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不能!”

    顿一顿,“我怎么晓得的?”筱紫云说道,“说起来也简单!敦柔公主的心思,别的人不晓得,可是,马嬷嬷晓得啊!马嬷嬷晓得了,她儿子——马金揆,不就也晓得了吗?”

    “这种事情,”桂俊有些诧异,“马嬷嬷会说给儿子听?”

    “嗯,隐隐约约的说过些,”筱紫云点了点头,“马嬷嬷对敦柔公主,大约是太担心了,忧形于色,叫儿子看出些端倪来了,娘儿俩说梯己话,话里话外的,就透了些实情出来。”

    顿一顿,“马金揆是最了解他这个小主子的脾性的,两下里一凑,便晓得是怎么回事儿了!”

    “哦……”

    过了片刻,桂俊还是用怀疑的口吻说道,“即便敦柔公主不中意这门亲事,可是,木已成舟、米已成炊,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山人’若倒了,她有什么好处?弄不好,不还得……守活寡?”

    顿一顿,“她总不成……改嫁吧?”

    筱紫云“哼”了一声,“女人都可以做皇帝了,改个嫁,有什么稀奇的?”

    顿一顿,“不过,你说的有道理,‘山人’倒了,敦柔公主确实谈不上有什么好处,咱们要她入‘倒山’的这个彀,得叫她看到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好处?她已经是固伦公主了,已经到了头儿了,咱们还能给她什么好处?”

    “已经到了头儿了?”筱紫云狡黠的一笑,“今上原本也是固伦公主,同敦柔公主一样的人——不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桂俊转不过这个弯儿来,“你啥意思?总不成——”

    “你晓不晓得,”筱紫云说道,“敦柔公主第一个想‘倒’的,其实还不是她的老公,而是她的这位皇帝姐姐?”

    “啊?”桂俊愕然,“什么?呃……为什么?”

    “就是我方才说的,”筱紫云说道,“原本都是一样的人,现在,一个做了皇帝,一个做了‘臣妾’——如果仅仅是堂姊、堂妹也就罢了,问题是——二女共侍一夫!这不成了一个大老婆、一个小老婆吗?”

    微微一顿,“这口气,如何咽的下去?”

    桂俊呆了半响,透一口气,“还真是——”

    顿一顿,“哎,这个事儿,你又是怎么晓得的?——又是马金揆说的吗?”

    “不是!”筱紫云摇了摇头,“这种事情,就是亲生的儿子,马嬷嬷也不可能说的——”

    顿一顿,“是艾翁说的!至于艾翁是怎么晓得的,你也不必问了,总之,对这件事情,艾翁有十足十的把握——十足十就是这么回事儿!”

    “哦……”

    “退一万步,”筱紫云说道,“即便敦柔公主真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下不了跟她老公翻脸的狠心,那咱们就跟她说,咱们不‘倒山’,只‘倒’她的皇帝姐姐——如此一来,她下这个‘狠心’,就比较容易一些了吧?”

    “呃……只‘倒’皇帝不‘倒山’?”

    “是啊!”

    “这个……不大可能吧?”桂俊迟疑的说道,“皇帝‘倒’了,山人也就不是‘皇夫辅政王’了——”

    顿一顿,“我想,到了‘山人’这样的地位,是只能往上走、不能往下走的——一往下走,就收不住脚了!一不留神,可就粉身碎骨了!这个道理,咱们懂,敦柔公主不可能不懂吧?”

    再一顿,“只‘倒’皇帝不‘倒山’——敦柔公主未必能相信吧?”

    筱紫云“格格”一笑,“为什么不相信?——事实上,就算皇帝‘倒’了,‘山人’也未必就做不成‘皇夫辅政王’了!”

    桂俊糊涂了,“什么意思?老婆做不成皇帝,‘山人’这个老公,自然就——”

    突然间,他反应过来了,猛地睁大了眼睛:“你是说——”

    “是啊!”筱紫云又是“格格”一笑,“都是女人,都姓爱新觉罗,嫡嫡亲的堂姊妹,凭什么,这个皇帝,只能你做?不能我做?”

    *

第九十一章 并肩子上啊!() 
山西城外,东北方向,天禄村。

    村口近河之处,有一座小小的“白马将军庙”,这是这一带唯一一座纯砖瓦结构的房子,因此,理所当然的被“远东第一军”征用为指挥部。

    此刻,“白马将军庙”内,气氛压抑,阿尔诺以下,没有一个人的脸色是好看的——或阴沉,或焦躁,或惶惑。

    一看就晓得,这个仗,打的不怎么顺手啊!

    本来,山西一役的前半截,还是颇为顺利的。

    “远东第一军”向巴黎提交了北宁战役的“总结报告”以及接下来进攻山西的作战计划后,未等到巴黎正式回复,山西战役的参战部队,便鼓乐喧天的开出了升龙城,向山西“水陆并进”了。

    进攻山西的计划,巴黎不可能不予批准,因此,不必坐等巴黎的正式回复——不打山西打哪里?如极个别人主张的那样,发动“第二次北宁战役”?

    如是,岂非等于变相承认,“第一次北宁战役”失败了?

    还有,据“第一次北宁战役”之种种情形,这个“第二次北宁战役”,不论如何部署,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啊!

    另外,若发动“第二次北宁战役”,当然要换一批部队来打,若上帝保佑,竟然得手,那么,“第一次北宁战役”参战部队的脸,可就不晓得往哪儿搁喽!

    最重要的是:若巴黎不批准进攻山西的作战计划,即意味着——整个北圻、乃至整个越南、甚或整个亚洲战场,都要“专攻为守”了!

    所以,巴黎的正式回复,既不必等,也不能等——

    赶紧的!赶紧打一个漂亮的胜仗!将山西拿下来!堵住巴黎的老爷们的嘴巴!

    山西扼控红河中、上游,本身虽为战略要地,不过,单就其周边地理形势而言,却远不及北宁之复杂,升龙通往山西的路上,唯一可能对“远东第一军”形成实质性阻碍的,只有一个丹凤。

    丹凤名为县城,不过,拿到中国,也就是一个镇子大小的样子,并没有城墙一类的防御设施,可是,丹凤的地理,却十分特别,并非无险可恃。

    丹凤四面环水,红河及其支流底河绕境而过,犹如天然的护城河般屏卫着丹凤;而为了防范洪水的侵袭,丹凤之四周,皆沿河修筑了高大的堤坝,于丹凤而言,这些河堤,便等同于城墙了。

    犹如沿水路进攻北宁必须先攻克扶朗,进攻山西,也一定要先拔掉丹凤这颗钉子。

    不过,不同于进攻北宁,水路是水路,陆路是陆路,彼此相隔甚远,只能水路打水路的,陆路打陆路的,各自为战,彼此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最多只能算是“遥相呼应”;进攻山西,某种意义上,水路、陆路,却其实可以算作一路——

    舰队沿红河上溯,陆军则沿红河南岸挺进,彼此可见、可闻——从升龙至山西,一路上,由头至尾,海军的舰炮,都可为陆军提供直接支援,这个“水陆并进”的“并”,是真正的“并”——“并肩子”之“并”也。

    也因此,丹凤将同时受到水、陆两个方向的夹攻,这颗钉子,虽然地理特别,但是,较之扶朗那颗钉子,应该还是好拔的多了。

    来看山西战役之参战部队——

    陆军,分成两路纵队:

    右路纵队,以第五十九团及第四十七团一部组成;左路纵队,以混合步兵团以及混合骑兵团一部组成。

    两路纵队,各配属合成炮兵团一部。

    海军,还是穆勒统帅的那支以运兵船为主的“联合舰队”。

    打过扶朗的部队——第三十五团、第五十九团及第四十七团一部,需要休整,原则上,就不参加山西战役了。

    左、右两路纵队的部署,是莫雷尔提出来的;而将陆路分成左、右两路纵队,本身虽是合理的,不过,孰在左、孰在右,可就有讲究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进军的时候,右路纵队的左翼,有左路纵队的保护;右翼,则有来自河面上的“联合舰队”的保护,其安全系数,大大高于左路纵队。

    如此部署,身为第一师师长的莫雷尔,多少是有私心的。

    不过,混合步兵团团长热雷米和混合骑兵团团长居伊,都没有提出异议。

    骑兵机动能力强,大部队行军之时,除了负责侦察之外,本就有保护部队侧翼之责。

    至于混合步兵团——你们不是一向以“散兵作战”见长的吗?散兵作战就是机动作战,把你放到外侧,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

    阿尔诺的计划是这样子的:

    “联合舰队”抵达目标水域后,一分为二,一部停泊在丹凤以南红河河段,另一部绕到丹凤以北,进入底河河段,南北呼应,共同封锁住整个丹凤周边河段,阻断敌军获得北援或北撤之通道;同时,以猛烈的火力,配合陆军,一举攻克丹凤。

    陆军,右路纵队的第五十九团、第四十七团,正面强攻丹凤大坝;左路纵队的混合步兵团,则取道丹凤西南方的巴兰村,楔入大坝和丹凤之间,叫敌军首尾难顾。

    至于混合骑兵团——丹凤及其周边地理,根本没有给骑兵冲杀施为的空间,真打起来,就不晓得该拿这个混合骑兵团派什么用场了,只好“暂且摆着”,继续做它的“侦查以及护卫部队侧后翼”的工作了。

    这个方案,算是同时兼顾了基干步兵团、混合步兵团、混合骑兵团以及“联合舰队”等各方之短长,除了莫雷尔在心中嘀咕“叫热雷米那个混蛋捡了个便宜活计”之外,大伙儿都没啥意见。

    北宁战役的阴影还笼罩在心头,虽然,大多数将士都有着强烈的复仇的欲望,不过,这一路上,还是人人都打醒了十二分精神,走的小心翼翼。

    一直没出什么大状况,唯一的麻烦,还不干陆军的事儿,而是自以为在红河可以打横走的“联合舰队”撞上的。

    经过一条港汊的时候,两条埋伏已久的小船,突然撤除伪装,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一声巨响,浓烟之中,一颗炮弹呼啸飞来,击中了一条叫做“地中海之星”的运兵船。

    *

第九十二章 天助我也!() 
偷袭者事先瞄了许久,侥幸一击而中,实心的炮弹,打坏一块舷板之后,跳了起来,撞到了烟囱,在上面留下一个浅浅的凹坑,然后掉到甲板上,滚过一个倒霉的水手的脚背,同一门侧舷炮炮位周围的沙袋来了个亲密接触,滴溜溜的打了几个转儿,终于失去了最后的动能,停了下来。

    除此之外,再没有造成任何的损伤了。

    法军吓了一跳,立即手忙脚乱的进行还击,第一颗炮弹落在两条小船左近十数米处,激起的水浪几乎掀翻了其中的一条,偷袭者很快便判断出自己没有机会再发第二炮了,于是,转帆摇橹,遁入港汊之中,不见了。

    没有人看清偷袭者所用火炮的型号,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门口径很小的前膛炮;而根据那颗留在甲板上的炮弹的粗糙程度,可进一步确定,这一定不是什么现代化的火炮,而是中国人或越南人自铸的老式的火炮。

    因此,虽然未能给予偷袭者致命的打击,并付出了一个水手下半辈子走路都要一瘸一拐的代价,不过,却进一步确定了之前的判断:北圻的中国军队,没有配属现代化的火炮——即便配属了,数量也很少。

    也因此,这次偷袭,在某种程度上,反倒增加了法军的信心和士气。

    陆路左路纵队的前锋部队,在距丹凤十公里左右的怀德,发现了蓝色戎装的身影,一经接触,对方立即撤退。

    这应该是一小支侦查部队,祖阿夫营一部紧追不舍,蹑踪而至距丹凤五公里左右的四柱庙地区,终于失去敌踪。

    不过,发现了一处未完工的防御工事:

    泥土非常新鲜,工具散落各处,周边的灌木丛上,还胡乱的搭着十多件汗水浸透的军装上衣。

    看样子,中国人必定是打算以四柱庙为丹凤之前沿阵地,正在挖掘工事之时,收到了侦查部队的告警,于是,扔下工具,撤退了。

    或者说,逃跑了。

    相关工事,大部分的工段,不过刚刚开挖,只有不超过四分之一的工段,似已完工或接近完工,这部分工事,以法军的标准,可谓非常粗糙简陋,不堪现代化火炮之一击。

    莫雷尔一看到这些完工和未完工的工事,立即眼睛放光,大声说道:

    “我早就说过了——扶朗一役,中国人完全是占了地势和天气的便宜!若无天时地利之助,以其如此低劣之技军事素养,如何可能挡得住我法兰西勇士的猛攻?”

    扶朗一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