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斗鸡是当时各部队的一件大事,因为这代表了部队的“荣誉”,师长、军长甚至军团长都会亲自做出“部署”。

    赢的鸡被命名为“格兰特”“关逸轩”“谢尔曼”,输的则被命名为“戴维斯”“罗伯特。李”和“胡德”。

    松江军团的斗鸡明显不如孟菲斯军团的,于是各团就养了一大堆“罗比特。李”和“胡德”。

    华尔的脸色很难看。

    司令部命令:以松江军团各团、孟菲斯军团各旅为单位,建立“征粮队”,搜集军粮。

    这是南下的北军的最主要的活计了。

    命令中居然堂而皇之地包含了这么一个内容:不扰民。

    实际情况呢?

    一个征粮队的列兵回忆道:“我们的行动很带劲,解放南蛮子们的奴隶,将吃不掉的东西打包带走,实在带不走的就毁掉。烧他们的棉花,砸烂他们的轧棉机,将他们的高粱种子撒到河里。总而言之,将那里搅个稀巴烂。”

    需要说明的是,这支征粮队的做派不足为法。

    列兵继续回忆:“特别军需队的人对我们破口大骂,说我们都是败家的玩意儿——这帮吝啬鬼。旅里也批评了我们,说我们太浪费了,下次再这么干,就不能再派我们团出去征粮了。好吧,团长专门跑到师长那儿认了个错——这个活计太爽了,没有人想丢掉它。”

    一位农庄女主人的回忆,更能准确描述当时北军征粮队的标准做法。

    “他们像一群恶魔那样冲了过来!……到我的熏腊房、我的奶牛房、储食物橱、厨房和地窖,像一群饿狼,砸开铁索和所有挡路的东西。我的熏腊房里上千磅的各种肉类不翼而飞,我的面粉、猪油、奶油、鸡蛋、酱菜……还有酒、所有坛坛罐罐全都给拿走了。”

    “我的十九只火鸡,还有公鸡、母鸡、鸭子、鹅、猪仔,全部被扔进一只大大的竹笼子。北佬们兴高采烈,好像俘虏了一大堆叛军。”

    *(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特别军需队() 
征粮队对富户和穷人一视同仁,甚至连黑奴的小屋子也不放过。

    还有一个地方是他们感兴趣的,那就是坟墓。

    无数坟墓被挖了开来,棺材被撬了开来,寻找陪葬的珠宝。

    还真是颇有收获。这个年代,美国虽不如中国那么夸张,但也是有将坟墓主人生前喜爱的用品、饰物随葬的习惯。北军找到了许多金银字牌、金银首饰、依然能够走动的金表,还有银相框和银手柄。

    “战利品”还包括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

    尸骨被随随便便地扔在打开的棺材里面,有的甚至被搬到了坟墓外面。结果引来了鹫鹰,在坟地的上空飞来飞去。

    有户人家,一只刚刚被埋葬的狗,一天之内被挖出三次,因为在北军眼中,这座狗坟“实在可疑”。

    抢掠无处不在,除了征粮队这种有组织、大规模的行动,很多士兵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果当天没有别的任务,只要他们在预定的时间前归营,长官们就当看不见。

    体积小的高价值的物件自然就装到自己的口袋里,体积大的有价值的物件会交到粮台和军需部门。累积到一定数量,特别军需队会对其进行“积分奖励”。因此,士兵个人“征粮”的积极性很高,成为征粮队一个有力的补充。

    白人女性只要不阻碍“征粮工作”,很少受到北军士兵的骚扰,但黑人女性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北军一边解放遇到的所有黑奴,一边对其中的女奴隶动手动脚。

    对女黑奴的强奸事件时有发生,包括松江军团。但不论是谢尔曼还是关卓凡,对这种事情,都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当然,这种事情不能过分,因此需要时不时抓几个倒霉鬼出来,抽一顿鞭子。

    但这些都不是北军最可怕的地方。北军干的最可怕的事情,是抢掠完之后还要烧房子。

    这个“工作”主要由孟菲斯军团承担,松江军团里面,这个活主要由第三师来干。

    对这个活计,第三师的洋兵们,不论黑白,都很有兴趣。两个黑人团的积极性尤其为高。他们点火的时候,黑脸上流光溢彩,好像在过一个什么重大的节日。

    关卓凡想:报应不爽。真是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一个南方妇女回忆道:“放眼四望,烈焰照亮了天际……我可以在阳台上看到两三英里远的地方。当北方佬过来的时候,这些可怕的光亮,会告诉我,他们什么时候走到这条路上的哪一户邻居家。”

    特别军需队跟在大部队的后面,接收所有南下北军派不上直接用场的“战利品”。

    威利。希尔搜罗了一堆大大小小的商人,加上从军需部门抽调出来的人员,还有数量庞大的解放黑奴,共同组成了这支特别的队伍。

    西部战区有话在先,特别军需队接收的所有战利品不得在本地消化,必须全数运往北方和海外销售。还有,参加特别军需工作的商人,不可以和本地居民及北军士兵从事任何与特别军需无关的交易,违者军法论处。

    战利品的数量极其惊人。由于南下大军大部分时间不在铁路线附近活动,把这些战利品运抵铁路线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方面,成本低廉、数量巨大的解放黑奴提供了充足的运力。

    得到解放的黑奴自然就跟在北军的后面。北军虽然解放了黑奴,但其实对他们并不友好。北方白人中也有大量的种族主义者,看见成群结队的黑人就来气。其中就包括西部战区的联席总司令威廉。谢尔曼。

    上行下效。谢尔曼手下有一个叫杰弗逊。戴维斯的将领——对,和邦联的总统先生同名。这个家伙凶暴成性,曾经因为和一个同僚发生口角而把对方打死。戴维斯既是联邦的坚定支持者,又是奴隶制的拥护者。他对后面跟着的这帮子黑人讨厌至极。

    有一次,戴维斯部到达爱本尼克河,部队过河之后,戴维斯下令拆掉浮桥,把后面的解放黑奴留在对岸。尾随的南军骑兵一直不敢动手,现在终于开火了——冲着解放黑奴。有的人被打死,有的人淹死在河里,剩下的重新沦为奴隶。

    更不用说在“征集粮草”过程中北军士兵对黑人妇女的性侵犯了。

    但黑人们无怨无尤。得到自由的狂喜和确保自由的欲望压到了一切。他们继续自发跟在北军的后面,人数愈来愈多,成为南下北军的一条巨大的“黑尾巴”。

    跟在戴维斯部后面的黑人就是如此,少数游过爱本尼克河的黑奴,继续跟着北军。一个老人说:“感谢上帝,我们逃脱了……我们一路上遇到不少麻烦,但托上帝的福,最终一切都会好的。”

    对于解放黑奴们来说,为了自由,为了和给予自己自由的人呆在一起,为了确保自由不会得而复失,生命尚且可以不顾;只要有饭吃,是完全乐意无偿为联邦军队工作的。

    而上了火车,走的就是军需的路线,不花自己一分钱。因此,“特别军需”相对于其运量而言,运输成本异常低廉,加上“制造成本”为零,关卓凡不能不反复提醒威利。希尔,“特别军需品”售价不可过低,以防过分冲击国内国际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威利。希尔唯唯诺诺。

    特别军需品的种类五花八门,称得上包罗万象。正常情况下,考虑到运输、分拣、再包装的成本,许多确实是没必要“上车的”,但因为这种特殊的成本状况,威利。希尔几乎把接收到的所有“特别军需品”都搬上了火车。

    关卓凡亲眼看到,威利。希尔指示手下的人:不许丢掉那瓶果酱!——那是一瓶吃得只剩下一小半的草莓酱。

    关卓凡很想发表点什么意见,但终于忍住了。只是在心中祈祷,将来买到这瓶果酱的不要是自己。

    北军的这次进军令南军大惑不解,不晓得北军到底要做什么?到底要去哪里?

    北军分成相隔甚远的四路纵队,整个宽度最多的时候竟达六十英里。右翼距梅肯很近,似乎要进攻梅肯,梅肯一夕数惊,从亚特兰大逃难到梅肯的人们又开始往萨凡纳逃难。

    但最终北军从梅肯北面通过,碰都没有碰梅肯一下。

    北军左翼距奥古斯塔很近,侦查骑兵一度出现在奥古斯塔城下,于是南军又以为北军要来打奥古斯塔了,吓得赶紧加固战壕,严阵以待。

    但最终北军也没搭理奥古斯塔。

    佐治亚州境内境内,一东一西两支略有规模的南军,就这样一动也不敢动。

    于是中路大开,北军大摇大摆,长驱直进,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佐治亚州的首府米里奇维尔。

    在米里奇维尔,北军很玩了一点花样。士兵们在佐治亚州议会内,用邦联发行的纸币生火煮咖啡;然后,谢尔曼主持,关卓凡观礼,举行了一个滑稽的模拟立法仪式,宣布佐治亚州重返联邦。

    然后,玩得兴起,北军士兵冲进佐治亚州立图书馆,把整间图书馆翻了个底朝天。

    部分北军士兵不以为然,有人说:“我不反对抢走骡马、黑奴,还有所有的小打小闹,但我不会洗劫和破坏公共图书馆。”

    确实翻得太乱了,不像话。关总司令从善如流,命令大部队离开后,后卫的松江军团第四师把图书馆收拾干净。

    什么叫“收拾干净”?关卓凡交代姜德:就是把所有的图书打包,一本不剩,统统运回查塔努加。

    这些书,回国的时候,全部带走。

    知识就是力量啊。

    *(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萨凡纳献城() 
佐治亚州的天气愈来愈热,关卓凡当初备下的大批量盐,现在发挥出了奇效。士兵们用盐水擦身,很有效地治愈和防范蚊虫叮咬,北军因疾病减员的数字非常之小。

    但这一荒唐的奢侈行为叫南军俘虏目瞪口呆。因为南军连吃的盐都快没有了。

    打下米里奇维尔,关卓凡见识了南军的一种叫做“硬面包卷”的军粮。南军自嘲,关于这种食物的笑话,就像南军士兵身上的虱子一样多。

    “硬面包卷”表面焦黑,看上去像是一块烧焦的木头。关卓凡试着咬了一口,发现熏黑的面糊下面,是几乎没有任何味道的玉米饼。没放糖,没放油,也没放盐。真所谓“硬度像冰糖一样,味道像木屑一样”。

    关卓凡意识到,邦联已经开始见底了。

    到了这个时候,南军终于明白了,北军的目标是萨凡纳。

    驻守梅肯的南军从梅肯撤出,撤向萨凡纳。

    再呆在梅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趁着梅肯到萨凡纳的铁路还没有被北军切断,赶紧走,还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强萨凡纳的防卫力量。

    北军没搭理南军的这一新部署,只是适当加快了自己的节奏,向萨凡纳逼近。

    身后,在佐治亚的土地上,留下了一条长二百英里、宽六十英里的满目疮痍的地带。

    住宅被烧毁,粮仓被搬空,牛马被拉走,地里还未成熟的庄稼被毁掉,所有值钱的家什都被抢走,人民一贫如洗。

    从头到尾,南军未能给北军制造任何实质性的障碍。

    唯一一次主动的成规模的进攻是由三千名民兵发起的。他们只装备有少量的前装线膛枪,大多数人的武器是老式的燧发枪、长猎刀、铁矛。

    在北军眼中,这纯属自杀。

    进攻被轻易打退。战后,北军发现,南军扔下的七百多具尸体中,几乎都是老人和十来岁的孩子。少数青壮年原来就缺胳膊少腿——退役的伤残军人。

    这已经开始不像一场战争了。

    南军还有最后一招:埋地雷。

    挨了几回炸以后,关卓凡也烦了,下令叫南军战俘走在最前面:想自相残杀就接着埋地雷。

    谢尔曼补充:如果有出去“征集粮食”的士兵被杀,死一个士兵枪毙一名俘虏。

    巨大的绝望和恐惧在佐治亚州彻底地蔓延开来。

    这时,纳什维尔传来战报:我军大胜,叛军全军溃散,胡德部已经不存在了。

    斯科菲尔德的俄亥俄军团驻守在距纳什维尔以南二十英里的富兰克林,一如关卓凡所料,面对北军的坚固工事,胡德发起了他痴迷不悟的正面强攻。

    胡德一手一脚残疾,每天早上必须叫卫兵把自己绑在马鞍上,这样才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这个人对自己、敌人以及麾下的士兵们一样残酷无情。

    一天之内,胡德持续不断地发起了多达十三次的进攻。六名南军将军阵亡;六千两百五十名南军士兵阵亡、重伤或失踪,占他的部队总数的四分之一。而对面北军的伤亡不足南军的四分之一。

    山姆。瓦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