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朝歌行-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吧是吧,真想看老师cos通天的样子啊……”华雅十指交叉,一脸的期待。

    “别想了,不管怎么看,他都不像是喜欢cos的人,再说了,他至少三十岁了,怎么cos高中生?”黎白风毫不留情的打击道。

    “人又不会把‘我喜欢cospy’这几个字写在脸上,另外,你多久没看《通元》了?现在正在连载的故事里,通天已经长大成人,自己开办学校了。”华雅振振有词。

    黎白风无话可说了,其实他没看过几集《通元》,之所以有一定的了解,是因为夏玲莹特别喜欢这部漫画,总是时不时的叽叽喳喳的给他讲一些有关的东西。

    华雅见自己取得了胜利,得意的扬起了眉毛。

    这时,讲台上的许陌归突然停下了讲课,冲着黎白风说道:“这位同学,请你来回答一下。”

    “嗯?”黎白风见许陌归看向这边,不禁把头转向四周看了看,不确定是不是在叫自己。

    “不用看了,就是你,迟到了半个小时的那位同学。”许陌归再度出言提醒。

    黎白风这回确认了确实是自己,不禁尴尬的站起身来,问道:“不好意思……您刚才问的是什么?”

    许陌归不以为忤,重复了一遍问题:“白雀玺是谁砸碎的?”

    “不是我……”黎白风下意识的否认道。

    四下传来一阵哄笑声,华雅悄悄的扯了扯他的衣袖,小声提醒道:“宗方。”

    许陌归露出了一丝浅笑,引的台下女生又是一阵花痴般的惊呼,他笑着说道:“放心,没人怀疑是你砸的,因为它是六国末年时,被彭国大将宗方砸碎的。”

    黎白风顿觉尴尬症要发作了。

    许陌归饶有兴趣的看着他,又出言问道:“那你说说,我之前讲了什么?”

    “这个……”黎白风略一沉吟,他迟到了半个小时,来到教室就和华雅一直说话到现在,哪里答的上来?正当他被水淹没、不知所措时,旁边的华雅开始小声的提醒起来。

    黎白风双目一亮,像抓到救命稻草似的跟着华雅一句一句的重复道:“最早的有记载的历史出现于部落时期,漫长的部落战争后,赤帝建立了人类史上第一个王朝:曜朝。经三千年风雨,曜朝毁于末代帝王独褚之手,各地诸侯拥兵自立,纷纷称王,几经战乱,王国间相互吞并,最后只剩下姜、彭、楚、迟、苏、燕六国,相互维持着短暂的和平。”

    许陌归一边听,一边满意的点着头,最后,他笑着说道:“很好,这位同学迟到了半个小时,在什么都没听的情况下,竟然能将我讲的东西复述个**不离十,可见他人缘不错。”

    台下再次传来一阵不含恶意的笑声。

    黎白风脸上满是大写加粗的尴尬,整个人都不好了。

    许陌归向下摆摆手,示意黎白风坐下,后者如获大赦,飞快的坐了下去,随后长出一口气,满脸无奈,引得旁边的华雅又掩嘴偷笑了一阵。

    许陌归清清嗓子,接着说道:“刚才我们讲到,白雀玺的碎裂成为了六国战争的导火索。那么为什么这件事会成为导火索呢?”

    台下有人举起了手,赫然是那天落选班长的龙傲天。

    “哦?这位同学,那就你来回答一下吧。”许陌归见龙傲天举起了手,便虚指了他一下,示意他作答。xh。212

第五十五章 六国风雨(上)() 
龙傲天“唰”的站起来,昂首挺胸,得意的回答道:“这自然是因为白雀玺乃国之重器,天下共争之宝,六国国君都想拥有它以确立自己正统的地位,而宗方砸碎了白雀玺,便是犯了众怒,所以其余五国便兴兵讨伐于他。”

    说完,他脸上挂着意气风发的笑容,看似谦虚的向四周点着头,等待着老师的赞许和众人敬佩、羡慕的目光。

    然而台下有三分之一的人正在低头玩手机,另外三分之二的人多为女生,正目不转睛的看着台上的许陌归,根本没瞥龙傲天一眼。最后剩下的人不是在翻书就是在犯困。

    龙傲天眉头一跳,一脸吃瘪的收起了笑容。

    许陌归点头示意他坐下,随后,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说道:“虽然这位同学很主动,但是很可惜的没有答到点子上,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原因在哪里。”

    龙傲天的脸涨的通红,不但期待中的众人的目光没有出现,就连老师也说他答的不对,这不禁令他大感屈辱。

    许陌归没有看向这边,而是接着说道:“白雀玺是曜朝初代帝王赤帝所造,历来作为帝王的象征代代相传,直到末帝独褚被杀,皇宫也付之一炬,白雀玺便不知所踪。”

    讲到这,许陌归顿了顿,拿起讲桌上放着的磨砂壳的保温杯,仰脖喝了一口,随后接着道:“后来,几经波折,白雀玺被彭国上将军宗方所夺,不料消息走漏,宗方在回彭国的途中,被燕国将军张江率数倍的兵力堵在了坠石峡。宗方见无路可逃,一怒之下在阵前当中砸碎了白雀玺。”

    “张江恼羞成怒,下令将彭**队杀了个一干二净,唯有宗方被几个亲随舍命保护,逃回了彭国。逃出生天的宗方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彭王见到手的玉玺飞了,将士也被人打了,更是怒不可遏,当下联合关系较近的迟国,举兵伐燕。”

    “燕国和楚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燕国要是没了,素来与彭国交恶的楚国将失去最后一道防线。唇亡齿寒这么简单的道理,楚王自然懂,于是他派出军队,抗彭援燕。四国打的不可开交,苏国和姜国则作壁上观,同时暗中戒备。”

    “楚国素来重文轻武,最喜吟诗作对,故而积弱已久。彭国则不然,其背靠敦禾大草原,尚武之风盛行,骑兵剽悍勇猛,冠绝天下。随着战争的白热化,胜利的天平开始向着彭迟联盟倾斜。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苏国国君被刺身亡,而刺客用的正是彭国太子的贴身匕首。苏王无后,死后由年方十岁的幼弟即位,镇国大将军陆伯业摄政,兴全国之师加入战局。”

    “虽然彭国国君声明此事与太子无关,乃是有人栽赃嫁祸,目的是将苏国拖下水,但是陆伯业却根本不听,不管不顾的兴兵而伐。”讲到这,许陌归停了下来,嘴角挂上了一丝莫测的微笑,他望着台下问道:“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龙傲天迅速的举起了手,神色焦急,迫切的想要回答这个问题,以挽回之前丢失的颜面——他根本没想过这次要是又答错了该怎么办。而黄曦思忖了片刻,也举起了手。

    许陌归见龙傲天目光灼灼,殊为迫切,便再次点他起来。

    龙傲天“腾”的一声站起,目光坚定,自信满满的回答道:“因为刺客拿着彭国太子的贴身匕首,我曾在史书中读到过,这把匕首是彭国太子弱冠之礼时彭王赐给他的礼物,他一向随身携带,视若珍宝,而在刺客刺杀苏王之前,根本没有这把匕首失窃的消息,故而刺杀一事,必为太子指使。”

    说完,他得意洋洋的环顾四周,心中暗想:“不知我刚才若无其事的说出‘我曾在史书中读到过’的时候有没有发挥好那种云淡风轻、不经意间显露出渊博学识的感觉。”其实他没读过史书,这段是他在某本杂志的历史栏目中无意间看见的。

    可惜结果和上次差不多,没人注意他。残酷的现实对他再次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许陌归缓缓说道:“《六国史》中确实有这样的记载……”还不等龙傲天的脸上浮现喜色,又道:“不过后面的推测却是有些失误。”

    龙傲天的脸色再次涨的通红,许陌归虚按双手,示意他坐下,又点向黄曦:“那位女同学,你来说一下你的看法。”

    黄曦轻微的点了下头,落落大方的站起来,清了清嗓子,道:“我觉得当时彭国太子没有理由刺杀苏王,除非他脑子进水了,或者其实他的亲爹是燕王。”

    教室中发出一阵笑声,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黄曦,注意到了这一点的龙傲天不禁又妒又气:“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明是我先的,竞选班长也好,回答问题也好……”

    许陌归好奇的看了黄曦一眼,饶有兴趣的说道:“接着说。”

    黄曦微微一笑,又道:“当时彭迟联军已经将燕国打的半残,只差渡江决战,便能将燕国都城拿下,之后,楚国也将成为囊中之物,在这个节骨眼上,彭国绝没有理由惹下苏国这个不算小的敌人。所以我认为苏王被刺,不是彭国所为。”

    许陌归听的缓缓点头,眼中透出赏识的目光。

    黄曦继续道:“至于为什么陆伯业选择不信,我猜测原因有两个,一是苏王殡天,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人民需要一个说法,愤怒要宣泄,仇恨要洗刷。而表面上嫌疑最大的彭国,毫无疑问就是一个绝佳的靶子。二是陆伯业不想看着彭国与迟国取得胜利、吞并燕楚,一跃成为天下霸主。”

    “不错。”许陌归微笑着鼓起了掌,班级中随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龙傲天撇着嘴,也不情不愿的跟着鼓掌。黄曦则不好意思似的摸了摸发梢。

    掌声渐息,许陌归又道:“说的很有道理,你才是一个大一的学生,能想到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

    黄曦不禁露出了好奇之色,班中众人也纷纷看向讲台,等着下文。xh。212

第五十六章 六国风雨(下)()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许陌归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继位者是一个十岁的孩童,而陆伯业此人狼子野心,意图取而代之。他将全国的注意力集中于‘为先王复仇’一事,不留痕迹的在朝中安插亲信,把持朝政,朝中忠心之士稍有反抗,他便以‘阻挠为先王复仇’为由,施展雷霆手段镇压。”

    “同时,他兴师参战,倘若大捷而归,斩获颇丰,那么他的声势将一时无两,届时便可指使左右,顺势逼迫新王让位。倘若战事不利,人民苦于战乱,他便将一切过错推到新王身上,责备他不该为了报兄长之仇,陷黎民于水火,从而逼他退位。”

    许陌归歪着头笑了笑:“总之这波不亏。”

    众人不禁发出一阵大笑,黄曦也忍俊不禁的轻笑了一声,随后,她笑容敛去,一脸疑惑的问道:“可是,老师,史书上不是这么写的啊?”

    许陌归突然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的眼神变得深邃,仿佛没有在看眼前的这片天地——而是延伸到了不知多远。

    “有很多事,史书都是不会写的。”

    许陌归收起望向远方的眼神,对着似懂非懂的黄曦说道:“所以我才来给你们上这历史课,给你们讲一些史书没有写的东西。”

    许陌归虚压右手,示意若有所思的黄曦坐下,接着讲到:

    “刚才我们说到,苏王被刺身亡,镇国大将军陆伯业率军加入战局。彭国虽强,迟国却国力偏弱,不堪久战,燕国有了苏国这股生力军,再加上楚国这个添头,局势立刻绝地逆转——不好意思,言辞刻薄了一些,不过楚国的军队确实太弱。”

    台下又传来一阵笑声。

    许陌归待笑声渐息,又道:“彭王自忖,己方虽然仍有一战之力,但是输面较大,于是派出说客杨安,出使姜国,以求联盟。”

    许陌归转过身,在黑板上“唰唰”的写下四个大字:“杨安联姜”。

    写罢,他拍了拍手上的粉尘,接着说道:“相信大家多少应该对这个故事有所耳闻,杨安被称为六国第一说客,便是成名于此。”

    “当时,姜王正举棋不定,听闻彭国来使,便推脱身体微恙,避而不见,令手下好生接待。杨安得知此事,并没有慌乱,也没有迫切的求见姜王,反倒在姜国都城扁阳优哉游哉的玩乐了起来,这一玩就是两天,战事正打的如火如荼,他却终日笑意盈盈,不见忧色。”

    “姜王在手下的口中得知,心中惊异,便召见杨安,询问他为何能够如此悠闲,竟然丝毫都不担心国家的安危?”

    “杨安不慌不忙的答道:‘彭迟联军已将燕国在沧淮江以北的城池尽数拿下,只消渡江便可攻破邢川(燕国都城),而燕国精锐尽出,已无力再战,而楚国积弱,兵羸将寡,纵然有苏国加入,胜负也不过四六之数,我为何要担忧?反倒是大王您,眼下正面临一件忧心之事啊。’”

    “姜王闻言,蹙眉问曰:‘孤即位廿有三年,勤于国事,无横征暴敛,无苛捐杂税,黎民安其居,百姓乐其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