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做更多准备的时间,这个,这个,好有一比——”

    顿一顿,想到拿什么来“比”了,“哎,这个,同‘西线’的情形,不是挺相像吗?”

    “贵使这样想,当然是有道理的,”关卓凡先做礼貌性的肯定,然后,话锋一转,“不过,我以为,海战较之陆战,到底颇有不同,而且,一东一西,主客异势,这个区别,就更大了。”

    “呃……请殿下垂谕!”

    “‘西线’,”关卓凡说道,“法军后撤,即入本国,人地两宜,他拿空间换来的时间,是真正的时间——真正有大用处的时间;我的意思是,在这段时间内,他可以做真正的‘万全之备’。”

    顿一顿,“可是,‘东线’这边儿,法军是客军,其海军,更是客中之客——前后左右,皆无所恃!就给他时间——也不过是自乱阵脚的时间!我的意思是,这个时间愈长,他的心里愈乱,愈不知所措,愈进退维谷,愈——破绽愈多!”

    “呃……”

    “若不给他这个时间,”关卓凡说道,“他反倒没空儿胡思乱想,说不得,只好背水一战了!——反正,前后左右,都是水嘛!”

    顿一顿,“背水之战,必是死战——这样的情形下,我军的损失,就不会是‘极微’的了!”

    再一顿,“这也罢了,关键是,这样的情形下,难操必胜嘛!”

    “呃……”

    “贵使如若不信,且走着瞧吧!”

    “呃……是!走着瞧,走着瞧!”

    话一出口,李福思自觉词气尴尬古怪,连忙补充说道,“呃,殿下,我的意思,并不是不信……”

    关卓凡笑着摆了摆手,意思是,“没关系,您不信,也是很正常滴”。

    然后,竖起一根手指,微微晃一晃,以做语气的加强:

    “还有,对阵‘第二批次’,较之对阵‘第一批次’,优势是否更大了,也得两说。”

    “啊?”

    “‘第二批次’中,”关卓凡说道,“到底有三只‘二等巡洋舰’啊。”

    李福思明白关卓凡的意思了,“……对啊!”

    “不过,”关卓凡说道,“有趣的是,这三只二等巡洋舰,目下,只剩下两只了——‘第二批次’原本是有十只作战舰只的,目下,只剩下九只了。”

    “咦?咋回事儿涅?”

    “这个‘第二批次’,”关卓凡说道,“到达香港之前,还是齐装满员的——还是十只作战舰只,不过,再香港做了一点儿补给,再出发的时候,就是九只了——其中的一只二等巡洋舰‘德思丹号’,留在了香港,没跟过来。”

    “这可奇了——为什么呢?”

    “坏了——我是说,出故障了。”

    “啊?”

    *

第一百九十三章 高明之至!高明之至!() 
“‘北京—东京’舰队的‘第二批次’中,”关卓凡微微一笑,“包括‘德思丹号’在内的三条二等巡洋舰——嗯,另外两条,一曰‘阿米林号’,一曰‘黎塞留主教号’——”

    微微一顿,脸上的笑容,变的有些狡黠了,“此三舰,吨位不算小,但是,舰况都不如何理想——都是服役多年的老家伙,本就周身病痛,长途跋涉之后,一口气儿喘不上来,趴了窝,也没什么稀奇!”

    “呃……”

    “法海军此级别之军舰,”关卓凡继续说道,“舰况较好的、较为新锐的,都留在了欧洲,一来嘛,是要看家,二来嘛,也以为并无必要将较好、较新的舰只派到亚洲来——三个老家伙,就足以将中国人吊起来打喽!”

    李福思“嘿嘿”一笑,“骄兵必败!骄兵必败!”

    嘴上附合辅政王,心里却颇为疑惑:

    状况不佳的舰船,半途趴窝,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不过,“德思丹号”就算已十分老旧了,但西贡至香港的海途,并不算太远,何以这样根本算不得“远洋”的一段路,都撑不下来?

    还有,法国人在西贡多年经营,当地已经具有相当的船舶维修能力了,“北京—东京”舰队的“第二批次”到达西贡之后,并未马上北上,而是先做了一段时日的修整——“德思丹号”就有什么问题,也该修复了啊!

    如果问题过于严重,以西贡的船舶维修能力,无法修复,那,就不应该将之“放洋”啊?

    “北京—东京”舰队军力极厚——至少,在其“第二批次”北上之前,不论敌我,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不至于捉襟见肘到逼着一个老家伙“抱病上阵”啊?

    念头转来转去,突然就想到辅政王殿下的古怪的笑容了,再想一想香港的特殊地位,李福思恍然了:

    这一定是英国人和中国人勾起手来,搞了法国人的鬼!

    不过,这个“恍然”,不好形诸于色:中、法交兵,第三国应该保持中立,英国人怎么可以帮着中国人,给法国人使绊子呢?

    当然了,考虑到中国舰队里头的那几百个英籍的“不在现役”的“顾问”,这个“中立”——

    嘿嘿!

    “嗯……”他斟酌着说道,“这就是殿下为什么宁肯叫舰队的士气‘衰’一点、‘竭’一点——咱们不能重蹈法国人的覆辙呀!”

    关卓凡含笑,“是呀!”

    “不过,无论如何,”李福思“嘿嘿”一笑,“‘德思丹号’趴了窝,对咱们,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毕竟,在整支‘北京—东京’舰队中——‘第一批次’、‘第二批次’都算上——‘德思丹号’是吨位最大的舰只之一嘛!”

    顿一顿,“这说明,不论上帝还是佛祖,都在保佑我军!——嗯,此役,我军必胜!必胜!”

    李公使善颂善祷,不过,上帝和佛祖二位,都不是关亲王感兴趣的,他只笑一笑,没说什么。

    “再请教殿下,”李福思说道,“陆上呢?——越南那边儿,又如何?”

    “‘远东第一军’北宁一役铩羽,”关卓凡说道,“掉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头,去打山西了——”

    顿一顿,“初初主攻的方向,是山西的北门和东门,攻了几轮,毫无进展,只好暂时停了下来;现在,似乎是打算去攻南门了——”

    “哦?”

    “在山西,”关卓凡慢吞吞的说道,“中国军队和越南军队,是有分工的——中国军队负责山西的东、北、西三个方向的防务,而南门的防务,归越南人负责——”

    顿一顿,“越南人的战斗力,贵使是晓得的;所以,法国人若真的去打南门,我想,是可以将山西攻了下来的——”

    啊?

    李福思愕然:这个话古怪!

    越南人不济,任谁都晓得的,可是——调整部署就是了呀!

    既然已经判定,法国人将把主攻方向由东门、北门改为南门,那么,将南门的越南军队撤了下来,换上中国军队就是了呀?

    至少,由中国军队、越南军队联合防守南门呀?

    何以说什么“是可以将山西攻了下来的”这种怪话?

    总不成,山西守军的兵力,已捉襟见肘到没有任何调整的余地了?

    不至于吧!

    突然,李福思脑海中灵光一闪,不由就轻轻“啊”了一声,随即往前俯了俯身子,压低了声音:

    “殿下的意思,是不是……呃,施弃沱灢、弃升龙之故技,这个……诱敌深入?”

    “故技重施”不算什么褒义词,不过,你小子的脑袋瓜,倒是转的很快呀!

    关卓凡没有直接回答李福思的问题,略一沉吟,说道,“在越南,我军暂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力量,法军的‘联合舰队’,虽然不伦不类,却也不宜直接与抗,因此,欲重挫‘远东第一军’,就必须将战场设定在‘联合舰队’舰炮所不及之处——”

    顿一顿,笑一笑,“山西傍河,‘联合舰队’可直抵城下,不符合这样的要求。”

    “啊!”李福思连连点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真明白了?

    “法国人若‘攻’下了山西,”关卓凡说道,“宣光——北圻西路最紧要之中心城市——便正当其北了。”

    顿一顿,狡黠的笑容回到了脸上,“更‘紧要’的是,宣光为越南‘北圻经略使’黄炳炎驻节之地,宣光的守军,全部都是越南人,没有一个中国人。”

    李福思微微一怔,随即眼睛大大一亮,“我明白了——法国人既在山西尝到了同越南人‘单独’对阵的甜头,怎么可能抵御住宣光这个更大的诱惑?”

    顿一顿,“他们一定会调整原先的战略——原先是想着由东路进入中国的——改东为西,攻下宣光,由西路进入中国!”

    “不错!”关卓凡说道,“如是,法国人就真正深入了北圻——”

    顿一顿,“宣光虽然也是‘傍河’,可是,所傍者,只是红河的一条支流——明江,而且,其同红河的交汇处,已经接近红河的上游了——”

    再一顿,“这条明江,较之红河的主干道,河道狭窄的多,水流也湍急的多——”

    打住。

    “对!对!”李福思努力回想着越南的地理,“即是说,吨位较大的舰只,是无法进入明江的!”

    顿一顿,“如是,法国人的‘联合舰队’,就派不上什么大用场了!”

    再一顿,舒一口气,“殿下纵横捭阖——高明之至!高明之至!”

    事实上,关亲王“高明”的地方,并不止于此,不过,对着普鲁士人,暂时就先说介么多吧!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个人都不好了!() 
    让我们将目光投回关亲王千小心、万小心的大海,看一看,他确定“立于不败之地”之后,万里波涛之中,还会不会有什么奇迹上演?

    首先,让我们锁定那只苏窦山大海战中唯一逸出的法**舰——“云雀号”。

    “云雀号”南遁的航线,就是“北京—东京”舰队“第一批次”——包括“云雀号”在内——北上的航线,这条航线,紧贴海岸,来时方便耀武扬威,去时却显得比较危险了,不过,“云雀号”又不能往外海绕——那样更加危险。

    “云雀号”的燃煤,已经所剩不多了,若脱离险境之前——或同“第二批次”汇合、或达到“中立国”下辖之香港,才算“脱离险境”——燃煤告罄,那就呼天不应、告地不灵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沿来路回窜。

    这条航线上,最危险的一段,自然是闽江的出海口。

    很叫萨冈将军和孤拔上校纠结过一番的那支小小的“船政分舰队”,时不时的,会由马尾出闽江,到海面上来打个转儿;目下,更可能已经领受了拦截南遁法舰的命令,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蹲守在闽江出海口,若不幸撞上了——

    唉,人家再“小小”,也是一支舰队啊!自个儿孤零零的一只“云雀”,下场何如,用脚指头也能想得到啊!

    愈接近闽江口海域,愈是心惊胆战,海面上任何一个方向出现烟迹,都会在全舰上下引起骚动,可谓风声鹤唳了;当瞭望手报告“马祖岛东,发现多支烟迹,应为一大型蒸汽船队”时,“云雀号”舰长差点儿背过气去:

    他娘的!真撞到中国人的罗网中来了?!

    “多支?!‘多支’是多少支?!”

    “五、六支六、七支还不止烟迹的数目,还在持续增加中”

    “云雀号”舰长一转念——咦,中国人的那只“小小的舰队”,似乎没有介么多船呐?

    那就是说,这支“大型蒸汽船队”,也可能是——

    本舰队之“第二批次”?!

    接下来的时间,真正叫度秒如年了!

    终于,看清楚了,来者悬挂的是——

    红蓝白三色旗!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赞美上主!赞美上主!

    除了没有如“第一批次”那般进珠江口“武装巡游”一番,“北京—东京”舰队“第二批次”的航线,完全拷贝“第一批次”,就这样,“云雀号”和“第二批次”,在闽江口海域“顺利”汇合了。

    听了“云雀号”舰长对黄龙山海域战况的报告,带队“第二批次”的纪尧姆少将,整个人都方掉了:

    怎、么、可、能?!

    纪尧姆今年六十五岁——与临阵抗命的“维拉号”舰长布鲁斯中校同岁;而且,同布鲁斯一样,亦是打过了这一仗,回到法国,就要“光荣退役”的;不过,若论出身、脾性,纪某、布某,便天壤有别了。

    纪尧姆富家子出身,脾性方面,典型的好好先生一枚,为人处事,圆通不过,不论谁跟他打交道——上级也好、下级也罢,都有如沐春风之感。

    事实上,论资历,纪尧姆并不比布鲁斯更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