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8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慈禧对慈安,是有相当的心理优势的,现在的情形,却是倒转了过来,一想到即将到来的会面,她就不自禁的“情怯”。

    关卓凡终于答应了:“是,臣勉力去做。”

    慈禧松了口气,“好,难为你了!”

    顿了顿,“那……姐姐什么时候过来呢?”

    “臣先去请母后皇太后的示,初定……后天上午巳初吧。”

    *(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什么?您还要生?!() 
后天上午巳初——就是说,明天可以“歇息”一整天了。

    慈禧做事的习惯,本是“今日事今日毕”的,她的脾性,亦向来是直面困境、不惮于挑战的,可是,听到“东边儿”后天才过来,还是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面对慈安,确实“情怯”。

    转念一想,关卓凡需要一定的时间,拿自己说的这些——“辅政王”、“三宫垂帘”等等,去给“东边儿”打底儿,明儿个一天,他自然是拿来办这个事儿用的,如此,正说明他对“辅政王”、“三宫垂帘”的诚意啊!

    想到这儿,不由笑靥如花,说道:“你这两天,怪忙的,不大好分神儿,小官儿的名字……可以迟一点儿再说。”

    “啊?哦,是,谢太后体谅。”

    慈禧妙目流波,“要不然……我替你……分分劳?”

    关卓凡微微一怔,“‘分劳’二字,臣如何当得起?该如何办理,就请太后训谕。”

    “什么‘办理’不‘办理’的,”慈禧嗔道,“给自个儿的儿子起名字,又不是办差,你别一张嘴就‘等因奉此’。”

    “是,是。”

    “我是说——小官儿的大名,自然还是你的‘差使’——”

    说到这儿,慈禧自己先笑了,轻轻啐了一口,“都怪你!我这一张嘴,也是‘差使’、‘差使’的了!你可是把我给带坏了!”

    我把您给带坏了?

    “呃……臣惶恐。”

    关卓凡心里想,姐姐,您的兴致,可真正是不错啊。

    嗯,这算什么?“做小儿女态”?

    嘿嘿。

    “我是说,”慈禧拢了拢发鬓,“小官儿的乳名,我可以替你来想。”

    顿了一顿,“孩子的大名,自然归做爹的起;乳名嘛,归做娘的起,应该也在情理之中吧?——这个,不算我僭越了你吧?”

    关卓凡赶忙欠了欠身,说道:“一切唯太后之命是从!不过,‘僭越’二字,务请太后收回——这两个字,臣……万万不敢承受?”

    慈禧格格娇笑,“我偏不‘收回’——这两个字,就搁在原地儿,就要你‘承受’!”

    “太后……”

    “你别打搅我,我正动着脑筋呢!”

    关卓凡只好闭嘴。

    慈禧一支手放在腮边,拇指、中指轻轻捏住了下颌,食指点在面庞上,轻轻的扣动着,同时,微微的偏转了头。

    面颊如玉,红云淡染,那只欺霜赛雪的柔夷上,凤仙花汁涂染的指甲,鲜亮耀目。、

    关卓凡觉得自己的心跳,莫名其妙的快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慈禧微笑着叹了口气,然后轻轻的摇了摇头,放下手来,说道:“我这个脑筋,在这些事儿上头,真不算好用!想来想去,不是金啊,就是玉啊,恐怕……都不能中你的意。”

    “太后起的,自然都是好的……”

    “得啦。”

    长长的睫毛下,秋水流波,“哎,你说,咱们索性一直叫他‘小官儿’好了——就拿‘小官儿’做他的乳名,好不好呢?”

    “呃,也……”

    关卓凡的“好”字还没有出口,慈禧就先自我否定了:“不好!不然,小官儿懂事儿之后,嘴上不说,心里一定抱怨,阿玛、额娘对他,怎么那么不上心啊?——连起个乳名,都这么偷工减料的?”

    这几句话,尤其是“不上心”一说,说者未必无意,听者更是有心,关卓凡十分尴尬,不晓得该怎么答话,只好含含糊糊的“嘿、嘿”了两声。

    “其实吧,”慈禧说道,“我是真觉得,‘小官儿’拿来做乳名,挺好的,将来,他有了弟弟妹妹,他呢,就改成‘大官儿’,下边儿的弟弟妹妹呢,就‘二官儿’、‘三官儿’……你看,又好听,又省事儿!”

    什么?弟弟妹妹?!

    您的意思是……您还要生?!

    我,我……

    我这一次,连“嘿”都“嘿”不出来了。

    慈禧乜了关卓凡一眼,嫣然一笑,“算了,我也不动这个脑筋了——动了也不管用!是吧?小官儿的事儿,还是得指望做爹的,做娘的——使不上劲儿啊!”

    这就“画公仔画出墙”了。

    “嘿,嘿……”

    关卓凡不由自主,抬起右手,轻轻的拭了一下额头——已是微微见汗了。

    哎,这么翻来覆去的……您到底有完没完啊!

    “小官儿的名字,还是等你忙过这两天了,再说吧!”

    “是,是!”

    “那,咱们……后儿个见?”

    “是,后儿个……见。”

    *

    *

    玉儿、李莲英以及七福晋,都能够明显感觉到,圣母皇太后的心情极好。

    轩亲王离去的时候,已经到了传午膳的点儿,玉儿过来请示,是否这就传膳?

    “传吧。”

    顿了顿,慈禧补充了一句,“把七福晋请过来,一块儿用吧。”

    于是,七福晋就过来“陪膳”了。

    膳桌一人一张,菜式一式两份,一人一份,这些,都是按着规矩来的;不按“规矩”的,是圣母皇太后满面春风,时不时的,隔着桌子,和七福晋说几句话儿——不是什么要紧话,都是些王公内眷、七姑八婆的事儿,不过,“食不言”,传膳的时候,说这么多话,可是少见!

    玉儿和李莲英交换着眼色:不晓得主子和轩亲王两个,都说了些什么?

    膳后上茶,慈禧说道:“你们去准备一下,歇过午觉了,咱们请七福晋‘游船河’。”

    玉儿和李莲英,都是心中一动,赶忙齐声应道:“是!”

    慈禧转过头来,微笑着对七福晋说:“不晓得你有没有见到后码头的那只小火轮?今儿个的天气好,风也不大,未正时分,日头晒着,应该也还暖和,咱们坐船,在河上逛一逛,倒是很适宜的。”

    七福晋连忙谢恩,笑着说道:“那只小火轮,臣妾也见到了,新奇的很!今儿个,臣妾托太后的福,也要开一开洋荤、见一见世面了!”

    “‘开洋荤’,”慈禧含笑说道,“我其实比不上你——火轮车我还没有坐过呢!只好拿只小火轮出来,跟你显摆显摆,算是扯平了。”

    七福晋忙不迭的逊谢,玉儿和李莲英又偷偷的交换了一个眼色:圣母皇太后的兴致,真正是很好啊!

    “对了,说到‘开洋荤’”,慈禧啜了口茶,闲闲的说道,“今儿个传晚膳,咱们请七福晋用洋膳吧。”

    洋膳?

    哎哟,上一次“传洋膳”,可是有日子的事儿了!

    玉儿响亮的应了一声“是”,然后说道:“请主子的示下,在哪儿传晚膳呢?”

    慈禧略微沉吟了一下,说道:“‘蓝厅’吧——那儿地方宽绰,也像个用洋膳的地方。”

    “是!”

    慈禧一人传膳,一般就在寝卧的外间,今儿个的午膳,七福晋“陪膳”,便移到了寝卧对过的饭厅。在七福晋看来,这个饭厅,地方已经很不小了,那个“蓝厅”,又是个什么所在?听着,似乎还要更加“宽绰”一些?

    “这个‘蓝厅’,”慈禧似乎晓得七福晋在想什么,“天花和墙壁,都是白色,不过,地毯、窗帘、桌椅,通通都是蓝色的,因此,就叫了这么个怪名字。”

    顿了顿,“这里边儿呢,还有个小笑话。”

    听到“小笑话”三字,七福晋的身子,微微前倾,做出一副极感兴味的模样,说道:“臣妾最爱听笑话了,太后说的笑话,必定是极好的!”

    慈禧一笑,“你误会了,不是那种笑话——”

    顿了顿,“我上一次来天津的时候,关卓凡跟我说,这个蓝厅,‘是照着法兰西皇宫的样子装修的’,我说,‘你又没有去过法兰西,怎么晓得法兰西皇宫什么模样’?”

    七福晋凑趣道:“是呀,他是怎么晓得的呢?”

    “话一出口,”慈禧说道,“我自觉这话反问的没有道理——他虽然没有去过法兰西,可是,主持修建行宫的,说不定就是个法兰西人呢?”

    “呃……也是。”

    “我刚想说句什么,转圜一下,他说,他没去过法兰西,不过,去过美利坚——美利坚总统的‘白宫’,里边儿就有一间‘蓝厅’,是学法兰西的,他觉得好,就在官港行宫这儿,也修了一间。”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我说,”慈禧说道,“‘哦,我明白了——美利坚学法兰西,你学美利坚,你是个二道贩子!’”

    说罢,抿嘴儿一笑。

    其词若憾,其实深喜。

    七福晋也不由笑了——不是装的。

    “太后这么说他,是不是……刻薄了一点儿?他其实是……一片苦心呢!”

    一片苦心。

    慈禧心里,深深的叹息着。

    “他脸皮厚,”圣母皇太后的声音,淡淡的,“一锥子都扎不出血来,偶尔递几句刻薄话过去,只当替他搔痒了。”

    这话七福晋没法子接,可不接的话,气氛一定会变得尴尬,于是小心翼翼的转了话题:“臣妾听说,‘洋膳’的规矩大,臣妾一窍不通,很怕……到时候君前失仪呢!”

    “再大也大不过咱们自个儿的规矩——不过是怎么‘舞刀弄叉’罢了,到时候,我教你,稍稍一学,也就会了。”

    当初,是他手把手教我“舞刀弄叉”的……

    唉,回想起来,好像是昨天的事儿,又好像是上辈子的事儿……

    七福晋骇笑:“‘舞刀弄叉’?”

    “是啊,‘洋膳’不用筷子,不论什么,都先拿刀子切了开来,再拿叉子叉起来吃——嗐,有什么呀?咱们满洲人吃肉,不也是用小刀子切了开来,扎住了,往嘴里送吗?”

    “啊?是,是。”

    整个官港行宫的气氛,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那层薄薄的愁云惨雾消散了,人们的脸上,出现了既欣慰、又有点儿诡秘的、心照不宣的笑容。

    *(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老天!我真正是昏了头了!() 
游船河、传洋膳,都是极愉悦、极有趣的事情,圣母皇太后的兴致既好,随侍的人自然凑趣,行宫内外,笑语欢声。

    尤其是传洋膳的时候,彻彻底底打破了“食不语”的规矩,每一道菜端上来,慈禧都要向七福晋娓娓道来:

    此曰“头盘”,红皮梨拌山羊奶酪也;此为“主菜”,缅因州龙虾也,产自美利坚,海水装船,万里飘洋而来;此亦为“主菜”,肋眼牛排也,一只整牛,仅取其口感最佳、品相最好的那块肉;此曰“沙拉”,此曰“甜点”……

    还有,这是红葡萄酒,产自法兰西;这是白葡萄酒,产自美利坚;这个酒呢,有个怪名字,叫做“香槟”……

    如何“舞刀弄叉”,圣母皇太后亦不厌其烦,一一垂范,七福晋亦步亦趋,并没有出弄什么“君前失仪”的状况来。

    游罢船河,从小火轮上下来的时候,已是夕阳西斜,各自回房,休整一番,来到“蓝厅”,已是华灯初上,较之平日传膳,足足晚了半个时辰,“传洋膳”所费的辰光,又特别之长,撤膳的时候,已过戌正了。

    膳后上的茶,乃是英吉利的“红茶”。

    七福晋笑着说:如果不是皇太后赏饭,臣妾之前——在自个儿家里,可从没试过花这么多辰光吃一顿饭呢。

    慈禧微笑说道:我也没有。

    其实……我是有的。

    但……回想起来,那真的像上辈子的事儿了。

    喝过茶,七福晋陪着慈禧,在园子里遛弯儿。

    对于七福晋,这几乎又是“从没试过”了。之前,身为郡王福晋,再没有大晚上的,在园子里瞎溜达的道理——哪怕是在自家的园子里。

    回到寝卧,更衣、卸妆、洗漱,都折腾过了,也就到了安置的时候了。

    慈禧心恬意适,想到明日“无事”,愈发眼饧神倦,上床沾枕,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跌入黑甜之中了。

    睁开眼睛的时候,自觉神完气足,同时,窗帘缝隙透进来的光线,也叫她有一个预感:怕是又睡过头了!

    传了玉儿进来,拉开窗帘,果然天光耀目。

    再看自鸣钟,短针指在“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