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0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恼羞成怒了,自然就要找发泄的对象,那么,谁是合适的“发泄对象”呢?

    不消说,自然是交趾支那总督和西贡海军司令了——这档子糟心事儿,不就是你们两位折腾出来的么?

    “最糟糕的是,”格朗迪埃尔说道,“‘降龙行动’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决定,事前没有向巴黎请示,事后也没有向巴黎报备——”

    说着,摇了摇头,“唉!”

    至此,对于格朗迪埃尔的“如何因应,一定要想好了,不然,咱们两个,说不定就要回家抱孩子去了”的判断,穆勒已基本认同了,不过,他是属鸭子的,就煮熟了,也是肉烂嘴不烂:

    “未必就有那么糟糕!我们可以向巴黎建议,升龙的消息,暂时不要向新闻界公布,待咱们自己的确切的消息——”

    话没说完,格朗迪埃尔便厉声说道,“别做梦了!你还想封锁消息?怎么可能封锁得了?!别的不说,你以为北京那边儿,只有咱们的驻华公使馆长耳朵?别的国家——英国人、美国人、俄国人、普鲁士人——都是聋子?!”

    顿了顿,“这么大的一件新闻,各国驻华公使馆,必然都是第一时间向本国政府汇报,说不定,还有比巴黎更早些获得相关消息的呢!——譬如,普鲁士!你别忘了,人家的王储、王储妃两口子,目下可正在北京做客呢!”

    穆勒目光一跳,嗫嚅了一下,没说出什么来。

    “有哪一个国家肯替法国瞒着新闻界,”格朗迪埃尔的语气中,充满了讥笑之意,“直到……嗯,‘咱们自己的确切的消息’到了为止的么?!”

    穆勒舔了一下自己的嘴唇,还是没说出什么来。

    “不会有任何意外的——”格朗迪埃尔微微咬着牙,“明天、最迟后天,欧洲各国报纸的头条,就都是‘中国龙大败高卢鸡’一类的标题了!”

    穆勒的脸色,隐隐有些发白了。

    “本国的舆论,”格朗迪埃尔沉声说道,“主要是愤怒和质疑——相对来说,这个还叫人好忍受些;可是,外国的舆论,一定是充满了嘲弄讥讽和幸灾乐祸——对于皇帝陛下来说,这个可就难以忍受了!”

    顿了顿,“‘中国龙大败高卢鸡’——你能够想象皇帝陛下看到这一类标题的反应吗?哼!”

    穆勒的脸色,真的发白了。

    过了好一会儿,低声说道,“总督阁下说的对——那么,咱们该怎么办呢?”

    格朗迪埃尔没有马上搭理他,过了片刻,吐出一口浊气,然后,伸出两根手指,阴沉沉的说道:“两点——”

    微微一顿,“第一,‘降龙行动’的失败,我们——我和你,没有责任——或者说,责任是有限的。”

    打了败仗,自然是以卸责为第一要务,可是,若真的是“无一人片板逸出”——全军覆没,决策者还能够“没有责任”,至少“责任是有限的”,可是真正不易!

    真能够做到这一点,基本上就算……“死棋腹中出仙局”啦。

    “只怕不大容易吧?”穆勒试探着问道,“是不是……呃,这个,巴斯蒂安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我的意思是,他到底是‘降龙行动’的总指挥……”

    意思是——把责任往下头推。

    格朗迪埃尔白了他一眼,“将军打败仗,自领其罪!咱们的责任是咱们的责任,巴斯蒂安的责任是巴斯蒂安的责任,能往一起混吗?”

    “呃,是……”

    “再者说了,”房间内虽然没有第三人,格朗迪埃尔还是微微压低了声音,“升龙打成什么样子,咱们还一头雾水,现在就编排巴斯蒂安,也……无从措手啊!

    “啊……是,是!那,总督阁下的意思?——”

    “我们要重新替‘降龙行动’定性——”

    “重新……定性?”

    “是的,”格朗迪埃尔慢吞吞的说道,“‘降龙行动’……不是一次军事行动。”

    “降龙行动”不是军事行动?

    穆勒愕然。

    格朗迪埃尔不说话,喝了口咖啡,意味深长的看着他。

    过了片刻,穆勒心中一跳,突然就明白了格朗迪埃尔的用意,“对!‘降龙行动’不是军事行动!既不是军事行动……又何来‘打败仗’之说?”

    他立即兴奋起来,脑子快速的转动着,“‘降龙行动’既是一次……‘和平行动’,那么,我方是没有做大规模作战的准备的,中国人突然发动大规模攻击,我方自然措手不及,这才……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宾果!

    格朗迪埃尔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是这么回事儿!”

    可是,两艘军舰、一条运兵船、千余军事人员——咳咳,世界上,有什么“行动”,如此“和平”,竟需要介么多的军事力量参与其中呢?

    不过,既定下了“和平行动”的基调,上述小小技术问题,自然难不倒总督和司令两位大人的。

    “之前,”格朗迪埃尔说道,“巴黎向越南派出了弗朗西斯教授领衔的勘探队——我们要强调,这支勘探队,可是巴黎派过来的——勘探红河水文和北圻矿产分布,因为越南政府明里暗里的阻挠,勘探队只完成了红河水文的探测,红河沿岸及北圻矿产的勘探,就基本欠奉了。”

    顿了顿,“我们认为,有必要组织第二次的‘红河勘探’——”

    说到这儿,看向穆勒。

    总督阁下的思路,穆勒已完全了解了,接口说道:“总结第一次‘红河勘探’未竟全功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必须为勘探队配备更多的护卫,这样,才可能对越南政府形成威慑,确保他们不会横加阻挠,确保勘探得以顺利进行——”

    顿了顿,“特别是矿产勘探这一块——这是要上岸的呀,总不能在红河里探勘‘北圻矿产’啊!嗯,我们可以说——越南政府表示,如果我们上岸,他们无法提供安全保证,因为北圻盗匪猖獗——都是大股大股的盗匪,政府无如其何。”

    说着,一声冷笑,“好罢!既然贵国政府不能提供安全保证,那我们只好自求多福了——自己为自己提供安全保证!这,就是所谓‘登陆部队’之由来。”

    格朗迪埃尔抚掌大笑,“好!如此说法,不但活灵活现,而且,坐实了越南政府其实是曾经‘答允’了我们‘登陆’的!”

    微微一顿,“则我方之被袭——不管动手的是越南人还是中国人,都是对方背信弃义了!”

    “不错,”穆勒说道,“背信者就要付出背信者的代价!”

    “还有,”格朗迪埃尔冷冷说道,“中国人不宣而战——这是什么性质的行为?”

    “对!——这是刻意挑起战争!”

    “不错!”格朗迪埃尔说道,“所以,这第二点就是——‘升龙事件’,对于法兰西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升龙事件”的说法都出来了,溜啊。

    好事变坏事,嗯,这个套路,更加是溜溜溜啦。

    穆勒略一思衬,心领神会,“对!‘升龙事件’为法兰西提供了一个全面攻略越南,同时,大幅扩张在中国利益的绝佳机会!”

    眼中已是放出光来,“之前的什么‘荣盛商行事件’、‘春红楼事件’,与之相比,不值一提了!”

    “‘荣盛商行事件’、‘春红楼事件’就不用提了,”格朗迪埃尔皮笑肉不笑的,“不过,我们要强调,中国的‘钦使’及其庞大的‘护卫团’一到越南,我们就判断,中国跑到越南来,是要从我们这儿虎口夺食的——”

    顿了顿,“甚至,全面侵害法兰西在越南乃至在全亚洲的利益!这个观点,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向巴黎委婉说明,希望‘上头’能够尽快做出决断——”

    “对!”穆勒抢着说道,“可惜,巴黎的老爷们颟顸迟钝,始终没有反应,这才导致了‘升龙事件’的发生!”

    格朗迪埃尔皮微微一笑,“我们不会使用‘颟顸’这种字眼,话嘛,还是要说的客气些,不过,嗯,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了!”

    嘿,如此一来,“降龙行动”失败的责任,竟是推到“上头”去了!

    不过——

    穆勒略有些犹豫,“不过——我们这么说,对黎峨将军会不会不大好?”

    “你放心,”格朗迪埃尔说道,“黎峨将军是我的老朋友,我怎么会摆他上台?”

    顿了顿,“黎峨将军是支持我们的观点的,反对的,是陆军那拨人,所以,我们这么说,对黎峨将军只会有好处——看,早听我的话,何至于有今日?”

    “那,皇帝陛下那儿——”

    “皇帝陛下不会认为我们在指责他,”格朗迪埃尔说道,“他只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陆军的蒙蔽。”

    穆勒想了一想,“哈哈”一笑,“不错,皇帝陛下确实就是这个脾性!”

    “那好,咱们就这么定了,”格朗迪埃尔说道,“就拿这两条回复巴黎——”

    顿了顿,“第一,越南勾结中国,背信弃义,对我执行和平勘探任务人员,发动大规模武装攻击,我方措手不及,受到了……相当的损失;第二,希望巴黎方面以‘升龙事件’为戒,认清中国的真实面目,抓住‘升龙事件’的天赐良机,对中国和越南,全面宣战!”

    *

第一四六章 大丧气() 
巴黎的电报,并未如格朗迪埃尔之料,“明天上午——最迟中午”,到达西贡。

    事实上,驻华公使馆发给巴黎的电报,是按时送达外交部的,可是,外交部长莱昂内尔并未按时看到——当天上午,他没到外交部,而是去了巴黎大学——他的母校——参加一项活动,直到下午回到外交部,才看到了电报。

    我们不再描述部长大人读到“无一人片板逸出”时的心情了,只说一说他的纠结——要不要现在就将这封电报送达御前呢?

    目下,皇帝陛下不在杜伊勒里宫,而是去了凡尔赛宫。

    皇帝陛下去凡尔赛宫,不是玩儿,更不是“移跸”,而是“勘估工程”去了。

    前文有过介绍,法国大革命,暴民入凡尔赛宫大肆抢掠、破坏,家具、壁画、挂毯、吊灯以及各种陈设,洗劫一空,许多门窗也被砸毁、拆除;其后,宫内残存的艺术品和家具均转运卢浮宫,凡尔赛宫变成了一座地地道道的“鬼宫”,外表虽然大致完好,内里却几同废墟。

    自此之后,就再没有皇帝以凡尔赛宫为皇宫了,包括:拿破仑一世,拿破仑一世退位后复辟上台的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以及拿破仑三世。

    原因是相似的:

    第一,凡尔赛宫的规制极其庞大,若要恢复其往昔之壮丽——至少达到皇帝可以居住的程度,不晓得要花多少钱?。

    第二,凡尔赛宫已成为波旁王朝穷奢极欲、横征暴敛的象征,不然,也不会在大革命中成为民众抢掠和发泄的对象,搬入凡尔赛宫,弄不好会引起民众的反感,有损皇帝陛下的英明形象。

    不过,法国国内,始终有一批人鼓吹重修凡尔赛宫,毕竟,凡尔赛宫为法国宫殿建筑之极峰,“代表了法兰西帝国的辉煌和荣光”,杜伊勒里宫也好,卢浮宫也好,较之凡尔赛宫,都是不够瞧的,重修凡尔赛宫,就是“重现法兰西帝国的辉煌和荣光”,“凡尔赛宫往昔壮丽恢复之日,就是法兰西帝国重登欧洲和世界巅峰之时”,云云。

    这些话,说起来冠冕堂皇,听起来也叫中二们热血沸腾,然而,内里的真实目的却是:重修凡尔赛宫,是一门大大的生意。

    国务部长兼财政部长兼大银行家福尔德先生,就是主张“重修凡尔赛宫”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他鼓吹的重点,倒不在什么“辉煌”、“荣光”,而是另辟蹊径:

    “凡尔赛宫为国家公共建设之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入其中的资金,最终将拉动整体经济之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重修凡尔赛宫,同奥斯曼男爵主持的巴黎城市的大规模改建、扩建工程,具有相似的作用。”

    情怀有了,对“整体经济之发展”的好处也找到了,重修凡尔赛宫的理论基础,似乎挺厚实的了,那么,钱呢?——重修凡尔赛宫的钱从哪儿来呢?

    增加政府预算?如是,赤字必然大增,过得了议会那一关吗?

    福尔德的建议是——发债。

    好大喜功的拿破仑三世,对凡尔赛宫的恢弘壮丽,固然魂牵梦绕,不过,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法国人有钱归有钱,却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如果发债用于战争或“城市的改建、扩建工程”,人们大约还是乐意掏这个腰包的;重修凡尔赛宫?再怎么“辉煌”、再怎么“荣光”,说到底,还是为了皇帝陛下一人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