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这种性格的另一面,是抗压力差。文宗薨逝,慈禧垂帘,丽妃自以为大祸临头,日夕以泪洗面,如果不是有一个女儿放不下,几乎就要服毒自尽,随了文宗而去。后来虽然总算被慈安劝解了过来,但自觉过的,依然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日子。

    其实对她的供养,一无所缺;也没有人,包括安德海在内,敢对她不礼貌。两宫刚刚垂帘,圣母皇太后就以皇帝奉请的名义,晋封她为皇贵太妃,而在此之前,她仅仅是“妃”,连“贵妃”都不是。晋皇贵太妃,等于一次连升两级。

    但她就是不能相信,慈禧会真正地放过她。

    丽太妃的日子,纯粹靠念佛写经打发,她在这世上,唯一挂心的,就是大公主了。女儿的终身大事,是她唯一念慈在慈的事情。

    清朝公主的婚姻,其实大多不如意。真正嫁得好的,非常之少。公主只能在宗室中择婿,但青年宗室,有几个是有出息的?特别是到了晚清,宗室里边,一眼望过去,都是纨绔子弟,个个吃喝嫖赌,人人一身恶习。

    公主、格格,大多寿促,这和她们不幸福的婚姻,有很大的关系。

    *(未完待续。)

第一一一章 战略威慑力量() 
关卓凡这种女婿,真是一万个里边挑不出来一个——宗室里边真正独一份!如果丽妞儿果能嫁给他,丽贵太妃想,不但女儿,连自己也叫“终身有靠”。至少,有关卓凡在,是不用担心圣母皇太后会报复当年的“过节”了!

    关卓凡是个风流的性子,他连贼酋的老婆都敢“上手”;听说,在美利坚国还有两个洋姨太太呢。但丽太妃对这种事情看得很开:二十几岁的年纪,就如此勋名事业,收几个女人,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何况大伙儿都说:关贝子对女人是真好。他的女人,每个都安排得十分妥帖,从没听说过始乱终弃的情形,包括那位惹了麻烦的吕氏。听说,关贝子送了她去外洋,住的是大洋房,每年给好几万的银子呢。

    丽贵太妃想,对别的女人有情有义,对自己的福晋,更加错不了的。

    于是,她不能不盘算:怎么做,才能确保女儿“入选”呢?

    *

    *

    关卓凡还不晓得,中国地位最高的几个女人都在打他的主意,都在想着,怎样才能把自己手里的美人送到他的怀抱?关卓凡现在的全部注意力,全在万里之外——英国的朴茨茅斯,那里有两位洋美人,叫他魂萦梦绕。

    呃,不是雅克琳和米娅——都还在纽约长岛养胎呢。

    这两位洋美人,一位叫“翁贝托国王号”,一位叫做“杜里奥号”。

    蒸汽主动力,风帆辅动力,螺旋桨推进,铁制骨架,全装甲包覆,真真正正的铁甲舰!

    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军舰。

    吨位:“翁贝托国王号”九千一百吨,“杜里奥号”四千五百吨。

    这是什么概念?

    两年前,叫关卓凡神魂颠倒的“阿斯本舰队”,最大的旗舰“镇吴号”,不过一千三百吨;那艘在太湖烟波里和金陵坚城下大展雄风的“金台号”,才六百吨。

    原时空,1884年,即还要过将近二十年才能下水的“定远号”,全蒸汽动力的“前无畏级”铁甲舰,亚洲第一雄舰,七千吨,还比不上“翁贝托国王号”。

    “定远号”的对手,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松岛号”,日本海军第一舰,四千三百吨,仅和“杜里奥号”相若。

    “翁贝托国王号”,“杜里奥号”,这两位“洋美人”,可是真正的朣朦巨舰啊,和它们比起来,在美国的时候,关卓凡对之大发愿心的那帮子内河浅海铁甲舰,不过澡盆里的玩具。

    这两大美女,就要投入老子的怀抱了!

    关卓凡此时的感觉,真仿佛国色天香的佳丽,即将裸呈于前,纤毫毕现,他肾上腺素飙升,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这两艘巨舰是什么来历呢?

    单看他们充满拉丁风情的名字,就想到必和亚平宁半岛上的那群二货有关系了——不错,“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原本都是意大利海军的订货,但船造好了,意大利政府的财政却出了状况,一时间拿不出钱来了。

    意大利人要求延期付款,英国人不干,一转头,就把主意打到中国人身上了。

    之前,英国人已经在打中国的主意了。

    中国铁路建设的“一期工程”,好几千万银子的生意,几乎都落到了美国人手里,这给了英国人极大的刺激。舆论大哗,下议院专门为此召开了质询会,首相帕麦斯顿和相关内阁大臣,被骂得跟孙子似的,记者和议员们都义愤填膺,“谁失去了中国?”

    已经有议者说:中国人确实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了,这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大蛋糕,大英帝国一定要厚厚地分上一份!——怎么做呢?我认为,应该调整对中国的政策,像美国人那样,对中国变得更加友好一些。嗯,之前和中国签订的条约,部分条款,可以考虑予以适当的修订。

    不过,这些还处在“务虚”的层面,“务实”的层面是:铁路的事情已既成事实,没有法子了;但其他方面,特别是大英帝国最擅长的领域,如造船、造舰,绝对不容有失了。

    于是,海军大臣找到了中国海军的“考察团团长”兼“留学生代表”——丁汝昌总兵,热情地说道:“俺这儿有现货,价钱格外克己,丁将军,回国的时候,带两艘走吧?”

    丁汝昌立即向国内的关卓凡报告,并极力主张买下两舰。

    其时,江苏以北的电报线路,已敷设了大半个山东,现已在济南过了黄河,到了德州,即将架进直隶。江苏以南的电报线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出江苏而杭州,继而南向;一部分以福州为中心,同时南北方向敷设。现在,南向的线路已经到了厦门;北向的线路,在浙江温州和从杭州南下的线路汇合了。

    江苏以南电报线路的建设如此给力,超过预期,主要是左宗棠做闽浙总督的时候,受关卓凡之托,以军兴的名义,配合上海电报总局,大力兴作。

    因此,关卓凡计划中的沿海电报线路,虽然尚未全部贯通,但比之以前,和外洋的联络沟通,已经方便的太多了。信使要走的路,只有香港到厦门的一段海路,和德州到北京的一段陆路,其余电报收发,瞬间而至。

    函电往来,关卓凡对“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的性能和装备,有了完整的了解。

    最早的装甲蒸汽动力战舰出于法国人之手,代表作是1859年下水的“光荣号”,五千六百吨。不过,“光荣号”只是简单地将装甲板钉在木质舷侧,还比较“原始”。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是“铁甲舰”——全装甲蒸汽动力战列舰,是英国人的“勇士号”,九千二百吨,1860年下水,1861年服役。

    “勇士号”装甲的敷设复杂得多:先在舷侧铁板外侧,置横、纵两排麻栗树角材,作为衬垫板,然后,在其上敷设锻铁装甲,每块装甲都用双螺母螺栓,固定在舷侧铁板上。这样,就比“光荣号”牢固得多了。

    “翁贝托国王号”正是“勇士级”战列舰。

    来看看她的火力配置。

    火炮甲板:中部,置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八门;其余部位,置六十八磅前装滑膛炮二十六门。炮架皆为可旋转二十五度的轴滑式。

    上甲板,前、后各置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一门,全炮塔式炮架。

    后甲板,置四十磅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四门。

    全舰共有各型火炮四十门。

    这是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海上巨兽,睥睨天下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自己,也不过只装备了两艘,一艘“勇士号”,一艘“黑王子号”,后者1861年下水,1862年服役。

    关卓凡想,在这个时代,这个“勇士级”基本就属于原子弹级别的战略威慑力量啊。

    事实上也差不多。原时空,“勇士号”和“黑王子号”,执行的都是让“女王很高兴”的礼仪任务,实际作战都是派小弟们就搞定了,还从来没有真正麻烦到两位大哥。

    不过,这位“翁贝托国王号”,既到了俺的手上,可不好让她闲着,今年就要请她开斋,哼哼,好好尝一尝日本生鱼片的味道。

    “杜里奥号”,设计思路和“翁贝托国王号”非常接近,算是小一号的“翁贝托国王号”。配置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六门,六十八磅前装滑膛炮十八门,四十磅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两门。全舰火炮二十六门。

    较“翁贝托国王号”略逊,但在当时的海上食物链中,依然是最顶端的捕食者。

    结构上,唯一和“翁贝托国王号”有实质不同的,是“杜里奥号”的舰艏,安装了一支巨大的冲角。

    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设计,却流行于彼时的各海洋强国,其逻辑思路是这样子来的:进入铁甲舰时代,炮弹拿装甲没什么好法子了,怎么办呢?

    撞他娘的!

    不是已经装了蒸汽机、螺旋桨吗?动力比较够啊,撞击效果绝对好啊。

    于是,风帆时代的“大冲角”就复活了。

    *(未完待续。)

第一一二章 海军,海军() 
这种大冲角设计的唯一战绩,产生于一年多之后——如果历史不发生偏转的话,意大利、奥地利这哥俩,将在克罗地亚的利萨岛,爆发海战史上第一场大规模的铁甲舰对决。战斗中,奥地利的旗舰“费迪南德号”,撞沉了意大利的旗舰“意大利号”。

    不过,这到底是精确计算后一击而中,还是瞎猫撞到了死耗子,是很有争议的。

    还有,大冲角威胁的绝不仅仅是敌人。发生过不止一次这样的事情:在风浪和混乱中,战舰的大冲角插进了本舰队姊妹舰的身体里。

    大冲角这种尴尬的战绩,表明:设计者明显对新生的蒸汽发动机的要求过高,特别是在机动性方面。

    这是这个时期的铁甲舰要保留风帆做辅助动力的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风帆要占用上层甲板的大量空间,这就使得上层甲板只能布置少量炮位,战舰的大多数炮位依然得设置在船舷两侧,为此,这个时期的铁甲舰,保留了火炮甲板——即上甲板之下的一层,艏艉相通,两侧置炮,通过炮窗发炮。

    所以,这个时期的铁甲舰,外型上更像以前的风帆战舰,而不是后世“定远”、“镇远”那种“前无畏级”铁甲舰。

    不过,这个造型,关卓凡非常喜欢,反正已经不能再干风帆战列舰的活,那么,拿这个来意淫一下大航海时代也不错。

    这种蒸汽、风帆混合的设计,会保持十五年左右。1873年,法国建成第一艘取消风帆、全蒸汽动力的战列舰“蹂躏号”,但混合动力战舰并没有马上退出历史舞台。英国1881年下水的革命性巨舰、取代了“勇士级”地位的“英弗莱息白号”,就依然保留了风帆。

    原因无他,蒸汽发动机性能的提升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和“设计思路”、“作战指导思想”通通无关,谁也开不了金手指,包括穿越者关卓凡,谁叫他不是工程大能呢。

    就是说,至少十年之内,只要不和勇士级的两位英国姐妹硬碰,关卓凡的“翁贝托国王号”,就无敌于天下。

    不过,“英弗莱息白号”的革命性设计思路——主要是装甲防护的部位、形式,和火炮设置的位置、方式,俺是晓得的,这个并不涉及重大技术提升,需要的话,可以叫她提前诞生。

    报价方面,确实颇为克己:“翁贝托国王号”一百一十六万两白银,“杜里奥号”六十六万两白银。

    关卓凡记得,“勇士号”的造价,接近三十八万英镑,按当时一个英镑兑换三两白银的汇价,约翰牛这次,还真没赚什么昧心钱。

    原时空的“定远”、“镇远”,单舰造价是一百六十八万两白银。

    关卓凡致电英国:俺要了。

    这笔钱,他去美国之前,就准备好了。

    就是叫利宾存在渣打银行的那笔“官银”。

    “翁贝托国王号”、“杜里奥号”两舰,造价合计一百八十二万两白银,但实际支出,当然远远不止此数。因为不久后开回来的,必须是一支乘员齐备的“舰队”,而不仅仅是两艘“裸舰”。

    关卓凡派到英国的“考察团”兼“留学生”,不过一百几十人。这是中国海军的种子,但短时间内,还不能单独撑起这两艘朣朦巨舰,他致电丁汝昌:招用一切必须人员。

    同时,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名义,致电英国外交大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