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一顿,“或者,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普鲁士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人选?”

    *

第五十五章 铁血周折,终归一战() 
俾斯麦:“迪特,请原谅,我要对你的‘自己的人选’说法,做一个小小的纠正——”

    顿一顿,“关于西班牙的新国王,普鲁士从来没有‘自己的人选’——在这个问题上,法国人确实有他们的‘自己的人选’,但是,普鲁士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

    再一顿,“普鲁士做的——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同一件事情,一以贯之:尊重西班牙人民自己的选择——如此而已。”

    波赫穆:“我明白了,首相阁下,您是说——利奥波德王子。”

    俾斯麦:“是的,利奥波德王子是西班牙摄政团自主的选择,而我相信,即便是我们的西南方的邻居,私下底,也会同意,利奥波德王子确是西班牙新国王的绝佳的人选——睿智、谦逊、俭朴,拥有良好的教养、渊博的学识和强健的体魄。”

    顿一顿,“除此之外,利奥波德王子还具有一位优秀的政治领袖必备的珍贵品质——沉稳、坚毅以及奉献精神。”

    波赫穆:“嗯,我想……我明白您的意思了,首相阁下!”

    顿一顿,“您一定是在暗示,如果利奥波德王子遇到了阿梅迪奥王子遇到的那种情形——那场可怕的大爆炸,他——利奥波德王子,一定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会如阿梅迪奥王子一般,弃西班牙人民而去。”

    俾斯麦(连忙摇手):“不,我没有做任何的暗示,迪特!我要强调,普鲁士政府、以及我本人,都完全尊重阿梅迪奥王子的选择!”

    顿一顿,“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对政治感兴趣,有的人对艺术感兴趣;而这个世界,既需要优秀的政治家,也需要伟大的艺术家以及对于艺术和艺术家的慷慨的赞助者——恰好,阿梅迪奥王子对艺术的兴趣比对政治的兴趣更大,并乐意为艺术和艺术家提供慷慨的赞助——如此而已。”

    再一顿,“阿梅迪奥王子——他是一个好人。”

    波赫穆(笑一笑):“是的,王子殿下确实是一个好人。”

    俾斯麦:“还有,迪特,请原谅,我要再次对你的说法做一个小小的纠正了——你方才说的‘岗位’,暂时还是不存在的——阿梅迪奥王子还没有登基,因此,他之拒绝西班牙王位,并不存在‘弃西班牙人民而去’的问题。”

    顿一顿,“如果阿梅迪奥王子已经登基了,我想,不论发生了什么,他都会留在西班牙的——阿梅迪奥王子是一个有足够责任心的人。”

    波赫穆(再次笑了一笑):“好吧,首相阁下,我理解的——作为普鲁士的首相,您只能这么说。”

    俾斯麦:“迪特,这是我的真心话。”

    波赫穆:“是!不过,无论如何,您一定认为,较之阿梅迪奥王子,利奥波德王子更适合出任西班牙的新国王,对吧?”

    俾斯麦:“这……是的!”(叹了口气)“可是,就因为利奥波德王子是德意志人,我们西南方的邻居,便坚决反对他出任西班牙的新国王,而力推他们‘自己的人选’——阿方索亲王。”

    顿一顿,“普鲁士政府以及我本人,对阿方索亲王,并不存在任何特定的意见——”(耸了耸肩,摊了摊手)“可是,阿方索亲王是伊莎贝拉二世所出啊!叫人家推翻了其母,却奉其子为王?这怎么可能呢?这不是为难西班牙的摄政团吗?”

    波赫穆:“因此,我们‘西南方的邻居’这个‘自己的人选’,遭到了西班牙新政府的坚决的反对。”

    俾斯麦:“是的,所以,在利奥波德王子、阿方索亲王皆被否定的情形下,只好请阿梅迪奥王子勉为其难了,结果——嗐!”

    (说着,首相阁下重重的摇了摇头。)

    波赫穆:“可是,西班牙总是需要一位新国王的——再拖了下去,或者,‘共和’之浮议泛起;或者,爆发大规模的内战!首相阁下,不晓得我说的对不对呢?”

    俾斯麦:“很有道理,迪特!这也正是普鲁士政府以及我本人深感忧虑之处。”

    顿一顿,“而且,西班牙如果生乱,影响所及,一定不止于西班牙一国——譬如,果真像你说的‘“共和”之浮议泛起’,则谁可以保证,这股子邪火,不会窜出西班牙,烧到法国、烧到德意志,甚至,席卷整个欧洲?”

    波赫穆:“确实令人担忧啊!——西班牙的大位,再不能虚悬下去了!”

    俾斯麦:“是的!”

    波赫穆:“首相阁下,我想,为了大局着想——其中,也包括我们的‘西南方的邻居’的‘大局’——在西班牙国王候选人的问题上,普鲁士可以没有‘自己的人选’,但是,不可以没有‘自己的立场’啊!”

    顿一顿,“可不可以请您告诉我,在这个问题上,普鲁士的‘自己的立场’是什么呢?”

    俾斯麦:“迪特,不是我故意推搪,不过,内阁确实还未来得及就此展开详细的讨论——”

    波赫穆:“那么,您个人呢?”

    俾斯麦(略一沉吟):“我个人的意见——尊重西班牙人民的自主选择。”

    波赫穆:“就是说,回到最初的方案——利奥波德王子?”

    俾斯麦:“是的!”

    波赫穆:“内阁对此展开详细讨论的时候,您会坚持您的这个意见吗?”

    俾斯麦:“当然了!”

    波赫穆:“首相阁下,我们都晓得,我们‘西南方的邻居’——从政府高级官员、国会议员到新闻界——都曾反复宣称,德意志人出任西班牙国王,是法兰西绝对不可接受的,是……‘逾越了红线’,‘等同对法兰西宣战’!”

    顿一顿,“他们还说,‘若普鲁士坚持此议,则法兰西的炮弹就要出膛’,云云——面对赤裸裸的战争的威胁,您还会坚持原议吗?”

    俾斯麦(微微一笑):“迪特,我不能说法国人是在空言恫吓,不过,即便他们的战争威胁是实实在在的,难道,普鲁士人就不做正确的事情了吗?”

    顿一顿,“我和你分享一句中国的古老的格言——‘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狮子插一句:这句孟子记述的、曾子从孔子那儿听来的“古老的格言”,出于俾首相之口时,当然已是“德语白话”了,大意是“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难道就不害怕吗?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因此,波主编并没有什么理解障碍的问题。

    波赫穆:“好一个‘虽千万人,吾往矣!’”

    顿一顿,“首相阁下,我想起这样的一个‘传说’,说是当年您在议会发表‘铁血政策’的演说之后,国王陛下对您说,‘我很清楚将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在歌剧广场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我的头。’

    (首相阁下大笑。)

    波赫穆(微笑):“而您,是这样‘开解’圣虑的,嗯,一个版本是,‘人固有一死,既然迟早要死,大丈夫之死,必要轰轰烈烈!——这是一场战争,我们必须抗争到底!就算最后失败了,上了断头台,也相当于捐躯于战火之中了!’”

    顿一顿,“另一个版本是,‘这是一场战争,我们必须抗争到底!就算最后失败赴死,也要像查理一世那样,有尊严的死去;切不可像路易十六那样,窝窝囊囊的死掉!’”

    俾斯麦(大笑不止):“迪特!你真狡猾!哦,抱歉,我失礼了!我是说,这个‘传说’事涉国王陛下,因此,请原谅我不能向你证实它的真实性,以及,哪一个‘版本’才是正确的。”

    顿一顿,“不过,今天的普鲁士,不是‘传说’之时的普鲁士了!今天,我不会再这样‘开解’圣虑了!我是说,我不会再对国王陛下说什么‘断头台’以及死啊、活啊这些子字眼了!”

    波赫穆:“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是说,普鲁士今非昔比,今天,若普、法终究不得不一战,普鲁士可操必胜之算——对吧?”

    *

第五十六章 拭目以待新时代() 
俾斯麦:“兵凶战危,‘必胜’二字,似乎略略过分了一点,不过”

    顿一顿,“无论如何,若果真发生了你说的那种情况,我有坚强的信心,保证普鲁士和我们的德意志兄弟们的利益,不受外敌的侵害。”

    波赫穆:“好的,首相阁下,您的话虽然说的委婉,可是,言下之意还是很明显的若普、法发生战争,胜利者将是普鲁士。”

    (首相阁下笑一笑,没说什么。)

    波赫穆:“实话实说,对于您的‘坚强的信心’,我多少是有些意外的哦,对不起,首相阁下,我这样说,您会感觉受到了冒犯吗?

    俾斯麦:“当然不会,尽请直言,迪特。”

    波赫穆:“感谢您的大度!”

    顿一顿,“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自认比较了解‘民意’大多数人,不论是普鲁士人,还是法兰西人,都会有一个‘法强普弱’的认知,那么,我想知道,首相阁下,面对这样的现实‘法强普弱’的现实,您的‘坚强的信心’,到底从何而来呢?”

    俾斯麦(笑一笑):“问题是,迪特,我不属于你说的‘大多数人’啊!”

    波赫穆(惊奇的):“就是说,您认为……‘普强法弱’?”

    俾斯麦:“是的。”

    波赫穆:“呃……”

    俾斯麦:“如果时光回流至我‘开解’圣虑那时候彼时,确实是‘法强普弱’;如今此一时,彼一时了!”

    波赫穆:“慢着!首相阁下,您说您……‘“开解”圣虑?’嗯,如此说来,相关的‘传说’,确有其事喽?”

    俾斯麦(大笑):“迪特!你太敏锐了!在你面前,一点破绽都不能露啊!我有些后悔了我可以收回刚才的那句话吗?”

    波赫穆(也笑):“抱歉,首相阁下,现在往回收,似乎略晚了一点”

    顿一顿,“让我们回到方才的话题上请问,您何以认为‘普强法弱’呢?”

    俾斯麦:“你看,我们的铁路里程,比法兰西的长;我们的电报线路,比法兰西的密集,还有……”

    波赫穆:“恕我无礼,首相阁下,插一句话我不了解相关的数据,可是,即便真像您说的那样,我们的铁路、电报,比法国人的多一些,可是,这同战争的胜负,又有什么关系呢?”

    俾斯麦:“铁路可以用来运兵我们的军队的部署,将更快、更有效率;电报嘛,道理是一样的以电报指挥军队调动,亦将更快、更有效率。”

    波赫穆(将信将疑的):“哦?……”

    俾斯麦:“还有,我们可以动员超过五十万的军力;而法国,能够动员的军力,能有我们的百分之六十,就很不错啦!”

    波赫穆(更加将信将疑了):“是吗?”

    俾斯麦(笑一笑):“迪特,我晓得你不大容易认同我的说法,不过,我要提醒你,‘七星期战争’之前,‘大多数人’普鲁士也好,奥地利也好,法兰西也好可是都以为‘奥强普弱’呢!”

    波赫穆:“这……倒也是。”

    俾斯麦:“不然的话,法兰西为什么要‘保守中立’呢?”

    波赫穆(笑):“是!法兰西认定普鲁士打不过奥地利,才乐得作壁上观;不然的话如果法兰西认为‘普强奥弱’,其所谓‘中立’,大约就是‘积极中立’了!”

    俾斯麦:“是啊!法兰西之所以采取‘保守中立’,是因为某人……嗯,是因为‘某些人’判断失误,而不是因为他……他们对普鲁士抱有任何善意,既如此,又凭什么要普鲁士感激其‘保守中立’呢?”

    顿一顿,“事实证明,‘某些人’的视力,不算太好,彼时,看不清普鲁士、奥地利孰强孰弱;今天,还是看不清,普鲁士、法兰西,孰强孰弱!”

    波赫穆:“首相阁下,法兰西‘某人’……哦,‘某些人’的视力,可能确实‘不算太好’,不过,普、奥相争,其观照的,到底是外人,距离要远些;今天,是普、法相争我的意思是,他看自个儿,应该还是看的比较清楚的吧?”

    俾斯麦:“是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法国何以在越南遭受了难堪的失败?法、中两国,照‘大多数人’的看法,不更加应该是‘法强中弱’吗?”

    波赫穆(惊讶的):“法国在越南遭受了‘难堪的失败’?首相阁下,这个消息……确实吗?”

    俾斯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