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宋-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蜗氲接钗男橹兄保特吹溃骸氨菹拢钗难课淖挚瘫。涣羟槊妫蝗缃涛饷衾粗幢省!本驼庋谒氖谝庀拢饷粜春泌椋匦抡偌诖蟪迹谖寤笮徐恢隆6特缇驮ち系教硬豢霞次唬匾獯鸥易鞲椅乃シ桑烟印扒搿钡搅苏饫铩

第187章 又近佳期岂怨新愁(6)() 
赵桓来到五华阁,“扑通”一声下跪,涕泣推辞道:“父皇尚在,儿臣即位则是不忠不孝,望父皇三思,收回成命!”从东宫出来一直到现在,他心中不是滋味。自立为皇太子至今已有十余年了,朝中**多次图谋废立,不断制造事端。幸亏郑皇后竭力保护再加上父皇的举棋不定,才能长住东宫。现在敌军长驱直入,朝中缺少良将精兵,自己又无治国经验,权臣跋扈难制。就连要登上皇位了,也是万般无奈,如同犯人一样被押解至此。父皇不应该让自己来收拾残局,以便脱身,能够逃之夭夭越想他心中越是烦乱,当着众大臣的面放声大哭了起来,哭不多时,又气急昏死倒地。蔡攸急唤太医来救,醒后赵桓依旧是死活不肯即位。

    蔡攸见事不宜迟,下跪道:“太子殿下,皇上已将罪己求直言诏、罢花石纲等苛政诏、禅位诏书等诸多诏书尽数下诏,如果天子失信,将何以面对天下黎民?”其实这些诏书目前还仅仅是皇室和重臣知晓,他这么说,只是为了让赵桓骑虎难下,不即位也得即位。

    赵佶拍了拍太子的肩膀,沉痛道:“父皇在位多年,却碌碌无为,如今大敌当前,还望太子救我大宋江山!”双腿下弯,几乎是要跪倒在地。赵桓扶住父亲,急道:“父皇万万不可相逼——”又抢在他前面下跪道:“若是父皇不收回成命,儿臣将长跪不起!”这皇位如同烫山芋一样被父子二人让来让去,众大臣只能站在一旁等候。

    在其他人尴尬地看着他们推却皇位之时,蔡攸心中却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未时时分,他先叫水渐飞去请昔日的太子太傅耿南仲,准备让他来说服太子,尔后把淳于雱叫到阁外守候,密令有皇子敢靠近者,杀无赦。

    淳于雱本已看到无人愿意来做皇帝的情景,现在对此感到有些小题大做,这位枢密院事是不是多虑了?然而蔡攸推算得没错,虽然长子赵桓不愿即位,第三子郓王却跃跃欲试。他和小妹嬛嬛的生母本是赵佶最喜爱的妃子之一,再加上能写会画,也颇得皇上宠爱,是以从小就自认为比太子有才能,只是因为先后的缘故才轮不到他。在平时蔡京、童贯等人见他受宠,也曾一起密谋过另立太子之事,终究没有成功而不了了之。他却不知道的是如今蔡氏一门早就见风使舵,重新拥立了太子。宫中安排的心腹不断地带来最新动向,刚刚得到的消息让他觉得是“此时不入宫,更待何时”。赵楷觉得当仁不让,急急忙忙带领亲随数十人,驾着马车大摇大朝皇宫而去。

    正当淳于雱因为无聊而要瞌睡之时,隐隐约约却瞥见一伙人朝玉华阁而来。待到稍稍靠近之时,看清是郓王。他由于长久待在蔡京府中,故对这些达官贵人都认得。这时的淳于雱真有些佩服蔡攸起来了,也明白了蔡氏父子何以在朝廷翻云覆雨几十年而不败。

    赵楷走到殿口,见是蔡京的家将,也没有在意,径直要往里闯。淳于雱一个侧步,欺身挡到赵楷前面。一亲随大怒道:“大胆奴才,竟敢在此阻拦郓王!”赵楷摆摆手,对亲随道:“此人我认得,是太师家将,不必如此针锋相对!”旁边亲随也跟着起哄,一胆大的走上前来,要把挡门之人推开。

    淳于雱不动声色,握紧宝剑,手中暗暗运气,“啪”的一声,宝剑出鞘,剑柄的力道将那个亲随击倒在地。赵楷知道蔡京的家将中不乏武林人士,忙陪笑道:“淳于将军,难道你不认得郓王吗?”淳于雱将手中的宝剑横在身前,冷冷答道:“下官自然认得郓王,可是手中的剑却不认识!”

    赵楷依旧不死心,想了想,眼珠一转道:“宝剑是用来杀金人的,不是来对付皇子的。”淳于雱将宝剑重新别回腰间,示意一个请回的手势,说道:“大事已定,郓王是受谁之命而来?”这一句,质问得他哑口无言,只得带领众随从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又过了没多久,瞧见师兄水渐飞领着一老者走来,心下暗想:“必是太子太傅耿南仲到了。”

    耿南仲,字希道,开封人,在东宫任太子师前后七年,深受信用。年轻时曾与当时的云霄派陆掌门有过一定的交往,比较痴迷于道家法门,相信天道之理。他见是平日里反对太子的蔡府中人来见,心下骂道:“墙头草!”不过骂归骂,太子不肯即位,只有他来试一试了。

    耿南仲进得玉华阁,请示道:“陛下,此事须得老臣独自与太子叙说。”蔡攸意会,忙叫内侍扶了皇上出去,自己也带领着众大臣离开,只留下两大家臣在阁外看守。

    待众人散退后,耿南仲问道:“殿下何所虑?”赵桓喃喃道:“大敌当前,大敌当前”耿南仲针锋相对道:“天道使然,大宋国祚不该断,大敌当前又如何?”俯下身来,靠近坐在地上的赵桓,在他耳边轻声道:“殿下,臣早就算过一卦,此次劫数定能安然度过。”

    赵桓十分敬佩老师,听他如此一说,不禁也有些动心。忽听得一声“报——”,一内侍跑入,手中呈一卷上书,叩道:“太常少卿李纲上书,请求太子殿下即位!”耿南仲接过,呈给赵桓,打开一看,是一份血书,言辞诚恳,看后不禁潸然涕下。

    李纲本反对赵佶禅位,但见到皇帝一门心思想要南逃,只能委曲求全,让太子站出来以保卫汴京城。他思前思后,终于以“刺臂血上书”,劝说赵桓早早即位,安定人心。

    ***

    在正殿等候良久的赵佶和蔡攸等人终于在酉时盼到了好消息。少主引道君皇帝出居龙德宫,尊称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当晚即位,在垂拱殿受百官朝贺。赵佶全身的担子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这才想起今日是小年,也顾不得过了,开始盘算起南巡避难之事。

第188章 又近佳期岂怨新愁(7)() 
赵桓上位,很快就有悔意,懦弱的他依旧是愁眉不展。蔡攸准备正式将罪己求直言诏等诏书大告天下。老奸巨猾的他决定先让张千的弟子将此消息放出,以便能够重点打探一下江湖人士的动静。

    次日傍晚,“咚咚咚”几阵锣鼓声从大街敲过。“道君皇帝退位,太子初登大宝,大赦天下!”一人策马从明教在京师的分坛而过。“金贼南侵,仁人志士联合抗金,立功者重赏!”未等前面余音消失,又是一声音飞过。

    特使和五行旗一帮人本在大堂吃酒论事,接连听到这两个消息,既是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金人南侵之事,在北方的吴邦和上官荣通过传递消息的方式早让他们知晓;意料之外的是他们不曾料想赵佶这么快就退位,虽然文菁已将从李纲那里得到皇上要退位的消息告诉了方百花,但是他们并不曾知晓。

    钱堑哈哈大笑道:“没想到皇帝老儿这般胆小如鼠,金人还没来,自己到先吓得屁滚尿流了。”阿哈随声附和道:“就是就是。老兄,我来敬你一杯!”哼哈二将中的洪水旗阿哈还是选择了听从众人的决议,而同胞兄弟阿哼却是死活不肯帮朝廷抗金,只身一人走了,他也只得作罢。

    尘了叹道:“这只会吟诗作画的皇帝现在倒好,撂下一个烂摊子不管了!”陈箍桶道:“皇帝老儿如此胆小,想我明教十多年前还不是败得一塌涂地?”尘了劝慰道:“那时的我们不是以一教之力对抗全天下么?”陈箍桶长叹一声,心下暗道:“确实,以梁山泊为首的江湖人士都加入了朝廷这一派,势单力薄焉有不败之理?”

    钱堑道:“老兄台,不要想那么多了,这次只是暂时帮他们,等到时机到了,还不照样揭竿而起,夺了皇帝老儿的鸟位!”阿哈道:“就是就是,来来来,吃饺子!”他正吃得口滑,用一只筷子挑起了两只,放入口中,连声称赞道:“早听说大小姐厨艺精湛,今日方知名不虚传。”

    “那你还吃那么多!”身披大衣,从门外风尘仆仆赶回来的方百花接口道,“小丫头孝顺,必然会让你们这帮不像样子的长辈吃个够,你若是吃得越多,她就越累,还不赶紧吃别的菜。”一顿训斥,只说得阿哈不敢做声。

    正说之间,文菁又从里屋出来,手里端着两盘饺子,放在桌上,说道:“这是鸡肉冬笋和素三鲜馅的,请各位叔伯慢用。”方百花叫住她,关切道:“小丫头,你自己还没吃吧,不要累坏了。”文菁道:“这是最后两碗了。”阿哈笑道:“教主之女对我们这些大老粗都这般孝顺,再加上漂亮和聪慧,我看这样得了,听说原来教中有圣女一职——”“阿哈,给你吃的都白费了,饺子也堵不住这张臭嘴!”未等说完,陈箍桶打断他的话说到。

    望着一脸迷惑的文菁,方百花也笑道:“小丫头你先去吃晚饭吧,阿哈这厮喝醉了。”

    文菁回到里屋,垂涎久矣的徐晟早已准备好了碗筷。煮饺子的过程中多次叫他先吃,不过徐晟闻着四散的香气虽然很是嘴馋,但还是执意要等她一起吃晚饭。

    文菁用筷子夹起一只饺子,却是先放到了徐晟的嘴里。他嚼了嚼,夸赞道:“香菜馅的香气完全包裹在这薄薄的一层皮中,所加的配料却让原来香菜那扑鼻的香气平和了许多,吃下去真是舒心惬意。”文菁又夹起一只,徐晟用筷子接过,却慢慢靠近她的小嘴。文菁也没有推却,微微张口,细细地品尝片刻后,亮眸微弯道:“那我也学着晟哥哥刚才的语气来夸赞一番:包含鱼肉香味的豆腐馅嫩而不腻,再加上清淡的鲜甜,不失其中的绝妙之处。”说后半句时,特意学着徐晟刚刚说话的调子,倒把他逗笑了。

    徐晟道:“菁儿,哪有你这样‘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文菁又夹起一只饺子,送到他的嘴里,微笑着说道:“不信你来尝尝。”

    说笑归说笑,文菁赞扬自己并无夸张的成分,徐晟也一直为她的厨艺所折服。除去文菁自己吃的总共一小盘外,其余两大盘各种馅的饺子都被他一扫而光,而桌上其余的直接买来的熟食几乎都没被动过。

    晚饭之后,文菁又教了他一些诗词格律的知识。之前周侗留下话说,教徐晟学武之前必须通过文考。文菁首先从他比较感兴趣的诗词着手,慢慢开始教一些,以便到时有东西来通过外公的文考。

    回各自屋之前,文菁忽然神秘兮兮地拿出一物,握在手中,说道:“晟哥哥,这个就送给你吧。不过,现在不许看——”直接翻开他的手掌交到徐晟手心后,却是脸色绯红,未等再问又翩然离开。

    徐晟只觉得掌心握着的一个小布袋,回屋掌亮油灯一看,是一个精致的香囊,正面绣着的是一对戏水的鸳鸯,惟妙惟肖——他不知道那是出自于文菁的针线。几缕幽香泛过,徐晟再熟悉不过了,那是属于她的独特味道。打开香囊,几张纸笺从里面掉落在了桌上。他随手拿起一张,上面写着是在江南时文菁唱过的鹧鸪天•静听阶前细雨绵,反面写着的是忆江南•难入寐;又拿起一张纸片,上面是一首七绝:微暖慵闲复拨灯,心思心许几时曾。良缘注定如期至,此意此情当永恒。忆江南和这首七绝他都不曾见过,从其中的意思可以推断出是大概作于何时。

    他又仔细地将每张纸笺上的字都看了一遍,有二人在一起时的所感所悟,也有她独处时的随想;有严谨的诗词歌赋,也有随意的只言片语:这些都是女孩子心底里的小心思。徐晟知道这件礼物其中的含义,这一切都会教他更加珍惜这个朝夕相处的人儿。一想到这里,这几日因为国事而紧锁的愁眉终于渐渐舒展开来。无论发生什么事,两人都会互相陪伴,在这份温馨中他也渐渐睡去。

第189章 又近佳期岂怨新愁(8)() 
对于这突入而来的新愁,汴京和她的人民显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不管怎样,新年还是那个新年,它要跟往常一样即将如期而至了。雪在小年这天就已经停了,但人们心中的雪还在下着。本来在这个时间的雪往往有“瑞雪兆丰年”之意,今年的京城却因为这银装素裹而显得格外严寒。

    新年越来越近,开封府也越来越紧。勤王的命令早已发出,只是不知四方的军队走到了哪里。一有风吹草动,城门便马上关闭,下诏征求直言;然而若是前方探子回报金人受阻,便马上再开城门,握权的重臣又暗中阻止直言。几天之内,京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