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6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比较合适了。

    不过,这个“合适”,是别人眼中的,对小皇帝来说,还是嫌距生母太近。皇额娘也不必凤驾亲临,随便派个太监宫女过来转一圈,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自己若有什么越轨逾距的行径,必得时刻紧盯着长春宫那边的动静,实在不够爽快。

    现在好了,我就算一路筋斗,从太极殿的前殿,打到长春宫的后殿,都无妨了!

    慈安曾经十分委婉地向慈禧暗示:你出居天津这一年,要不要我搬到长春宫,就近照拂皇帝?可是,慈禧没接慈安的话茬,慈安只好打住,不再往下说了。

    慈安拿不准,慈禧是真没听懂她的意思,还是……装作没有听懂?这……唉,也是,自己若真搬到长春宫,多少有点儿……鸠占鹊巢的味道,也难怪她不愿意!算了,皇帝也长大了,既不必、也不能再拿他当小孩子看待了,移宫的事儿,不用再提了。

    慈禧当然听懂了慈安的话,不过,和慈安想的不同,“鸠占鹊巢”神马的,并不是慈禧在意的,她真正在意的是:小皇帝现在已经是“身在太极殿,心在钟粹宫”,自己出居天津整整一年,这一年间,若慈安和小皇帝住在了一块儿,一年之后,自己回宫,小皇帝眼里也好,心里也罢,还会有“长春宫”三字吗?

    当然,慈禧、慈安都不晓得,小皇帝固然不愿意和严母住在一起,慈母“鸠占鹊巢”,他一样是不乐意的。“东边儿”的皇额娘,再怎么温馨慈爱,搬了过来,对他来说,也是拘束,哪里比得上唯我独尊、天宽地广的痛快?

    独霸两宫,小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找“更有趣”的书来看。

    《悦来店》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了,不过,他之所以要看“更有趣”的书,一定程度上,倒是因《悦来店》而来。

    王庆祺笔下的何玉凤,一上场,就给了小皇帝极深刻的印象,先“右手举鞭,左手撩汉巾亮相”——看到这儿,小皇帝先就轻轻叫了一声“好”——接着,何玉凤“出马鞭走翻身,错步左手单山膀……”,前趋后退,左转又闪,“……走劈花左转身,双手拉开山膀……”,最后,“打马后,勒马亮住相!”

    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台动作描写,在小皇帝的脑海中,自然而然转化为一个英姿飒爽的侠女形象:紧身短打,窈窕婀娜,一举手,一投足,一回眸,一转身,美好的曲线,便凹凸起伏,隐约之间,一股异样的氤氲散发出来,叫人眼热、口干、心跳。

    小皇帝立时便有血脉贲张之感,心里边儿,好像钻进了一只热烘烘的小耗子,爬过来,爬过去。不过,他当时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上面;之后,和小李子的一番装扮安骥、何玉凤的笑闹,也冲淡了他的隐秘的**。

    兴奋过了,入睡之后,何玉凤又出现了。

    梦中的侠女,身上的衣衫,不再是紧身短打,宽松了许多,轻薄了许多,裙裾飘摇之际,衣衫之内的风光,若隐若现,动魄惊心。

    小皇帝死死觑着眼,却怎么也看不清楚,终于忍不住了,一狠心,一咬牙,伸出了手去。

    就在此时,精关大泄,一惊而醒。

    自此,对于女人的好奇和**,再也无法从小皇帝的心头拿开去了。

    小皇帝已经到了对男女之事感兴趣的年纪;另外,在某种意义上,在这个年纪之前,他就以某种形式,接触到了男女之事。

    九重宫阙,禁制虽严,却是最易耳濡目染床帏之事的地方——其他任何地方,床帏之事,都是不能摆到台面上的,就算不能不公开提及,措辞也必尽可能的含混隐晦;唯有紫禁城中的性事,是必须摆到台面上来的:皇帝和皇后、妃嫔的每一次交欢,都必须由敬事房书录准确详细的年、月、日、时,以备后妃日后怀孕校验对证。

    原因无他,皇嗣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儿,是系天下之重的第一等国家大政,一丝一毫也错乎不得的。

    因此,在皇宫这个天底下规矩最大、禁治最严的地方,男女床帏,却是一个可以半公开谈论的话题,这,着实有些诡异。

    当然,不会有人主动跟小皇帝谈论这种话题,可是,耳濡目染,小皇帝较之民间同龄的孩子,其实更早接触到了相关的信息。

    无论生理抑或心理,对于性的需求,都已存备,**的勃发,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突破口。

    不存在任何真正情色描写的《悦来店》,刚刚好“踩到了点儿上”,充当了这个突破口。

    小皇帝到了“知好色而慕少艾”的年纪,慈禧也是晓得的,她的对策,四个字——“严防死守”。宫里边儿的人,私下底都说,“西边儿”瞪大了眼睛,防贼似的,防着皇帝和宫女亲近。

    理论上说,紫禁城里年轻的宫女,只要是黄花处子,就都是小皇帝一个人的,可是,时候未到!慈禧是晓得儿子的,他那个脾性,如果目下就给他沾了腥,十成十会沉溺其中,哪里还有精神头儿“上书房”?功课本来就差,再叫女人分了心,还能剩下几分心思进学读书?哼,还要不要亲政了?

    因此,慈禧在宫里的时候,小皇帝循规蹈矩,宫女跟前,不管皇额娘在不在场,都不敢露出什么不庄重的样子——长春宫的耳目多着呢!

    现在,生母走了,一时间只觉束缚尽去,心底隐秘的**,蓬蓬勃勃的窜了起来。

    他倒没有马上就把主意打到真实的女人身上,满脑子想的,是载澄跟他提起过的那些“极有趣”的书,什么《绣榻野史》、《禅真逸史》、《灯草和尚》、《欢喜冤家》,还有什么《如意君》、《肉蒲团》、《载花船》、《闹花丛》,等等等等。

    这些书,怎样才能弄进宫来,一睹为快呢?

    *(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嘿嘿,嘿嘿() 
小皇帝不能够向载澄低声下气,买书的差使,又落到了小李子的头上。

    孰料小李子一看小皇帝开出的“书单”,马上就苦了脸,跪了下来,说道:“万岁爷恕罪,这个差使,奴才办不了。”

    小皇帝一瞪眼睛,说道:“还没有去办,怎么就‘办不了’?你就是偷奸耍滑,不肯出力!小心我……”

    正在想“小心我”怎么样,小李子说道:“哎哟,万岁爷可是错怪奴才了!这个差使,奴才去办,确实不合适!万岁爷想啊,奴才下面,是没有那个话儿的……这,嘿嘿,哪有个太监看这种书的道理呢?奴才跑到琉璃厂买这种书,那不成……新闻古记了吗?一传十,十传百……嘿嘿!”

    小皇帝“啊”了一声,皱了皱眉:“这个……我倒是没有想到。”

    小李子又“嘿嘿”的笑了两声,说道:“奴才自个儿,倒是无所谓,可是,必定有人会说,太监既不看这种书,那么,买来必是……嘿嘿,必是替……呃,主子买的,这个,宫外边儿的人,晓得奴才身份的,不在少数,这样一来……嘿嘿!”

    这样一来,宫里宫外,都晓得,小皇帝要看“艳情禁毁”的书了,嘿嘿。

    小皇帝脸上微微一红,没话说了。

    过了片刻,轻轻踢了小李子一脚:“滚起来!”

    “是,谢万岁爷!”

    小李子站起身来,小皇帝“哼”了一声,说道:“这是些什么书,你倒是‘门儿清’啊。”

    “回万岁爷,奴才是不看书的,不过,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嘿嘿。”

    “你别‘嘿嘿’了,你说,这个事儿,到底该怎么办?”

    “好办——这个差使,叫王师傅去办就好了。”

    “哦!对啊……”

    第二天在弘德殿的时候,小皇帝趁着倭仁不留意,觑了个机会,对王庆祺说道:“稗官说部,虽非大道,不过,其中佼佼者,未必就不能发抒圣贤之意!所以,嗯,采问民瘼,观风纳谣,万几之余,亦宜披览!这个,嗯,不晓得,有没有什么文笔、立意俱佳者可以进览的呀?”

    这段话,小皇帝打了半个晚上的腹稿,此刻说出来,像模像样。

    当然,其中还是有不大合适的地方:他没有亲政,“万几”是谈不上的。

    王庆祺愣了一愣,但他心思转得极快,说道:“皇上说的极是,臣回去,尽力寻访,明白回奏,进呈御前。”

    那么,该“进呈”哪些书呢?

    下学之后,一帮太监簇拥着小皇帝,离开了弘德殿,小李子故意慢吞吞的,留在了最后,王庆祺赶上两步,低声说道:“李公公请留步,在下有事请教。”

    两人寻了个僻静处,小李子将那张“书单”,递给了王庆祺。

    王庆祺一眼扫过,先倒抽了一口冷气,他向四周望了望,见无人留意,迅速将“书单”塞进靴叶子里,直起身,眉头已经微微皱了起来。

    “皇上的年纪,”王庆祺不无担忧地说道,“毕竟还不太大,这些书,现在就看,这个……合适吗?”

    小李子“格格”一笑,说道:“瞧王师傅您说的——还不太大?放在外边儿,咱们万岁爷这个年纪,都可以娶媳妇儿了!保不齐,儿子都生下来了!看几本闲书算什么?”

    。

    王庆祺沉吟说道:“那个,毕竟是宫外边儿……”

    “您放心,”小李子又是一笑,“就在宫里,也是有讲究的——您不晓得,宫里面儿的规矩,万岁爷大婚之前,得选出八名年纪稍大,相貌、身条儿都出挑儿的宫女,侍候万岁爷,王师傅,您听听这八位的名号——司仪、司门、司寝、司帐——您倒是猜上一猜,这八位,到底是替万岁爷办什么差使的?”

    “司仪、司门、司寝、司帐……”王庆祺眼睛一亮,“莫不是,供皇上……临御?”

    “着啊!”小李子双手轻轻一拍,“要不说您是师傅呢,一猜就着!”

    王庆祺低声笑道:“还真有这么回事儿?之前,我还以为,这些个话,都是外边儿的人,凭空想象、以讹传讹呢!”

    “当然是真的!”小李子说,“您想啊,大婚的时候,嘿嘿,咱们在这儿偷偷说句打嘴的话,皇后呢,还是位黄花处子,她娘家的老人儿、内务府的嬷嬷,再怎么教导,那种事儿,不懂还是不懂!如果这上边儿,万岁爷也是个懵懂,这洞房花烛夜,小两口儿,不是要抓瞎?那……岂非要耽误皇嗣的生养?”

    王庆祺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皇嗣至大,这个,确实是要未雨绸缪、预为之备!嗯,这八位女官,司仪、司门、司寝、司帐……责任甚重,责任甚重!”

    “可不是?”小李子得意地笑了,“这八位的差使,可是一等一的好差使!在床上伺候过万岁爷,就再也不必操持贱役了,安安稳稳拿着一份丰丰厚厚的月例,运气好的,生下一子半女,万岁爷登基之后,可不就一步登天了?”

    “是,是,公公说的是!”王庆祺说,“如此说来……嗯,这些书,就不能以普通闲书目之了!”

    顿了一顿,说道:“除了皇上训谕的‘稗官说部,虽非大道,不过,其中佼佼者,未必就不能发抒圣贤之意’,因此‘采问民瘼,观风纳谣,万几之余,亦宜披览’——除此之外,嘿嘿,这些书,也同那八位女官一般,对皇上日后那个……呃,不无助益啊!”

    小李子低声笑道:“王师傅,你这话,真有道理!尤其是‘日后’二字,说得绝了!”

    王庆祺愣了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心中骂了一句:死太监!

    嘴上却说道:“公公真会说笑话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这次轮到小李子发愣了,不过,陆游这两句诗十分浅白,小李子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人却极聪明,略略一想,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不由“哈哈”大笑:“王师傅,你才真会说笑话儿!”

    话一出口,就想到在宫中如此放肆大笑,实在不妥,赶忙强自忍住,压低了声音:“嘿嘿,嘿嘿!”

    *(未完待续。)

第八十章 宝山在望,秘境将启() 
王庆祺进呈的首两本“稗官说部”,一本是《绣榻野史》,一本是《品花宝鉴》。《绣榻野史》在小皇帝的“书单”中排名第一,《品花宝鉴》却是“书单”中没有的,王庆祺把书偷偷交给小李子的时候,特意叮嘱,请皇上先看《品花宝鉴》,再看《绣榻野史》。

    交接这两本“艳情禁毁”书籍的时候,王师傅和李公公两位,难免鬼祟仓促,为何要做如此排序,王师傅无暇细说,李公公并不了然,小皇帝虽然好奇,不过,想来两本书都是“极有趣的”,自己也都没有看过,先看哪本,并没有什么大的分别,王师傅的话,照办就是了。

    其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