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里的国术宗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世界里的国术宗师-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牡丹点头道:“好!”

    凌翎七道:“感受自己每一寸的脊椎骨,从头到身,然后到尾、头、身、尾,三式一体。这桩法叫三体式。动物的尾巴是保持平衡,控制身体的,凶猛的动物,尾巴一竖,全身的毛就炸起来了。三体式,就是要凭空站出根尾巴来!”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点意思() 
凌翎七一边站出一个三七步三体式的姿势来,一边讲解道:“形意的三七步三体式的整套动作被分解为三个部分,标准站立、标准下蹲、到位的三体式。三体式根据出手出脚的不同,可分为左式三体式和右式三体式,现在我以出左手出左脚的左式三体式跟你示范一下。在地上南北方向画一条直线;你面向南,左脚踩在这条直线上,既然是踩,就一定要踩正了。右脚斜贴在左脚的后边,右脚脚跟的圆弧正好与这根线在左脚后边相切。这就是标准的站立两只脚正确位置。”

    说完,凌翎七便停了下来,看着牡丹照着他的姿势做,这个倒是简单,牡丹依葫芦画瓢,站位到是基本上准确。

    凌翎七点了点头道:“好,现在站位是没有问题了。接下来我再说说身体的姿态。两脚按规矩站好位置后,把身体站直,站舒服了,这时头向南,胸向西南,身体要挺拔,就是要立如松。要含胸拨背、肩胯相合!头要尽力向上顶,下颏要往里收着点,两眼平视,注视前方,使自己有一种像牛犊一样、梗着脖子盯着正前方的感觉。”

    说完,凌翎七便如同青松挺立一样站了个标准的姿势,牡丹连忙学着凌翎七的姿势站立,不过她的姿势虽然很正确,那股意境就要差很多。

    凌翎七道:“有了标准的站立就要提及练拳时两眼注视的方向和出拳打击的方向,也就是正前方。再说下蹲,两腿用力逐渐弯曲,使身体向下蹲,两膝弯曲的方向要与脚尖的方向一致;这一点要特别强调,要形成习惯,今后练拳中无论练什么拳都要坚持这个规矩;这是因为膝的弯曲方向与脚尖一致符合膝关节运动生理学,对膝关节有保护作用,使其不易受损。绝不可以把身体重心移向某一条腿,身体垂直向下降落,下蹲到你的极限,即不可能再向下蹲了。这时你膝关节的弯曲受到踝关节的限制,因为踝关节限制你脚面与小腿的角度,你不可能把脚面贴到小腿上。”

    牡丹学着凌翎七的样子,慢慢往下蹲,不过她发现要保持鼻尖、膝盖和脚尖在垂直线上,根本就蹲不了多深。差不多蹲下去二十几厘米,凌翎七便喊道:“好了,就这样,非常好!”

    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是站久了也是很难受。好在凌翎七又讲道:“在做标准下蹲的同时,两手要完成三体式上肢的预备动作。手的动作与下蹲同时完成。要注意的是两手从身体两侧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直接做到位,非常简单朴素,没有一点没用的花活,身体往下一蹲,手也一步到位。这样蹲好后,舌顶上膛,提肛。所谓提肛也就是要有一点平时你自己憋屁的感觉!”

    牡丹闻言,差点没笑出声来!

    凌翎七正色道:“牡丹你不要笑,就是要找这样的感觉。同时出手出脚,动作要迅速,手脚动作要一致,绝对是进行。左脚向前迈到标准步幅,即膝盖前端与脚跟后端成垂线。左手向前推,右手在原地向起立,两手均做到位。虽然左手左脚都出去了,但身体其他部位与标准下蹲时一样,一点都不走样。精力集中,眼睛瞪住左手食指指甲、收颌,身体挺拨正直。”凌翎七一边做着动作一边讲道。

    还好牡丹本来就是练武之人,所以对这些动作和要领也有一些了解和亲身,所以她做出来的动作还是基本上到位,凌翎七也是感到很意外,没有想到牡丹第一次学习三体式,就能够站到位,看来她还真是一块练习国术的料子。

    凌翎七见牡丹也站出了到位的三体式,便直起身体来,大声道:“好,就是这样,保持身体不要动!你的肩伸展出去了,胸前是放松的,上肢肯定有强烈的拳感。虽然手心仍然努力向前顶,但是自己感觉好像是使不上劲似的,除了酸、胀、麻、疼外,自己感觉没有用力,很放松。两腿像过电一样极为吃力,有发热感,两脚趾情不自禁要极力抓地,两脚像弓一样抓地,是抓地的脚趾和脚后跟着地,虽然现在你是伸出手站着,但胯以上和标准下蹲的情况是一样的,收颏、顶头、坠肘、含胸、拔背、虚领,两手向前顶劲,还有两眼怒视食指尖。等你都能有所体会,同时站的时间多了以后,你自会产生前额上边的头盖骨能感觉到有力量。所谓此处有力量不大容易表述,只有你练久了才能体会出,好像觉得头上很有劲。”

    牡丹这时才体会到,形意拳的三七式三体式,还真不是普通人可以坚持多久的!大概一柱香不到,她就感觉到很吃力了!这还是因为她是习武之人,要是换了普通人,肯定更不行。她感觉后腿热、涨、酸、痛、麻得忍不住了,如同给自己上了刑具一样的难受。

    凌翎七笑道:“可以收功了,现在知道这三体式并不简单了吧!”

    牡丹苦笑道:“哎呀,这是什么武功啊,太难练了!”

    凌翎七笑道:“如果不难,就是跟普通的武功没有什么区别了,你再看我打一套五行拳。”

    凌翎七又是站了一个三体式,这三体式一站,拳味儿一出他就使出了形意五行拳,劈钻崩炮横,一拳一式地打下来,这时就看他鸡腿前决后蹬,双力相争相合;龙身三折之势,束裹拧转都有;熊膀合着一条脊柱大龙的舞动,就带出了晃和蹭的劲儿;头则带了领劲儿,下颌微收,耳骨前低后高,如虎豹扑食时伏头顶颈,脖子上第三椎就带了牛的顶劲儿,这个动作就带出了虎下山的凶狠劲儿。

    这时一招一式,形意拳鸡腿、龙身、熊膀、虎豹头的味儿就出来。这四种东西往一块合住,那种感觉,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牡丹是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只知道凌翎七这些动作,好像动物。

    凌翎七一套拳练完,收式时徐徐吐气,然后就看了牡丹,笑道:“牡丹,你看我刚才的动作像什么?”

    牡丹歪着头道:“好像有点像五禽戏,但又很不一样,与少林拳法也有点像,很难说是一种什么感觉。”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五行四象() 
凌翎七笑道:“形意拳的入门法决是三体式。内劲也是由苦练三体式日积月累而来。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种练法。三层道理分别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三步功夫分别是易骨,练之以筑其基,以壮其体,骨体坚如铁石,而形式气质,威严状似泰山。易筋,练之以腾其膜,以长其筋,其劲纵横联络,生长而无穷也。洗髓,练之以清虚其内,以轻松其体,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圆活无滞身体动转,其轻如羽。对应的三种练法和境界便是明劲、暗劲和化劲。习形意拳起步要练五行拳,五行拳第一拳是劈拳。虽然形意拳中崩拳威名素著。但劈拳地性却从来没人敢小觑。劈拳之形似斧,以小臂发劲,其劲整而宏大。人所难御,所以劈拳之法堪称形意拳一绝。得其真要者少。你再看我练一趟五行拳。”

    凌翎七先走了崩拳,往下一定,总是双脚开半脚的距离。崩拳到头,又一步步退步崩回来。崩拳打完,就是炮拳,炮拳却不走虎跳涧,却是步步着力,双手占了中线随着进步翻炮劈,炮拳走完,走了横拳,横拳打完,双手抱裹顶劈的动作带着起落钻翻的劲儿,连环进步,中间不停不歇,一串子打上去。

    牡丹看得如痴如醉,虽然这拳法和一种武功都不太一样,但是凌翎七打出来就是有那么一咱宗师的风范。

    如线上串珠,虽有点而无不连!也是打前到再退劈到原地;劈拳打完,又是钻拳,钻拳却与刚才练时四平八稳的打法不一样,照样是五五步和寒鸡步,却有了如猴过洞,如燕穿帘的一种钻的味道,而且身走龙折侧膀献肘,头虽不偏,却有一斤小侧面的随手的甩势,而且每一次献肘时,胯就有往上合的一个意思,然后就又上手一按,下手一窜,上下相争,钻打连环。

    又是一遍练完,凌翎七笑道:“牡丹,这五行拳是形意拳的基础,劈拳之形似斧属金,主练一气之起落。钻拳之形似闪属水,主练一气之流行。崩拳之形似箭属木,主练一气之伸缩。炮拳之形似炮属火,主练气之开合。横拳之形似弹属土主练一气之团聚!”

    牡丹认真地点了点头道:“七弟弟,你接着讲吧!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再问!”

    凌翎七笑道:“好。我先说国术的入门标准!这个标准或许普通人一辈子都没有达到,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标准也就是三项,第一是于内要有练精化气之功,第二是于外要有明劲至刚之劲,第三是于技击要有行止坐卧以丹田之气扑人于寻丈外无时不然之能。也就是说哪天你感觉到了这三个征兆,那么你就算真正的入门了!”

    牡丹惊讶地道:“这三个标准的确好难!就说第三个吧,坐着就能随时扑向几丈外,除非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才可以!”

    凌翎七道:“对,我再给你讲讲三体式的概念和原理。所谓三体,又叫三才,原指天、地、人。而在形意拳经中称人体也是个小天地,故亦有三体之说,这就是形意拳三体式的名称由来。也叫三才式或鹰捉式。所谓三体也泛指上、中、下三盘,如头、上肢、下肢,也包罗上下、内外、通体。”

    “练桩功最初都觉得苦涩难熬,久之才会回味无穷,乃至桩实根固,内外充实;体质增强,**劲整。有了桩劲,才能不动如山岳,否则什么拳似炮、龙折身,那只能是空谈。因为根不固欲发无力,又怎能放人制敌?”

    “形意拳的练和用基本都采用三体式所用的腿劲和步型。走起来一般就是行如槐虫的槐虫步。不管前脚怎么蹬,定型动作还是离不开三体式,这因为练为所用,熟能生巧,功纯自精,所以说三体式才是形意拳万法归一的桩功。站桩是为筑基、定型,找劲增力。所以站一年两年桩还远远不够,要经常不断地站才行。长时间不站桩,不但腿弱、周身劲散,而且会使姿式变形。”

    凌翎七越讲越是兴奋,这些形意拳理,他一直都深深地埋在心里,因为多年来根本没有讲过呢!

    牡丹一边听,一边记,当然这个记都是默记于心!虽然现在她还不能真正理解这些道理,不过等到她勤加练习之后,就自然会对这些道理有深刻的理解。

    凌翎七见牡丹听得认真,便高兴地道:“牡丹,只要你勤加练习我教你的三体式,就会知道它的好处。站三体式是一个基本的入门功夫,由腿颤、气浮,变得意气贯四梢,手、脚心发热,继而手关节和膝关节吱吱作响,不但他人用手可以摸到,响得声大时,还能听到手指、膝盖处的吱吱响声。三体式这个桩功确有增强体力,押筋拔骨,充实丹田,气贯四梢的作用。”

    牡丹点了点头道:“七弟弟,这个三体式我以后一定会天天练习,不过前面说是三体式要做到四象,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却不知道这四象到底是什么意思?”

    凌翎七哈哈大笑道:“难得你还记得四象!形意三体式要求做到四象,就是象各物之特殊技能,把它变为自己武技的特长,运用纯熟,利于实战。三体式虽为静态而正是象形取意,静中寓动,培养这些特技而筑基。首先说鸡腿,就是要学鸡的独立之形、之稳和两腿相夹,磨胫而行。形意拳有突出前趟、后蹬之特长。这样,练之有素,时久功深,用于技击自会倍增实效。”

    “龙有搜骨之法,三折之势,长于宛转腾挪而使身力得以施展,更加矫健而逞威。站三体式时,前膝向前微挺,后膝里扣。为使上、下肢的三催劲整,又能顺达,并直接助长腰劲得发,掌握和运用龙折身的身劲至关。当后膝里扣,上体反拧,形成似正非正、似斜非斜之势,使腰拧而腿顺,胯力前催。这样才能使胯裹腰蓄,三催之劲得逞,腰劲得发,则丹田省,劲自然更会倍增威力!”

    “熊膀,就是学熊有竖项之力、膀垂力大的特点。三体式则用拔背、垂肩以求项直头顶,振起精神,以发动血悄之威。同时因垂肩伸拔双臂,则力贯肘、手,使上肢三催,劲整力大。”

    “虎抱头,就是学,虎未扑食头早抱、蓄力待发的技巧。学用此技法,突出强调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这既是顾法、又是打法的技艺要旨。虽然在练三体式的静态桩功中,看不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