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神驰万里之下,又把自己的控股公司想起来了。欧洲司的卢卡斯和宋志宽,已经成功地跟诺贝尔签订了合约,不知道美国司的山度士,现在找到了洛克菲勒没有呢?

    带领参观的是阿思本,谈起各舰的数据来,滔滔不绝,可见是一位敬业且优秀的海军军官。不过这些东西,听在关卓凡的耳朵里,便不幸成为了很大的负担——什么航速多少节?什么吃水多少呎?什么满载排水量?什么续航多少哩?作为一个文科生来说,他已经很努力的试着去记忆和理解这些数据,并且不住地点头,做出一副“我懂我懂”的神情,然而左耳进,右耳出,听到后来,脑子里仍然是一团浆糊。

    只有在登上金台号舰首的时候,看见那一门巨大的一百一十磅主炮,他的眼睛才变得贼亮,抚摸着那令人生畏的炮管,毫不掩饰自己的赞叹之情。

    总算有个我能看懂的东西了,他心想。

    真大,真粗,真长。

    *

    *

    上海城里,一共只有两顶八抬大轿,一顶是巡抚李鸿章的,另一顶,则是身上加着巡抚衔的关卓凡的。他拿这一顶气派的官轿,很隆重地把李泰国接到了藩司衙门。

    晚餐依然是扈晴晴在主理,而李泰国依然是吃得赞不绝口,对关卓凡上次所说的那位“五大三粗,黑口黑面”的厨师,再一次表示揄扬。

    “逸轩,在船上只有一点不好——永远吃不到这样美味的食物。”李泰国用热手巾擦着嘴,不无艳羡的说道,“这个厨师,你能不能割爱?我愿意高薪聘请他到我的船上去。”

    干你娘的洋鬼子,我的妹子也敢打主意。关卓凡摇了摇头,笑道:“不瞒你说,我离了他,一天也活不下去。”

    本来就是玩笑,自然一笑了之。等丫鬟上了茶,两人开始谈正事。

    “尼尔斯,你总要进京去见王爷的,”关卓凡问道,“打算什么时候开拔去天津?”

    “等跟你交卸了这两艘船,立刻就走。”李泰国说,“我要跟总理事务衙门,好好谈一谈钱的事情。”

    “钱不是已经付过了么?”关卓凡明知故问。

    “这次的船价和远航来中国的费用,户部确实已经付了,一共是一百七十万两银子。不过舰队每年维持的费用,军官士兵的薪银,煤炭和炮弹的后续采购,还需要很多的钱。”李泰国认真地说完,又特地强调一句:“很多很多的钱。”

    来了来了,他马上就要开口说一千万了。关卓凡清楚极了,这个贪得无厌的英国人,是打算一步一步地把朝廷给绕进去。

    “那么,究竟要多少钱呢?”

    李泰国犹豫了一下,把头凑近了关卓凡,压低了声音说道:“按照三年算,必须先拨给一千万两银子,由我来全权筹划使用。”

    “一千万!”关卓凡满脸都是迷惑和惊讶,“怎么要这么多?”

    “确实是需要这个数目。”李泰国辩解道,一项一项地算给关卓凡听,末了说道:“我知道你们中国的军队,军饷从来不能准时发放,也从来不能如数发放,所以这笔钱,我必须要先拿在手里……至少也要先拿到一半,才可以保证舰队的运转!”

    “需要多少钱,我不知道,可朝廷哪里有那么多钱?”

    “朝廷是没有,可是海关有啊。”李泰国狡黠地笑道,“以江海关和粤海关的关银,就足以支付了。”

    关卓凡大摇其头:“关银也没有这么多。我听吴道台说过,江海关每月的关银,只不过二十余万。”

    “你手下的这个吴熙,可是个老狐狸,你被他骗啦。”李泰国哈哈大笑,“可是他却瞒不过我——别忘了,我只是刚刚卸任总税务司的职务。他的底细,我一清二楚,江海关每月至少有五十万的进项。”

    关卓凡一时语塞,心说我倒把这个碴给忘记了。

    “逸轩,才半年没见,你就从知县升到了藩司,真是前途无量。”李泰国又换了一副自己人的口气,“两位太后和王爷,一定很重视你的意见。这件事情,你得帮我说话,只要由我来掌管帝国的海军,我会是你未来最可靠的盟友!”

    关卓凡暗笑,这个洋鬼子,居然还会来这一套。

    “另外,你曾经送给我一笔银子,我很感谢。这一次,假如朝廷满足了我的要求,那么拿到这一千万之后,我将从里面拿出……”说到这里停住了,咬了咬牙,伸出一只巴掌,“我也拿出五千两,送给你个人!”

    这真是原形毕露。关卓凡在心中大骂:欺负老子不识数?我送你五千,你也送我五千,里外里老子一两的好处也没捞到!

    不对,也不能说没好处,还有两只船呢。想到这个,转怒为喜,顺着李泰国的话,嘿嘿笑了起来。

    “尼尔斯,我想你的提议很公平。”关卓凡拱了拱手,表示感谢,“这样吧,金台和百粤两轮,既然拨归我提调,那么它们的使费,还有船上官兵的饷银,都先从我这里出好了。至于整个舰队,只要朝廷有所咨询,我一定按你说的意思,据实禀报,全力玉成此事!”

    说是这么说,只是以李泰国胃口之大,野心之勃,已经迹近于拿舰队来勒索朝廷了,因此这件事是再也没有可能谈得成功的。朝廷跟这支阿思本舰队,终归只能像历史上的结局一样,一拍两散。

    除了上海的这两条船!

    关卓凡心说,既然到了老子手里,若说你再想带回英国,那是做梦。

    *

    (谢谢whitecollar舵主~)

    *(未完待续。)

第九十四章 轩军水师() 
两艘炮舰的交接,一共花了三天的工夫。

    阿思本舰队自英国东来的时候,并不是满编,金台号上,只有四十几名英国船员,而铁舰百粤号上,则有三十几名。这些英国船员,大部分都是原来英国皇家海军的官兵,持有海军部特发的免状,来替中国海军服役。在英国来说,如此慷慨,其实是暗中有一层企图,希望能够借此把持未来的中国海军。

    金台号的舰长,叫做爱德华,无巧不成书的是,百粤号的舰长,居然也叫做爱德华,两个人都是海军少校,却不是什么兄弟,并没有血缘关系。为了区分,于是按照两人的年纪,把金台号上的爱德华,叫做大爱德华,百粤号上的,叫做小爱德华。

    关卓凡派出的,是丁汝昌,以三品参将的身份,出任轩军水师的总管带。与丁汝昌一同在美国军舰上实习过的一百多人,则分配到两只舰上,以水手、炮手和轮机手等身份,跟班学习。另外,又从克字团中抽调了两名什长,各带三十名步勇,携带枪械,登舰充作护卫,所用的名义,是将来万一有接触战,防备长毛抢船之用。

    这就算是“海军陆战队”了吧?这些事,关卓凡不怎么懂,也没有人可以去问,只能自己这样胡思乱想。

    交接的程序和文书都做完,李泰国便带着剩下的六艘舰只,扬帆起航,向着天津的大沽口而去。关卓凡不仅特意备了两份厚重的“程仪”,分送李泰国和阿思本,而且亲到码头送行。舰队离港,挥手作别,待到起轿回到衙门之后,便派人把丁汝昌叫了过来。

    “丁汝昌。”

    “在!”丁汝昌像标枪一样,在关卓凡面前站得笔直。这几天里,他就如一个小孩子忽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玩具,浑身充满了劲头。

    “你还记不记得,去年十月里,我们在武昌上船,船到江宁的时候,我问过你什么话?”

    “标下记得!”丁汝昌略作回忆,清楚地回答道:“老总问我,若是英法的兵舰,进入内河,跟彭玉麟彭大人的湘军水师交手,胜负如何。”

    “嗯,那你是怎么回答的?”

    “标下说,只要有两艘炮舰,则从上海到武昌,足以横扫。”

    “唔……”关卓凡不说话了,把手在案上轻轻敲着。

    丁汝昌心说,未必大帅是要派我去扫荡湘军的水师?自然还是着眼在长毛的水军身上。于是想一想,大着胆子说道:“老总,这两条舰,最是适合在内河作战,如果说要扫平江宁附近的长毛水军,一定做得到!”

    “哦?何以见得?”

    “这是美国那位海军提督,辛格尔顿,专门跟我说的。金台号和百粤号,既用风帆,也用蒸汽明轮,船体宽,吃水很浅。如果是海战,遇上风浪大的时候,船会两边摇摆,则总有一侧的明轮,桨叶悬空,变成空转,操控起来就不能得心应手。反而在内河湖泊,风平浪静,可以一往无前,特别是舰首的主炮,威力无比,长毛水军之中的任何船,都只要一炮,就能打得粉碎。”

    原来如此,关卓凡又想起金台号上那门“又大又粗又长”的一百一十磅舰炮来。

    “可是长毛的船多,据说是锣鼓一响,蜂拥如蚁聚,要是用接舷战,来抢船,那怎么办?”

    “接不上舷的,高度差的太多。”丁汝昌两只手一高一低地比划着,替关卓凡解释道,“而且哪里容他近身?远的开炮击沉,真要行得近了,我们的船头都装有大冲角,又有明轮做动力,轻易就可以拿长毛的船撞碎了。”

    “可是……”关卓凡尽力想着,要给他出难题,“长毛也有炮,要是几十只船围着我们,乱拳打死老师傅,那又如何?”

    “老总,长毛的水师,标下再熟悉不过了,炮型杂乱,炮子的威力也小,准头也是极差。”丁汝昌一点也没被难倒,对答如流,“金台号水线下面,包有铜皮,百粤号更是铁壳船,就算被打中了,也只当是挠痒痒,一点不碍的。”

    也就是说,中国自己的炮船,不论是太平军还是湘军的水师,都无法对洋舰造成真正的威胁。关卓凡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现在,忧的是将来。

    “我们轩军办水师,也不能只有这两条舰,你再挑几艘汽船,还有补给船什么的,编在一起,这才像个舰队的样子。”关卓凡交待完,看看丁汝昌,问了一句最重要的话:“汝昌,我来问你,你的人上了船,大约要学上多久,才能替掉那些洋兵?”

    “老总,这件事我已经盘算了好久。”丁汝昌不由得压低了声音回道,“若是说自己人能够把船操控自如,怎么也要一年。若是说船出了毛病,能够修理,那至少也要三年,这还不能是大的毛病。”

    关卓凡默然,这个时间,比他自己预想的要长许多,看来船上的洋兵和技师,还得用下去,这就要做一个周全的打算了。

    *

    *

    丁汝昌按照关卓凡的吩咐,从原来用在内河上作战的汽船中,挑选了四艘,再加上一只大趸船,跟金台百粤两舰编在一起,变作一支有模有样的“舰队”。

    虽然还只是一个雏形,但轩军的水师毕竟成军了!关卓凡苦心孤诣,用“无中生有”的计策,历时大半年,终于从阿思本舰队的身上,咬下了这一块肉。他心想,这是中国现下威力最大的两艘兵舰,也是唯一两艘具有近海作战能力的兵舰,算得上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发端了吧?算一算年份,比历史上中国海军成军的日子,大概早了二十年。

    单凭这一条,在后世的历史中,也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于是,在关卓凡的“司令部”所在的清雅街上,又多出了一家水师衙门,设在海运局与电报学堂之间的一个三跨的小院子里。衙门的主官,是以先字团团官兼任水师管带的丁汝昌,而因为水师创立之初,需要花费大量心血,难以真正兼顾到两面的缘故,先字团的团官一职,需要另选得力之人来署理。

    福瑞斯特的洋枪团、伊克桑的克字团、丁汝昌的先字团,一直是轩军的三大主力,有了这一层考虑,署理团官的人选,就要格外慎重,因为显而易见,丁汝昌未来一定会专门提督水师,这个署理的团官,则早晚会变成真除。

    对于这个职位,图林很有点跃跃欲试,不过他的请求,关卓凡却没有同意。

    图林固然算是自己的家奴,忠心耿耿,人也很是机警能干,但一来是自己身边需要这么一个人,二来么……关卓凡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图林毕竟是个旗人。

    现在的轩军之中,只有张勇的马队里旗人略多一点,因为那是原来城南马队和西营马队的老底子。其他的步勇各营,几乎全是汉人,而主官之中,亦只有一个领着副将衔的伊克桑,那也是凭着战功,一刀一枪的在血里火里拼杀得来的。按照关卓凡的规划,有伊克桑来作为一面“旗帜”,足够了。

    于是选来选去,最终还是按照战时递补的军规,提拔了先字团第一营的营官方济成,一名二十七岁的江西人,作为先字团的署理团官。他是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