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在逍遥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自在逍遥天子-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浮生正自琢磨,却听得周围一阵喧闹,忍不住心生好奇,抬头看去。

    这一次,就连他也不得不说一声有趣。

    这一次对阵的居然是两名女子,一个身着儒服,左手捧书,腰间悬剑,另一个却是赤着一双玉也似的双足,双手双脚腕间各自系着一串小巧银铃,叮当作响,下身的百褶长裙更是五彩缤纷,绚烂至极,与中原衣冠迥异。

    显然这两人便是之前石岩与水云曾经提到过的这一次斗剑大会中最为出色的两名女子,一个身负早已失落的儒家神通,一个更是练出了五大金丹级数的王蛊。

    只怕谁也不会料到她们居然会这么早对上。

    如果说南山与破云子那一场不过是开胃小菜的话,这一场斗法可谓是真正的正餐。

    认真说起来,两人的身份处境倒是有些仿佛,天下修士十成之中至少也有六七成是道家一脉,剩下的大抵不出佛家藩篱。

    儒家在凡间还算兴盛,但放在修行界中,名头几近于无,而巫蛊之术却被历来视为旁门小道,因而这两人虽然也是同辈中最出色的人物,但比起那个无法曾上净土禅院求法的渊源,云中子所在的蓬莱山更是位列道门一十三派来,单论出身就要差了不止一筹。

    比起破云子与南山来,她们可要强出不知多少,自然不会轻易被佛光摄走。

    看到佛光垂下,这位苗女把手一拍,就有一只蝎子迎风见涨,化为丈许来长,只是这只蝎子虽然论起体型来还要胜过许多狮虎猛兽,但体壳有如白玉,晶莹剔透,不见狰狞,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可爱美丽。

    这位苗女巧笑倩兮,足尖轻点,踩踏着这头白玉蝎子飞遁而去,而佛光就好似遇到了什么屏障一般再也降落不下,说不出的自在。

    金丹界域!

    毕竟有过经验,陈浮生一见到这幅场面就明白这位苗女并未施展任何遁法,只是凭借着足下这头蛊王的金丹界域浮空。

    只是这金丹界域乃是一身修为法力外现成就,外人一进入其中就要受到干扰。

    蛊虫乃是修士驯养而成,心意相通,养蛊人驱使蛊虫对敌斗法算不上什么,但是这个苗女居然连手下灵蛊的金丹界域都能操控,就十分难得,非得法力相合才行,就算是其他修士法力再高她两三个级数,陈浮生都不敢肯定他们能否做到这一点,显然这位苗女的功法大有玄机,不在任何一门道门真传之下。

    至于那位姬文筝所用的手段,就显得有些神鬼莫测了。

    只见这位女夫子把手中书卷一掩,收于身后,朗声吟诵:“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就有一道滂沱浩瀚之势自虚空中蔓延开来,无数文字排列成文,在脚下铺就一条坦荡大道。

    姬文筝在这条大道上缓步而行,可是速度居然也不比那位苗女慢上半点。

    “没想到浩然正气隔绝一应术法之力,然而却也能够化生神通出来。看来这儒家传承练到深处也不逊色佛道两家。”

    饶是陈浮生也在凡间参加过科举,夺过一任探花,对于浩然之气镇压术法神通的效果也有所了解,看到姬文筝这一手还是有些震惊。

    修士施放法术何等迅疾,只是动念之间,然而这姬文筝身旁时光流速却好似静止了一般,看起来缓慢至极,但是速度比起任何遁法来丝毫不见逊色。

    这就有些类似龙虎派与佛门的神道之法,以愿力反过来干涉天地元气运转。

    浩然之气乃是人心中一点正气意念所化,千千万万读书人养成的浩然之气汇聚在一起就是一条正气长河,横跨时空。

    只是寻常人懵懂混沌,不过只有一丝性灵之光,书生读书明理,养出一身浩然正气,但比起修士以法力操控天地元气来还是不可以道里计,而且这所谓的正气长河平日也是隐没在天地之间,极难外现,也只有在科举之时的贡院或者传承数百年的书院之中才能显露一二。

    而且虽然这浩然正气有着镇压鬼神术法的功效,但不过对付那些修为低劣的旁门散修罢了,修炼到陈浮生这等境界,本命罡煞根本不会受到影响。

    然而姬文筝背后勾连的这一条浩然正气长河却是浩瀚博大到了极致,比起陈浮生当年在贡院感受到的不知强盛到了多少倍,震荡虚空时光,硬生生在极乐净土这处佛门洞天中将之强行接引而来,在姬文筝身周把天地法则元气重新编织组合。

    就算把这方天地开辟以来所有的读书人的心念之力汇聚到一起也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这才是真正让陈浮生感到震撼的原因。

第七十章 铃动,钟响,法相出() 
“姬姐姐真如天仙化人一般,让阿蛮好生喜欢。”

    信手将那一头白玉蝎子收走,腰间一条彩带飘拂将身子托起,那位自称阿蛮的苗疆女子声音清脆有如黄鹂一般,对着姬文筝微微拱拱手,俏声笑道。

    “行事如此鬼祟卑劣,果然是一介蛮夷!”

    苗女阿蛮语气可亲,言笑晏晏,看不出丝毫敌意,姬文筝神色陡然冷下来,把左手书本收在背后,就有一尊巨大法相应声现于身后。

    高冠阔袖,正襟危坐,只是面目模糊,看不清具体模样。

    而姬文筝头顶那一条不知所起不知所终的浩然正气长河则是找到了归宿一般,迅速在法相身上汇聚,化作一道通天光柱,直上九霄,冲破了极乐净土。

    虚空深处,十数位道门羽士高人,佛门高僧正自放出一道光幕,低头接耳,对着这些晚辈指指点点,忽然这道浩然气柱冲出,无不惊骇莫名。

    要知道佛门洞天之法的根基皆是两部十界金刚胎藏曼陀罗大阵,在封印之力上比起道门的那些洞天之宝来还要高出一筹,虽然大昭寺的那些僧人只是借用了极乐净土的部分力量在外显化而成,远远比不上全力出手时的威力,就算元神级数的高人也可任意封印,却也不是一个练气级数的小辈能够轻易脱身。

    然而那一道光柱却是至纯至刚,凛然不可侵犯,居然在不可能中将极乐净土与天地元气的勾连强行排斥开来,这种手段实在匪夷所思。

    萧乘风一弹长剑,悠然长叹道我:“这尊法相不过是这晚辈心头一点领悟契合先贤精深,通过浩然正气寄托而成,就连化身都远远称不上,却已经接近了元神级数,由此观之,这位前辈本体的修为实在深不可测,我等在这方天地中已算少有人及,可与之相比也不过是萤火之于皓月罢了,不知对应的是儒家哪位前贤?”

    听到萧乘风这番话,这些高人一时静默下来。

    能够在万千修士中跻身而出,证就元神金身,可以说他们当年每一个都是不逊色苏正风、姬文筝这般的天纵之才。

    可是到了元神之后,他们就感觉好似冥冥之中这个世界有着某种限制一般,修为每前进一小步都比元神之前要艰难千百倍不止。

    练气九层、佛门九识这九重功夫虽然艰难,对于他们这些天才而言,也是一路顺风顺水走过来。毕竟练气九层总是有着功法可依,又有无数前人摸索,可是元神之后本就没有成法,再加上那些创出功法的前人能够证就元神的也没有多少,上万年下来,能够堪破这一层的也不过三两人罢了,而且还是个人机缘成就,外人难以学步。。

    到了这等境界前面已无前路,想要更进一步,非得重新硬闯出一条来。

    而能够更进一层的希望,也不过只有两个。

    说是两个选择,其实也只有一条路,要么跟那些前辈一般通过所谓的升仙台飞升上界,要么就是独自闯荡域外虚空。

    不过这两条路看起来都不怎么光明就是。

    出了乾天罡气层,就要直面浩瀚无垠的虚空,就算元神高人遁法超凡,法力深厚,只怕花上数十上百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够找到一处落脚之地,更不必说虚空之中也不是平静无波,许多危险就算他们这些元神高人也不能应付,这些前人早有记录。

    至于飞升上界看似稳妥,可是单看这上万年下来,只见有人飞升不见有人下界,而那些飞升的诸多前辈对于上界的情况都是语焉不详,遮遮掩掩,就知道这飞升之路怕是没有那么安全。

    否则各大门派也不会如此重视洞天之宝能够隔绝天地感应,延长他们留在这个世界的效用。

    “儒家确有不凡之处,不过那个叫阿蛮的苗女手段也不容小觑。”

    儒家一应神通都需以浩然正气为基,另有源头,与佛道两家迥异,因而虽然大家对于姬文筝背后的那一尊圣贤法相极有兴趣,却也不过一晃而过,立刻就转移到其他方面。

    一名腰悬朱红葫芦的道士捻着一缕雪白胡须,笑眯眯道:“这头蛊王品相如此之好,怕不是得丹成三品,比起我门下真传弟子都不逊色,只可惜灵智不开,否则再经过几千年修行说不得就有一分问鼎大道的希望,殊为可惜。苗疆炼蛊养尸的法门传自上古,能够养出这么一头灵蛊来,倒也不算奇怪。可是据我所知苗疆的其他术法阴损狠毒有余,在精微奥妙上就要差出许多。方才那阵无音铃声勾魂夺魄,直指人心,看起来与天音门的道法有些仿佛,显然是数代高人修订,不知道友能否看出其中渊源?”

    这一句话却是冲着天音门的潇湘子而去。

    潇湘子虽然温养出一身仙气,乃是练气顶峰的高手,但能够同这些元神高人并列却还是占了修行时日长,外加天音门道法玄奇,二人合力可敌元神的缘故。

    他修行数百年,虽然挂了个大长老头衔,实则早已不怎么过问门中事务许久,习惯了隐去一身修为,四下游历,期望着有朝一日灵机一动推开元神大门。

    但是他自知晓了陈浮生身份来历之后,就感觉天机隐没,气数大乱,怎么也不能将天音门的未来推衍明白。

    本来他有心在龙宫斗法结束,陈浮生身边清静下来再细细察看清楚,却没想到陈浮生早早离了龙宫与风万里来了一场生死斗,最后身负重伤,将形迹彻底掩藏。

    如果不是估摸着陈浮生十有八九不会错过这次斗剑大会,他是不会来凑这个热闹的。

    其他人或者闲谈,或者评点那些下场小辈的道行法力,只有他闭口不言,将大半的注意力放在了陈浮生身上,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有事情主动找上门来。

    苗女阿蛮方才向着姬文筝拱手,这个动作寻常至极,任谁都不会多加留意。

    然而其实上她早已用法力催动了手腕上的那一串银铃试图摇曳姬文筝的心神。

    如果不是姬文筝的浩然之气纯粹正直,在守护神魂上别有奇妙,换了其他人说不定就要被这无形无色的铃声下弄个措手不及,吃个小亏。

    也是因此姬文筝才会勃然变色。

    偏偏潇湘子是认得这一门术法来历的,甚至就连那串银铃的祭炼手法他也是熟悉异常。

    天音门的两位开派祖师分别出自道魔两家,门中的术法神通自然而然也就带上了几分影子。

    这种以音律勾引对手心中七情六欲的手法正是天音门道法取自魔道的那一部分,怎么可能瞒得过潇湘子的眼睛。

    不过他也没有多少意外。

    虽然天音门位居东海与苗疆素无往来,但他也知道苗疆中风俗迥异,修士也只看术法神通是否有用,很难用单纯的正邪道魔来区分。

    事实上苗疆传自上古的养尸炼蛊术在道门正派看来和魔道也没多少区别。

    再加上魔教立教根本也是想要魔行天下,相对而言,对于门中功法的控制比起道门就要宽松许多,有不少散修、家族、门派都得了一鳞半爪,这个叫阿蛮的苗女会上这么一两手法术算不上什么稀奇,毕竟钟志他们家族当年就借助南方魔教的传承完善过自家功法,而佛道两家也没有把他们如何。

    不过天音门好容易花费了几千年时间将源自魔门的术法神通修正完善,将身上魔教色彩淡化,到今天除去那些修行界真正的老古董,便是天音门中的真传弟子也不是都清楚这段过往。潇湘子自然不会在佛道两家联手压制魔教的时候把这些底细吐露干净。

    “真武道友说笑了。”

    恭敬拱拱手,一张瑶琴凭空浮现,潇湘子信手抚弄,这才说道:“乐者,天地之和也。我天音门道法中虽然有着以乐克敌的手段,但这些不过都是护身小术。究其根本,还是以音律体悟天道,以乐调养心境。与其他修士搬运法力吞吐天地元气,在红尘中打磨道心并无任何不同。正所谓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便以我手中这张琴而言,乃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