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之或者撤退!或者进攻!不能再拖了赶紧行动起来!”

    “可是”

    “撤退?”

    “我们的身后是乌森河,撤退,就得再一次‘强渡’。”

    “这一回,河西岸可没有炮兵保护了!”

    “我相信,只要我们一开始‘强渡’,中国人便会从他们的防线后涌出来这一回,他们不会是佯攻了!这一回,我们真正要被‘半渡而击之’了!”

    “而且,是从背后被‘半渡而击之’!”

    “那种情形下……几乎没有任何还手的余地啊!”

    “我们的鲜血,染红河水……我们的尸体,载沉载浮……”

    “想一想……不寒而栗啊!”

    “那么进攻?”

    “我们和中国人的防线之间,是一片开阔、平缓的地带足足有两公里宽;而中国人的大炮,可以完整覆盖这片区域。”

    “我们有任何成功通过这个地带的可能吗?”

    “没有!走不到一半不,事实上,走不到三分之一、甚至不到四分之一,我们就会彻底崩溃的!”

    “然而,阿尔诺将军最终做出的决定是进攻!”

    “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决定,出于混合步兵团团长热雷米上校的建议”

    “莫雷尔将军?哦,不,提出这个建议的,是热雷米上校,不是莫雷尔将军我理解您的疑惑,确实,莫雷尔将军一向是最激进、最骄傲的,可是,这一回,主张进攻的,确实不是莫雷尔将军,而是热雷米上校我不能搞错的。”

    “莫雷尔将军再激进、再骄傲,也晓得,他的第一师第五十一团也好、第四十七团也好,根本没有任何成功通过那片两公里开阔地的可能啊!”

    “论战力,混合步兵确实胜第五十一团和第四十七团一筹,可是,难道竟‘胜’到了可以‘成功通过那片两公里开阔地’的地步?”

    “当然不是的世界上并不存在具备如斯战力的军队。”

    “热雷米上校是这样子说的:‘以目下之情形,撤退即意味着失败且是惨败!对此,没有人持异议吧?而进攻,尚有反败为胜之可能不过,不是正面强攻,而是迂回奇袭!’”

    “‘迂回……奇袭?’”

    “‘是的,迂回奇袭!’”

    “热雷米上校说,我军最大的威胁,是中国人的大炮,如果我们打掉或夺取了他们的大炮,双方的武备,便重新回到同一水平线上了如是,就算我们依旧无法赢得山阳战役的胜利,但至少能够做到全身而退……呃,从容撤退。”

    “炮兵已经毁啦,‘全身而退’啥的,是谈不上的啦。”

    “‘打掉或夺取’中国人的大炮,当然不能靠正面强攻,热雷米上校的建议是,派出一支奇兵,绕到中国人防线的侧后方,对其炮兵阵地发起突袭。”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可是,真要实施起来,却非常困难中国人的防线,拉的很长,由北至南,足有六、七公里之长,基本上封住了整个开阔带,若要迂回到其侧后方,行军的里程,少说也有十一、二公里。”

    “这也罢了,关键是,路难走!开阔带的南缘即三岛山北麓,沼泽密布,一定是走不得的;只能走北缘即三池山南麓,彼处地势崎岖,平地半个小时的路,在那儿,差不多得走上一个小时。”

    “若是时间充裕还好说些,可是,目下的情形,十分紧急,说不定,未等这支奇兵到位,中国人的炮火,便已转向我们的步兵、骑兵了!”

    “不过,那一带树木葱茏,倒是颇便于隐蔽行军的。”

    “热雷米上校说,他愿意亲自带祖阿夫营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祖阿夫营最擅远程奔袭,一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近目标神不知、鬼不觉!不过,时间再短,也需个把个小时左右,因此,他希望,在这段时间内,主力部队可以对中国人实施必要的压力,一来,吸引中国人的注意力,为迂回部队提供掩护;二来,也可以将中国人对我主力部队发动炮击的时间点向后推延。”

    “‘对中国人实施必要的压力?’”

    “‘是的!’,热雷米上校面无表情,‘我建议,在此期间,骑兵分批次向中国人的阵地发动冲击”

    “顿一顿,‘这个任务,若派给步兵的话,是无法对中国人形成任何实质性的压力的这个任务,只能交由骑兵来完成。’”

    “‘刷’一下,我们齐齐看向混合骑兵团团长居伊上校。”

    “‘上帝!’我心里想,‘这不是叫骑兵去……自杀嘛!’”

    “开阔地足有两公里之宽,这个距离,即便对于骑兵来说,也未免太长些了吧!”

    *

    

第二五九章 八里桥!决死的冲锋!() 
“居伊上校脸色铁青,紧闭着嘴唇,一言不发。”

    “我想,作为一位老资格的骑兵指挥官,居伊上校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清楚热雷米上校的要求意味着什么?”

    “两公里……密集的炮火……”

    “还有,除了距离、炮火这两个最致命的因素之外,另有一情形,亦是重大不利:这一带,地势虽然平缓,但连日阴雨,原先相对坚实的地面,已变得颇为泥泞,马匹奔驰其中,速度很难提的起来。”

    “骑兵正面冲锋,真的形同自杀!”

    “我们都以为,居伊上校必定会拒绝这个看似荒唐的要求——就像他当初拒绝莫雷尔将军的‘骑兵变步兵’的建议那样。”

    “那么,阿尔诺将军会强行命令居伊上校执行这种‘自杀任务’吗?”

    “我认为不会——这不是阿尔诺将军行事的风格。”

    “何况,即便阿尔诺将军严词曰‘此乃命令’,以居伊上校的性格,亦极有可能依旧予以拒绝——哪怕战后要为此被送上军事法庭。”

    “在越池,莫雷尔将军提议‘骑兵变步兵’,居伊上校怒火上冲,都拍起桌子了——莫雷尔将军的军衔可比他高啊。”

    “因此——行此‘自杀’任务,必须居伊上校自愿。”

    “居伊上校沉默不语,其他人也一样——包括阿尔诺将军。”

    “不过,阿尔诺将军的沉默,另有意味——他对热雷米上校的‘看似荒唐’的要求的不置可否,其实意味着‘默喻’,亦即是说,他其实是赞同热雷米上校的‘对中国人实施必要的压力’的主张;同时,亦赞同‘这个任务只能由骑兵执行’的看法。”

    “对于骑兵来说,执行这样的任务,确实形同自杀,可是,阿尔诺将军要考虑的,不止于混合骑兵团一部的安危,对于他来说,更加重要的,是整支部队的存亡,是整个战役——乃至整个战争的胜败。”

    “但是,就像我说的,他不可能强行命令居伊上校执行这种‘自杀任务’,因此,对于热雷米上校的提议,只能报以沉默。”

    “而对于居伊上校来说,沉默——尤其是上峰的沉默,是一种压力——巨大的压力。”

    “热雷米上校建言之后、居伊上校开口之前,我觉得,时间好像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事实上,不过就是三、四分钟的光景罢了。”

    “可是,这三、四分钟的每一秒,都有炮弹落在我们的炮兵阵地上,将更多的炮兵和大炮炸成碎片。”

    “终于,居伊上校开口了——面无表情,声音则干涩的像一根烧焦的木头:‘好罢。’”

    “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我清清楚楚的听见‘波’一声——在场几乎所有的人,都重重的吐了口气——松了口气。”

    “我真心感动于居伊上校的英勇、无私,同时,也真心的为他感到难过。”

    “入越以来,除了侦察、通讯之外,混合骑兵团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正经的战斗——并不是骑兵怯战,而是越南的地理,实在没有成建制的骑兵的用武之地。”

    “也不晓得,当初是哪位老爷心血来潮,派了整整一个骑兵团到越南来?”

    “可是,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兵是不大理会这些客观因素的,尤其是那些参加过城头山之战的官兵们——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嘲笑骑兵的‘胆小怯懦’和‘浪费粮食’,而骑兵也晓得自己在其他部队心目中的形象——您可以想见居伊上校和他的部下们的郁闷!”

    “在越池的时候,居伊上校可以拒绝莫雷尔将军‘骑兵变步兵’的要求——毕竟,彼时并未接敌而全军上下对战局的发展皆十分乐观;而此时——却是生死存亡之际了!若居伊上校拒绝热雷米上校的要求,全军上下——乃至全国上下,将目混合骑兵团为何?!”

    “只怕,不止于‘胆小怯懦’和‘虚耗粮食’,而是‘贪生怕死’乃至‘临阵脱逃’了罢?”

    “何况,若拒绝热雷米上校的要求而导致祖阿夫营的奇袭失败,则失败——而且是惨败!必不止于祖阿夫营——必是整支北上部队!覆巢之下无完卵,到时候,混合骑兵团亦不可能独存啊!”

    “因此,即便明明知道是‘自杀任务’,居伊上校亦不能不咬牙应承下来。”

    “经过紧急讨论,议定:祖阿夫营出发二十分钟之后,混合骑兵团发动第一波冲锋,彼时,祖阿夫营刚刚走过三分之一的路——再往前走,就存在被中国人发现的可能性了,需要开始正面对其‘实施一定的压力’,以吸引、分散其注意力了。”

    “骑兵发动冲锋的时间点,不能迟,但亦不能过早——以防祖阿夫营尚未接敌,骑兵就失去了持续对敌‘实施一定的压力’的能力。”

    “毕竟,这是一个‘自杀’任务,谁也不晓得——包括居伊上校自己——骑兵可以坚持多久?”

    “议定之后,热雷米上校、居伊上校即分别领命而去。”

    “看着居伊上校高大挺拔的背影,我的脑海中突然跳出一个词儿来——‘八里桥’。”

    “我本人未亲历过八里桥一役,不过,彼时,我的一个远方堂兄是孟托班伯爵的侍卫官——孟托班伯爵,对,就是著名的‘八里桥伯爵’;因此,我对八里桥一役的了解,算是比较详细和全面的。”

    “当年,中国的骑兵,面对法兰西远征军的滑膛炮、线膛炮和燧发枪、来复枪的强大火力,发动了虽然英勇无畏却没有任何成功可能的冲锋;今天的情形……何其相似?!只是……非但攻守易位,而且……连武器的先进、落后也易位了!”

    “中国人……已经拥有了比我们更先进的大炮!”

    “唉!”

    “我的心中充满了苦涩。”

    “八里桥一役,我们虽然也遇到过一点小麻烦,但整体上来说,是役基本上是对中国人的一场单方面的屠杀——那么,山阳一役,也会演变成……单方面的屠杀吗?”

    “不!不!不至于的!无论如何……不至于的!”

    “可是,事实上,目下,我们的炮兵……正在被‘单方面屠杀’着啊!”

    “我在心中默祷:万能的主啊!请您让这场‘单方面屠杀’止于炮兵吧!最多……止于骑兵吧!之后……就让我们反败为胜吧!阿门!”

    “接下来的时间,异样的煎熬——我们十分担心,未等我们的骑兵正式发动冲锋,中国人的炮火,就转向我们的步兵和骑兵了。”

    “担心变成了现实——祖阿夫营出发十五分钟之后,第一发炮弹落在了四十七团的队伍中。”

    “原本的计划,祖阿夫营出发二十分钟之后,骑兵发动第一波冲锋,可是,很明显的,不能再等下去了!”

    “激昂的军号吹响了,我们的英勇的骑兵,开始了第一波决死的冲锋!”

    *

第二六零章 大地震颤,热血上涌() 
“决死的冲锋……唉,事实上,在我的噩梦般的记忆中,这是最刻骨铭心、最……最像噩梦的一段……”

    “不过……好吧,该说的还是得说,我没办法回避它……”

    “投入第一波冲锋的,是斯帕吉连。”

    “骑兵团不设营一级建制,普通的骑兵团六个连,巴黎的老爷们青眼有加,给混合骑兵团多配了两个连,拢共八个连三个龙骑兵连,三个骠骑兵连,一个非洲猎骑兵连,一个斯帕吉连。”

    “其中,龙骑兵是基干骑兵,或曰骑马步兵,每个连满编一百九十人;骠骑兵、非洲猎骑兵、斯帕吉骑兵,则是纯粹的骑兵,为骑兵中之精锐,每个连满编二百人。”

    “升龙留了两个龙骑兵连,其余六个骑兵连北上,即:三个骠骑兵连,一个非洲猎骑兵连,一个斯帕吉连,一个龙骑兵连。”

    “说到这儿,请容我多嗦两句吧,不然……憋得慌。”

    “法国是个相对缺马的国家,军用也好、民用也好,都必须从国外大量输入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