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双方的战俘营人满为患,北军俘虏在南军战俘营的遭遇尤其悲惨,因为南军自己都喂不饱,哪有余粮喂饱战俘?

    但格兰特顾不得了。

    于是南军这最后一处兵源也断绝了。

    李要求,将奴隶武装起来保卫邦联。

    好讽刺啊。

    邦联议会经过热烈的辩论,终于通过授权,组建黑人部队。

    里士满《观察家》报指出,这和“应不应该、有没有需要组建黑人部队无关”,只是“国家不会拒绝李将军可能提出的任何要求罢了”。

    有用吗?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出来。

    可这是“国家”唯一能给罗伯特。李的东西了。

    没有兵源,也没有补给。

    彼得斯堡内,士兵们在吃老鼠,到了后来,老鼠也没有了。饿肚子的包括统帅自己。罗伯特。李的夫人为两个挨饿的女儿向丈夫要吃的,罗伯特。李能够拿出来的,是一个干柠檬和几个青苹果。

    营养不良造成疾病普遍流行,战斗力进一步降低了。

    似乎也不能怪政府。

    在里士满,以邦联发行的纸币面值计,一桶面粉的价格是一千两百元——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它的话;一根火柴的价格是五元。

    当时南军士兵的月薪是十八元。就是说,一个士兵的月收入,可以买三根半火柴。

    各州紧着添乱。北卡罗来纳州州长只允许家乡子弟兵穿他囤积的九万两千套军装;佐治亚州州长威胁要退出邦联——真心受不了了。

    邦联本来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大难临头各自飞,再正常不过。

    戴维斯跟林肯说:南方取消奴隶制,咱们讲和吧。

    谁搭理你呀。

    格兰特开始动作了。

    北军向两翼无休无止地延伸战线,罗伯特。李只好跟着延长自己的战线,不然就会被北军从侧翼包抄。

    结果,彼得斯堡周围的战线最终被拉长到五十三英里以上。

    格兰特有十二万五千人,罗伯特。李只剩下不足三万五千人。

    南军的防线千疮百孔。

    罗伯特。李情知最后的失败就将来临,但他还想做最后一搏。

    不是想打垮北军——根本没有任何可能,而是为了争取时间,将剩余的人马安全地拉出战壕,向西南方向运动,和北卡罗来纳的约翰斯顿会合——就像约翰斯顿当初建议他的那样。

    不要总统和议会批准神马的了。

    里士满当然保不住,提前通知政府撤退就是了。

    夜幕降临,北军阵地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亚伯拉罕。林肯,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林肯是应格兰特的邀请,来“参观战场”的。

    几天前,林肯一觉醒来,突然半身不遂,把第一夫人玛丽。林肯吓坏了。

    但医生检查之后说,没有什么大问题,这是总统先生操劳过度引起的应激性反应,总统需要休息,需要度假。

    *(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 河流皇后会议() 
果然,没过多久,林肯就慢慢恢复了正常。

    休息这种事,在白宫和华盛顿是做不到的,只有找地方度假了。

    可是这个时候,到处战火纷飞的,能去哪里度假呢?

    再者说了,抛下政务和战事跑去度假,影响也不好啊。

    格兰特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别出心裁,邀请总统来前线视察。

    格总司令算是林总统的知己,真正对症下药:对于林肯来说,没有什么比看着曾经让自己寝食难安的罗伯特。李的部队逐渐崩塌更爽的事情了。

    而且,总统战地视察,多么提振军心,多么鼓舞民意啊。

    于是总统欣然应邀,乘坐“河流皇后号”汽船,在海军炮舰的护卫下来到了彼得斯堡。一大堆新闻记者自然也跟了过来。

    白天前线阵地不能去,被南军发现联邦总统来了就麻烦了。于是白天请总统视察波托马克军团的后勤中心;到了晚上,就可以到前线阵地观光了。

    格兰特陪着林肯,来到战线左翼,这里相对战线中央部位“安静”一些。虽然是晚上,还是要预防万一的,毕竟总统的安全是至高无上的。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安排。

    总统先生正在对着满目疮痍的大地悲天悯人,右前方向突然传来枪炮喊杀声,格兰特一个激灵:南军在晚上发动进攻?!

    没等林肯回过神来,一大群人呼啦一下围了上来,拥着总统顺着战壕退向后面的指挥部。

    外面的枪炮声持续了小半夜,林肯正在发闷,格兰特进来了,一向沉静如水的格总司令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

    南军戈登部趁着夜色对北军战线中央部位发动了一次进攻,打了北军个出其不意,一个叫“斯泰德曼堡”的工事一度失守。但北军很快发动反击,在炮火的掩护下,把南军赶了出去。

    格兰特判断,罗伯特。李这么做,是想逼迫北军从两翼向中央调兵。这样,两翼的南军可以乘机和北军脱离接触。

    格兰特告诉总统,罗伯特。李就要逃跑了。

    林肯的眼睛放出光芒。

    格兰特说,大战在即,请总统回到船上,以策万全。

    林肯自然不好留下来添乱,于是乖乖回到“河流皇后号”,海军上将波特上船相陪。

    说明一下,联邦军队的海军是有上将军衔的。有兵带,有仗打,才谈得上升官授衔,海陆对比,可以知道内战之前的美国陆军是多么无所事事。

    没过多久,格兰特到船上来了,他满脸笑容,说道:“总统先生,我很高兴为您带来了两位久别的朋友。”

    说完格兰特闪过一边,林肯看到了站在格兰特身后的两个人:关逸轩,威廉。谢尔曼。

    关卓凡和谢尔曼微笑着向总统敬礼。

    林肯一愣,随即放声大笑:“逸轩,威廉!”

    他张开双臂,先关后谢,和两人紧紧拥抱。

    攻取了戈尔兹伯勒之后,昆布兰军团赶来和北上大军汇合了。关卓凡、谢尔曼对部队做了一个基本的整理和布置之后,把指挥权暂时移交给由托马斯、华尔、洛根三人组成的“军团联席会议”,自己带了骑兵和近卫兵,先行驰赴彼得斯堡。

    三个军团在后面次第北上。

    格兰特、关卓凡、谢尔曼、波特,联邦军队最主要的四名将军悉数在场,林肯就便召开了内战后期最重要的一次军事会议,史称“河流皇后会议”,主要内容是选择战争结束的方式、战后对南军军事人员的处置。

    会上众人一致认为,最保守的估计,战争会在一个月内完全结束。

    林肯问:“有没有可能避免血腥的最后一战?”

    他的意思是:罗伯特。李会投降吗?

    罗伯特。李投降?如此天才、如此骄傲的一个军人会投降?没办法想象这样的场景。格兰特、谢尔曼、波特一起摇头。

    林肯转向关卓凡:“逸轩,你看呢?”

    关卓凡说道:“总统先生,战争至此,胜负已分,再打下去,除了让双方的士兵流更多的血,为南北人民埋下更多的仇恨之外,不会对罗伯特。李效忠的对象有任何的帮助——这个道理,我相信李将军会明白。”

    林肯目光炯炯:“你认为他会投降?”

    关卓凡道:“是的,总统先生。如果我们给他足够的投降的理由——比如:无路可走、再打下去就会全军覆没,我认为,他会投降的。”

    旁边的三个人都露出了怀疑的神色,波特说:“公爵阁下,也许你还不太了解罗伯特。李——这是一个视荣誉如生命的军人。”

    关卓凡心里说:老头,我比你们每个人都了解罗伯特。李。

    他微笑着说道:“波特将军,你说得非常对。我只是认为,像李这么伟大的一位军人,一定会在军人的荣誉和让士兵做无价值的牺牲之间,做一个适当的选择。或许,他会接受这样一个观点:避免后者的发生,也是前者的内容之一。”

    林肯明显更倾向关卓凡说的。或者说,他更“希望”关卓凡说的。

    总统转过头,对格兰特说道:“尤利西斯,如果罗伯特。李肯投降,我可以代表联邦政府承诺,不对放下武器的南方军人——士兵、军官——做任何处罚。”

    确确实实胸襟广阔。几位将军不由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

    格兰特道:“总统先生,我一定会认真执行你的指示。”

    林肯的口气愈发郑重:“我们和他们,毕竟还要在一个国家里世世代代生活下去,我希望,这场战争,有一个体面的结局。”

    他站起身来,四位将军紧跟着站了起来。

    林肯微笑着说道:“好吧,我的将军们,去结束这场战争吧。”

    轩军的骑兵师和由谢尔登率领的波托马克军团骑兵军首先出击,受命切断彼得斯堡南边的铁路线,这是南军南逃的生命线。守军主将是乔治。皮克特,就是葛底斯堡战役中,著名的“皮克特冲锋”那一位。

    战斗在一个叫“五岔口”的交通要冲打响。

    南军迅速崩溃,一万守军中,超过一半做了北军的俘虏。“皮克特冲锋”的锐气,早已成为遥远的传说。

    格兰特乃下令总攻。

    弹飞如雨,炮火连天,南军名将A。P。希尔阵亡。

    罗伯特。李在A。P。希尔的遗体前潸然泪下,说道:“他安息了。我们这些活着的才是真正受煎熬的人。”

    邦联守军被从一条又一条战壕中赶了出去,彼得斯堡的防线慢慢地坍塌了。

    罗伯特。李给他的总统写了一张字条:“我的防线已有三处被击破,里士满必须于今夜撤退。”

    信使找到了总统——戴维斯正在教堂里做礼拜。接过字条之后,旁边的人看见总统脸色大变。

    戴维斯匆匆赶回总统府,下令政府迁往西南一百四十英里的丹维尔。

    里士满全城大乱。

    败兵们在城里纵起火来,歹徒们则趁火打劫,所有的商店都被洗劫一空。

    邦联炮兵发炮,炸毁了停泊在杰姆斯河上的残余的邦联舰队,整个城市的房屋的窗户都被震得跳动起来。

    邦联总统和他的内阁成员们登上了出城的最后一列火车。一长溜的车皮,上面标着“战争部”、“财政部”、“军需部”、“司法部”,等等。

    一个“车轮上的政府”。

    里士满空城的同时,罗伯特。李撤出了彼得斯堡。波托马克军团在后面紧追不舍。

    南边,西部战区北上部队是这样分工的:

    孟菲斯军团向西北逼迫约翰斯顿残部,并接受他最终的投降,谢尔曼赶回去主持这个工作。

    松江军团继续北上,堵截南逃的罗伯特。李和他的北弗吉尼亚军团。

    昆布兰军团照应粮道,并在松江军团后方形成第二道拦截线。

    关卓凡陪同林肯,在近卫团的护卫下,进入了里士满。

    *(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 乌拉!他们投降了!() 
里士满遍地狼藉,到处冒烟,大街上却空荡荡的。

    但很快,黑人们出现了,一群又一群。

    他们认出了合众国总统,欢呼声从一个街区传到了另一个街区。

    黑人们将林肯和关卓凡一行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起来,笑着,哭着,唱着,跳着。

    近卫团的士兵想驱开人群,林肯制止了他们。

    黑人们争先恐后地挤上来,跪在林肯的脚下,触摸他的衣服,亲吻他的脚面。

    一个老黑人大声说道:“我知道我已经是一个自由的人,因为我已经看到了亚伯拉罕慈父的容貌,接触到了他的肌肤!”

    黑人们欢呼起来,经久不息。

    林肯说道:“不要向我下跪,你们只应该向上帝下跪,感谢他给了你们自由。”

    然后有人看见了站在总统身后的关卓凡,这不就是那位“奴隶解放者”、传奇的中国贵族将军吗?

    于是,关卓凡也获得了和林肯一样的“待遇”。

    关卓凡被深深地、深深地震撼到了。

    林肯对关卓凡说,逸轩,陪我去看看一位老朋友吧。

    一行人来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前,林肯亲自敲门。

    过了良久,门终于开了,一位年轻的太太抱着一个婴儿,神情惊恐地看着门外这群不速之客。

    “请问,这是乔治。皮克特先生的家吗?”

    “是的,可他……不在家。我是他的妻子。您是?”

    “我是亚伯拉罕。林肯。”

    “您是……总统先生?!”

    “我是乔治的老朋友。”

    乔治。皮克特,就是在“五岔口”,被轩军的骑兵师打败的那位南军将领。现在,他已经被解除了指挥权,正随北弗吉尼亚军团一起撤向南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