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6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枪炮之外,神机营内部的架构和制度,和其他的旗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所以,骨子里,神机营依然是一支旧式军队。

    不过,旧式军队不代表一定没有战斗力,全视乎领兵者如何管带了。

    神机营的兵员,从八旗原有的禁卫诸军中选出,包括前锋﹑护军﹑步军﹑火器﹑健锐诸营之精锐,下辖马、步队25营,名义上,由彼时的议政王恭亲王亲领;“管理营务”者、即实际的负责人,是文祥。

    不论在原时空还是本时空,神机营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笑话,可是,大多数人不晓得,草创之初的神机营,即文祥领军时期的神机营,可不是后来的那副德行,还是颇有战斗力的。

    同治元年秋,马贼入喜峰口,威胁东陵,文祥亲率神机营往护东陵,并督诸军进剿。他带着神机营,十数战皆捷,一路将马贼逐出关外,最后,在东三盟蒙古王公的协助下,大破马贼于锦州东井子,擒斩三千有馀。

    这次胜利,是“旗营”多少年没有过的大胜,对手还是素以彪悍飘忽著称的关外马贼,一时人心振奋,两宫、恭王和文祥自己,都以为神机营这条路子,是走对了。

    然而,好景不长。

    转折点就发生在醇王接手神机营。

    神机营之所以会转给醇王“管理营务”,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醇王对神机营垂涎已久,他自命“好武”、“知兵”,颇有意在军事上大大作为一番,禁卫诸军之中,神机营最为亮眼,醇王老早就想摘这个桃子了,不止一次,在他六哥面前,明里暗里,讨要这个差使。

    第二,醇王既有此意,文祥就顺水推舟了。

    一方面,他作为恭王治国理政的最重要的助手,比恭王本人还要忙,恨不得一天能有十三个时辰拿来用,“管理神机营营务”,确实分身乏术;另外一方面,神机营是最重要的一支禁军,为避嫌起见,文祥亦以为,这支武力,还是掌握在亲贵手中,彼此安心。

    第三,慈禧有意栽培妹夫,恭王呢,无可无不可,反正醇王是自己的亲弟弟。另外,彼时,恭王对醇王,还抱有一定的幻想——说不定,咱们爱新觉罗家,今儿还真能出一个能带兵、会打仗的王爷呢!

    于是,醇王“佩戴神机营印钥”——这就不止于文祥的“管理营务”了,实际上是取代了恭王那个名义上管领神机营的角色了。

    好啦,神机营开始热闹了。

    禁卫诸军之中,神机营的装备最为精良,钱粮最为充足,又是皇上的亲叔叔管领,许多旗人,包括许多落魄的闲散宗室,都把神机营当做生发的好路子,纷纷来求醇王“收纳”。醇王呢,几乎来者不拒,神机营的规模,迅速膨胀,从草创之初的一万四千人,扩到了三万余人,涨了一倍不止。

    这并非仅仅是醇王年轻好面子,却不过人情脸面,事实上,他是把神机营作为发展、扩充自己的势力的一块“地盘”,深以为招贤纳士,多多益善。

    问题是,哪儿来的那么多“贤”?哪儿来的那么多“士”?

    神机营原先的一万四千兵员,说的好听,乃自八旗禁卫诸军“精中选精”,其实,彼时的禁卫诸军,如前锋﹑护军﹑步军﹑火器﹑健锐之流,都腐败不堪,能有几何精锐?不过是矮子里拔高个,全靠文祥严格的管理、约束和训练,加上较为先进的兵器,才能够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文祥松开手,神机营本来就是要“反弹”的,哪里还禁得住醇王新张罗进来的这一大帮子泥沙俱下?

    最关键的是,醇王带兵的路数,较之文祥,完完全全的倒了个个儿。

    *(未完待续。)

第一八二章 特别措置() 
醇王以为,对部下必“结以恩义”,见仗之时,才能得其死力。加上前文说过的,他有意将神机营作为发展、扩张个人势力的一块“地盘”,因此,御下只赏不罚,军纪神马的,几乎成了摆设,那帮子进神机营混日子的黄带子、红带子,大多数人,浑身上下的骨头,本就没有一块不是松的,没有一块不是懒的,这下子可是得其所哉了!

    文祥最初挑选出来的一万四千兵员中,原本是有些有志于效命沙场、立功建业的,但在这个大环境中,也迅速的“泯于众人”了。

    醇王接手之后,神机营的种种变化,文祥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有心提醒“上头”留意,可是,他的身份,尴尬而敏感——作为曾经的“管理神机营营务”的人,有些话,实在不适合从他嘴里说出来,不然,有人会以为,他文博川不服气被抢走了位子,有意说小话报复呢。

    到了后来,时人讥讽神机营的十二字“口诀”——“见贼要跑,雇替要早,进营要少”,不晓得怎么传到了恭王的耳朵里,他还不大明白这几句话的意思,拿来问文祥,文祥默然片刻,说道:“‘见贼要跑’,是说临阵奔逃;‘雇替要早’,是说出操预雇替身;‘进营要少’,是说平日甚少到营出操。”

    恭王大骇,神机营的情状,他隐约也听说过一些,但何至于此?像什么“雇替要早”——天底下哪有雇人替自己出操的?

    “六爷,”文祥说道,“这几句刻薄话,你也不必太放在心上,不过,神机营的差使,得空儿了,你最好……给七爷提点、提点。”

    “博川,神机营的情形,到底何如?请道其详!”

    文祥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六爷,我的身份尴尬,在神机营的事务上,本无可以置喙,这个你必是谅解的。不过,你想了解真实的情况,也很容易,在神机营当差的,上上下下,都是旗人,你的门下,拐弯抹角,一定也有人在里边当差的,寻一个来问一问,就什么都清楚了。”

    这个话,提醒了恭王。他府上长史的一个叔伯兄弟,叫庆丰的,就在神机营当文案,于是,恭王叫了庆丰过府,细问端详。

    “王爷,”庆丰说,“什么‘见贼要跑,雇替要早,进营要少’,那算是好听的了,神机营真实的情状,比这个要不堪得多了!”

    “什么?!”

    “回王爷,”庆丰说道,“神机营有一个笑话,说勇营也好、绿营也好、别的京营也好,都是要缺额、要吃空饷的,唯有咱们神机营,不但不缺额,还要溢额,且要溢个加倍!咱们神机营,领五百人的钱粮,出队的时候,却有一千人;朝廷只发五百杆枪,出队的时候,咱们再自备五百杆!嘿嘿,再没有比咱们神机营更‘公忠体国’的啦!”

    恭王愕然:“那是怎么回事?”

    庆丰微微苦笑,说道:“王爷您晓得的,在神机营当差的,许多都是黄带子、红带子,每人都用一个家人,出起队来,各人都带着家人走,这不就是五百成一千了么?”

    “啊?那——枪呢?”

    “每一个家人,”庆丰说道,“都代他的那位‘爷’,拎着一杆鸦片烟枪,合上那五百枝洋枪,不就成了一千了么?”

    “鸦片烟枪?!”

    “是!”

    庆丰说道:“还不止——洋枪其实也是家人代拿着,这帮子‘爷’的手里,不是拎着鸟,便是臂了鹰,哪儿腾得出手来拿洋枪?出操的时候,他们得先把手里的家伙什儿安置好了,遛鸟的,挂好鸟笼子;臂鹰的,则用一根铁条儿,或插在树上,或插在墙上,叫鹰站在上头,然后才肯归队。”

    顿了顿,庆丰继续说道:“操练起来的时候,他还一路望着自己的鹰。若那铁条儿插不稳当,掉了下来,哪怕操到最要紧的时候,他也先把洋枪撂下,先去把那鹰拾掇好了——替它捋好毛,重新插好铁条儿,再请它站将上去,然后,才回到队里的。王爷您瞧,这种操法,可新奇么?”

    恭王目瞪口呆,半响做声不得,过了好一会儿,说道:‘怎么,长官就不管?”

    “管什么?”庆丰苦笑说道,“长官自己,一般的遛鸟臂鹰,出操的时候,第一个去照应自己的鸟和鹰的,说不定就是带队的长官!”

    恭王咬着牙说道:“这还得了?!当日祖宗入关的时候,八旗将士,是可以临阵站在马鞍上放箭的!这闹成什么样子了?非大加整顿不可!”“

    庆丰说道:“王爷,依我的愚见,如果早两年着手整顿,神机营还有指望,现下——”

    他摇了摇头,说道:“这是再也不能整顿的了。”

    “怎么会?事在人为!”

    “王爷,”庆丰说道,“在神机营当差的,许多都是黄带子、红带子,就拿我干的这个文案来说吧,文案处委员,一百六十余员,营务处委员,一百八十余员,这其中,还不包括‘书手’!这一类的职官拢在一起,足有五百多人,比兵部还多了一倍不止——兵部不过两百多人!”

    顿了顿,“真要大加整顿,得打碎多少人的饭碗?王爷,这班人,可都是宗室、觉罗,别看许多其实穷嗖嗖的,可随便哪一个,都是能‘通天’的!”

    恭王真的做声不得了。

    “王爷,”庆丰说道,“再跟您说个西洋景儿,就是几天前的事儿——”

    顿了顿,“前几天,神机营在顺治门外校场口操练,会操之前,将附近各胡同口,都用帐幔遮掩住了。兵士操练过一回合,便纷纷步入帐幔。咦,旁观的人就奇怪了,帐幔之后,都有些啥呢?”

    顺治门,即宣武门,原名顺承门,民间讹称“顺治门”。

    “有那好事的,绕道胡同的另一个口儿,进去一瞅,哎哟,只见满地的鸦片烟枪,许多人躺在那儿,正在吞云吐雾呢!”

    恭王微微张开了嘴,真正是“挢舌难下”了。

    庆丰微微压低了声音,说道:“假如换了……轩军,这帮子‘爷’丘八,非得一人一顿臭揍,先打个半死,再砸了饭碗,赶回家去;带队的长官,则非杀头不可!王爷,您说,咱们……能这么干么?”

    恭王默然不语——还真没法儿这么干。

    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关卓凡去上海之前,在禁卫诸营之中,挑来挑去,不过逃了六百二十七人出来?且其中大多数还是汉军、汉人?

    后来,恭王和文祥两个,愈来愈是后悔,创办神机营的两条原则——“全用洋枪洋炮”,是对的;可是,“全用旗人”,实在是错了!

    只要带队的是旗人,这支禁卫军,不就是掌握在旗人手中么?何必连当兵的也统统是旗人?

    如果汉、旗参半,还有整顿的余地,现在,就想整顿,从何下手啊?

    其他的不说,怎么寻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把醇王从“掌管神机营印钥”这个位子上调开,就够头痛的了!

    可是,不整顿又不行!

    别的不说,单说钱粮,一支三万余人的常备军,如果始终派不上用场,那是多大的一个财政黑洞?

    想一想,就叫人肉痛!

    关卓凡主政之后,恭王一度把希望寄托在关卓凡身上——他能够带出轩军来,大约也能将神机营整顿出来?

    在这个事情上,恭王其实还有自己的小算盘:只要关卓凡下手整顿,不论神机营能不能整顿出来,他都要得罪一大票人,这个,嘿嘿,嘿嘿。

    谁知道关卓凡根本不接这个招,反而还为醇王说好话,大致意思是:带兵吗,各有各的带法,有人崇尚峻法,有人宽严相济,也没啥不好的。再者说了,除了剿马贼,神机营就没有再打过第二仗——俺的意思是,醇郡王带的神机营,还没有真刀真枪的见过仗,不好就说人家不中用的——也许真能打也说不定呢!

    除了剿马贼,神机营确实没有再打过第二仗——不是没有仗打,是不敢把他们派出去打。捻乱方炽之时,僧王阵亡,捻匪兵锋北指,京畿震动,彼时,醇王倒是自动请缨,带神机营南下却敌,但两宫和恭王思来想去,算了,您还是在北京呆着吧,万一一战之下散了架,那热闹可就大发了。

    现在,醇王主动跳了出来,要所有“改益”,不论能改到还什么程度,总是好事一件——这个七弟,原是整顿神机营的最大的障碍呀。

    *

    *

    “改益?”醇王愕然,“改益什么?”

    恭王也愕然:这个话,不是你自己说的么?

    转念一想,好像……是有点儿不对。

    醇王的原话,是“神机营的事情,要有些特别的措置”——呃,确实没有“改益”二字。

    啊?难道是我自己一厢情愿,误解了他的意思?

    那他所谓“特别的措置”,指的是什么?

    恭王皱了皱眉:“我是说……算了,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你就说说你自己的想头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