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鲁汀号”沉没之后,“野猫号”立即右转——事出紧急,出此举动之前,“野猫号”并未以旗号向“风怒号”招呼——对于“风怒号”来说,俺本来位于队列倒数第三的,现突然就变成了倒数第一,直接接敌,叫俺如何能不意外?

    “风怒号”的舰长、炮术长手忙脚乱的指挥反击,但未等其舰艉炮装填完毕,“冠军号”舰艏炮的第二发炮弹又飞到了。

    炮弹落在距“风怒号”舰艉二十米左右的海里,这次是一枚开花弹,入水爆炸而落点更近,激起的水浪,远远大于第一枚实心弹,“风怒号”整条船都剧烈的晃动起来。

    “风怒号”的运气很好,若这枚炮弹的落点,再向前挪一点点,即便依旧并未直接命中舰体,但因为这是一枚开花弹,爆炸之时,弹片亦极可能伤及舰艉水下的螺旋桨——螺旋桨若受损严重,“机帆快舰”就没了“机”而只剩下“帆”,则速度、机动必皆大受影响,如是,可就成了后头的“冠军号”的活靶子喽!

    “风怒号”还在摇晃之中,舰长便已对目下的局面,做出了一个理性的判断——

    “风怒号”以舰艉对“冠军号”舰艏,且我为巡航速度而彼为全速——这不是擎等着被人家**嘛!

    若一直这么个打法儿,俺们这一边儿,根本就没有的玩儿啊!

    于是,“风怒号”舰长合乎逻辑的做出了和“野猫号”舰长相同的决定——

    “右转!加速!”

    可是,“风怒号”舰长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并没有对右后方的“野猫号”予以足够的关注。

    “野猫号”右转之后,观察到“冠军号”的航线没有发生变化,并无随之右转、衔尾追击之意,上上下下,不由都大出了一口气——这意味着,“野猫号”已脱离了被这个大块头“别船”的风险了。

    惊魂甫定,“野猫号”左转,同自己的原航线——亦即第一分舰队大部队的航线——保持平行;不过,维持一个较高的、超过正常巡航速度的航速。

    如此,既同“冠军号”保持了“安全距离”;同时,也未在真正意义上“脱队”,随时可以参与作战。

    “风怒号”只晓得“野猫号”右转,并未留意,“野猫号”已再次调整了自己的航线。

    而在右转之前,虽然险被“冠军号”**,但“风怒号”的航速,非但未由“正常巡航速度”加快一步,反而变的更慢了。

    原因在排队伍第二位的三等巡洋舰“维拉号”。

    旗舰“窝尔达号”打出了“改变航向”的旗号,“维拉号”正确理解了“窝尔达号”的用意,不过,却认为自己不必亦步亦趋。

    彼时,“窝尔达号”已转入苏窦山北侧海域,艏西艉东,掉头南向,必须转一个二百七十度的大弯儿;而“维拉号”正位处苏窦山东北岬角外,是一个将转未转的状态,若紧跟旗舰,自然也得转一个二百七十度的大弯儿。

    而且,非但“维拉号”,其后的战舰,也统统要转这个超级大弯儿。

    “维拉号”舰长认为,如此搞法,实在是太麻烦了!且可能贻误战机!“维拉号”的正确做法,是暂时放慢航速,等待“窝尔达号”转过九十度、艏北艉南之时候再跟上,这样,“维拉号”及其后的战舰,就都只需转一百八十度就可以了。

    “维拉号”既放慢了航速,其后的战舰,自然也都得放慢航速,包括“风怒号”。

    因此,“风怒号”右转之时,右后侧正以高速航行的“野猫号”,在东西方向上,已经距“风怒号”非常接近了。

    书友们都可以想象接下来发生了什么——“风怒号”之右转,正正横在了“野猫号”的前头。

    “野猫号”大惊失色,未等舰长发令,掌舵兵便向右狂转八柄水压舵,然而,已经来不及了,“野猫号”偏着头,扭着身子,在一片惊呼声中,向“风怒号”撞了上去。

    *

第一三八章 大海战之二十八:呔!哪里逃?!() 
“砰”一声大响,“野猫号”、“风怒号”的舰艏,结结实实的碰到了一起。

    “风怒号”的舰艏,是所谓的“飞剪式”,即舰艏大幅外飘之余,还呈一内凹之曲线这是为了航行之时,可以顺利劈开波浪,加快航速及稳定性,以不负其“机帆快舰”之名头。

    “野猫号”的舰艏,却刚刚好倒转了过来,非但方方正正,还在水线之下,装了一个大大的球鼻艏,这是一种“直立式”和“球鼻式”兼而有之的“混合式”舰艏。

    “飞剪式”舰艏是不适合撞击的,但“野猫号”这种长了一个大鼻子的舰艏,却非常适合撞击,如果撞击角度为九十度直角的话,纵然“野猫号”的吨位只有“风怒号”的一半,也可能叫后者开膛破腹。

    幸好,“野猫号”的舵手反应极快,第一时间右满舵,虽然终究不能避免撞击的发生,但撞击的角度,只有三十五度左右,避免了最坏的结果的发生。

    不过,即便如此,“风怒”、“野猫”二舰,依旧是人仰马翻,一片狼藉。

    为配合“飞剪式”舰艏,“风怒号”舰体设计的细细长长,其长、宽之比,达到了六比一;而同“混合式”舰艏相对应,“野猫号”的舰体,却是粗粗短短的,因此,后者的吨位虽然只有前者的一半,不过,二者的干舷的高度,却几乎是一样的。

    “野猫号”的舰艏左舷、“风怒号”的舰艏右舷,皆撞的稀烂;“野猫号”的舰艏斜桅,正正杵在“风怒号”舰艏斜桅上,两支斜桅一起四分五裂。

    两舰前桅的横桁,也来了一个亲密接触,横桁本身倒是都没断,但上头绳索众多,彼此纠葛在一起,一时之间,难舍难分。

    两只战舰的舰艏炮,都被震脱了位,“风怒号”的舰艏炮,向左平移了一米多,“野猫号”的舰艏炮,更是整个儿的翻倒在甲板上,在强大的惯性的作用下,一直滚到了破裂的左舷边上,在甲板上拖出了一条血肉模糊的痕迹一个倒霉的炮手,闪避不及,被大炮从身上生生的“碾”了过去。

    人当场就报了销,这两门炮,也眼见都是用不得的了。

    哎,怪不得,奥地利海军反复强调,撞击之前,务必要将火炮固定好呢!

    不过,无论如何,“野猫号”、“风怒号”似乎都没有受到致命的伤害

    我说,撞人的那位,赶紧倒车,脱离接触吧!

    可是,“吭哧吭哧”的喘了好几声,“野猫号”的发动机却没有立即启动起来。

    哼,谁叫你撞击之前不停机的?这下好,把发动机给撞出毛病来了吧?

    就在这时,“致命的伤害”到了。

    不是来自“冠军号”,而是来自更远处的“驭风号”。

    穹甲巡洋舰“驭风号”?

    是的。

    呃……不对呀!

    “驭风号”不是排在“左队”第四位吗?“驭风号”的前头,不但有“冠军号”,还有两只装甲巡洋舰“龙骧号”、“豹变号”,怎么可能越过前头的三只友舰,这个……“越顶攻击”呢?

    这个时代,导弹神马的,还没有发明出来吧?

    你可别说什么调高火炮仰角“吊射”你自个儿可是一而再、再而三说过的,这个时代的舰炮,弹道平直神马的?

    再者说了,隔着三只友舰“吊射”?那不是“吊射”,那是“盲射”就不怕炮弹落到“冠军号”的头上?

    是滴,是滴,您说的都对。

    不过,事实是,此时此刻,“驭风号”同前头的“冠军号”等三只友舰,并不在同一条航线上“驭风号”及其后面的标准巡洋舰“伏波号”、“弄涛号”和炮舰“福星号”的航线,同“野猫号”,倒是刚刚好重叠了。

    嗯?咋回事儿涅?

    是这样子的

    我主力舰队分成“左队”、“右队”,其中,“冠军号”领衔的“左队”,又一分为二为“左一支队”、“左二支队”前后两个部分,前头的三只“冠军号”、“龙骧号”、“豹变号”,为“左一支队”;后头的四只“驭风号”、“伏波号”、“弄涛号”、“福星号”,为“左二支队”。

    打一开始一俟出“苏黄水道”左转,两个支队的航线便是不重叠的:

    “左一支队”走内线即靠左、靠西、靠近苏窦山一侧;“左二支队”走外线,即靠右、靠东、靠近李西山一侧。

    就是说,两个支队航线彼此平行,并保持一定的间隔。

    之所以再次“分兵”为“左一”、“左二”两个支队,是出于这样一种战术考虑:

    “左一支队”三舰,都是铁甲舰“装甲巡洋舰”算是“小铁甲舰”凭藉吨位和装甲的优势,披坚执锐,直接冲击敌阵,破坏敌舰队之阵型,并尽可能的重创敌舰。

    “左二支队”四舰,自我防护力远较“左一支队”三舰为弱,“驭风号”之外的三舰,较之敌舰,在吨位上,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不甚宜做“陷阵”的高风险活计;这四只战舰的优势,主要在于机动灵活,进退自如,因此,她们的任务,是在敌舰队遭受重创、乱作一团的情形下给予“补刀”,并堵截和追击逸出之敌舰,加速和保证战役之完胜。

    “野猫号”撞上“风怒号”,彼此纠缠在一起,是一个意外的情况;“驭风号”管带陈世石以望远镜仔细观察之后,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野猫”、“风怒”二舰受损虽然严重,但似乎并未失去行动能力,更不会就此沉没;看情形,接下来,十有八九,“野猫”、“风怒”二舰脱离接触之后,将主动退出战场,择地疗伤。

    陈世石?

    对,就是昨天刚刚过了三十岁生日、并得到辅政王“临轩举觞,遥为兄寿”的“生日祝福”的那一位。

    陈世石紧张的转着念头:

    “堵截和追击逸出之敌舰”是“左二支队”的责任,绝不能叫“野猫”、“风怒”跑掉了!

    可是,目下,“左二支队”距“野猫”、“风怒”距离尚远,还谈不上什么“堵截”;而“追击”“野猫”、“风怒”不是“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的主力,“左二支队”离开主战场去追击它们,主战场这儿怎么办?

    那,就只剩下一招了开炮轰他娘的!

    可是,对于炮击来说,这个距离,实在有点儿远啊!

    *

第一三九章 大海战之二十九:空前绝后的一炮!() 
时机和角度,倒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时机相撞之后,“风怒号”、“野猫号”都已暂时宕机,且彼此纠缠在一起,一时半会儿的分不开,形同一个颇具体量的固定靶。

    角度两条敌舰,正正停在“驭风号”的前方航线上,“驭风号”的舰艏炮,完全不必做任何水平旋转,正是最舒服的射击角度。

    战机稍纵即逝,若叫“风怒”、“野猫”二舰重新发动起来,脱离接触,逸出战场,则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煮熟的鸭子飞走了,那可就叫人扼腕了!

    不过,炮身虽不必左右转动,却需调整俯仰角度,以对应我舰同敌舰之间之距离而这个距离,确实是远了些!

    前头有过介绍,这个时代的海战,用以测定距离的工具,只有一个六分仪;相对于后世的类似于望远镜的光学测距仪来说,六分仪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工具,误差很大,而且,距离愈远,误差愈大。

    目下,“驭风号”距纠缠在一起的“风怒号”、“野猫号”,不过刚刚进入舰炮有效射程期间还纵向的隔了“冠军号”、“龙骧号”、“豹变号”三只战舰呢;在这样远的距离上开炮,因为很难准确测定敌我之间的距离,命中目标的概率是非常之低的。

    前头的“左一支队”的三只主力战舰,距离“风怒号野猫号”,当然要更近些,但是,她们的任务,是争分夺秒,冲击敌阵,绝不会“旁骛”的。

    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够由“驭风号”来完成了。

    换了一个人做“驭风号”的管带,可能只好望“风怒号”、“野猫号”而兴叹,但陈世石的一项迥异乎常人的天资,却使其有了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的可能。

    陈世石天生具有极佳的空间感,他对于射距的判断,即便最有经验的炮手,亦每每自愧不如;而与超乎常人的空间感对应的是,他读图的能力亦极强,同侪之中,包括洋老师们,皆无出其右者。

    当然,若茫茫大海,前后左右,没有任何参照物,则再好的空间感、再强的读图能力,亦无用武之地。

    不过,目下的环境,虽然也算“茫茫大海”,可是,并非没有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就是苏窦山。

    “北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