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8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人甚至怀疑,皇帝的这些话,真的是她本人的原话吗?是否是负责传译的轩亲王的“自由发挥”?

    不过,八国使臣中,尽有懂中国话的,譬如,蒲安臣的中国话,就说的非常流利;阿礼国也能说简单的中国话,至少,听是没有大问题的,他们两个都说,这些话,就是皇帝的原话;轩亲王传译的时候,个别用词,或略有润色,但大致意思,是没有变动的。

    于是,事后,不止一位公使表示:我已成为皇帝陛下的崇拜者了!

    觐见之后,皇帝传旨“赐宴”。

    不过,地点不是在中和殿,也不是在紫禁城,而是在西苑中海——就是上一次穆宗奉两宫皇太后接见英、法、俄、荷四国公使的紫光阁。

    八国使臣都不晓得,为什么不就近在紫禁城找个地方举行“国宴”?非要大费周章的走到皇家园林里去?不过,人人欣然“奉诏”。紫光阁的规格,自然不能和中和殿、乾清宫比,但举行“国宴”,却非常合适:除了体量宏伟之外,虽在冬天,四周依旧松柏苍翠,东面还临着一个极大的人工湖,风景宜人,秀色足以佐餐。

    退出中和殿后,八国使臣自西华门出宫上车,直奔西苑。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半个弯儿也没有拐,马车就停了下来——已经到了西苑的西门了。

    这才发觉,这座皇家园林,其实是和皇宫紧紧的挨在一起的,由彼至此,方便的很,谈不上“大费周章”。

    在本时空,是次紫光阁“赐宴”,被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宴”,载入史册。

    不过,虽然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宴”,形势上却还是传统的:

    御案高居丹陛之上。

    丹陛之下,分左右两列,左边儿是客人:每两位使臣,合据一张大大的食案,一共四张食案;右边儿是主人:五位军机大臣,外务部署理尚书钱鼎铭,礼部尚书万青藜,再加上文华殿大学士曾国藩,也是八个人,也是每两人一张食案,也是一共四张食案。

    左右彼此相对。

    主位的八人,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不必说了,另外的两位——

    曾国藩属于“奉旨与宴”,他原本是要力辞的,可是,传旨的说他代表的是内阁——这就没法子辞了。

    曾涤生的功勋、地位摆在那里,又是最早办开洋务的人,按旨意上的话来说,“素为泰西诸国敬重”,“奉旨与宴”,没有人能说什么,可是,万青藜?他为什么也会参与这个“国宴”?这可是……很有些违和啊!

    台面上的说头,是登基大典由礼部操办,“赐宴”八国使臣,是登基大典的一个部分,礼部尚书有与宴的义务。

    八张食案,珍馐佳肴,水陆并陈。

    每张食案上的菜式,都是一样的,即是说,每一样菜,都是一式八份。

    上头的御案呢?

    只有酒,没有菜。

    事先,外务部已经向客人做了通报:体制所限,皇帝只能够“赐酒”一轮,然后就得“恭送回宫”。

    客人都表示理解,毕竟,中和殿觐见,紫光阁“赐宴”,这已经是对华外交的重大突破了,都得算是意外之喜,暂时不能奢求更多了。

    还有的人心想,上头的那位,既是皇帝,又是女人,有她在场,俺们还不大好意思放开肚皮,大吃大喝呢!

    咳咳,如是,岂不是辜负了眼前的美酒佳肴?

    *(未完待续。)

第一六三章 皇夫按摩术() 
关卓凡回到紫禁城的时候,已经过了传晚膳的点儿了,可是,乾清宫还没有传膳。

    他微微讶异,刚想动问,翠儿已经笑着说道:“王爷可回来了——皇上在等着王爷一块儿传膳呢!”

    “啊?”关卓凡颇感意外,“我不是在紫光阁……唉,等我做什么?平白的在这儿饿肚子!”

    “我想着,”皇帝微笑说道,“紫光阁那顿饭,就是个虚热闹,席面儿上,你客气来、我客气去的,未必能怎么正经吃东西,你未必就真的吃饱了,所以,就叫他们迟一点儿再传膳。”

    关卓凡又是感激,又是歉疚,先对翠儿说了句:“赶紧传膳吧!”

    翠儿应声而去之后,关卓凡转过头来,对皇帝说道:“你不晓得,‘我客气去’是有的,‘你客气来’可是没有的事儿——我们这边儿,个个雍容揖让,那班洋鬼子,可一个个吃的汁水淋漓,没有一个人跟你客气——有的人的胡子上,都沾上了汤汁肉碎呢!”

    皇帝“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随即轻轻“哎哟”了一声,接着,抬起左手,轻轻的按了按自己的颈侧。

    关卓凡赶紧问道:“怎么啦?”

    “笑岔了……扯了下颈子……”

    皇帝放下手,用一种半撒娇、半抱怨的口吻说道:“你不晓得,那顶朝冠有多重!戴了一个上午,再戴了一个下午,我的颈子,到现在都是酸的呢!”

    关卓凡歉然说道:“可是辛苦你了!那么多条金龙,那么多颗东珠——那是真重!”

    随即自告奋勇,“来,我替你揉一揉!”

    “啊?”皇帝脸上红了一红,随即嫣然一笑,“好啊!”

    皇帝换了一张圆杌子坐下,关卓凡站在她的身后,揎拳掳袖的做起了按摩师的工作。

    只按了一下,皇帝就不由自主,轻轻的呻吟了一声。

    类似的声音,之前,只在内寝乃至床榻之上才可以听见,皇夫不由心中一荡,两只手险些就要不听使唤,顺着皇帝白腻的颈子,向前胸的丰隆之处滑了下去。

    别,别,这个地儿,可是客厅加餐厅呢!

    关卓凡暗暗透了口气,收摄心神,开始认认真真做他按摩师的工作了。

    翠儿进来了,一眼看见皇帝和皇夫在做什么,不由大大一愣,随即掩口葫芦的笑了。

    关卓凡也笑了一笑,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下来,揉、按、捏、拍,起起伏伏,更加起劲了。

    皇帝的脸,又红了一红,不过,也没有请丈夫停下来的意思,只是,那种“痛并快乐着”的呻吟声,就得强自忍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直到外头纷沓的脚步声响了起来——这是传晚膳的太监过来了,皇帝才低声说道:“好啦。”

    关卓凡其实并不饿,不过,依旧陪着皇帝进膳。

    饭桌上,夫妻私语。

    “松爽多了!”皇帝低声笑道,“你这一手,是从哪儿学来的呀?”

    “无师自通啊!”关卓凡说道,“你老公天生的聪明嘛!”

    皇帝斜乜了丈夫一眼,差点儿说出一句,“该不是在侧福晋们身上练出来的吧?”

    念头一起,自己先吓了一跳,这种“风话”,之前想都没有想过,更加不必说宣之于口了——今儿个是怎么了?

    赶紧低头吃饭,慌慌张张的,差点儿呛了一下。

    关卓凡轻轻的拍了拍妻子的背,“慢点儿,慢点儿!”

    这个动作,侍膳的翠儿看在眼里,又偷偷的笑了。

    皇帝抬起头来,掩饰的笑一笑,“哎,我跟你说,朝冠戴着重,朝服穿着,其实也不舒服——你别看它瞅着好看,其实上了身,支支愣愣的,一点儿也不妥帖。”

    关卓凡想了一想,说道:“也是,朝服上头,绣了那么多条的龙——三十六条呢!还有十二章纹、云纹、蝙蝠纹,以及‘海水江崖’等等花样,都是绣上去的——一整件的袍子,就没有多少留空的地方,穿起来,自然不会如何妥帖。”

    “‘海水江崖’什么的,我是晓得的,”皇帝问道,“‘十二章纹’是什么呀?”

    关卓凡沉吟了一下,笑道:“看看我能不能说全了——朝袍是上衣下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等八样在衣,宗彝、藻、火、粉米等四样在裳,拢在一起,就是‘十二章’,每一‘章’,都有特别的取义。”

    顿了顿,“日、月、星辰,三光照耀,取义帝王恩纶普沛,泽及四方。”

    “山,取义帝王治理天下水土。”

    “龙,不必说了,变化多端,‘神龙见首不见尾’,取义帝王审时度势,裁断国事。”

    “华虫,就是雉鸡,取义帝王‘文采昭著’。”

    “宗彝,是祭祀的器物,通常是一对,镌虎纹、譐纹,取义帝王忠、孝两全。”

    “藻,水生,取义帝王品行冰清玉洁。”

    “火,取义帝王光明磊落。另外,火炎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归上命之意。”

    “粉米,就是白米,取义帝王重视农桑,给养人民。”

    “黼,就是斧头,取义帝王干练果绝,诛戮枭獍。”

    “黻,这个比较有趣,下一回着朝服的时候,你仔细看看,它其实是两个‘己’字相背,取义帝王背恶向善、明辨是非、从善如流。”

    关卓凡说一个,皇帝记一个,说完了“从善如流”,皇帝试探着问道:“说完了?”

    “嗯,说完了。”

    皇帝禁不住“哎哟”了一声,长长叹了口气,“这么多说头的?也不晓得记不记得住?”

    关卓凡微笑说道,“其实取义为何,‘十二章’之大多数,都是明白好记的,略略生僻些的,不过宗彝、黼、黻,你就用力记住这三个好了,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可以‘望文生义’的。”

    皇帝仔细想了一想,果然。

    可是,她还是发愁的说,“做皇帝……好像真不大容易呢!这才第一天呐,脖子也酸,脑仁儿也疼,唉……”

    关卓凡心想,做皇帝当然不容易,不过,你这个“古往今来最美丽的一位皇帝”,大约也是“古往今来最容易做的一位皇帝”了,咱们就不要抱怨啦。

    于是温言说道:“今天算是你第一天‘亲政’,不过,可不是你第一天做皇帝,这个,不要搞混了。”

    皇帝吐了吐舌头,说道:“对,懿旨明发,我就是皇帝了。”

    “可不是?”关卓凡说道,“那个时候,你还在理藩院胡同的潜邸呢——打那时候起,你就是皇帝了!”

    顿了顿,用郑重的口气说道,“还有,‘亲政’的第一天,你就做的很好了!尤其是接见八国使臣,不论对哪一国使臣,话说的都非常得体,八国使臣交口称赞,都说,你将来一定是一位非常英明的君主呢!”

    皇帝笑靥如花:“真的?”

    “真的!”

    “这么说来,”皇帝笑道,“我的记心还不坏!那些话,都是你教的嘛!我没有说漏、说错什么吧?”

    “没有啊!非常好!”

    “哎,”皇帝兴致勃勃的说道,“之前,我一直以为,泰西人都是红头发、绿眼睛,原来也有黑头发、黑眼睛的!那个西班牙的使臣,就是黑头发、黑眼睛,只不过……鼻子高些、眼眶深些罢了。”

    关卓凡点了点头,“不错,西班牙人里头,确实有许多黑头发、黑眼睛的,不过,这个西班牙的使臣,其实是法国人。”

    皇帝想起来了,“对了,你说过的,西班牙在咱们这儿,没有设公使馆,可是,又想凑登基大典的热闹,就求了法国人替他出面。”

    “是的。”

    “法国人里头,也有许多黑头发、黑眼睛的?”

    “不算少。”关卓凡说道,“法国的北部,红头发、绿眼睛的多,南部,靠近地中海的地方,就有许多黑头发、黑眼睛的了。”

    “地中海?”皇帝说道,“这个名字……有趣!”

    “四周都是陆地,”关卓凡一边儿比划,一边儿说,“就像一个大湖一般,不过,是正经的海——有一条海峡和外头的大洋连着。”

    “那真的是‘地中海’了!”

    “不错。”

    皇帝想了想,问道:“法国有多大地方呢?”

    关卓凡想了一想,说道:“如果不计他的殖民地,单计本土,大约……三个广东那么大吧!”

    “那也不算很大,”皇帝说道,“比咱们中国小的多了。”

    “是。”

    “怪有意思的,”皇帝说道,“法国地方不算太大,可是,有红头发的,有黑头发的,有绿眼睛的,有黑眼睛的,咱们中国的地方,比他大的多,却都是黑头发、黑眼睛,而且,眼眶一边儿的深、鼻梁一边儿的高。”

    关卓凡心中一动,说道:“这倒不尽然,咱们中国,也有深眼眶、高鼻梁的,甚至,也有红头发、绿眼睛的。”

    “啊?”皇帝愕然,“是吗?”

    顿了一顿,反应过来了,歉然一笑,说道:“可不是?轩军里头,就有不少红头发、绿眼睛的!像华尔、福瑞斯特他们,既归化、入籍了,自然就是中国人了——咱们中国人里头,还真是有红头发、绿眼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