    “叫我太后!”

    纪太后脸色猛地一僵,对于纪东林,她已经不抱希望了,或许,是应该找个合适的人,替换了他的位置。

    纪东林将头深深低了下去,再也不敢直视纪太后的眼睛,他本就是怯懦之人,所有的勇气还有地位,都是眼前女人给的,因此见到纪沉鱼发火,他立即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对古道臣下手,那是因为杀了他也不会动摇大燕根基,区区一个兵部尚书,哪怕暗地里经营些许势力,在整个王朝面前还不是螳臂挡车。”

    “温九龄三代老臣,不说他本身营造的影响力,只是一个温麒麟,如果他老子死了,他带兵回京,凭你区区七千巡城兵马,能抵挡他六万重甲狼骑!”

    纪太后现在是真的恨铁不成钢,要是家里真的全是这样尸餐素位的人,免不得早些做打算,免得被他们坏了大事。

    冷哼一声,纪太后道:“温九龄本身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他本身的意义,如果连这样的三朝老臣都不得善终,那些观望的人就会立即警惕起来,谁也不想自己到老还要死在那些阴谋诡计之下。”

    “如果温九龄死了,你信不信,第二天就会有七成的世家宗门立在我们对面,现在他们之所以观望,因为无论是姬家掌朝,还是纪家风光,都不会损毁他们既得利益。”

    “姬家独政数百年,各方势力早已成就定局,有些人想要打破旧的格局,如今我纪家风光,正是开创新局面的好时机,这才是他们任由我与温九龄争斗的原因。”

    “如果现在对温九龄下手,那些人很快就会察觉,我的确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但却能威胁他们的生死!”

    “生死之间无小事,要是连命都保不住了,再多的利益也都是空的,为了活下去,他们就会联合起来将你我彻底撕的粉碎,真以为那些世家门阀是好相与的。”

    纪太后虽然是女流之辈,但不得不说,她对于人心还有朝局的把控,已经不输与沉浸此道数十年的老家伙,否则她也不敢与温九龄这个三朝老臣对手过招。

    说了这么多,纪太后端起一碗香茶漱了漱口,看着唯唯诺诺的纪东林,道:“你也该学些东西了,我给你的终究是我给的,你只有自己学会争取,那样得来的东西才是你自己的,要是连这点都看不透,你就尽早回家里去吧,免得我看着心烦。”

    “是是。”纪东林应声答道。

    “对了,那个余孽找到了没?”像是想起了什么,纪太后不经意问道。

    “还还没有!”

    “废物!”

    一把将瓷杯摔在纪东林头上,滚烫的茶水还有破碎的瓷片立即让纪东林痛苦惨叫,一抹绯红的血色遮蔽了他的眼睛。

    “那么多高手,居然还会有漏网之鱼,他死活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件东西,你知道那件东西对我有多重要!”

    纪太后几乎是吼出来的,看着趴在地上的纪东林,又是气急,怒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不滚去查,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你还真是让我省心!”

    捂着额头的伤痕,纪东林立即朝外跑去,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跑回来做足臣子之礼,随后一声不吭的朝着殿外走去。

    纪东林离开后,纪太后长长呼了一口气,重新恢复先前的平静,像是自语道:“查清楚了没?”

    忽然,一道身影突兀的跪倒在纪太后身前,浑身都遮蔽在狭窄的黑袍里,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

    “应该是古道臣留下的后手,有人连夜将他送了出去。”

    “是谁送出去的,把人给本宫带来,本宫倒要看看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

    “已经死了。”

    “什么意思?”纪太后眼神变冷,语气有些愤怒。

    “是黑水街的一位大掌柜,当夜就饮鸠自尽,一把火烧断了所有线索,不过根据密报,最后送人出城的,应该是墨行的乌老三。”

    “梧桐落,黑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