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时可以出师?我希望——只是希望,再过——八年吧!希望八年之后,咱们就可以真真正正的出师了!”

    婉贵妃微微倒吸了一口冷气,“八年?”

    “是!八年!”

    “这,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对!”关卓凡点头,“就是婉贵妃说的这五个字——‘任重而道远’!”

    轻轻叹一口气,“苏窦山大捷,我高兴是高兴,但是,高兴过了,目下,心里头,更多的是戒慎恐惧!”

    “我最怕的,是咱们的人,真以为自个儿已经超过了法国人,眼睛开始往头顶上长了,不但看不起法国人了,甚至,‘哼,法国是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咱们既能将法国人打的全军覆没,那么,是不是,这世界第一海军强国也……嘿嘿!’”

    “于是乎,连英国老师也看不上眼了!”

    “王爷说的极是!”婉贵妃深深透一口气,“骄兵必败!无论如何,咱们不能蹈法国人的覆辙!”

    关卓凡点点头,“接下来,还有大仗要打——法国人不是还有十条船正在路上吗?”

    顿一顿,“经苏窦山一役,法国人必定已醒过神儿来了——我说过,法国人虽然骄傲,但并不颟顸;若咱们蹈了法国人之前的覆辙,这接下来的仗,胜负之数,说不定,就倒转了过来!”

    婉贵妃默默点头。

    “另外,”关卓凡继续说道,“苏窦山一役之压倒性战果,还得益于四个字——‘出其不意’。”

    微微一顿,“事实上,法国人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被咱们狠狠的打了一个埋伏。”

    婉贵妃不由好奇了,“茫茫大海,居然还能够打埋伏?”

    “苏窦山海域,岛屿众多,”关卓凡说道,“咱们的舰队,就是以岛屿为掩护,预先设伏,待法国人经过的时候,突然杀出。”

    顿一顿,“今儿个,我身上没带相关的舆图,下一回,我把舆图带过来,婉贵妃一看,就明白了!”

    婉贵妃听他还要将舆图专门带过来给自己看,非止心意可感,而且,这不是又多了一次同他见面的机会吗?

    心头**辣的,眼睛亮闪闪的,“谢王爷!”

    她这份心思,关卓凡倒是领会不到,依旧神情郑重:

    “我的意思是——这样的机会,再不会有第二次了!下一战,可不能再指望打法国人一个‘出其不意’了!因此,更加不容有一丝一毫的轻敌!”

    婉贵妃连连点头,“对!对!”

    心潮澎湃的同时,婉贵妃的心底,也生出了一个隐隐的困惑:

    我上午写的那封信,篇幅并不长,致贺苏窦山大捷之外,只关乎皇帝的功课,但见了面,他对于皇帝的功课,一字未置,侃侃而谈的,都是军事,而我,到底只是一个女人,这些军事上的事情,他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么多呢?

    *

    

第一百七十六章 “鬼剃头”!() 
若将这个问题抛给关卓凡,他自个儿大约也会愣一愣:

    是啊,为什么?

    关卓凡对婉贵妃,话里话外,有意无意,确有“撩妹”的成分在,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已经准备好了要给地下的文宗皇帝再戴上一顶绿帽子——“撩妹”嘛,不过是关某人的天性,就算已娶了皇帝,做了辅政王,也还是改不来的。

    何况,拿军事的话题去“撩妹”,似乎也不算“正途”——“撩妹”一道,关某人的手段多着呢。

    更关键的是,关卓凡在婉贵妃面前侃侃而谈者,并非炫耀武功,正好相反,他一直是在自曝其短。

    他的长篇大论,归拢起来,不过一句话——

    我没你想像的那么牛掰,如果没有英国人,我未必打得赢这一仗;就算打得赢,十有八九,也是“惨胜”。

    既然关卓凡本人一时半会儿未必能够想明白“为什么”,那么,狮子作为他的最主要的关注者之一,见猎心喜,越俎代庖,就来试着替他解答一下婉贵妃的困惑。

    狮子以为,两个原因:

    一,压力;二,孤独。

    先说第一个——“压力”。

    没有人晓得,今日之前,关卓凡的压力,大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我特么居然掉头发了!而且,居然是“鬼、剃、头”!

    真正是——

    “鬼晓得我经历了什么!”

    关于对法战争的胜负,陆上的战事,早在三年多前——在关卓凡筹备对法战事之伊始——他就是有把握的;可是,海上的战事,直到今天早上听到“红旗报捷”的近卫团军士的那句“报告!苏窦山大捷!”前一瞬,他还是没有把握——一丁点儿把握也没有。

    中国从来不是一个海权国家;近代中国的国门被敌人从海上打破,一切的耻辱和痛苦,皆发端于海上;而直到关卓凡穿越的时候,中国虽为五常之一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依旧未取得过任何一场上规模的海战的胜利——更加不要说对海权强国的海战的胜利,并依旧承受着来自海上的强大的压力。

    对于海战——尤其是“上规模的”和“对海权强国的”——的胜利的渴望和失败的恐惧,已深深的渗入了包括关卓凡在内的大多数中国人的骨髓和血液之内了。

    关卓凡做过无数次的兵棋推演,将中、法双方的优劣势一一摆出,从最乐观的到最悲观的,设想了二十几种可能,但是,即便是最乐观的一种,他还是得不出“必胜”的结论。

    因为,无论如何,他绕不过最关键的一点——

    彼,百年海军强国,坐世界第二把交椅;我,成军不过三年。

    而我不但要赢,还要大赢!

    如果输了呢?

    前头说过,陆上的战事,还是有足够把握的,那么,海败、陆胜的格局,似乎就仿佛于原时空了,而且,似乎较原时空要好一些——毕竟,原时空的中法战争,陆上的反攻,及谅山而止,未至北宁、山西,而本时空,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反攻升龙虽未必现实,但保住北宁、山西,还是做的到的。

    但略一细究,就会发现,虽然多占了一些地方,但这个格局,其实反不如原时空了。

    原时空的中法战争,对于中国来说,首要的目的,是自保,而不是夺回彼时事实上已为法国掌控的越南。

    事实上,国力虚弱的中国,对于保护越南这个朝三暮四、略强大些就要掉头咬宗主一口的“藩属”,实在没有多大的热情;在李鸿章等人的眼中,越南更加只是包袱,而非资产,早一天扔掉早一天好,为了保护这个白眼儿狼包袱,冒破国的风险,同世界第二强开战,更加是吃错了药。

    战争的结果,虽然“失去了”越南,但法人不能越国门一步,而且,不割一寸地,不赔一两银,清流们虽然还难免在肚子里逼逼一番,但在主政者的心目中,其实是很满意的——达到了主要的战略目的。

    而在本时空,关卓凡为这场战争设定的直接和间接的战略目标,远较原时空为大、为高——

    直接的战略目标——将法国的政治、军事存在逐出东亚和东南亚。

    间接的战略目标——

    第一,送中国入世界列强之列——哪怕暂时只能做个二流列强,也是好滴呀!

    第二,彻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有了第一、第二,方有第三——

    接下来的十年中,大刀阔斧,深化改革,将改革推入“深水区”;同时,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利用后发优势,“弯道超车”,初步完成工业化,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

    如果输掉了海战,就不能真正打赢对法战争,什么“直接、间接”,什么“第一、第二、第三”,皆无从谈起,而且,较之原时空,更会另多出来许多的副作用。

    原时空,法国虽然一个法郎的便宜也没有赚着中国的,面子殊不好看,但是,里子还是有的——毕竟,越南稳稳的捏在手里了,部分的战略目的达到了,所以,也算是有台阶下的。

    对于战争的结果,一方基本满意,另一方亦不为己甚,因此,中法的和约,是真正的和约——没有哪一方不服气,总想着日后回来找场子;因此,为双方带来了真正的和平——尤其是中国,经此一役,保有了近十年的宝贵的和平,直到甲午战争爆发。

    本时空,若输掉了海战,谈和约的时候,顶多只能狐假虎威——“狐”是中国,“虎”是普鲁士——要求法国人放弃升龙、沱灢,退出北圻、中圻;不可能要求法国人连南圻也不要了,整个儿退出越南。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许能够得到一丁点儿,但绝不可能过多。

    如是,中国就同“七星期战争”中的意大利做了难兄难弟了。

    这也罢了,关键是,如此一来,中、法两国在越南,就会形成一个对峙的局面——中国须在越南大量驻军,耗费大量资源,则只剩下了北圻、中圻的越南,非但不能成为中、法之间的战略缓冲,反真成了中国一个巨大的包袱了。

    而法国人恢复元气之后,为了越南,中、法一定还有一战。

    则关卓凡挑起对法战争,非但做不到他的“直接、间接”和“第一、第二、第三”,反得罪了一个大头子,背上了一个大包袱,意义何在?所为何来?

    如果“惨胜”呢?

    结果其实同战败差不了太多——在自己的家门口,都只能够“惨胜”,跑到人家的地头上——越南虽同中国接壤,但对于海战来说,却不折不扣是法国人的地头——如何可能确保必胜?

    如是,越南的制海权,还是在法国人手里,中、法双方,还是要在升龙—北宁—山西一带对峙;和谈的时候,还是拿不到真正的好条件——还是只好像“七星期战争”中的意大利那样,吃人家普鲁士的一点残羹剩饭;还是绝不了后患——法国人既输的不服气,恢复元气之后,还是会回来找这个场子。

    所以,这个海战,关卓凡是只能胜,不能败;而且,只能大胜。

    但是,对于胜利,他又没有任何的把握。

    所以,压力山大呀!

    甚至,关卓凡一度有些后悔——

    我是不是太心急了一点儿?毕竟,如果本时空的历史照原时空的时间线走,还有两年,普鲁士和法兰西才会大打出手,再给我两年的时间准备,这场海战,取胜的把握,会不会更大一些?我干嘛一定要挑一八六八年同法国人翻脸呢?

    看到这儿,不少书友可能开始凌乱了:好吧,就算关卓凡压力大——掉头发啥的,可是,这关婉贵妃啥事儿呢?

    *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万人如海一身藏() 
狮子以为,大约是这样子的一个逻辑线——

    巨大的压力骤然移除,随之喷薄而出的,就是口沫横飞——或曰之“倾诉”;其核心内容,大致是:“我多了不起!”或者:“我多不容易!”——前者炫耀,后者叫苦。

    而某种意义上,此二者,其实也是一码事儿——叫苦,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炫耀。

    这是人的一种自我释放的需求——压力愈大,需求愈大。

    关卓凡虽做的到“临大事以镇定”,但他的性格,绝非“慎独”一路,因此,同大多数人一样,他也是有这种“自我释放”的需求的,而且,因为他的压力远超常人——他要为之负责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辱生死,更有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他的“自我释放”的需求,也就尤其之大。

    关卓凡的“自我释放”,当然不能也不必选择炫耀一途——他不做任何炫耀,别人也已经将他当做神来看待了,自己吹自己“我多了不起”,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也起不到“自我释放”的功用。

    那么,很自然的,他的“自我释放”,就是“我多不容易”了,即——“叫苦”。

    但他的“叫苦”,不能太过直白。

    他无法将自己之前的忧虑和盘托出——不摆明穿越者的身份,就说不清楚,他的那些忧虑,到底从何而来?

    这个身份,终其一生,他也无法对本时空的任何一人明言的。

    因此,他选择了从纯军事的角度“自曝其短”——

    我本来是介么短的,却办了辣么长的才能够办成的事儿——我不容易吧?

    呃……我了不起吧?

    “炫耀”也好,“叫苦”也罢,只要是“倾诉”,就得有一个对象,这个对象,该是谁呢?

    在这个问题上,狮子以为,大多数的男人,都会和关卓凡达成共识——

    “倾诉”的对象,首选者,既非同性朋友,亦非父母兄弟、妻子情人,而是——红颜知己。

    何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