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在逍遥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自在逍遥天子-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中天河剑池便是一家传承自中古,消亡于今古与当今之间那段时期的剑修门派。

    和许多剑修最为重视杀伐能力不同,天河剑池极为注重对飞剑的养护、孕育,他们认为飞剑乃是剑修性命交修的第二条性命,杀人只是次要,求道才是真谛。

    这部《青蚨剑典》记载的正是天河剑派所独有的飞剑孕养祭炼手法。

    其中附带的剑法倒也算了,不过是配合演练飞剑实力的基础御剑手法罢了,身兼大自在天子法的他并不需要这些。

    大自在天子法本身就自带了一门极为精妙的大自在天子剑法,无论是作为常规剑法或者飞剑御剑术都毫无问题。

    但是这其中那培养飞剑的方法可就让陈浮生惊叹连连,赞叹不已。

    虽然使用飞剑的门派多了去了,但是归根结底,他们还只不过把飞剑当成了工具来使用,和其他的法宝并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天河剑池不同,他们自入门开始便自剑池之中选中自己的本命飞剑,如无必要,极少更换。而这把飞剑在起初还称不上什么威力,最多不过是一个稍有灵性的剑胚罢了,然后从入门到金丹结成,天河剑池的弟子就会花费成百上千年的时间将这一柄飞剑培养成为自己真正的本命法宝。

    其他门派在这一过程中早已换过了不知多少法器了,毕竟修为高了,原先的法器威力就有些不入眼起来,也是人之常情。

    对于天河剑池的弟子们,却不是这样,他们选择的是不断提升飞剑的品质与威力,使其随着自己的修为不断提升。

    一个养字,极有深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这样在最起初,天河剑池的弟子们实力可能要比拿着成型法器的同期要弱上一些,但一旦到了金丹有成,当别人都在开始培育本命法宝的时候,天河弟子们无疑占了一个大便宜,你们从新开始祭炼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比得上我数十上百年的功夫。

    须知本命法宝,最重视的便是自身的灵性与主人的契合程度。

    而天河剑池弟子们自入门开始,飞剑便须臾不离身每一次行功练气,都在缓慢而有坚定地祭炼着飞剑。

    等到结金丹的时候,自然灵性十足,主人使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本命法宝一成,自然威力大增。

    在这其中,起到了关键的就是这一门《青蚨剑典》中养剑的法门,正所谓母子同心,水乳交融,不外如是。

第五十四章 岳阳楼(第四更)() 
而陈浮生手中恰恰拥有着两件上乘的剑气,苦竹老人的绿竹剑就不必多说了,已经快要达到真正法宝的地步,而秋水本身材质也是极佳。作为一个初入门没多久的修道之人,这么一柄剑已经足够他使用了。

    更加难得的是它们两件飞剑通体干净至极,没有前一任主人的残留,绝对不会影响到他。

    这个时候陈浮生也大致明白为什么当日凌虚子没有加入追杀唐轻风的原因了,因为对于武林中人而言,《青蚨剑典》根本就是一个坑。

    《青蚨剑典》的精华全在于孕养飞剑之上,那一套附带的剑法在真正的修行界不过是最最简单基础的御使飞剑手法,放在世俗武林也最多和青城派的明月剑法相当,而且如果以手使剑,效果还要打个折扣。

    明月剑法已经是青城派历经数百年,不知经过多少人増删完善,在这一层次,已经颇为不凡。

    而如果要真正使用飞剑,最起码也要先生出真正的法力和神识,像唐轻风和凌虚子那样其实不过是用精湛内力勉强催动罢了,要不然秋水剑也不会那么轻易从唐轻风手中掉落。

    偏偏也不知出了什么缘故,这本《青蚨剑典》传到林家的时候,天河剑池的练气功夫已经消失殆尽。

    要知道和世俗武功一般,修行之道也分为体用,修为为体,法门为用,林家空有上乘的养剑术,却连最基本的法力都没有,这一门《青蚨剑典》效用自然也是只能发挥不到千分之一,在武林中最多也就起到一个高级暗器的作用,凌虚子也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没有多大兴趣。

    不过那个老和尚可是真正有了感应天地的修为,如果得了这个法门,找上件材质上佳的兵刃,用上几年苦功,说不定真得能够造就一把真正法器,居然连他都没有下场。

    陈浮生只能勉强用高僧作为出家之人,高风亮节、不尚外物来形容了。

    当然还有可能是他想错了,对于那个老和尚而言,他不知道其中的缘故,说不定就认为飞剑也就那么一点儿水平,看不上眼或者身为高僧当着那么多人不好意思下手呢。

    总而言之,陈浮生是占了一个天大的便宜,倒让他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像小说花本中描写得主角一般,天生气运不凡。

    邦邦邦,敲门声缓慢响起,陈浮生揣摩一下,今天的火候差不多了,捏了个剑诀,绿竹自行悬挂在腰间,秋水飞回大袖之中,来的人已经知道了自己,倒也不必太过掩饰。

    “进来吧。”随着陈浮生开口,房门被轻轻推开,走进来的正是水老大。

    “陈公子,明天正午之前,船就能到达巴州了,小人特地前来告诉您一声。”水老大恭恭敬敬地低头说道。

    “水老大何必这么拘束,我们这一路上可是多亏了您多加看顾啊。”陈浮生伸手拍拍对方肩膀,笑意吟吟。

    水老大直觉一个激灵,一道气流已然顺着陈浮生的肩膀钻入自身经脉,只听噼里啪啦几声,周身一阵舒爽,发现自己那微不可查的粗浅内功居然凭空涨了一截,心下大喜,对于陈浮生的手段再无任何怀疑,就要开口道谢。

    陈浮生提前打断对方,“水老大,我听说每次往返一次,船队就要修整几天,您对这里如此熟悉,到时候能否为在下做几天导游,介绍一下这巴陵风光?”

    水老大急忙点头答应,“公子大恩大德,只是陪公子几天有什么打紧的,只要公子不嫌弃我口拙舌笨就行。”

    陈浮生点点头,看着水老大退下,他也是突发奇想,如果他下了船,不停留,直接离开也就罢了,他自然不会再和水老大费什么功夫,不过他这一次上京是打算好好看遍沿途风光的。

    这十年来,他除了读书修炼就没有做过什么其他事情,本质上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宅男,自然对于这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而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一路匆匆走过去,对于他的修行没有半点好处,他自然不会这般。

    那么势必就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了。毕竟他对于书中不知出现多少次的岳阳楼、君山岛、屈子祠、汨罗江可是向往许久。

    而飞剑留字的事情恐怕已经传了出去,虽说不长心眼的人在江湖上混不久,但他还真不喜欢有人从水老大嘴里知道了自己,跑过来打扰,那时候什么游玩的心思都没有了。

    现在给了水老大一个甜枣,也稍微小露一下手段,再将他带在身边,免得他和什么人胡说八道,更何况有了这个地理鬼,自然要轻松许多。

    在陈浮生看来,可谓一举数得。

    水老大说的没错,翌日上午,船队就到达了终点——巴陵城,不待船在码头停稳,船上的人就纷纷收拾起了行李,排在船头。

    陈浮生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他带得东西简单,早早站在了船头上。

    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三层四柱、飞檐盔顶、楠木金柱直贯楼顶,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的千古名楼——岳阳楼是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陈浮生身边陡然响起轻吟之声,几位和他打扮相近的书生一脸崇敬,念诵的正是那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的范希文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陈浮生抬首望去,岳阳楼门前的楹联之上,两行大字,浩然正气直上九天,正是那:“先夭下之忧而忧,后夭下之乐而乐”!

    而原本文气不过平平的几位书生身上陡然升起浩然之气与之相应和!

    “果然厉害,这幅楹联品质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法宝,用众生心念炼制,好上乘的炼器手法!”陈浮生一脸赞叹,“可惜了,被如此浩然的正气冲刷,永远不可能开灵点化。”

    不过,儒家书生,求仁得仁,倒也合该如此。

第五十五章 兰若寺避雨(第五更)()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江南东道,锦屏山脉下的驿路之上隐隐约约出现一行人影。

    走近了看去,原来是一伙搭伴同行的旅人,既有读书人打扮的青年士子,又不乏虎背熊腰的劲装大汉,按照关系的亲疏形成三三两两的小团伙,也不知这南辕北辙的十几个人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公子,如果再找不到客栈,咱们今晚可就要露天夜宿了,看这天气,可是要有大雨啊!”一个清脆的声音有如出谷黄鹂打破了安静,将众人的注意力全部拉到了一个青衣小厮的身上。

    这是个容貌颇为清秀俊美的青衣小厮,身材婀娜,显然颇受主人宠爱,他旁边的那位青年士子双手负在背后,轻轻一笑:“谁让你说一定要趁着天明多赶些路,以至于错过了客栈,至于淋不淋雨,这道路两边不是还有一些凉棚吗,大不了到时候我们躲在下面就是了。”

    看着那柔弱的小厮抬手轻轻擦去额头上的细汗,旁边的人首先看不过眼了。

    一个中年文士率先开口:“这条驿道在下虽然没有走过,但从这宽阔程度和之前的情况看来,还算繁华,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看到旅社客栈了,只可惜,咱们这些人之中对这附近都不太了解,要不然之前也不会错过了客栈。”

    “不好,下雨了,”走了几步,一个书生突然开口,他已经感觉到了冰凉凉的雨丝落在了手背之上。”

    话音未落,天色变突然暗了下来,好像天上展开了一片帷幕,遮天蔽月,更是有白光一闪即逝,眼看就要有一场瓢泼大雨。

    “怎么办,这附近可没什么落脚的地方啊!”

    “那倒未必,”一个客商突然开口,“我十几年前走过这条道,记得附近应该有个荒废的寺庙,虽然十几年过去,这里虽然变了不少了,但这间荒寺应该还在,只不过我的记忆有些模糊,记不太清是在哪里了。”

    “寺庙,是那里吗?”一个江湖人打扮的汉子指着一个形似牛头的小山说道,在半山腰的地方,依稀露出了一个尖尖的塔顶。

    “不错,那座山叫做牛头山,那间寺庙就在上面。”看到了那个牛头,客商的记忆瞬间清晰起来,肯定地说道。

    得到确认,所有人都是一阵激动,抓紧行李包裹,就照着那个牛头跑去,在这种天气里露宿一夜,没有打磨过身体的普通人,九成九都要得上一场大病,实在拖不起。

    “公子,你怎么了?”青衣小厮看着身边纹丝不动仰首看天的青衫士子,催促起来,“再不跟上,可就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

    “没什么,”青衫书生低下头来,“我只是觉得这场雨来得有些蹊跷罢了,你走得慢,把手上的行李给我,我帮你拿着。”

    青年书生自然是陈浮生,而何湘君则是扮成了小厮陪在他左右,自岳阳楼下船以后,他们先是在巴州游玩数天,然后

    好在大家出门在外,脚力都还算矫健,没过多久就抵达了寺庙之前。

    “还真得是个破庙啊!”一个瘦弱的年青书生看着被藤蔓野草包围的寺庙,喃喃自语。

    “算了,出门在外,能有这么一个地方已经不错了。”中年的汉子们经历的多了倒是不觉得有什么脏乱。

    “兰若寺,”看着在地上裂成两半的匾额,中年文士摇摇头,“这名字起的实在没什么水平,兰若本身就是寺的意思,大有重复嫌疑。”

    “行了,张先生,你就不要在那里咬文嚼字了。还是赶紧进来吧,小心一会儿淋你个落汤鸡。”一个大汉嘿嘿一笑。

    则是蹲下身子摸一摸裂痕,“果然。”

    陈浮生轻弹指尖,明白过来,这道裂痕可不是摔成两半的,而是被人一剑凌空劈来造就的。

    心有所感,陈浮生抬头看去,已经施展开了望气术。

    本来这种手段没有修为,万万使不出来,但总算他之前也有不低的修为,青城内力质量也颇高,在降低了效果之后,倒也勉强可以施展出来。

    不出意外,整个兰若寺都被一股黑气笼罩,黑气正中间直冲云霄,卷起一堆乌云。

    “这场雨果然有古怪,背后有着妖物作乱,好妖怪,居然能够影响天时,怕不是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